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毕建勋: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必须眼望“高峰”

时间: 2016.12.20

受访者:毕建勋 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采访者:郑石如

郑石如(以下简称“郑”):您认为,在当下的艺术创作整体环境和思想观念里,科研与创作的关系是什么? 毕建勋(以下简称“毕”):我是搞创作的人,对创作的思考相对较多,同时也在做基础理论研究。学院艺术区别于非学院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即在于科研与创作的紧密关系。学院艺术家不能把自己仅仅当做一个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学者。中央美术学院的根基在于创作与科研,中央美院在全国的地位是靠艺术创作与科研成果奠定的。科研对于艺术创新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一定会带来创作与教学的进展;反过来,创作实践也能够推动科研的问题意识,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中央美院来说,缺一不可。

郑:结合此次“艺术再长征”的创作活动,您认为中央美术学院当下在教学与创作上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毕:
我认为应该强调“高峰”意识。美院应该对此有敏感度,要有明确认识。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讲话来看,现在的提法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反复强调“经典之作、扛鼎之作、传世之作”,是要“为人类贡献不朽的作品”,这就是“高峰”。准确地理解与解读“高峰”,十分重要。什么是“高峰”?正如文艺复兴
的高峰是表现了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一样,当代中国艺术的高峰,也将是体现了中华文明深厚传统、表现了中国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并且能够产生伟大思想的时代,没有表现这个时代思想的作品,充其量只能是精品,而不是高峰。中央美院科研与创作的目标,应该紧紧盯住“高
峰”,否则就是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如果中央美院不去攀登“高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中华民族在苦难和曲折中走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梦想,更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所要做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并且目标十分明确:两个一百年。民族复兴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共同成就为指标,从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今天,国家也会以搞经济的力度来抓文化,会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作为文艺的至高使命。民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民族在今天,就是有血有肉的人民;民族发展到今天,就是时代,就是今天人民生活的伟大时代;文艺为民族,在时代的背景中,就是以人民为为中心,包括今天中华民族所有阶层、所有的人,这就是从民族立场出发的以人为本。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史诗般的时代,是一个产生英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动人故事的时代。这个时代在重新呼唤英雄主义,这个时代也不乏动人心弦的伟大故事,作为中央美院的艺术家,就应该是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人。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故事?世界上突然冒出来一个第二大经济体,一个庞然大物,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十分重要,这叫做“润物细无声”,胜过千军万马。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不仅在此,中国
人在近百年来学习人类优秀文化,现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使命,则是要为人类贡献不朽的作品。因此对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十分重要。文化自信既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基于今天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道路不自信,文化自然会出问题。自信不是自大,自信基于自主的思想传统与独立的价值观念。自信在于信,自信是一种信念与信仰。对于这个时代,我们要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呼唤英雄主义。而对于人类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拿出经典、扛鼎、传世之作,强调“高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