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殷双喜访谈:用学术理念感触“历史的温度”

时间: 2015.5.8

2015年4月2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华艺术宫联合主办的大型展览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于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本次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以及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300余件,展陈空间多达5个展览大厅,2000多平方米。

在展览开幕前一天,艺讯网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从展览的构想,板块的设置、藏品的选择等问题开始,深入阐释了具象油画的内涵与本次展览的意义。

采访时间:2015年4月28日  
采访地点:上海中华艺术 展厅现场  
采访撰文:林佳斌

艺讯网(以下简称“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这次“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是基于一种怎样的构想?本次展览是在怎样一个契机下被带到上海中华艺术宫?

殷双喜(以下简称“殷”):对二十世纪的美术研究一直都是我们的专业,也是我们美术史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古代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学科的教学研究比较强,但中国现代的二十世纪美术的系统研究还不够。中国二十世纪美术史研究既是中国美术发展的缩影,也是对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和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因为这个过程是一步步实验过来获得的经验,所以这个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者,往往只能是在研究机构里面做研究,而无法把研究成果与公众交流和分享。而上海中国艺术馆是国内最重要的国家级重点美术馆之一,这次和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和条件,使得我们有可能把中央美术学院二十世纪中国具象绘画这一百年的历史系统地梳理出来,进行展出,并与上海的观众进行交流,将来也有可能到其他地区的美术馆进行巡展。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对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及教学进行系统梳理,在其间发现一些规律性,同时对观众有着很好的欣赏和普及。

艺:展览按历史的发展时期分为了极大板块,那么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您是如何去把握展品的标准?

殷:本次展出的作品不完全是我个人的选择。这首先取决于央美美术馆馆长的资源,当然,我们也有少部分是从其他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包括私人藏家里借出,但大部分还是以美院的馆藏和艺术家的作品为主。选择作品的标准是特定时期里那些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不过也有些艺术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宣传度不够,导致他们的知名度不高,但并不等于他们的作品不好,把他们作品放置历史长河中会发现其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艺:正如您说所,本次展览除了央美自己的藏品外,还有一部分是向其他艺术机构借调的。那么有没有什么作品是您觉得在二十世纪中国具象油画历史中非常重要,但很可惜未能展示出来的?

殷: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大型历史题材、主题创作的作品在军事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等其他馆里都是属于固定陈列的展品,是不能外借的。所以在展览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的办法,把这些作品集体呈现出来。但也很顺利地从国家美术馆借了十一件作品,基本上还是较为完整了反映了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

艺:展览最后一个板块是用来展示中央美院历年来的教师与学生的素描写生作品,这是处于怎样的考虑设置的?

殷:最初的构想并没有这个版块的设置,后来由于中华艺术宫提供的场地越来越扩展,我们考虑到可以在展示油画的同时,让观众也欣赏到中央美术学院优秀的素描作品。这些素描作品基本以油画系师生写生的素描为主,这些内容也反映了油画系的基础教学和造型能力。素描和油画创作的关系是密切关联的,素描是西画引入中国后最重要的一种写生和艺术创作的基础训练手段。

艺:回到展览主题,是“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您是如何看待具象油画与西方写实主义的关联?

殷:最初我们确实考虑过用“写实绘画”的概念,但在深入作品的选题过程中,我们发现写实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后,其实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油画经历过“启蒙学习”,到“深入专研”,最后已经到达了一个能够“更加自如的多样化发展”的过程。当然,现在在西方当代也有从事这种比较能够辨识形象的绘画,但也不称为“写实绘画”,他们称之“具象油画”。“具象油画”是指有具体形象可以辨别的绘画,而“写实油画”准确来说是指那些三维立体空间非常逼真的作品。比如西方艺术家马蒂斯的绘画属于具象作品,因为他的画中可以清晰辨认出人物等具象的形象,但这些作品却是平面的。油画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国的影响,在某些方面也具有平面化的趋势。本次展览的作品虽说有部分油画是严格意义上的写实油画,但大部分油画还是具象的,艺术家们都不再去拘泥于艺术史的某一个概念去创作,而是发自内心去表现。

本次展览表现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从油画本体语言研究,到关注社会民生,到进行“国家叙事”,再回到今天为现实生活的“关切”,体现中国油画“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从这方面看,这与西方某些绘画强调的“为艺术而艺术”有着较大的区别。中国油画的根长在现实社会的土壤里,非常朴素、接地气,但是中国油画也对油画语言的民族化做了积极的探索。这也是范迪安院长所说的,“从油画到中国油画”,这里的“中国”,不仅是民族的,也是文化的、传统的、增加了油画文化内涵的。

艺:那么您觉得做这种经典的油画历史梳理展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意义是什么?可以从美术教育、研究角度、或美术馆馆藏角度分析。

殷:每一件油画作品在艺术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就像一颗颗珍珠。当我们将学术理念、艺术史的脉络将其穿起来,梳理起来,它们就会形成一条宝贵的项链,这会给观众带来一个历史的、整体的、全局的认识。所以说,作为美术馆将大型展览的策划与学者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大家在对个别作品的欣赏和基础上获得整理的理解。这对于我们的美术史研究,对美术学院的教学,对公众的美术史认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艺:本次的展览是中央美院和上海中华艺术宫共同举办,是北京与上海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您对上海的观众有什么样的预期效果,是希望他们对二十世纪中国具象油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或是对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和教学等成果有更丰富的了解?

殷:可以说两个方面都有,一是对二十世纪中国具象油画进行梳理。此前,中华艺术宫有一个思路是对中国油画做系统性的专题研究,所以他们第一次是与中国美院共同策划了一个表现主义的群展。而本次展览从写实、具象的角度对油画进行梳理,同时也是对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发展历史的梳理。这次展览可以说是“倾巢而动”,尽我们可能把中央美院历年来创作的,能够找到的,非常有价值的作品送到了上海的公众面前。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二十世纪上海的艺术界与北京的艺术界有着很多交流,中央美院有许多教授青年时代就是在上海度过的,如吴作人先生、许幸之先生等。上海作为中国油画重镇,对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发展意义非常。本次展览到上海来,也是有回到我们很多老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城市,策划展览的过程,我们的团队也能感受到前辈的作品还保持着“温度”,我们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感受到他们创作的痕迹。同时也是提供一个南北对话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展览给上海的观众带来同样的感受,上海的观众也能够体会到中国油画、了解中国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