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为劳模塑像,塑造民族精神

时间: 2015.4.28

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别样的精彩

贾树庆,一位在社区的平凡保安,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保卫社区安全,日常多学雷锋,经常为社区百姓做好事儿,做实事儿,且时常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尽孝心,也曾见义勇为下水救三人,并足智多谋,多次勇斗歹徒,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是这样一位人,深深触动了我,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尽心尽力,甚至在用生命为人民做保险,有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保安室社区居民的辛运。

张鹊鸣,北京公交集团378路乘务员,相当熟悉北京的地理环境和公交线路,能改乘客导乘提出建议,对乘客服务周到。平时热心于公益事业,经常到大的客流集散点义务打扫卫生、执勤等,也可以发挥特长为乘客指路。

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首先生产满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需要的资料。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恰恰是劳动者。劳动群众才是构成全部国家生活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发展真正的最后动力。

社会就是在像贾树庆、张鹊鸣等这样千千万万任劳任怨的劳动者的推动下前进的,他们就是我们现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为我们创造一切物质精神需求。

科技,时代发展的力量

郭玉全,北京十大建筑水泥厂供应公司,国家水泥过剩,且在国家绿色环保方针的指导下,回收垃圾中的粉尘生产水泥。且将粉尘中的有害成分提取出来,用研发的新技术,提取成工业源,加入城市循环链,最大化利用资源。他说,企业就是要求创新,创新求发展,创新求生存。

张晓霞,在北京奶牛中心饲养种公牛,用科技培养出好种牛,好种好牛好奶,她工作在牛奶的源头。运用自身所学的科学知识为人民健康做出最大的贡献。

创新是民族发展和生存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新时期劳动者应具有创新意识,在工作中不断革新,才能推动企业长久发展。正确的运用科技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人民过的更健康、舒心、快乐。当代我们都应努力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应对时代出现的不同问题,才能拥有创新的思维,做时代的引领者。

为劳模塑像,塑造民族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姚力说:“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既是普通劳动者,又是开风气之先、引时代潮流的社会精英,汇聚着国家上层意志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力量。”

此次为劳模塑像活动,把劳模形象通过绘画艺术创作的形式永恒留下来,把劳模精神永恒留在纸张笔墨之间,传播出去,留在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使劳动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有利于形成一种共振的价值观,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之间掀起伟大创造力量的热潮。

大多参与的青年艺术家们,他们都在用心创造艺术,在短短两小时内,塑造出最美的劳模形象。一笔一划,一颦一笑,都是艺术家们的精心勾勒,即使在烈日之下,大家都依旧精神饱满,热情十足。因为他们塑造的是自己心中的榜样,是推进国家前进的力量。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以他们为榜样,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珍惜青春时光,在校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用知识增加自己的价值,使自己在今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同时在生活中要尊敬劳动者,无论劳动者职业差异,只要辛勤工作者都是值得尊敬者。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物尽其用。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努力工作的劳动者,需要各行各业默契的配合,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敬与帮助,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我们仍然需要这种乐于担当,敢于担当的精神,在每一个行业做好自己一根螺丝钉的本分。毕淑敏曾说:“人生没有意义,得自己寻找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就是实现个人价值最好方式。无论你是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也好,还是兴奋快乐也罢,你都是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价值。都是在这个世界,在整个人类历史留下你的痕迹。当你离去那天,你可以自豪的说,即使我平凡着,但我曾经却充实的活过,无悔也无怨。

文/人文学院 程玉婷
图/迪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