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蔡磊:从材料到空间,一种视觉的“模棱”状态

时间: 2015.5.18

我在工作中剔除了文学性与绘画性,最终把自己的创作建立在空间与材料经验,即雕塑性上。以浮雕工作方法为基准,把浮雕特有的平面属性与立体视觉的转换带入了到对自身日常空间的体验与再造,比如工作室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毛坯房、瓷砖地与玻璃门。

浮雕介于圆雕的立体性与绘画的平面性之间,它经常要在微小的物理空间起伏中创造出复杂的心理空间经验,因此经常利用视错觉手法。在“毛坯房”系列中,空间纵深感既来自起位线的高低序列,也来自于透视法的前后缩减,而作品带来的毛坯房内部的经验真实感,又不仅是来自视错觉,也来自水泥材料本身。也就是说,既建构了一种写实主义的“现实”,也带来了一种实在主义的“真实”。

在最新的“瓷砖”与“门”系列中,对真实材料的使用则更进了一步,抛弃了属于架上艺术的基底与边框限制,而让作品内部的结构彻底置身于展示环境,也即是把展示场域转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这些作品的尺度也接近于现实体验,或者略有夸张,以使这些孤立的建筑构件或局部能够独自成立。在这个意义上,作品已经从雕塑转变成了装置,这些作品中的物既是传统雕塑意义上的媒材,也是装置意义上的现成品。

作品在视觉与概念上的多义性,称作“模棱”。在汉语日常语境中,“模棱两可”是指态度上的含糊不清与处事上的骑墙。但在美学范畴里,“模棱”接近于新批评学派所说的“含混”或“复义”,意味着意义与感性的多重性。有趣的是,“模棱”这两个汉字形象,几乎通感于那些需要翻模制作且布满了棱边的作品。

在雕塑与装置、媒材与现成品、平面与立体、真实与现实这一系列有意为之的复义之间,我工作的核心乃是视觉上的“模棱”状态,通过对观者目光的精确控制与调度,使他们的大脑与眼睛互相怀疑,使他们的空间认知与空间感觉变得敏锐而有质量了起来。

编/中央美院艺讯网

蔡磊

1983年12月 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201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9年6月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6月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个展
2015   模棱,蔡磊个展,林大艺术中心,北京
2014   降维法,蔡磊个展,林大艺术中心,新加坡

个人项目
2015    降维法,艺术登陆新加坡青年艺术家个人项目,滨海湾金沙中心,新加坡

主要展览

2015
观念符码,语言与形式之维,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
研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之间”当代艺术展,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德国波恩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法国泰勒基金会,法国巴黎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

2014
世界砼,拾萬空间,北京
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
轻抽象的星丛,尤伦斯艺术中心,北京

2013
青年雕塑者说,嘉铭中心,北京 
传承与前行,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无锡
语言的飞扬 - 2013中国雕塑年鉴展,国家大剧院,北京

2012
蔡磊,李迪当代艺术双个展,法国马赛
缤纷,拉斐尔艺术中心,北京 
“纬度-态度”,侨福芳草地,北京
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悦美术馆,北京
空眸,中国雕塑实力22人展,大河画廊,北京

2011
CARING ROBOT,慈善展览,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 
用功 - 新写实雕塑家联展,0艺术中心,北京
“选修”,前后空间,北京

2010 
one and one,时代青年艺术家第一回展 - 语言, 时代美术馆,北京
楼上的青年,时代美术馆,北京
杰克逊维尔当代艺术馆,美国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美术馆,美国

2009
罗中立奖学金,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新兵, 「我一代」 少励画廊,香港
不在现实,0艺术中心,北京
上海青年美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千里之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08
雕塑《肇事者》月亮河当代艺术馆,北京

获奖 

2012    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 大奖
2009    罗中立奖学金, 《我们之一,二》
2009    毕业创作《我们》《他们》系列获中央美术学院二等奖
2007    雕塑《着衣》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