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接力”采访丨王少军:主题创作要在学术创新的立足点上,呈现新的视角和认知

时间: 2015.7.11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以下简称“艺”):王老师,您好。通过本次“接力”展,呈现出了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在历史题材创作方面的整体性面貌,您认为有哪些特点?

王少军(以下简称“王”):首先,我觉得这批青年教师比较充分的体现了中央美院的专业实力、功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他们无论是对各个画种,对表现语言的掌握都驾轻就熟,这是肯定的。当然光靠这个也不行,这次展览我感觉最突出的特点是这批青年教师对抗战主题的理解比较深入,比较动情,而且特别结合到中华民族“七七”这一天,我们应该讲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也正是因为此,所以我觉得整体上说,这个创作团队充满了对民族的一种责任感,或者说一种情感,这是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他们的创作就在艺术规律上来讲,具备了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也就呈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比较打动人。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在同样面对抗日这一传统题材时,在不同程度上每一个青年教师,或多或少都建立在一个学术创新的立足点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因此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主题或题材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认识,有了他们个人的高度,也有一个集体的认识。所以这批作品不仅仅是一批具有思想内容、社会内容的主题性的创作,而且还有强烈的学术探索性质。

艺:那么这类爱国主义题材的创作,在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传承方式?

王: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在近些年,或者说近一个时期,我们国家对历史性题材的创作抓得并不是很重。它往往就只局限在一些博物馆内,还没有被上升到一个对社会更广的影响和推广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大众来认识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认识到这类美术作品的影响力或者它的价值。

中央美院其实对这个问题早有认识,但是在近些年来,由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类题材还是有一点边缘化了。所以我们央美的学术团队也好,领导班子也好,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新重视抓追时机,集合起一批中青年的教师,利用这一次展览的创作机会来再次点燃创作者对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热情。我比较乐观地说,这个展览后中央美院会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类似主题的创作中来。

艺:您觉得在这种主题性的创作当中,怎么去平衡主题的限制和个人创作的关系?

王: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央美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因为我们有这个传统。就是无论是政治上的指向还是艺术家的个人追求和理解,包括学术上的探索在我们央美都不算问题。因为大家都能够比较好的把握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关联度,这样的例子很多。

艺:关于展览,范迪安院长提出了“提升到创作的写生”的观点,您觉得写生和创作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王:在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写生就好像是带着一个画板到什么实地、现场、户外进行绘画,其实写生远远不是这么一个概念,写生实际上它具有更复杂的形式或者手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捕捉现实生活当中真实事物。在某种意义上讲,写生它还可以包括照相、搜集素材,甚至是不画不写,游走于现场,在事件发生的现场去体会或者去感悟,这都是写生。所谓“写生”就是创作的一个部分,一定要有这么一个全面的理解,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叫“写生创作”。

艺:您在平时日常的教学当中,如果有学生遇到类似爱国题材的创作,您会给予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王:我觉得年轻的作者,一提到创作可能多少都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就总觉得创作就要坐下来想好一个主题,然后让老师看,同意以后我才能画,或者说就是没有老师来评判,自己也受制于这么一种概念。其实创作是随时随地的,就像一个人写日记,你今天发生的事情,你记录下来了这就是创作。

所以以我个人的艺术实践,我也有这个体会,我随时随地的用画笔来记录我的生活,这就是创作,无所谓什么叫创作,什么不叫创作。但是关键在于你创作的容量,你能够涵盖多大的内涵。内涵不同的艺术作品它是会有区别的,比如有的是小品,有的是随意的勾画,当然有的是很沉重的主题创作,或者是很弘大的事件,这的确是有区别的。

艺:好的,谢谢老师。

采访时间/2015.07.07
采访地点/中国美术馆
采访人、编辑/余娅
图/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