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尼古拉·霍伊温克尔:抽象是过程与有形的形成——论德国非定形艺术

时间: 2017.9.19

“一切都以强大而无所不在的节奏流淌在绘画的表面。”

——约翰·安东尼·思怀兹,1957

上个世纪60年代, 以法语命名的非定形艺术在德国十分活跃,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可以说,1957至1962年是德国和欧洲非定形艺术的全盛期,涌现出一大批技法复杂类型各异的非定形艺术。欧洲艺术从此也进入急剧变化期,各种新前卫艺术开始出现。非定形艺术不仅革新了绘画的传统观念,也重新定义了抽象这一概念。抽象或非写实绘画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涵盖了作品有形的形成过程、颜色及创作中身体的运动过程。绘画的成分清晰可感,与平面抽象图像的真实存在相互联系与影响。对创作过程的强调,是非定形艺术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作品是自治的,不受外力支配,另一方面, 作为视觉方式,它需要清晰的传达。非定形艺术在这两者之间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张力,将具有过程性的抽象带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抽象被赋予新的内容,不再简单地等同于非写实;它不是一个客体的替代物,也不是具象的变形。它与绘画空间并无二致,即绘画的表面是动作、痕迹、符号、轮廓和各种颜色的集合。”

无论是一笔带过的画痕还是颜料的浮块, 都可以称为非定形艺术。 尽管其形式多样, 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三种基本形式:图像的、雕塑的和绘画的。其中,颜色是最具区别性的特征。“非定形艺术借助颜色,从'根深蒂固'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主要有三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第一个方法是表现“运动中的形式”,是典型的动势绘画;第二个选择是用“形成色块”的方法来完成绘画;第三种是“将形成过程有形化,将颜色作为材料,令其具体化。”

在非定形绘画中, 艺术家与其可感知的绘画元素之间的过程性关系得到加强,体现了艺术理念的创新。这个过程性的观念不仅超越了绘画的特征, 也让艺术家对绘画内容、形式、构成和主题有了新的理解。因此,非定形艺术远不只是缺少具体的形状。就这样,绘画获得了不同形式的解放。随着艺术材料、画布和艺术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变,绘画行为区域的扩大,绘画也因此更具有行动型。观众通过画面上的各种痕迹,在头脑中想象艺术家创作时的动作及其经历。比如说,许多非定形艺术家不再使用画架,创作时伏在画布或直接站在画布的前方。这样一来,画就有了身体性,不能再用“手写或手绘”这样的词语,因为这里参与绘画过程的是“身体,或者说身体的动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绘画与音乐、舞蹈、电影等在概念上是相似的。

纯理性上讲, 所谓的非定形雕塑是有形的具体的, 因此最大程度地背离了对抽象的传统定义。由于颜色被有形化具体化,非定形绘画表面有硬的突起,以不同的方式指向“有形的形成过程”。正如抽象画一样,颜色与其在画布上的具体呈现不可分。因此,意大利艺术史家朱利奥·卡洛·阿尔干把阿尔贝托·布里的作品说成是“以绘画形式存在的虚构故事,与立体感强且逼真的错视画正好相反:绘画并不伪装成为现实,而是现实伪装成为绘画。”正如1980年的一个展览画册所说,“非定形艺术,用一个最无用的技术行话来说是‘非写实的’,然而却有着最大的客观性。”德国著名艺术史家马克斯·英达曾对美国极简主义大师理査德·塞拉1969年的作品《直角支撑》有过精彩的评论。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他的话,将非定形艺术说成是“彻底而具体的特殊艺术形式”。作品的自我相关是建立在“形式作为物质和物质作为形式的相互关系”之上的。由于其物质指向性和介于绘画和雕塑两种艺术形式之间不断增加的物性,非定形雕塑成为桥梁,在60年代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重新理解与现实的关系。因此,阿尔弗雷德·帕克芒说1955年到1960年之间的艺术是“从抽象过渡到有形”。

