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态——王少军艺术展”研讨会纪要(三)

时间: 2016.1.8

2016年1月5日,“态——王少军艺术展”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举行,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主持,与会嘉宾就王少军先生的艺术创作各抒己见,从多角度和视野出发对其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行了研讨和阐释。“态——王少军艺术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协会主办,展览分“事儿”、“角儿”、“趣儿”三个版块,展现了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先生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学术思考,以及他本人所因循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追寻、回望古代哲学思想与关注、关怀当今社会中,所呈现的“新文人态”。

西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诗人):温和平淡的减法艺术

西川谈及王少军的作品总体来说非常地和煦、非常温和,无论雕塑、水彩画都非常的优美和新鲜。王少军对美的修养从技术层面更往里走,有一些具体的特征就是减法,在他的艺术中充满了减法的艺术。这种减法的艺术可能与他清淡风格有关。另外,西川谈及艺术和文学是一样的,有轻的艺术和重的艺术,王少军的作品中有一种轻的应用,但这个轻可以挖掘得更多一些。从王少军的展览也可见美院的老师的有一种倾向,即整个的作品倾向于平,倾向于淡,倾向于轻。西川指出,每一代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美的东西有所探求,对艺术有所把握。但如果把这个现象放在历史中,同样也是有多重含义包含其中的。

文国璋(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文人气息与坚持本性

王少军的艺术让人想到丰子恺,具有中国文化人的一种特殊的气质,他不含糊、不回避。在文国璋看来,对艺术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气质,在于个人的性情是不是打动人。而王少军的雕塑和水彩,让人感觉到作为一个艺术家,并不受画种的限制,不论何种艺术形式的创作都具有感染力和感受力。此外,文国璋先生总结到,王少军的艺术是一脉相承的,希望其继续坚持自己的本性,而在过程中不一定非得要刻意求变,因为在坚持的过程中完全不变也是不可能的。

郭红梅(中央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命经验表达下的视觉创作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助理,郭红梅在发言中对王少军的艺术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她指出,王老师的作品中的具像雕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这样的具像人物雕塑在面对传统的艺术样式时,如何表达当代的生活感受和生命经验,如何创作出自己的视觉样式成为关键问题。郭红梅将王少军的实践尝试归纳为两个系列,一个是文化系列,一个是光头青衫男系列。她谈及王少军的作品有一贯的主线,他保留了雕塑之所以为雕塑,其能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就是纪念碑性。而其中又有了当代的转换,这种当代转换是语言上的,也是精神内涵上,已不再是精英文化的颂歌,确实成为了平凡世界的纪念碑。尽管,它是平凡世界的是一种情绪,但它依然是面向历史进行思考和创作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当代的诉求。

于凡(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艺术家):新具像雕塑的探索与转变

作为雕塑系教学同仁,于凡随后谈及王少军的艺术与雕塑系教学情况。王少军对传统有研究的,而中国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天真,从王少军身上可以看出中国雕塑的新具像雕塑或者是学院雕塑教育的一个转变过程。另外,于凡还谈及王少军在吸取传统的时候又和西方的现代主义、语言探究、形式不谋而合,而这又是教学里恰恰缺少和脱节的部分。西方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是有顺序过程的,这是有必然性的。但对于学院教学来说,现代主义这块是要补课的,而王少军在这方面的探索是有很多的借鉴意义,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转换。

张伟(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控制力与变通力

关于艺术家的内在修养和艺术的变通问题。张伟谈及,一位雕塑家最重要的在于自己的修养和练功,修炼怎么来控制与展示作品。另外,融通和自己的控制力实际上是不矛盾的,这是一种外力和内力同时增长又在同时融通的过程。但这个“通”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陷入到技法的修炼上,为修炼而修炼,其实跟西方的路子很像。但如果最后能得出一个与传统的对接方式,反倒是另外一条路。

殷双喜(《美术研究》主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姿态与中西回望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持人,殷双喜教授最后发言。他谈及,雕塑系有两点令人特别羡慕:第一,现在的教授大都处在四五十岁的黄金时代,像王少军实际上是带头做了一个探索和方向,当然雕塑系整体的学术态势是非常好的。第二,是今天研讨会的比较核心的问题,就是西方雕塑和中国传统间的回望。王少军同样也是“以身试法”做了探索。殷双喜强调,雕塑不缺形式、不缺材料、不缺语言,但需要进入到中国审美的境界,多少还需要一种刻意的回避,或者一种超脱和一种智慧的应对。此外,包括艺术符号的不变中的有变,或万变不离其宗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文/余娅
图/杨延远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