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国设计40年”名家访谈丨王中

时间: 2018.5.25

学科梳理和规划

我们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全面的学科的梳理。这个学科的梳理主要基于几个判断,分为三个板块方向,来布局我们的学科规划。那么这三个板块的规划,一个就是我们称之为艺术城市,艺术城市板块主体是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这个思考就是基于中国的这种城市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的、飞跃式的城市化的发展,到2015年,我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依据,城市的发展从以前的规模转向质量,城市从功能转向人文,从围绕着经济为核心转向围绕着文化为核心,这三个重要的转型依据,可以看到中央美术学院在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将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所以我们提出AUD系统,就是艺术引导着城市设计。第二个板块叫做创意城市,创意城市我们在考虑,国家的经济转型的这种诉求,也就是对创意经济,我们看十九大提出的叫做“创新驱动”等等对文化产业,包括随着人们生活对质量的诉求,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所以我们的生活设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生活设计不仅仅说是你只是有了设计,这还不行,怎么能够将设计成果转化,推动设计与产业的深度结合,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动能,形成创新驱动力,这是我们所要做的。第三个版块我们把它叫做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我们在思考什么?实际上我们要对未来的信息时代、数字科技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和预判,就关注未来媒体,因为人们的整个的这种方式,社会的科技进步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转型,这种转型我们要提出未来是什么样。我们这三个平台的布置,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还关注到人类未来历史的发展,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说,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技术革命,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换句话说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中国人自己面临的问题,它一定是国际问题。

公共艺术的实质

公共艺术除了具有艺术本体的属性,它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换句话说公共艺术跟政治历史文化社会大众,已经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所以它也不仅仅是公共空间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催化剂,这才是公共艺术的实质。我们必须要对未来有预判,我们的学科不能遵循一个固化的传统,我们首先要想到,未来30年 50年,我们的学生培养出来,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要应对什么,更重要的,我们要给他们判断标准和研究方法,这才是实质,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国设计40年

我应该对刘波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做的“中国设计40年”这样一个大的文献历史的梳理,表示由衷的钦佩,因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作,也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作。我认为这一定是要站在历史的眼光来看,改革开放到明年40年,我们除了整理分析去抒写这个历史,它真正的价值是什么,显然是要看到未来,我们要用它指导我们未来,对未来的研判,指导未来新的中央美院100年,或者说中国整个国家战略未来是什么样子,站在这样一个历史高度去审视它,我们才知道这件事情,在未来中央美院抒写历史,新的百年里,它必然占有重要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