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马路:“中国特色”不等于“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

时间: 2015.5.12

2015年4月29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华艺术宫联合主办的大型展览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于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本次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以及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300余件,展陈空间多达5个展览大厅,2000多平方米。展览既从历史的视角勾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群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造,更从油画艺术与中国新文化建构的关联入手,呈现油画的本体价值与文化意义。

展览开幕当天,来自全国的诸多前辈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悉数出席。艺讯网记者就本次展览对不同角色的学者进行采访,从学术理念、组织策划,或是参展艺术家本身对具象油画的理解、内涵等角度全方位解读本次展览的影响及意义。

采访时间:2014年4月29日   
采访地点:上海中华艺术宫 展厅现场
采访对象:马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
采访撰文:林佳斌
编辑:朱莉

艺:本次的展览由时间线索分为了“新学启蒙”、“国家叙事”、“本体精研”、“ 当代关切”四个主要的主题板块,其中您觉得最重要或者说最感兴趣的历史是哪一段?

马:其实四个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要,每个历史时期对中国油画的发展都是具有特别决定性作用的,这些时期你很难按照时间节点去划分,因为它们之间总有一些过渡。如果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还是“本体精研”这一部分。因为这部分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许多艺术家们想要追求思想解放,想要进行艺术探索的时期,艺术家们真正变成了艺术的主人,他们自觉去做探索,希望把油画“中国化”,让油画变得更有“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和追求让我非常感动。这些前辈们在当时进行探索,与我们艺术家再去做探索其实并不太一样。他们的画虽说在风格上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非常真诚,因为那个时期并没有什么固定样式可供学习,他们是自己去琢磨出来的作品。这种“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与创作者本身贴得更近,非常的真情实感,不流于表面。

艺:本次展览的主题为“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您觉得中央美院作为一个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在中国油画的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和地位?

马: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央美术学院成立时候几乎囊括了国内油画界的精英,将他们请进学校从事教学。另一方面,从地理位置上和历史条件上来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因此有许多文化的需要,而有需求就有生产,有生产就能获得经验。这些经验为中央美术学院能举办出各种大型的展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艺:油画由西方进入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对于当代从事探索的油画艺术家们和学生们关于中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困惑,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马:我觉得所谓的“中国特色”是建立在中国人的基础上,首先你是一个中国人,你有中国人的思维,你把这些思维中的一些好的传统继承下来,进行判断思考,这样对于画面和绘画,就会产生自己的要求。我希望学生们不要把“中国特色”当成“中国元素”,许多人往往是选取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样式加进作品之中,这是对“中国特色”的简单理解。我认为,应该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去发现新的活力,即便是中国的古代哲学放到当代也需要有新的活力才能往前发展。另一方面,“油画中国化”更不是把油画画成国画,那样就没有意义,包括对色彩、对油画材料的处理,应该有中国审美的要求,这样“中国特色”才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