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2015年9月14日
采访地点:王华祥“三条命”个展现场
采访、编辑:朱莉
文字整理:叶圆凤
摄像:杨延远
艺讯网(以下简称“艺”):此次您担任王华祥个展“三条命”的策展人,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渊源有了这一次的合作?
刘礼宾:首先,王华祥老师参加了我曾经策划的两个展览《第三种批判:艺术语言的批判性》和《四方工作室——艺术家的语言嬗变》,于是我们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我对王老师的艺术语言、艺术发展的历程,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另外,此次展览属于造型学院推荐展,推荐人是苏新平老师,而王老师本人也比较倾向于我来策划这次展览,于是就促成了这样一个合作机缘。
艺:在艺术圈,其实王华祥老师应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不仅表现在他的创作上,也表现在他背后的一大套理论。这在您的展览策划当中,是不是带来一些难度?
刘礼宾:这倒没有什么难度,因为此次展览是以王老师的新作品为主体,包含装置和大型绘画等,把新作放置于展览的核心位置,然后向两边延展。一方面是展厅入口处的文献梳理,如苏老师和马路老师撰写的前言,还有王老师的《王的词典》,以及我专门为展览撰写的一篇长篇文章。另外一部分是王老师最富盛名的两类作品:版画和素描。其中版画部分展示了《贵州人》,一部《三十二刻法》,还有《近距离》系列;素描是对全国影响很大,包含其素描理念的《将错就错》。
至于王老师的个人言论,完全是基于一个艺术家的敏感,这种敏感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看法,甚至是对西方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的总体看法。当然他平时所发表的言论,并不会对今天的展览产生一个特别大的冲击。另外我们还单独设置了一个板块,就是文献板块,充分展示了王老师的艺术主张,包括他对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流派的评价。
艺:展览名称“三条命”是您提出来的吗?作为策展人,您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呈现一个怎么样的王华祥呢?
刘礼宾:“三条命”是我提出来的,得到了王老师的认同。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相对完整的呈现出艺术家王华祥三十年的艺术历程。作为学院的推荐展,又提供这么好的展示空间,因此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王华祥的作品。我把王华祥定位为一个积极的思考者和艺术家的身份,展览也具有研究展性质,和学院外的展览有所不同,可能要和美院的某种传统建立联系。
艺:王华祥老师的艺术可谓是变化着的艺术,从他的现代木刻、后现代油画、观念雕塑等都可以看出,然后他自己思考和实践的领域也是挺宽泛的。您作为策展人和评论家,怎么看他创造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刘礼宾:其实我更看重王老师创作的一贯性。他的创作比较多元:版画、速写、素描、装置、油画,但其中有几条线索,第一条是语言的线索,从“贵州人”系列中比较彪悍的刀法,到“近距离”系列相对收敛的刀法,再到后来《三十二刻法》的提出,他在艺术语言上,一直在不停地进行探索。前几年,王老师又在探索油画颜料的物质性呈现。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敏感,最主要体现在艺术语言上,就像文学家对文字的敏感一样。
另一条线索是王华祥对艺术家主体的思考,我觉得这也是当前中国当代艺术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我们过多的把艺术家,特别是前卫艺术家,视为一种不同政见者,或者反叛者。其实在我看来,所有艺术家的有效性,在主体方面来讲,是介入问题的有效性,而不是一个自我身份的标榜,或者故意彰显某种反叛性。我认为王老师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敏感,比如说对中国素描体系的思考,对油画领域图像的思考,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思考,甚至对自我主体的认同或者摧毁。王华祥本身的能量比较大,他的这种彰显,或者说转型、反叛,就比较明显。
艺:王老师的创作,从版画到素描,再到以油画为主,其实都还停留在绘画这一层面。然而这次个展是喷发式地做了很多装置作品,您如何看待他的这次转变?
刘礼宾:其实王华祥早在2000年就做过一批雕塑作品,从题材上来讲,他的作品也具有很大的延续性。我认为当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语言敏感到一定程度之后,他自然会延展到画外,比如他画过木头,当他看到木材的时候,可能就会随便弄点颜料填上去,好像是画画一样。这次展览对王华祥来说,也是一个契机,他对实物的敏感性开始慢慢地被激活;另一方面,此次展览也对他之前的作品进行回顾。因此我认为今天王华祥创作装置作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