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共同承办的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将于9月16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为方便国内外专业人士提前了解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的内容,CIHA2016秘书处邀请每一个分会的主席分别对各自主持场次的主题进行阐述,并且介绍参加会议的人员和将要做出的报告内容。此次大会共设21个分会场,每一个分会场由一位国际主席、一位中方主席和一位青年主席组成,这63位主席已经在近两年的准备中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智慧。第六分会场“传统与渊源”内容介绍如下:
一、主题与主席
本节分会的主题为“传统与渊源”,基于“认同是想象的、且成分混杂”这样的观点,在此组中我们意图批判性地探讨在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艺术内部及艺术外部的问题。认同问题,即我们如何将自我预设、表现和感知为个人、群体和国家的问题,持续激发着的文化、知识、政治领域的全球性思辨。
近年来,我们目睹了新民族主义、复兴民族主义的崛起和传播,也目睹了在那些疆域被争夺、认同被重新定义的区域里发生的领土争端。在这样的背景下,认同的表达和认证,以及去保护和促进本土的、本地的文化传统的渴求,比过去几十年中都要更加强烈。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都转向历史和传统寻找更多的灵感,继而重新去审视和定义传统与真实性的概念,更是认同构建的有力印证。
第六分会的中方主席为故宫博物院院长、高级建筑师单霁翔博士。他的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博物馆管理等领域。国际主席为澳大利亚独立策展人Sophie Mcintryre博士,研究方向为艺术与身份认同政治间的关联。青年主席为故宫博物院馆员铁铮,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博物馆展览展示。
二、征稿与选择
我们希望来稿不仅能够讨论艺术自身的问题,即形式的创造、作用的理解及演变的关系,更希望学者能够把焦点对准艺术之外,探讨其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关联,全面地、发散地去看待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探讨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征稿以来,我组共收到稿件逾百份,涵盖英美法意西非澳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感恩于向本分会投稿的学者,我们在有效的投稿时间内,认真整理了所有来稿的信息,在83份有效稿件中,选择了11份。在2015年9月的筹备会上,经大会21组分会集体汇报情况后,又经参与讨论的中方筹委会主任邵大箴先生的推荐,双方主席定向约稿到三位学者,选定了14组、15位发言人(其中一篇文章为合著)。
三、讨论与表达
传统与渊源一节的题目在大会21个分会里确定的较晚,双方学者对于这一主题的视角多样的解读,恰恰印证了认同构建与原生文化的关系,这也使得本组的讨论一路走来意趣颇多。与其说我们在讨论的是一组学术概念,莫不如说,我们在解读当下的世相。
本节分会的国际主席Sophie博士长期在台湾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中国主席单霁翔博士则将故宫视作一个艺术史对象来进行考证和研究,如上交流屡屡衍生出斑斓的思维导图。在卓有成效的讨论下,我们将本节分会的稿件分为三个分组:
第一分组我们拟将探讨展览和馆藏在国家认同构建中的作用。在这一组中,巴西米纳斯联邦大学的当代艺术研究者Tatiane de Oliveira Elias将聚焦于巴西独裁专政时期如何影响巴西文化的诠释,艺术家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回应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来自希腊克里特大学艺术史博士、地中海研究所研究员 Lefteris Spyrou,通过聚焦雅典国立博物馆1953到1959年的藏品,诠释了希腊如何在传承欧洲拜占庭艺术传统、融入二战后新欧洲一体化时代及塑造和保持新希腊独有民族认同与文化的努力。来自中国台湾的学者Lu Pei-yi将讨论台湾艺术展览与身份认同的关联。巴西圣保罗大学当代美术馆讲师Ana Gonçalves Magalhães将讨论圣保罗二战后的现代艺术展览与馆藏的发展。
第二分组我们拟将探讨展览和馆藏在国际之间,国家认同构建和文化外交政策中的作用。本组中,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艺术史系教授Irena Kossowska 认为,民族认同集中凸显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及全球化时代。通过比对两个阶段中艺术家对于民族认同的塑造及诠释,将这一诠释与艺术特征联系在一起。韩国首尔美术馆策展部负责人,梨花女子大学客座教授Seunghye Sun, 通过研究中日韩三地的展览交流,试图探讨文化政策是如何塑造东亚地区的传统与身份认同问题的。来自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历史研究部系主任James Beattie与坎特伯雷大学艺术史论系系主任Richard Bullen,将会合作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通过远赠展品至新西兰的尝试,探讨这一行为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新中国在冷战背景下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的作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视觉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Jennifer Way在文章里以1955至1960年间,越南手工艺艺术的展现阐述了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映射。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Hisashi Yakou认为俄罗斯与日本之间的地缘区域被风景画的艺术手段影响与塑造。在这一组中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学界熟悉的悉尼大学荣誉教授John Clark, 他将透过欧美文化史视角,观察亚洲现代性的困难之处,诠释了亚洲文化的精髓、形势、特征、演进及作者对于亚洲文化的宏观理解。
第三分组我们拟将探讨身份认同与景观的关联。美国俄亥俄丹尼森大学助理教授Catherine Stuer的文章研究了中国19世纪下半叶与20初期的图像叙事中,身份认同的文化构建。德国洪堡大学研究员,巴黎第十大学博士在读的Meta Maria Valiusaityte,将镜头对准了1914年一战时分,流亡与驻留巴黎的德裔艺术品交易商,阐述了这一节点对艺术家、艺术市场及先锋艺术的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通过对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动时期催生的艺术繁荣潮流,揭示了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战乱或重大灾害导致的政治性对个人控制的缺失,孕育了个体艺术表达的充分土壤。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子林以故宫现存的原状宫廷文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内在蕴含的建造思想及其体现的特定的社群——“皇室”群体的思想认同构成。本文更是对中国宫殿作为具体的艺术史对象来进行研究,提出了方法论的尝试。
四、写在开幕前
在筹备世界艺术史大会期间,大会秘书处朱青生老师多次到访故宫博物院、同院长单霁翔博士、研究室主任余辉先生就本节分会的进展进行学术讨论。预备大会期间,邵大箴先生、傅申先生、巫鸿先生也对本节主题有过指导。蒙先生们指教,作为本次21个分会里最年轻青年主席之一,能够向诸位前辈同仁学习,倍加感恩,亦倍加努力。
在我写这篇小记的同时,里约奥运正如火如荼的展开。2012年承学界前辈的不辞辛苦,世界艺术史大会落地中国,彼时,我们说她是艺术史届的“奥林匹克”。私以为,这不仅意味着她在学界顶峰式的地位,更如奥林匹克的初衷一样,以个体的极限探寻着人类这一群体的可能性,把这一试探的结果与大众共享。
今时今日,我们诚以同样孜孜不倦的探寻,渴望着交流与分享。
文/本场青年主席 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