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华艺术宫联合主办的大型展览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于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本次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以及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300余件,展陈空间多达5个展览大厅,2000多平方米。
在展览正式开幕前,艺讯网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由展览的学术策划及板块分类谈起,就“新时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具象油画的未来”及“中央美院作为最高艺术学府的职责”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想法。
采访时间:2014年4月28日
采访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二层会议室
采访撰文:林佳斌
展览板块:四大主题与两大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具有悠久的油画教学历史,在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不断壮大的油画家队伍,更重要的是,在油画发展中,几代油画家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高昂的理想进行油画的探索和创造,由此形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中国油画的央美群体”,或者说“央美精神”。本次展览具体的学术策划,除了遴选作品外,重要的是要把这种特点体现出来,即学府的油画创作与中国油画的关系。展览通过学术梳理形成了四个主题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词”,而怎样的“词”能体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的共性?对这些“词”我们都经过反复推敲。
“新学启蒙”是我们第一个主题板块,呈现的是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引进西画,进行教育传播,把油画当做启蒙的重要方式的阶段。回想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动荡之中,油画家们仍坚持用油画来表达现实,尤其是具象的或者说写实的油画语言。对于这种现象,许多历史学家、文艺评论家也在反复分析为何中国没有发展起如同西方那样的现代主义油画态势,反之,具象绘画却在中国有着相对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接受,我想这跟艺术家把艺术更多地和社会启蒙的使命连在一起,毫无疑问是有关系的。当文化的形式作为文化启蒙精神的载体,它就必须要直面现实、反映现实,展开对人生的表达,也用相对比较能够收到大众广泛接受的写实语言进行思想的塑造。这方面就形成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第一个时期;
新中国之后,称为“国家叙事”。这个主题重要的不仅在油画,也包括中央美院的雕塑、版画甚至设计类艺术。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有共同的感觉,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艺术家们通过美术的造型塑造了新的中国。以董希文先生的《开国大典》为例,历史短片影像中记录的开国大典,与董希文先生笔下的情景是不一样的。董希文先生创作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在人物的排列和造型上、环境的营造以及色彩的民族化追求上,画面呈现新的气象、新的次序,构成新的视觉图式。所以说,新中国以来一大批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作品,在“国家叙事”的主题方面的创作,从各个角度塑造出新的中国;
“本体精研”与“当代关切”相信我们许多同代人就能够更加了解。四个板块经过认真的学术梳理,试图找到更加贴切、实际的学术阐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个板块的主题一方面能够特别强调四个时期的特点,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的总特点——在今天我们还是需要用艺术作为启蒙的方式,更多的传播新知;我们还需要对社会做出新的叙事,包括大型叙事;还需要对艺术的本体进行精研;更需要对我们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投以关切。“启蒙”、“叙事”、“精研”、“关切”,这四方面的任务到现在并没有完成,仍然是作为国家美术学府还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除了这四个主题板块以外,展览还有两个极具特色的板块。我们在梳理过程中也对美院的教学传统和创作传统做了梳理。一是中央美术学院所藏的教师临摹西方油画的一批作品。在中国,国外油画的收藏非常少,国内公立机构收藏的外国油画估计不超过两千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油画是如何向欧洲学习的?这本身就是一个课题。而本次展示了一批过去没有集中展示过,中央美院教师在50年代、在前苏联留学时候,到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博物馆及许多其他外国美术馆到北京展览时候研习临摹的作品,这就构成了向油画原作学习研究的很好的例证;二是为了展现油画创作和教学基础之间的关系,遴选了一些素描作品。它们有些是学生时代的作品,这些能展示美术学院在油画上,特别是具象油画上的基础教学。
困惑:新文化语境下的油画之路
在全球化的新的文化情境下,在一个越来越图像化的视觉阅读的时代下,许多人不禁产生这样的困惑:油画还有何作为?油画在中国还有什么发展?我们今天要如何去看油画?
可以说,油画在中国经过了一个从“油画”到“中国油画”的发展,本来是西方的油画,但经过中国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经更多体现出中国油画自身特色。油画到今天不仅仅是一种表达语言或形式技巧,更多的是艺术家表现自己时代情怀、文化关切和艺术理想的方式、方法。这是本次展览提供的一个很好的背景能够使得我们在展览过程中展开学术探讨。
当下与未来:具象油画的挑战
目前中国油画界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油画作为经过中国一百多年引进借鉴的种类,其在今天有什么作为?二是在全球文化交汇的新情境中,油画如何去找到自己更加准确的方向?前者是针对历史的问题,后者是针对全球。
首先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油画至今都是一种有很多受众的艺术种类。有些人认为油画过时了,其实不然。如今我们社会已进入后工业时代,可许多大众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依旧停留在印象派水平。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些极端,但我想表达的是,目前整个社会对油画仍有许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油画就要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油画经过二十世纪几代油画家的研究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迸发期”——油画的类型、面貌各方面都更加丰富,艺术风格多种多样。而其中“具象油画”必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具象油画”不等于“写实油画”,“写实”是一种风格,“具象”是一种形态,“形态”比“风格”的可能性更多,它用更开阔的方式去塑造形象,传达主题。当前具象油画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来自图像和影像的挑战,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靳尚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油画要防止过分照片化”,这句话引起我们很多人的共鸣。如今画面的感觉是更像照片,不管是视点视角、明暗远近等空间关系都依据照相机的镜头,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画面缺少画家对现实生活更丰富的观察和体验;二是油画过程中过分“制作性”,掩盖了艺术表现的魅力,少了绘画语言的生动性。
第二个问题从全球视野出发,需要解决的是油画的文化关系。有许多学者称现在为“文艺的复调时代”,优秀的文艺作品要体现“大关怀”,这需要艺术家投入生活,真正在生活中去发现灵感,去综合思考。“大关怀”不是指要画宏大叙事的主题,而是指在某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入体察现实,尤其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能够更多体现出精神性。中国社会也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带来的景观的丰富性、社会运转的动力,都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艺术家如何能够在创作之外,更敏感地把握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来体现创作。这里既包括了思想的关怀,也包括了对油画本体的重视。
学府的传统:紧扣时代的社会使命感
中央美术学院总是紧扣时代的脉搏,与社会发展、社会重大主题相呼应。二十世纪前半叶,国家处于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氛围中,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平艺专”在办学思想上就努力抓住“艺术表现现实生活、直面人生”的主题,使美术创作能够发挥更有力量的社会作用。在艺术创作中,特别灌注了老一辈艺术家宽阔的思想情怀,这里面还包括中央美院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延安鲁艺的革命美术家们直接投身战争前线,用艺术反映民族的奋起,形成了一种关注现实、呼唤正义的美术创作思想。这是中央美院十分重要的一个传统。
另一个传统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扩展,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人才的培养,包括艺术创作也越来越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个需求里要抓住时代发展中的“特大需求”,譬如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也好,其他专业也好,都以“获得专业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办学的特点。在创作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面貌,尤其是反映了劳动者、大众的思想和精神风貌,由此形成整个社会的文化共识。改革开放后,中央美院很快恢复了良好的教学传统,特别是发展了设计类、建筑类等专业迎接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之下的新需求。
本次展览只是呈现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作品,其实中央美院还有其他专业学科也有很多成果,也非常值得我们进行归纳梳理,去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展览来面向公众,来体现央美办学的文化理想。通过这次展览,也促使了中央美院更重视对自身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学术传统、学术积累的探讨,从中能够提炼出有更多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重要主题和作品,体现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