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十组“性别与妇女”将从本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主题出发,探讨性别差异与艺术创作和艺术史书写之间的紧密关系,着重探究“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和“酷儿理论”这些由性别问题孕育而生,致力于研究差异性和促进多元性并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批评理论和概念给艺术创作和艺术史研究带来的问题和机遇。
性别(Gender)是时下非常重要的批评概念之一,这个创立之初即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扎根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女性解放运动,并受性解放,同性恋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及其他进步文化思潮如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和知识去殖民化等深刻影响。性别问题,特别是女性主义理论波及众多文理学科:文史哲,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遗传学甚至量子物理,艺术史亦不例外。
英美学界多以1971年琳达•诺克林的论文“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作为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开端。英美及西欧的女性主义艺术史对世界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和艺术史书写的重要影响无庸赘述,但我们希望从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差异性的优良传统出发,考察艺术实践基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背景下错中交互的性别、性取向、种族和阶层等因素而呈现出的不同形式,艺术史关注的不同问题和评论的不同标准。在这个框架下,英美及西欧的女性主义思潮及与之相应的性别实践虽功不可没,也应被视为世界不同文化和地区的女性主义及其艺术实践大潮中的一支,而非其单一起源。借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中国举办,并呼应大会关于强调文化差异性的主旨,我们的约稿邀请突出强调了对于非英美及西欧地区的性别理论及女性主义思潮与其影响之下的艺术和艺术史的学习与讨论;将在九月与大家一起讨论的14篇发言文章也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在西方中心论约束下许多国际性艺术史会议存在的缺陷。
同时,以性别差异作为批评工具及概念,通过考察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和酷儿理论在不同文化、地区和历史时期对于传统艺术史的介入、重述至颠覆,我们的讨论同样指向艺术史的基本学科问题。艺术史的“性别与妇女”主题因此不仅仅是在传统艺术史框架下加入被挤压和忽略的女性艺术家,也不仅局限于考量艺术创作中少数族群如同性恋艺术家的“身份政治”,而是通过性别差异及相关的民族、种族、殖民性、全球化等错综复杂的文化、历史、政治问题来重新审视艺术史的核心方法论,包括对艺术门类的等级划分、经典化、批评范式、美学话语;也包括其他因素:如策展实践、美术馆系统及相关机构体制等。另外,性别与妇女问题的介入自始使用跨学科的方法,对于艺术实践的研究也远远超出传统艺术史学的范畴,与其他领域,特别是文学及电影批评、后殖民及心理分析理论相互借鉴和影响。因此,本组的发言人不仅有艺术史学家,艺术批评家,同时也有来自文化研究,翻译研究,文学等其他学科的专家教授及年轻学者。
去年预备会,三位主席从60余篇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中选出十四篇内容丰富的发言。这些文章贯穿“性别、女性主义和酷儿艺术实践的全球多样性”及“性别问题介入及重读艺术史”这两个主要方向,分为五个话题:
1.行为艺术干预。
关注拉丁美洲:来自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的Karen Cordero教授将通过分析墨西哥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家Monica Mayer 2012年在母亲节翌日所做的行动主义艺术作品《被绑架的母性》,讨论墨西哥女性艺术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同其他地区和文化的性别问题的对话与交流;来自阿根廷拉普拉达大学的青年学者Delfina Cabrera博士将回顾拉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身体作为创作手段、目的和政治的艺术行动主义以及他们对于左右两派的干预——尤其针对拉美左派的革命理论对性别与性经验问题的无视。她将具体研究分析活跃在智利上世纪80-90年代由独裁到民族转型时期的行为艺术小组:Las Yeguas del Apocalipsis (末世母驴)。
2. 二十世纪之性别与表征。
通过对法国现代主义画家Robert Delaunay(罗伯特•德劳奈)的抽象画Political Drama《政治戏剧》的女性主义阐释,美国哈特福大学艺术史系系主任Sherry Buckberrough将分析德劳奈在巴黎艺术圈内同时代的四个女性艺术家:Sonia Delaunay, Alice Bailey, Marie Laurencin, Valentine de Saint-Point并重新解读巴黎现代主义前卫派时期紧张的性别关系。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Paula J. Birnbaum 教授带我们继续留在二十世纪的巴黎,讨论“巴黎学派”的犹太流亡艺术家Chana Orloff(莎娜•奥洛夫)的“犹太”与“女性”双重身份,从女性流亡艺术家的视角重新阅读和书写现代艺术史。广州美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博士将目光转向中国的革命时期,通过毛泽东时代美术中“赤脚妇女”的形象,这一“劳动者的第二面容”,讨论这一特殊时代和表征系统背景之下的社会、阶级、性别和政治的相互纠缠的多重关系以及“去性别化”中包含的阶级问题。