一方面是绘画中的运动,另一方面是物质和材料的结合,与法国和德国战后抽象画中“美的材料”形成对峙。尽管绘画在观念和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变革,德国非定形画家仍然坚守现代西方绘画的传统。在他们早期的作品中,经典现代主义的尝试是个重要的转折点。非定形艺术家借鉴了塞尚、科林斯、康定斯基、鲍迈斯特、马蒂斯、毕加索、克利、米罗、恩斯特、莱热等的艺术特点,确立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的前卫性。非定形艺术最早由汉斯·哈同和沃尔斯等年轻的巴黎画派发起,当然,抽象表现主义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德国非定形画家实现了威廉·包梅斯特在《艺术中的秘密》中所说的,“自然与形式艺术的任务不是复制,而是生产。”形式和结构开始摆脱自然与具象世界,值得艺术家进一步探索。这与塞尚和克利曾提出的艺术理念是一致的。二人都提出,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与自然相对的图像生成方式。 在他们的影响下, 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大量的非写实绘画。伯纳德·舒尔茨曾说过,塔希派画家在创作中无需参照自然,相反,绘画是了解自然的媒介。因此,波洛克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说法,在这里也是说得通的。

非定形绘画突显了绘画的基本要素。它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不必解释和说明,也无需以象征性的抽象形式在主题性、音乐性和自然规律间周旋。它“摆脱了以往的抽象创作在形式上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表现方式。”非定形绘画放弃了线条,用大块厚涂色彩表现艺术效果,延续了格林伯格关于去线条绘画的定义,这也是抽象表现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这里也有哈夫特曼在评论英国画家威廉·特纳的所说的“去形象化”。另外,沃尔夫林也说它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基本特征。颜色这一要素成为关注的焦点。1957年,在威斯巴登的一次非定形绘画展便以“鲜艳的色彩”为名。这里要说的是,非定形艺术与“本质绘画”在艺术原则上也是相通的。马蒂亚斯·布莱尔认为,“本质绘画”在二战后的德国艺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他的说法,色彩的构成是“绘画的最基本要素”,是“本质”。色彩同样也是弗雷德·提勒的非定形绘画的核心内容。

非定形艺术表现了对绘画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传统的形式和技巧的反叛。艺术家反对风格,否认绘画是对现实的抽象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定形艺术与其说是风格,不如说是对待艺术的态度。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它是一种开放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批判的思维方式”。它质疑、否定和重新阐释了主题、形状、形式、构成、绘画空间和区域等要素,并引入了绘画的内容、过程以及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冲突等以前很少关注的话题。在由艺术体验影响和决定的创作环境中,创作过程得以凸显。尽管艺术家的理念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开放性和可变性。非定形艺术也表现出对西方现代绘画传统的开放态度。这个身体参与的动态创作过程,以清晰而有形的方式说明绘画必须回归自身。由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相互关系,一面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全心投入,一面是画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努力与作品保持距离。文学中“作者已死”的说法,对60年代以后的视觉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非定形艺术中,同样也可以说“作者已死”。无论是对艺术作品的构成和形式还是对绘画的理解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非定形艺术时有形的过程,有着诸多外在的表现形式,说明了绘画观的改变。在它的影响下,绘画不在拘泥于画面,与强调画框之外世界的现代主义也有所不同。在60年代,许多艺术家逐渐放弃画架,开始强调绘画的过程性。“一切都是绘画,绘画也是一切,能够证实的一切。”非定形艺术家的实践与尝试,将行动艺术、偶发艺术、激浪和过程艺术等联系起来。所以说,非定形艺术的阐释性模式并不是表现主义的新形式,几乎没有受自然隐喻或心理分析的影响。在卡尔·弗莱德·达曼、格哈德·胡美、皮特·布吕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波普艺术的特征;在温弗雷徳·高尔等人的绘画中,也有70年代激进绘画派的自我指涉和概念化的特点。这些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放弃图像,直接吸收了波普艺术中追求的真实性,并且像后现代的艺术家一样,为实现作品的具体化和安伯托·艾柯所说的“开放的作品”概念而实践和探索。可以说,50年代的非定形绘画孕育了后来各种艺术的雏形。艺术家通过有形的形成过程不断尝试,找到了不同的方法,也由此建立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过程的绘画直接推动了艺术和生活的再度统一,这种统一在60年代由新前卫艺术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