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毕业季丨个案观察•建筑学:茹逸——从建筑大世界中找到小世界

时间: 2016.6.23

作为艺术院校内的建筑学科,在多专业综合的美院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培养成为其独特优势,不仅专业基础过硬,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具备了一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美院式特点。在得知艺讯网毕业季特别企划的个案观察项目后,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教授向我们推荐了建筑学方向第四工作室硕士毕业生茹逸——在美院度过了八年时光、作为这个大家庭里为数不多理科出身的学子之一,茹逸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我们翘首以待。

唯一的十三分之一,我很庆幸能够来到这里

作为建筑学院建筑学研究方向的硕士毕业生,茹逸如今已在美院这个大家庭里生活了8年,她表示,“18岁到26岁的这段岁月无疑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最青春的时光,而能在美院度过将是我一生最可贵的回忆。”对理想的坚持使得我们在迈步向前的同时也不忘却梦是如何开始的,小时候的茹逸酷爱绘画,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课余时间代替补习班的是沉浸在涂涂画画里,而到了高中,她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绘画方向作为专业并决定尝试艺考。但这三年,她从最初热爱绘画的理想状态被迫进入专业备考的模式,用她自己话来说是“从一个丰富的人变为机器”,模式化的考前班抹杀天赋。虽然不可否认,懵懂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收获迅速被提升的技巧,但美院的招生就是反“模式”的倡导者,只有真正热爱艺术、找准自我的特点的学子才可能在千军万马中脱引而出。茹逸坦言,第一次高考并不理想,失利之后决定二战,找到优势并继续尝试。由于高中学习理科,父亲也从事相关工作,茹逸的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较之他者或许是长项所在,在学习立体构成的过程里她乐于自己探索、并能够收获乐趣,所以方向也渐渐清晰起来。第二年茹逸报考了13所高等院校,她却收到了唯一的合格通知: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这针兴奋剂来的及时,对坚持正确学习途径的莫大肯定让她发奋努力,文化课成绩和热情如同她描述的“像‘北京房价’般涨至高点”,最后如愿进入美院学习。

美院大多数还是文科学生,面对自己的“理科生”身份,茹逸回忆起入学之初的些许忐忑,她的确曾担忧过自己没有创造力,没有信心能很好融入美院大家庭。但这一切都在进入专业学习后逐渐得到了改善,建筑学院一直强调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的学习态度,给予充分自由的同时,挖掘每个人的不同潜力,鼓励他们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创意构思和独特观念。茹逸开始放开自己,她对大一入学后的第一个课题《建筑初步》印象极深,当时授课老师是刘斯庸,“刘老师是个雷厉风行、干脆利索的学霸,清华本科、哈佛硕士,一分钟120词的语速的她让我敬佩不已。”不到8周的课程迅速地打开了她的视野,在大量的练习中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方式,茹逸坦言,“这8年一直都记得刘老师告诉过的话‘要有工作量’。”量的体现不是重复无秩序的劳动,而是让设计工作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找到最优方案、看到新的可能,这种鼓励让她在之后的学习中充满自信,“每次面对学习工作上的阻力时,我也是凭着这句话给自己加油打气的。

大学期间,经过不同类型课题设计的训练,茹逸逐渐培养出了准建筑设计师的“职业病”,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习惯性地“望闻问切”——看结构、找流线、画立面、拍细部、数台阶、量尺寸——选择用眼睛和手代替机械化“相机”,考察积累简单笔录和手绘并在之后整理成册。美院的培养方式不是单纯地传授技术,而是教人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找方向、找方法。她表示,在建筑学院学习的这几年养成的好习惯性会受益终身,不定期回望就能发现,满满的都是属于个人的学习过程和成长收获。

美院的怀抱太温暖,我要在这里再避一避外界的嘈杂

“美院最大的魅力在于那个自由的舞台,它宽广、包容,‘有组织、无纪律’”茹逸流露出她对学院的真实情感,“美院的怀抱太温暖,我要在这里再避一避外界的嘈杂。”的确,在这里,能享受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度”,但对自由的定义不是毫无约束,而是它营造的一个良好氛围值得能让人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真实的样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改变的过程中慢慢接受成长。在建筑学院本科五年学习经历中茹逸渐渐放开了自己,她不再拘泥于尴尬和陌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将自己丢失已久的状态寻找回来”,“慢慢从外面的大世界找到自己的小世界”。2013年,茹逸顺利考上了建筑学方向的研究生,这份顺利不但让她没有驻足,她还苦于自己会下意识养成惰性习惯,从而又不断尝试了许多不同的事情,比如策展助理、学科助教、翻译等等,3年几乎没有闲下来。”从本科自由甚至有些散漫的学习生活直接切入到密集紧张的状态,一些新鲜的东西使得我自己的柔韧性被拉长。

