EN

CAFA毕业季丨刘焉陈:城市更新与建筑的形式与内容——中央美院建筑专业毕业创作的时空观察

时间: 2018.6.26

刘焉陈,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年轻教师,但她的专业成长却与美院建筑专业是一种“隔岸”视角,她在香港和美国完成专业学习,因此,观今年毕业季,不仅可以看到专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也看到这一专业在不同文化区域所呈现的不同。她是一位严谨、冷静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在她看来,毕业设计更是一种“制造问题”,而美院的建筑专业也有着不同于理工院校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艺术跨界……

毕业创作首先要“制造”一个问题

对于建筑学院的学生,毕业设计可以说是同学们第一次独立探索一个话题的过程。与本科学习中的其它设计课程相比,毕业设计往往不需要学生解决某个问题,而是首先框定问题甚至“制造”问题,再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解读这个问题。这个逐渐从纷杂的现象中剥离出本质的过程,已经是设计的开始,甚至比设计本身更为重要。而“制造”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我们预想的社会情境不断的进行一系列假设的过程。比如,我们假设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老旧筒子楼会更加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或假设政府将斥巨资在江边码头的黄金地带修建一座艺术展馆。这些对社会情境的思考过程,会使得学生在未来实践过程中观察事物更加敏锐,但更多的其实是一个相互往复的过程。通过真实的社会经验,对最初的假设进行验证或颠覆,从而不断的校正最初的观点。

建筑设计的规范与“非”规范

如果把建筑设计或城市设计作为一项专业实践的内容,大到区域规划,小到家具尺寸,都有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都是为人而设计,在十几年中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就毕业创作本身而言,是没有什么原则、理念一定要遵循的,因为只要设计的内容符合自己在毕业设计中的预设或者自己搭建的逻辑框架,并使人信服,就都是合理的。

建筑与城市现状相关:美院建筑敏感捕捉到城市更新、建筑改造现状

我的本科学习是在香港大学完成的,香港与北京在大的社会背景、探讨语境和建筑学科的关注点都非常不同。比如同样是居住问题,在香港可能探讨的是如何打破固有的商业地产设计常式、如何在社区中营造多种族以及多阶层的平衡,而在北京则更多是从传统邻里关系到公共生活的转变,封闭小区到开放小区的实验等等。当然仅就北京而言,在这十年里建筑学科关注的话题变化也是十分显著的。比如今年中央美院建筑本科的十个工作室中几乎都关注到城市更新、建筑改造的问题,这与近年来国内整体建设量饱和、产业更新升级是分不开的,而十年前建筑学院仍身处一个蓬勃扩张的都市环境中。另外,正如百年前技术的发展要领先于建筑学的发展,在今天当互联网经济、不断迭代的社交方式和和愈演愈烈的资本运作机制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后,建筑设计所关注的话题也必不可少的要在浪潮中做出微弱的回应。

建筑与艺术相关:美院建筑更注重建筑的内容

从毕业展的呈现来看,美院学生的作品表现力极强,尽管毕业设计的周期很短,用于呈现和表达的时间很有限,但学生仍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设计呈现最佳的表达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形式感先于逻辑依据,这与其他理工院校的学生思维习惯上有所不同。另外,我们学生的作品中有时更多关注建筑的内容而非建筑本身,比如建筑空间内部的展陈、沉浸式戏剧或音乐,这也得益于美院的建筑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的交融关系,在美院建筑学科具备更多向其它学科辐射的契机。

文/刘焉陈
图/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