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吕品昌 雕塑系主任
采访者:郑石如
郑石如(以下简称“郑”):在您看来,相比于上一届接力展,此次“接力展第二回:艺术再长征”呈现出哪些新的变化与特点?
吕品昌(以下简称“吕”):主题性创作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一项重要传统,很多老一辈的先生们都参与过。但是这次不一样,全院各院系都在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整个活动是以一种集体面貌呈现的。这种团队力量的体现,我认为是最大的变化。而且这次强调的“艺术再长征”,“再”字是非常有内涵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期许能够有所创新。所以我们去实地考察,力求不仅仅是在形式上,还要在内容上突破原有的框架,不能永远地重复同一个母题。
郑:您刚才提到了去实地考察,雕塑系今年五月初前往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江西瑞金,开展了“为老红军塑像”的创作活动。您可否谈谈当时准备这一活动的初衷是什么?在您看来,这样的活动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吕: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这是我们开展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其实在考察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需要做些什么,那时候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在当地获得一些创作的灵感。从创作成果来看,这次考察是非常有收获的。创作者能够身临其境,尽可能地贴近当地人们的生活,尽可能地去接近那一段历史,这肯定会产生一些不同寻常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在工作室中得不到的,它会对未来的创作方向起到引导性作用。塑像是我们这个专业中最基础的形式,但是通过塑像的过程,我们又深化出很多新的创作思路,比如后来在现场做了一个比较大的红军肖像,同时还有一些与观者互动参与的形式。我们希望借助这样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而这些又都离不开现场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实地考察的现场感受是很新鲜和真实的,同时也是最具力量的。如果是能打动你的东西,它也一定能够打动别人。
郑:在此次“艺术再长征”创作活动中必然要经历写生向创作的转换过程,您认为实现这一转换的关键环节和难点是什么?
吕: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创作是重视写生,重视对生活的体验。我们的创作来源于写生,但是这句话反过来讲就显得不够恰当。写生与创作虽然具有密切的关联,但写生不等同于创作,这也就是我们探讨二者区别和关系的原因。如果以创作为最终目标,如何从写生中提炼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创作者在遴选写生素材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即兴的联想和思考,这些对于未来创作方向的确定也非常重要。
郑:在重大历史题材中,雕塑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问雕塑系师生是如何从传统经典中吸收养分?在当代的艺术语境下,雕塑在表达传统历史题材上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吕:在我看来,雕塑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有着绘画不可比拟的优势。雕塑在表现对象时能给人以立体的真实感,所以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以雕塑形式承载下来的。但它在创作时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大部分雕塑作品都是集体创作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雕塑需要依托国家性的重大历史题材项目进行创作。此次“艺术再长征”的展览不仅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也给予了我们一次良好的展现机会。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力求作品能够有所突破。这些作品既要突出当下时代的精神和面貌,又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艺术高度之上。这对于我们既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
郑:您对此次“艺术再长征”的展览有哪些期待?
吕:我希望看到一次不一样的“长征”。今年是长征胜利80 周年,历史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关于长征这一重大题材,博物馆和美术馆中不乏前辈们的佳作。但是如果今天让我们再次拿来进行创作,我希望看到一些既有所突破,又有一定高度和水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