3. 昔日与当下之间。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艺术史副教授Karen von Veh结合女性主义1970年代以来在南非的发展历史,讨论赋予公民平等权利的新宪法颁布以后南非社会依然存在的严重不平等现象。通过当代艺术家Diane Victor在南非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apartheid)期间的艺术创作和行动主义,如作品No Country for Old Women (《老妪无所依》),重拾女性主义对“权利不平等”的分析和批判策略。
美国玛卡莱斯特学院的艺术史副教授Joanna Inglot将通过分析过去二十年活跃在波兰的多位女性主义艺术家如:Katarzyna Kozyra, Alicja Żebrowska, Dorota Nieznalska, Anna Baumgart等,回顾1989年波兰共产主义政权解体(既东欧剧变的时代背景)以后,波兰社会中女性权利的倒退,保守势力对女性主义和女性艺术家的打压和抨击,及女性艺术家如何在这样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挑战一些主流媒体和天主教教会鼓吹的所谓女性“传统角色”并同世界其他边缘地区的女性主义展开积极对话。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理论研究室的副教授滕晓铂博士将从艺术史书写主体的女性学者的角度来回顾性别问题的介入对中国艺术史学的影响。通过回顾和分析西方女性主义的引进和本土女性主义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女性学者作为艺术史叙事主体,如何重述中国艺术史,挑战和补充一直以来以男性为主体的艺术史构建。
4. 跨文化交汇。
女性主义艺术的世界性不仅体现在各国女性主义理论的相互翻译与借鉴,更体现在众多的跨文化艺术实践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女性与性别研究论坛负责人Dekel Tal 将通过“阈限(liminality)”这一概念介绍参与以色列艺术创作的菲律宾移民女性劳工,通过她们的作品讨论艺术创作的跨国女性主义;同时通过讨论女性与身份、社群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重述以色列艺术史。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博士候选人Philippa Hobbs将与我们分享她的博士研究项目:重新挖掘处在南非社会边缘的祖鲁语族黑人女性艺术家在路德教会艺术中心(由瑞典艺术家1960年代在南非建立)所创作的编织壁毯,通过解读这些艺术家对瑞典壁毯技术的在地使用,解读这些作品长期被忽略和隐蔽但极其丰富又具反抗意味的深层寓意。
5. 当代策略与方法。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Jacqueline Millner博士和Catriona Moore博士将共同发言,通过比利时现代主义男性艺术家Marcel Broodthaers的作品Museum of Modern Art, Départment des Aigles (《现代艺术馆:老鹰系》)重新阐释“艺术机制批评”这个对现代主义后期和当代艺术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潮。通过作品对“家庭/私有空间”(Domestic Space)这一女性化空间的运用。
她们指出“机制批评”或源于女性主义,同时在当代艺术如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创作中得到集中体现。德国柏林酷儿理论研究所所长 Antke Engel博士通过“非洲未来主义”这一文化运动对读已故当代德国文化理论家Tim Stüttgen的黑人酷儿理论(quAre theory)及南非当代艺术家Kelebogile (Lebo) Ntladi的肖像画作品The Beautiful Ones Are Here ,讨论当代酷儿理论和酷儿艺术实践中的相互缠绕的性别、种族、阶级问题。韩国学者,美国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艺术史在读博士Ji Eun Sung (宋智殷)通过艺术家Siren Eun Young Jung(郑恩瑛)对韩国传统女性戏剧Yeosung Gukgeuk的当代再现,讨论性别研究和酷儿理论中的“性别操演性”(Gender Performativity)这一重要理论概念和郑恩瑛在作品中对于这个概念的现实性运用,同时主张将郑恩瑛的作品看作新一代韩国女性艺术的代表作。最后一个发言我们邀请到西安美院艺术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为活跃的女性艺术家及理论家之一的佟玉洁女士为我们梳理上世纪八十年来以来三十年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她将通过大量艺术实践案例讨论中国女性艺术中的性别政治和酷儿政治。
世界艺术史大会第十组“性别与妇女”(Gendered Practices)由三位主席共同组织:国际主席为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南非艺术与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Brenda Schmahmann 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艺术、性别研究及南非公共艺术中的政治问题。中方主席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李公明教授担任,他主要研究毛泽东时期的样板画以及其中的女性形象。青年主席向在荣博士是德国柏林ICI文化研究院及波茨坦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批判理论特别是酷儿理论的去殖民化以及非西方尤其是中国及拉美文化中的“世界主义”。
文/本场青年主席 向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