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从巴塞尔艺术展看:艺术家与市场相距多远?

时间: 2015.4.16

艺术家往往认为艺术创作应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然而,当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步入第三届,围绕着艺术品亚洲市场又掀起新一轮交易热潮:在展场上,收藏家「争抢」某位艺术家的作品,策展人寻觅有发展空间的艺术家,画廊主忙着替换已卖掉的艺术品,而艺术家们呢?他们的位置往往比较模煳,其中有的忙于应酬买家,有的则选择在艺博会这个「大卖场」冷眼旁观。随着今年巴塞尔艺展捷报频传、艺术品价格屡创新高,在自己作品背后,艺术家应如何自处?他们应与市场保持多远的距离?

于香港巴塞尔开展前夕,记者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聊起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田霏宇称,香港正为亚洲艺术圈举办一个大Party: 「这时候,你不来才显得奇怪」。

田霏宇认为,巴塞尔艺术展的核心还是艺术品的买与卖,实为华丽版「车展」。而他作为内地最活跃公益艺术机构的掌舵人,看展并不轻鬆,他除了要和大量艺术界人士倾谈「生意」(预计两年后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合办「中国实验性艺术」展),还要从展会现场寻找新的、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且观察公众对当代艺术兴趣点的变化。在参展的二百三十三家画廊之间,在共计六万人次入场的展厅内,承载的是过亿的资金链条与複杂的艺术关係网。

香港藏家出手迅速

与上届相比,本届巴塞尔有着诸多改变:展期由五月移至三月、参展画廊由二百四十五家减少至二百三十三家、马来西亚华侨黄雅君(Adeline Ooi)代替Magnus Renfrew出任亚洲总监;此外,改变的还有VIP预展与公众观展时间─VIP预展较往届延长(三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均设有),公众展览则相应缩短一天。此番调整为藏家议价、购买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但却未必方便了藏家「购物」。

实际上,许多藏家透过展前预定的方式捷足先登,一早将心仪之物买下来。现场的大额购买往往发生在预展开始后的几个钟内,香港藏家刘家明(Alan Lau)直呼: 「你必须要快快快,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张VVVVIP入场券。」

另一位香港藏家林伟而(William Lim)便透过与刺点画廊(香港)提前预定的方式,顺利购入三幅香港艺术家杨沛铿的摄影作品(价格在三万八千至八万港元),契合了林氏关注本土、收藏本土的特点。会场上能见到的本地藏家还有郑家纯之子、艺术商场K11主人郑志刚(Adrian Cheng)。多间画廊纷纷表示,年轻的香港藏家购买力强、出手迅速,对与本土文化有关的作品情有独锺。

再看香港藏家的部分「帐单」:在预展中,嘉图画廊(香港)的冯力仁《山巅之下Ⅳ》和管伟邦《繁複之殇》分别以十二万港元、四万五千美元被本土藏家购得;立木画廊(纽约、香港)的一张Alex Prager的摄影作品《荷里活和葡萄》以逾三万五千美元的价格售予一位香港藏家;东京的ShugoArts画廊则将香港艺术家李杰的作品《穿西装的男子》出售给香港藏家。

扎根香港拓市场

几乎是同一时间,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纽约、伦敦)三月十四日于亚洲协会香港中心宣布画廊将进驻香港。画廊主人卓纳在阐释为何来香港开设第三间画廊时说,原因之一是为了方便艺术品的交易与运送,第二是透过扎根香港冀吸引更多中国藏家。

与卓纳画廊合作的德国艺术家Neo Rauch告诉记者,在十三日预展开幕后不久,他的近作《陌生人》即被一位来自中国的买家以一百万美金买走。同展位的另两张画──Francis Alys的双联画《无题》与Wolfgang Tillmans的《蜗牛静物》,也相继被两位香港藏家,分别以二十五万与八万美元易手。

在过去的三年,中国藏家给诸多参展巴塞尔的外国画廊留下了「有钱、任性」的印象,藏家主要来自香港、北京、上海三地。而今年中国藏家的来源更加多元化。黄雅君在开幕首日提到,今年中国藏家中多了来自二线城市(成都、杭州)的团体。

中国藏家购买力的持续走高,从欧洲老牌画廊Marborough FineArt(伦敦、纽约、马德里、巴塞隆那、摩纳哥) 伦敦总监Alexander Platon 的名片亦可看出─正面是英文联络方式,背面是简体中文;在香港,Marborough卖的是赵无极、朱德群画作,Alexander用的是他的中文名字「裴雅理」。