研二期间,茹逸去到瑞士卢塞恩应用科技与艺术大学交换。在聊到在这座被阿尔卑斯山环抱下的小镇学习时,美好的回忆层层涌现,不同的设计思维和授课方式让她印象深刻,“一门课程安排有5位老师,在讨论中,不仅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们也更是争论的热火朝天。最后一次课程汇报,还以’投票选举’解决争论不休的问题,这很有意思。”茹逸娓娓道来,“我当时选择的课题非常接地气,用木头建造出一个临时的light tower(灯塔),我非常享受那个过程”,木工工作间大量的木作工具、齐全的设备吸引着这个乐于动手的建筑设计者,交换期间茹逸几乎每天都泡在工作间动手制作,不断尝试着能够表达设计方案的最佳途径。除了完成基本课业,茹逸还带着建筑师的“职业天赋”游历了欧洲众多城市,参观了米兰世博会、朗香教堂、柏林国会大厦等等,建筑设计最终目的是实现可用性的建筑,“走出去”、参观经典作品、触摸材料才能使建筑师更好地反思概念、具化图纸——如她所说“旅行是拉近书本与实践的最好途径。”

毕业是启航的开始,我期待未知

茹逸的毕业设计选择了“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空间研究”这一主题,旨在探寻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空间句法”在中小城镇应用的可能性、有效性以及指导意义。“空间句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简单来说是以空间本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用地功能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而提供的有效模型工具。该设计以宁波市鄞江镇为例,从理性分析出发、基于严格的统计数据,应用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得到了鄞江镇2008年和2015年两个时期的城镇使用情况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关联,捕获该时期城镇演变的特点, 验证了空间句法在对以鄞江镇为例的中小城镇的空间分析存在适用性,尝试做到了定量的数据化分析与定性的建筑学分析,体现了“数字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我国中小城镇规划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茹逸找准方向,也充分发挥着自己相对有逻辑的理性表达优势,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不断反驳自己、带着问题督促自己,她说“写论文做分析最忌讳的就是懒,很多搞不明白的地方一犯懒就永远也搞不明白了,一个环节没跟上,剩下的环节就都松松垮垮了。”因此在制定了一份详细计划后,她将长项运用到致力解决中国当下面临的实际建筑问题中,这份严谨也获得了老师们的赞许,正如答辩时北京大学的王昀教授给出的中肯评价那样——“能够为在美院建筑学院里看到一份依托于翔实数据与严谨分析的论述而鼓掌”。

茹逸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导师吕品晶教授在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期间给予的莫大的鼓励与教导。谈到学习的收获时,她诚恳地表示,“本科的时候美院带我踏进建筑学的大门,让我开始自由舒展,研究生后三年的学习,我得到的最重要的不是设计技巧,而是如何思考。”对于建筑设计的考虑逐渐从“鸟瞰”转为“人瞰”,这种从人的角度出发的观察方式直接影响的就是概念的设想直到建筑的实物,“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谈,设计区别于纯粹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其目的是为“人的使用”,致力于解决人与物之间关系,如何使得人的创造思维和物的合理结构之间达成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是每一位设计工作者的责任所在。“我如今更愿意从人或者说从不学建筑的普通人的视角去感受建筑或者场地。”茹逸说。

其实在联系茹逸的时候,她正在约着自己朋友来帮忙拍婚纱照,对于这份喜悦,我们深表祝愿。毕业后她会与丈夫一起去德国,但聊到未来计划时她表示过度明确的规划并不是本心所求, “可能会养牛?”茹逸笑谈,但她明白自己的坚持,“8年稳定的美院生活让我开始期待未知”,美院带给人的是不惧未来的勇气,是一份可贵的从容,“带着在建筑学院里养成的建筑思维,我会继续坚持建筑师这个方向,慢慢找寻终点。”

文/张译之
图/茹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