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人类不同文明的交汇互鉴与融合,构成巨大的回响,既在历史的时空中穿行,也在今日的世界里激荡。
倾听文明的回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领略和感受文化创造的源起与流传,思考文化创新的成因与真谛;倾听文明的回响,更让我们在当代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中尊重文化历史的价值,从中获得新的发现,取用丰富的资源,焕发充沛的精神动力。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从视觉艺术的领域探寻文明交融的脉络,展示文明交融的成果,有助于形成创造上的古今对话,推动社会的文化认知。基于此,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总工会联合打造“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展览的第一部与敦煌研究院合作,题为“穿越敦煌”。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不同文明在这里的交融,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引发了“敦煌学”在世界的传播,中国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发现,开启了敦煌艺术的研究与保护,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佳话。近一个世纪以来,敦煌艺术的保护愈发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艺术家或前往敦煌,作艺术的“朝圣”,吸收和借鉴敦煌艺术的精华;或遥想敦煌,作心灵的向往,在创作中接续敦煌艺术的文脉。“穿越敦煌”,既展示了敦煌艺术穿越不同文明的创造特质,也展示了现当代中国艺术在精神层面对敦煌的穿越。
作为联接古今、跨界综合的视觉艺术大展,展览展示了敦煌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中国艺术名家的敦煌壁画摹本。艺术家临摹之际的虔心面壁,不仅研摹了敦煌艺术的宏阔气度和精美造型,在形式风格上再现了敦煌壁画的神采真身,也透溢出在意韵上感受敦煌壁画的精彩手笔。这些贯注了艺术家情感与才华的“摹本”,具有重现经典与转换创造的双重价值。展览邀请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在精神内涵上与敦煌艺术、丝绸之路主题相接,在古老的母题中注入了新的时代观念与文化意涵,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态和个性的语言体现出向文明的致敬,展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探索。展览以“凿空”“飞天”“司乐”“供养”四个篇章展开,古今并置,融通视观,构成视觉形态上的对话,以期进一步提示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今日艺术创造的启发与支持。
“殊声而合响,异翮而同飞。”(刘勰《文心雕龙》)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相接,文明的交融穿越历史时空,也将回荡在当代中国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产生永久的回响。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16年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