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已于2015年11月29日——12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首次展出,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王临乙、王合内教授为美术学院奉献了一生,桃李芬芳,为更好的传承老先生的教育思想,让更多的学生和专业人士近距离的感受和了解王临乙、王合内夫妇的雕塑艺术,向前辈致敬,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特将展览再次举办,将于3月4日至4月3日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展出。展览将呈现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和雕塑作品,为美院师生、为社会公众述说一段美术学院历史上的经典和佳话。
王临乙、王合内夫妇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二人的人生和爱情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段佳话,两位先生身后无嗣,根据他们生前的意愿,全部生平遗物和作品捐赠给了中央美术学院,保存在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于这些珍贵的作品和资料倍加珍重。经过近十年全面的整理,终于将几百件作品和几千件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登记、拍照和修复,挖掘了大量的珍贵作品和史料。为了纪念王临乙、王合内夫妇的艺术成就和至爱人生,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藏品,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馆共同策划本次展览,并计划将二位先生的雕塑作品全部翻制铸铜,捐赠中国美术馆收藏,此项目已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曹庆晖教授和王伟副教授担当策展人,策展团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将纷杂的文献和作品进行学术梳理,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紧张筹备,才将展览成型。此次展览回师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展览将以全新的视觉设计和展示效果,补充更为丰富的文献、教学资料和雕塑作品,使学院师生和观众能够更为入的感受到浓浓的美院精神和美院传统。
王临乙先生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学画,在受到徐悲鸿先生的赏识之后于1929年赴法留学,学习雕塑,成为我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开拓者之一,并因雕塑与王合内结缘。王合内,这位法兰西女子放弃自己的一切,追随爱人来到彼时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中国。在半个多世纪的相伴相守中,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与坎坷,没有名利,没有子女,甚至没有多少平静的日子,但他们仍然对彼此不离不弃,相濡以沫。
在漫长岁月中,除了彼此,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的还有雕塑。一位早期留法,毕生探索着现代雕塑这一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生发;一位来自法国,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在这片曾经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土地。他们的艺术创作经历是独特的,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是挚诚的。此次展览,将首次较为完整的呈现王临乙、王合内夫妇艺术创作成果,大量的结合各类文献、资料,梳理出二人的生活和艺术的轨迹,向观众展示这一对平凡而特殊的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和他们朴实而隽永的艺术创作。
展览以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二人的艺术创作以及相濡以沫的动人感情为线索,分为两个板块,“身影”和“造像”。
在“身影”板块中,通过各类照片、文献、作品,呈现了王临乙王合内20世纪50年代以前二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二人相识相爱的过程,分成了七个小的部分。王临乙1924年考入上海美专,师从李毅士。1926年,王临乙于上海与徐悲鸿相识,从此结缘一生。王临乙深受徐悲鸿赏识,在徐悲鸿的帮助下,王临乙于1929年负笈海外,去往法国学习雕塑。1932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院。次年,他与法国姑娘Renee Nikel结识,并坠入爱河。1937年,这对新婚夫妇毅然回到中国,Renee Nikel自此更名为王合内。王合内初到中国,还没有来得及感受一下中国的美丽,便爆发了“七七事变”踏上了逃难之路,这样颠沛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告一段落。在这一段时期间,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变迁留存下来的作品实物不多,但对于二人早期的艺术创作经历却有各类文献材料用以佐证。在此部分中,分几个小单元从不同角度还原了这对伉俪的早期经历。如“高山流水”这一小单元便是以王临乙在徐悲鸿辅导下所做的色彩写生以及徐悲鸿赠与王临乙的题字为主体,辅以二人交往的珍贵照片和文献,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王临乙、王合内的遗物中还有几本拍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照片,这些照片都经过他们亲手整理编列成集,大多是一些风景人物照。20世纪早期的摄影作品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一位艺术家他又有着怎样的观看视角?这一问题在本部分中以“青春的目光”这一单元得以呈现。在这一段时期间,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变迁留存下来的作品实物不多,但对于二人早期的艺术创作经历却有各类文献材料用以佐证。王临乙不少已遗失作品还留有照片可供参考,组成了“佚像的品格”板块,如创作于1942年的《大禹治水》,从中便已可看出王临乙雕塑创作注重整体,将中国传统雕塑,特别是秦汉时期石雕和魏唐塑佣等的雄浑气魄加以新诠释的端倪。
“造像”部分,集中呈现了自20世纪50年代后王临乙、王合内的雕塑创作。首先重点呈现的“中国气派”,即是1953-1955年王临乙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卅运动》的相关作品文献。王临乙在几十年的教学中,时常向学生们提到“大体”二字,对于作品整体性的把握在他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五卅运动》浮雕的创作中,王临乙生动的表现出了工人队伍严肃紧张的气氛和沉重有力的步伐,充分体现出了他在雕塑创作中对整体极强的把控驾驭能力。《五卅运动》的创作可谓是王临乙雕塑生涯中纪念性雕塑的一个里程碑,展览由这件气势雄浑的作品进入,进而展开对王临乙、王合内夫妇艺术生涯的叙述和讨论。
王临乙在对人物众多的纪念性雕塑创作中,对于整体有着很好的把握及驾驭能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五卅运动》浮雕中。创作于1951年的《民族大团结》和1958年的《东北少数民族工农业生产》等作品中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除去纪念性雕塑,王临乙的肖像创作也始终保持着对人物整体性的把握,偶然而表面的东西被舍弃,留下的是他理智归纳后的特征,是质朴而真实的“人民颂歌”。如《纱厂女工》(1956)、《焦裕禄像》(1956)、《少女头像》(1962)这样的作品舍弃繁琐的细节而将重点放在眼、鼻、嘴的刻画,却仍传达出对象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王合内十分喜爱各种小动物,她的动物雕塑也成为其雕塑艺术的一大特色,集中展现在“爱的世界”板块。在《豹》(1979)这样的作品中,她吸取了秦汉动物雕塑的野性美和雄伟气势,从“避邪”等传统形象中获取灵感,中国传统艺术的线性之美在王合内的雕塑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不是生硬的,不是矫揉造作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王合内的作品中得到了平衡。同时,在王合内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有着中国人民的气质,这些,都是王合内怀揣着对中国这片土地发自肺腑的热爱而竭力融入其中所得到的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李垚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