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李振华:“CCAA15”展览项目的视觉呈现

时间: 2014.5.15

记者:这次十五年的展览是由一个四人小组完成策展工作,大家彼此之间是怎么分工、合作的?您在这次展览策划中主要负责哪一部分工作呢?

李振华:因为项目是委托制度下的,我的工作更多的是涉及到具体的展览视觉呈现,和针对文献研究部分的拓展。

记者: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筹备过程吗?比如展览结构的设置、展线的安排、展品的遴选等等,这一系列工作中,您觉得哪一块是比较有难度,难把握的?

李振华:主要的难度来自如何呈现这十五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以及CCAA十五年的成就,这两个线索看起来有一致的地方,但是不同也很明显,如CCAA一直以来秉承的中西方评委制度,是否导致整个奖项有超越当代中国语境或是过于国际化的倾向呢?很幸运这十五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发现更具有全球化的图景和现实。

记者:这个展览除了展示CCAA15年来获奖艺术家及评论家的创作成果外,展览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

李振华:所见即所得,我希望展览能够在第一眼、第一时间打动人,艺术应该在纯视觉和美学之外,也许一个深层次的观众会去探寻其中的深意,以及艺术家工作的方法和姿态。而展览通常是做给多样的大众的,所以这个层次的把握,很重要。

记者: 作为展览策划人,也是最熟悉这个展览的人,您觉得这个展览都有哪些看点?

李振华:展览的空间分割,涉及到建筑师王振飞的工作,通过算法二叉树的结构,让整个展览呈现出一种有机的状态,这个状态将伴随着行走发生视觉上作品互为联系的动作。而展览的一个中心则来自周姜杉和龙心如的WOW项目,这个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和CCAA共同发起制作的项目,最大限度的呈现了文献视觉化的可能。对我来说这个展览最大的贡献是在视觉呈现和文献数据化研究的线索上。艺术家的成就和他们自身的历史,以及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的联动,是一个更具体也更广阔的图景。我希望整个项目在这些交错的图景中,能有惊喜发生。

记者:现在往回看,现在的CCAA和15年前相比,您觉得有什么不同和变化?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跟15年前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和变化?

李振华:十五年对世界来说还很短,对个体却很长。我想十五年的变化首先来自个体应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方法,艺术家最大限度的呈现出这个真实世界的各个层面。如展览中出现的萧昱的《胶带包冰》,白双全的《画一个天/把用剩的蓝色画一个海》,段建宇的《生活小百科》等,都在述说着这15年来艺术家对易逝性和临时性的理解。在工作的方法上,周铁海、颜磊的生产方式,也是对15年来这个商业世界和艺术家反应的理解。

记者: 您除了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之前也参与到CCAA的一些评奖工作,您怎么看它的这一套机制?

李振华:我作为CCAA的评审者,很荣幸。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很具体的和众多老师能够讨论到每个具体的艺术家及其创作,我很珍惜这个工作的过程,对我来说这首先是一个学习理解的最好时间。机制自身如何,关乎参与的人和性格,CCAA到今天一直不能有一种唯一的标准,也是因为每次参与的人不同,这个机制自身是动态的,是自我修订的,而我能体会的也只有2012年的一次。

记者:CCAA创立于1998年,也一直坚持“公平、独立、学术”的原则,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还处于雏形阶段,可能更容易从学术角度做一些判断,现在当代艺术市场完全构建,CCAA在做一些判断的时候,是不是会有意或无意参考到一些市场、商业的因素?

李振华:主观和客观是一种有趣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也是真实本身的悖论。好的艺术家会在市场上被接纳吗?好的艺术是否也左右和构建、引领了市场呢?这些问题如果反过来看,也许更有意味。我更关心这个奖项的独立姿态和众多效仿者因为时间和传播,所构建的具体的模式,如何还能有更大的突破。不过这也许还是太难了,毕竟不同年代的人也都自然的归属到自身时代的局限中。

记者:您怎么看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的发展前景?

李振华:依旧是中国现存最特别的一个奖项,发展或是巩固,或是更与国际、国内的潮流接壤,或是引领未来,这个动态的机制自身会成长和自我修复。

艺讯网记者: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