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邵亦杨 人文学院副院长
采访者:郑石如
郑石如(以下简称“郑”):相比于上一届“接力”展,您认为此次“艺术再长征”带来了哪些变化?
邵亦杨(以下简称“邵”):我明显能感觉到参与此次展览的院系增加很多,创作力量要更加充分,而且各个院系普遍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郑:在您看来,学院艺术创作路径和方法上有哪些特点?在今天这样的自有多元的艺术世界学院艺术应该如何自处?
邵:在今天的艺术发展格局中,学院艺术表现出更多的学术性特征,承担了推动时代美术发展的重大责任,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技法的革新、形式的革新、观念的革新。学院艺术还要完成学院教育任务,承担为艺术界培养大量人才的职责,影响和启发着未来构建艺术发展的主体。立足今天的艺术大环境中,我认为学院艺术最可贵之处就是能够培养人的独立思考,我们不以艺术市场的标准来评判创作的优劣,同样也不会主动迎合市场,而是始终把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放在第一位。
郑:近几年来,您观察到的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呈现出哪些变化?
邵: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在各个国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过去做的还是不够的,国家的重要事件应该被记录下来,更应该作为艺术创作的滋养而受到重视。学院同样需要承担一部分记录国家历史的重要职责。相比较过去历史画创作所处的文化环境,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电影、摄影、纪录片等多种方式或真实性或艺术性地表现国家重大历史。因此,在对过去的美术经典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今天的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正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与当下时代精神的融合上,也体现在对当代艺术语言形式的运用上。为了把人们重新拉入美术馆、展览馆,我们需要创造更新颖,也更贴近今人审美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作品来呈现我们眼中的历史。
郑:在此次“艺术再长征”创作活动中人文学院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您如何看待这一转变?
邵:我认为人文学院应该跟其他造型艺术、设计艺术的院系有更加密切的交流关系。因为我们是身处美术学院整体结构中的人文学院,对艺术的研究、对艺术现象的评价工作应该能够被运用到其他院系的创作实践过程中,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可以被借鉴的内容,进而拉近理论与实践的学科距离。如果今天的人文学院只埋头读书,对其他院系的创作不加关注,对全校的活动缺少参与,一方面会导致视野的局限,缺少将其他专业和学科的问题纳入到理论思考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失掉人文学院在美术院校中的先天优势。除了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相互的借鉴与印证,我们也可以与其他院系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增加跨学科交流研讨的机会,进而推进我们自身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