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态——王少军艺术展”研讨会纪要(二)

2016年1月5日,“态——王少军艺术展”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举行,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就王少军先生的艺术创作各抒己见,从多角度和视野出发对其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行了研讨和阐释。“态——王少军艺术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协会主办,展览分“事儿”、“角儿”、“趣儿”三个版块,展现了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先生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学术思考,以及他本人所因循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追寻、回望古代哲学思想与关注、关怀当今社会中,所呈现的“新文人态”。

张路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基础部主任):超越于形象本身的思想性

张路江谈及王少军在新疆支教的经历,在新疆的生活是非常寂寞和孤单,需要有一个男人的忍耐力。在这次在展览上,展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王少军的水彩画,其中有很多是在新疆时期画的。张路江指出,不一样的生存坏境反而让王少军回到了内心世界,在一个纷乱的、非常复杂的既有民族团结又需要有内心修整的时期,王少军反而回归了内心的梳理和表达。所以在他的水彩里能看到非常敏锐的对于内心形象和感觉的捕捉。另外,包括在展览上大量的雕塑作品,每一个雕塑都让人产生一种控制的力量,一种思想的延续。而雕塑更多作为一种抽取出的个体,在这种带有独立的个体形象中让人产生了超越于形象本身的思想性,这也是王少军特别重要的语言特点。

曹庆晖(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魂和体”与“小和大”

曹庆晖教授谈及展览的整体呈现效果,他指出“态”到“事”到“趣”会发现艺术家有一个一般性的成长过程,体现了艺术家在“魂和体”之间的探索和舍取。另外,现代雕塑基本上是留学生回国以后引进西方古典雕塑建立的体系,但我们今天雕塑的概念对民意系统本身却存在很大的排斥和曲解的,而王少军的雕塑破解了很多已有的想当然的雕塑概念,在他的雕塑中总能感觉到中国民间的传统。此外,曹庆晖还谈及“小和大”的关系,文人绘画一旦“大”了以后就不那么好玩了,它适合于案头把玩。就如小雕塑让人觉得很值得“品”,一放大了以后某些反而不如小的那么耐看,这也是一种矛盾的存在。

 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发展脉络与文人气质

刘礼宾在发言中谈及20世纪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和中国的文人气质,他指出20世纪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里一直关注传统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有非常标准化的文人气。而王少军的艺术是写意化的,因为他个人化的兴趣偏向于这方面。如果把这个问题推得更深一点,比如说西方的雕塑实体,可能在中国和西方雕塑上,比如说塑造方法、营造理念都不同。如果我们再回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才有可能经过西方的传统写实训练后,能直接转化为对中国雕塑体量的塑造。

吴洪亮(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入木三分、出纸三分

吴洪亮从四个角度谈及王少军的艺术:第一,王少军的水彩画使人想到“夸父追日”这四个字,其实是精神性的诉求,就是变通中的通变,是在被束缚和要求的基础上寻找内心的变通。第二,入木三分、出纸三分。在王少军的雕塑的部分,让人想起了李叔同的书法,原来叫入木三分,后来叫出纸三分,借此希望表现王少军老师艺术中的淡和轻的部分。第三个词叫龟兔赛跑,王少军老师遇事不急,在其印章在方寸之间又含蓄着力量感。最后是真味是“淡”,淡的感觉是可以把玩的东西,比如说八大山人、齐白石的艺术都是淡淡值得回味的。

孙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内心表达与点到为止

关于王少军的创作,孙伟谈到王少军很智慧,涉猎也广,他的作品反映出来了用温和的状态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他的雕塑人物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他把动态和表情都含蓄其中,呈现一种张扬时的外放和一种聚合时的收纳。另外,王少军的水彩和小物件里面有一点刻意拨弄的感觉,小画里面的小情节、小冲突,画面很轻松,画得很简单。同时,包括在语言的表述上、记录上、起题目上都有一种点到为止的感觉。

盛扬(中央美院雕塑系老教授):不断突破超越的精神面貌

作为美院雕塑系的前辈教授,盛扬先生指出作为艺术家最可贵的是超越自己,而王少军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对过去做的东西不满足。通过展览,呈现出了王少军艺术的丰富性感觉,他在不同的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王少军用艺术来反映了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事情面前所反映出的不同的情绪。盛扬先生强调,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会有不同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还是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对象,不要过早地形成一种符号,他希望王少军能一直像现在这样有大的胆量、气魄和才能去继续突破。

文/余娅
图/杨延远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