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范迪安:袁元图像的"棱镜"

时间: 2016.1.20

如果说,通常意义上的具象绘画,就像平面镜对外部世界进行客观反射,袁元的作品就如同一架“棱镜”,在表现客观真实的同时,通过在语言和形态上吸纳多种造型观念和方式方法,在观念层面发掘对象的精神本质和自己的内在状态,使得作品成为包含了绘画、装置和行为过程的综合性创造,折射出层次丰富的信息与能量。

在他的新作《棱镜》系列作品中,这种“棱镜”的特征表露得十分明显。纯然的镜面抽离了具体的空间,拓印在镜面上的人体好似漂浮在某个未知时空当中的躯壳,又仿佛是某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和状态的瞬间凝聚。而在名为《幻境》系列的巨幅布面油画作品中,这些躯体又分别出现在了自然空间当中,这些空间有着云气、深渊、星云等种种意象,“好似宇宙初开时的创世纪景象,又仿佛人类自我毁灭之后的景象”,赤裸的男女人体仿佛受到某种未知的强大力量的驭制,在无边的空间中悬浮、飘荡、坠落,显得渺小和无助。这种看似不可理喻的逻辑关系构筑成梦幻般的景观,渲染出一种超越现世的遐想,却也与现实的生活息息相关:失重的人体象征着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当代人内心的迷惘、不安和失衡,映射着大数据“云时代”的某种生活和心理状态,又显现出一种超验的真实。

袁元这个阶段的艺术是对许多不同的事物进行探索和思考后的结果,丰富了我们对油画走向当代这一课题的思考与认识。他从具象油画出发,步入到超出具象油画原有范畴的领域。但这些作品并没有离弃油画的本体,他优秀的绘画感觉在材料的效果和现场的构造上都发挥了作用,而他在超越平面绘画的体验中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感觉。很显然,他还会继续从事绘画,但是他会把关于材料、装置、空间的语言感觉带入绘画。他这样的多种尝试、打散与综合,也是一种“棱镜”,是感觉、体验和经验的相互反射,发生图像意义的“色散”,这映射出年轻一辈油画家在进入当今这个“图像时代”、“媒体时代”和“当代艺术的时代”之后所做出的艺术探索和文化选择。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