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进修之道:2019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生优秀毕业作品展

时间: 2019.6.21

随着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的开启,6月6日,继续教育学院第三届“进修之道”研修生优秀毕业作品展开幕。“进修之道”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研修生群体策划的毕业季学术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今年,第三届作品展的举办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继续教育学院应届毕业生参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的历史性开端。

本届研修生优秀毕业展,无论从学生、作品、展览,还是学院,都呈现出独特性。这既是本届研修生优秀毕业作品展的看点,也是其亮点。本次作品展也是一个饱含努力、热情与感动的展览,展示出继续教育学院对中国继续教育与美育事业的热情奉献,为研修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不懈努力,以及研修毕业生努力学习创造的感人成果。

继续教育学院的学子不仅来自于五湖四海,而且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此次展览的参展者年龄跨度从21岁到70岁。他们当中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也有律师、大学教授、金融从业者、政府公务员等等与美术并不相关的行业,但为了艺术却相聚于央美,学习于继续教育学院,追求着各自的艺术理想。

本届研修生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与独特的思考。来自于不同文化身份的学生,在展览中表达着各自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与思考。他们的进修学习是专业的、自由的、开放的、多元的。在展览中人物肖像题材的系列作品,突显出他们对专业的热情与投入。作品中对女性的描绘,对老者的刻画,对家庭生活的记录,虽然技法仍在探索之中,但营造的情感真实而动人。

对研修生的学习而言,艺术之“技”通过进修容易获取,但如何领会艺术之“道”,如何去感受艺术带来的能量,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展厅中的中国画与书法作品,有些已经掌握娴熟的技法,有些作品被技法所困,都呈现学生们从“技”的学习到“道”的领悟过程。有关装置、摄影、影像等艺术作品虽然不多,但都将创作的方式与理念完美的表达,叙述着对艺术的理解,传递着从艺术中获得的乐趣。

进修的目标造就学习的意义。展览中的作品,很容易流露出学员的不同求学之意。例如,展厅中有一组丰都鬼脸瓢画作品,作者是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更好的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来到央美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将瓢画创作与当代绘画的艺术语言进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他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提高创作技法。通过新审美的感悟,再次融入新的创作中。最终的意义是为其今后继续研究传统民间文化的创作方式带来启迪。

作品的展陈方式,给观众带来多样的视角。同一主题与题材的作品集中呈现,表现出不同个体对主题的理解与不同艺术媒介的表达特点。展厅中出现多幅有关少数民族与边区人民生活题材作品,例如《老村长》、《远山》、《酥茶油》、《阳关古道》等作品,这些作品都含有扎实的绘画技法,也流露出学生对艺术的纯粹与对人民的热爱。多幅女性主题的作品,也表现出对女性的独特审美视角。

在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一批60、70后中青年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需求出发,设计创新课程体系,深耕教学第一线外,更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大家名师为学生传道解惑,包括贾又福先生、王沂东先生、苏百钧先生、崔晓东先生、李洋先生等。

一年的短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从他们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美术学院的治学精神已或多或少的浸入他们的心田。本次展览中的部分优秀学员作品,已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收藏,这既是对学生未来艺术之路的鼓励,也是对继续教育学院多年教学成果的肯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尽精微、致广大”精神的载体,以其海纳百川的包容性,通过终生教育的形式,向更多的学子传递着美育精神。

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艺术的学习之路是漫长的,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也需要用时间去沉淀。“终身教育”是继续教育学院一直坚持并实践的变革性学习理念,秉承着这样的信念,15年来,继续教育学院每年为社会培养400余名各类研修生及访问学者,他们目前在全国各地生活并继续进行着艺术探索。

在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当处处学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已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属性时。作为践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先锋军。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三届“进修之道”研修生优秀毕业展,呈现出经过专业学习的研修学子丰硕创作成果,体现了学校与院系对他们的关注与厚望。并通过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的契机向社会展示一群热爱艺术、追求艺术、享受艺术的研修学子们求学、求艺之路。

文丨林路 
(图片由继续教育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