艺术家参与导赏

另一边厢,中国艺术家的表现较去岁而言,更为活跃。在艺廊荟萃(Galleries)的展场内,常见几间画廊代理同一位艺术家的情况,公众会发现,即便从一层走到三层,转了一个圈,又见到他们的名字:刘韡、孙逊、倪有鱼、曾梵志、邱志杰、徐震等。

相比知名画廊盘踞的主展区,亚洲视野(Insights)的三十四间画廊,多以个展或双人展形式呈现艺术家作品,注重艺术家个人风格的统一性与脉络性。

三月十日在上环开张的狮语画廊(上海、香港)便是这样一个例子。画廊今年首次参加香港巴塞尔,带来旅美中国艺术家张健君个展─ 「自然至上」。画家从「水」的流动性出发,以溷合媒介追寻东方禅修与西方抽象之间的平衡点。在预展第二日,张健君提到这两天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开幕当天,有位香港藏家想买他的巨幅作品《第一滴水#7》,从距离狮语画廊展位二十米外的地方小跑到这幅画面前,藏家告诉张健君,自己与画作「一见钟情」,被画的气势一路「吸」了过来。

而在三楼的亚洲视野展区,方由美术画廊(香港)亦以个展形式推出了北京艺术家章燕紫的「止痛帖」。

章燕紫称,她想不到最初的一块线描勾勒的「布面膏药」,如今能衍生出这完整的系列。展位中久久不散的膏药气味,引人冥想「痛」与「止痛」互为因果的作用。

章燕紫回忆起旧岁的香港巴塞尔展,她说当时只匆匆一看,总体印象有些「乱糟糟」。今年她来参展,自觉展场变得井井有条。章氏也发现,藏家在艺术欣赏上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她笑称自己低估了藏家对其作品的理解能力,透过与观者的直接交谈,她惊喜地发现公众普遍喜欢她所绘的针筒裡的山水─作品《不痛》。

展场上还能见到曾梵志、徐冰等人的身影。在VIP预展中,曾梵志曾陪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白立方画廊(伦敦、圣保罗、香港)浏览赫斯特(Damien Hirst)价值八十万美元之作《上海》,马云走后不久,此作品便被一位上海藏家买走。

在巴塞尔这场「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事中,艺术家处在一个有些尴尬的位置:画廊承担了商业责任,艺术家理应与市场保持距离,但在情感上,他们期盼寻找读者与受众,亲自诉说自己的作品。艺术创作是否应贴近市场?艺术家是否应导赏藏家团?这些都是一言难尽的问题。包括帕克.巴拉甘(Paco Barragán)在内的许多艺评人认为,至少在艺博会中,艺术家可偷得几日悠閒,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错的休整时机。

青年艺术家发展需空间

除了藏家与艺术家,香港艺博会的热闹自然少不了画廊。在三月的前两个星期,本港共有四间新画廊开幕─The Empty Gallery、艺术门SOHO画廊、狮语画廊、香港现代艺术馆.湾仔画廊。细观开办主旨,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提及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发展空间的愿景。香港一连举办三届巴塞尔,自第二届起增设艺术探新(Discoveries)区域,可算作推动新锐艺术家的平台。二十间画廊以粉红色标识,直线分布在一楼展厅一侧。今年巴塞尔更与「宝马艺术之旅」合作,在艺术探新展区的画廊中,选出入围宝马合作计划的三位年轻艺术家:Mika Tajima、杨沛铿及杨嘉辉。

但巴塞尔艺术展提供的展位只是几天,青年艺术家需要面对的创作空间之问题仍然显着。去岁参展巴塞尔的黄荣法(Morgan Wong)称,对于近日大热的艺术聚集地黄竹坑,他暂不会考虑,随南港岛线开通、知名商舖进入,他认为此区租金上调是迟早的事。年轻本土艺术家想要寻找的不过是个「Low Profile」的地方,不在香港中心,不太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不太贵。

最后,回顾香港举办艺术博览会的历史,追溯到二○○八年金融危机后的Art HK,也不过十年。

今年, Art HK 曾经的支持者TimEtchells和Sandy Angus,在巴塞尔艺术展同期于中环海滨举办首个卫星展─Art Central(三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从卫星展到巴塞尔,面对藏家、艺术家、画廊三者不同需求,香港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一种既矛盾又包容的状态:一方面它享有免税政策、英文通行的环境,一方面它又难以在艺术推广上与威尼斯、圣保罗等双年展的影响力相提并论。换言之,香港艺博会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巴塞尔艺术展的夜晚,环球贸易广场(ICC)外牆上投影的是艺术家曹斐新作《乐旧.图新》,她说在维港海畔观赏自己作品时,想到的是她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不禁发人深省,多年后,当香港人回想起二○一五年香港巴塞尔时,他们又会想起什麽?

(原刊大公报2015三月二十六日文化观察 文︱周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