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毕设中,我们工作室的题目沿袭了以往的传统,MADE IN BEIJING, 在这个大标题之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北京未来发展的认识理解,选择自己的题目,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我的毕业设计的题目是熙翳间回周口店火葬场设计,选择这个题目的动机是一次建筑考察之后的思考。借着四年级交换学习的机会,我们考察了很多知名建筑,其中柏林的鲍姆舒伦韦格火葬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建筑师独特的营造手法使得建筑的核心空间具有强大的气场,极具精神性。我意识到,这类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需要这种精神性的空间,反思中国的现状,这是极其缺乏的。所以我产生了这个看似怪异的念头,在北京设计一个火葬场。其实这都是有缘由的。
我将我的基地选择在了周口店猿人文化遗址旁边的太行山脚下。这里地势空旷,地处郊区非常宁静,很好的符合了建筑需要,再加上旁边还有古代遗址的发掘地,我相信在这样戏剧性的场地上会演绎出一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在我的设计中,主要空间的独特精神性表达是我这次毕设的一个关注点,这也与我题目的名字有关。熙就是阳光,翳就是阴影,间就是空间和时间,回就是轮回和重生。我将这些空间镶嵌在整个建筑流线上,我称之为新园林,这个园林中一步一景的景不再是传统园林中的风景,而是被我替换成了一个个有着某种精神联系的空间。以这个流线为轴,周围分布着各个功能块,前厅、服务接待、情绪准备厅、身体告别厅、水的庭院、收骨室、灵魂告别厅、时间的空间和墓地。在每个空间中,不同的光影变化和空间感受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人们按照这个设定的流线完成整个仪式过程,他们所感受到的空间氛围就像我为一部电影所画的分镜头一样,人们的情绪也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有起伏。
在这个序列中,由一开始安静平和的静谧的神圣空间逐渐过渡到最后一个空灵神圣的空间,完成身体告别和灵魂告别两次仪式。前后两者的设计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从空间的尺度,材质的运用都反差很大,也是这种极端的对比,使得其各自空间所表达的空间特质显得更加明显。
在这里,整个仪式的过程是静的,伴随着情绪的变化,生与死的纠缠在这里被淡化到最小,死亡似乎是一个重生的驿站,有淡淡的离愁却没有无奈的悲伤。
艺术家简历
张弛,1990年4月24号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在山西太原长大。在2009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学习建筑并且担任班长一职,成为联系同学和老师的桥梁,同年也获得了优秀班干部的称号。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体育奖学金,帮助学校篮球队和羽毛球队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在2013——2014学年,曾去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交换学习,并在同年获得了BIAD建筑奖学金二等奖。在大学五年级最后一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并且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