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皮肤的文体”——何多苓、毛焰2014年双个展》在南艺美术馆正式揭幕。展览邀请国内油画界两位标志性人物何多苓与毛焰参加,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同时呈现两位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面貌。此展也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本年度最重要的学术展览之一,旨在以中国当代绘画的经典个案为研究对象,梳理澄清绘画本体及艺术自律等关键问题。何多苓、毛焰两位艺术家分别从70年代末、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用油画的方式创作至今,是艺术界少有的潜心于绘画本体语言研究,并取得较高成就的艺术家。在展览开幕后,艺讯网记者对艺术家毛焰进行了现场采访。
采访时间:2014年4月29日
采访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采访人:朱莉
整理:张高珊
摄像:杨延远
编辑:朱莉
记者:这次的展览是否有几张新作?还有大部分作品是否是在佩斯个展上出现过的?
毛焰:是的,其中有三四张是新作品,还有一些是去年佩斯个展上的作品。
记者:这批画反映了您近年来的一个创作面貌,您一直生活、工作在南京,这批画却从没有在南京展出过。那我想了解一下,这次展览举办的契机是什么呢?
毛焰:首先是因为一年多以前,南艺美术馆新馆成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次,李小山馆长对中国当代艺术相当关注,提出举办一个这样的展览作为绘画的研究课题。并且我和何老师是特别好的的朋友,就一起举办了这样一个展览。
记者:展览标题“皮肤的文体”包含了怎样的涵义?
毛焰:郑闻作为策展人从他的角度来策划、解读我和何老师的作品,拟了这样一个题目,在他的文章中有详细的阐述。就我自己的理解,简单来讲应该就是由表及里,由绘画的表皮深入到内心的意思吧。
记者:您怎样看待何多苓老师的绘画?
毛焰:当我才十几岁时,就深受何老师绘画的影响,他早期的创作《春风已经苏醒》等对我影响非常大。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何老师的传人。我们彼此不管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性格上,都秉性相投。所以彼此都对对方产生了细微的影响。
记者:这次展览是一次学术研究的展览,美术馆举办这样的展览,想通过你们创作去讨论绘画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那么您作为几十年绘画的实践者,怎么看待绘画在当代的位置?
毛焰:其实我很少考虑绘画的位置以及现状,我根本无暇思考这些问题,我只会考虑自己需要什么,以及自己的创作应该如何进行。
记者:那您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在坚持绘画这种表达方式?而不是别的“更新鲜”的媒材。
毛焰:画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天性。我父亲很早的时候就把绘画的概念和绘画的理想灌输给我,我并没有刻意去坚持。对我来说,画画是我唯一可以实现我自己的一个事情。
记者:您的创作大部分都是根据照片进行创作的吗?
毛焰:是的,我会先入为主了解我的对象,拍摄后再进行创作,他们基本上都是我的朋友。
记者:那您选择对象时是否有特别的嗜好,比如更倾向于选择面容瘦削的?
毛焰:我并没有刻意去挑选对象,但是可能在画面中出现了这样的趋势,这是无意识的行为。
记者:您的绘画有一种古典主义的静谧感,您有专门去研究古典艺术吗?
毛焰:在我这一代画家中,我的古典情结是比较浓重的,这几年这种情结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我觉得古典的东西让人敬畏,它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则。
记者:可是在您的画面中个人化的表达也很强烈,并没有严格按照固定的规则啊?
毛焰:是的,那是因为绘画本身就是很个人的东西,哪怕你不去刻意强调个性,它也会在画面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因此,我其实很反对在画面中过分表达自我和渲染个人情绪。
记者:在您的创作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运用了镜子反射的方法去看画,这种方法很特别。
毛焰:从镜子里反看有利于我的创作,这是一种对感觉的调整,也是我绘画创作的纠正方法。
记者:您画面中出现的光点是什么?
毛焰:是一种个人的光感,不是具体的光源,只是一种感觉。每幅画的光感都不一样,是根据主体人物形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的。“光”也是我创作中最重要、我最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