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虚拟为媒,策展为线:来这个实验室,人人都可当“策展人”

时间: 2020.12.29

“在电子时代,

我们身披全人类,

人类就是我们的肌肤。”

——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应用强化了人们对“不可见”场域的感知,因为无论是否会面,技术和文化编织的共同“肌肤”将全人类联结在一起。一个互联的、丰富的、交叉层叠的“虚拟空间”延伸出无限的重构可能,也直接影响了传播、沟通、交流方式。从教育教学方面来说,无论是授课形式、还是辅助教学工具、抑或是师生交流的模式,已然产生了直接的转变。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平台

2020年十月末,教育部发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中央美术学院“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本次参评课程共有327门,共涉及26个学科,也是艺术学类首次参评此类教学项目。而在11月末,又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作为国家级五大“金课”之一亮相。在此之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大多都围绕自然科学和工程实验项目进行,譬如无法进行实地勘察、过程复杂抑或是实验昂贵的航空航天类、医学技术、化学实验等项目。而在技术进步和教育模式的升级之下,众多科目开启了虚拟仿真实验。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平台

作为首个应用到艺术实践教学中的虚拟策展项目平台,其蕴含的价值潜能是值得关注的:其一,该平台如何应用到策展教学之中,能够为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其二,实验项目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操作平台从“现实”走向“虚拟”,为何又倾向于把操作平台做成“傻瓜机”式?其三,以“虚拟策展”实验平台为核心,会引发什么样的博物馆虚拟传播“热潮”?能形成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如何助力美育传播?未来还哪些价值潜能可被挖掘?
一、“虚拟”即现实:从实体“U型屏”到云端“傻瓜机”

到目前,“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但回顾过往的三个阶段,过程实属不易。大约在6-7年前,当时还在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负责的余丁教授组建团队着手筹备该项目,伴随计划围绕“策展”主题举办一系列教研活动,比如策展人培训教学、与各基金会合作青年策展人项目、落地青年空间办展、举办海外研修等等。2013年时,余教授带领团队申请专项经费,于2015年正式筹建了“美术馆虚拟策展实验室”,项目算是正式得到响应,但团队意识到,要进一步实现计划前景,必须在技术和内容上有所推进和突破。

2017年3月展览“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展览现场,呈现“虚拟策展1.0版本-U型屏”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初步序曲——即2017年3月亮相于展览“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上所呈现的作品雏型“揽胜”——可称之为“1.0版本”,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余丁教授担任中方策展人。展出包括艺术创作、概念手稿与家具设计在内的300多件作品,这项“虚拟策展”的1.0版本以“U字型”屏幕为载体,营造了类似“沉浸”空间的氛围,观众进入空间后被巨大的屏幕包裹,可点击观看、了解数字平台的展览内容,同时也能触屏构建隔断、摆动模型等展览相关的基础物件。
不难发现,看似走向了一种“虚拟展厅”的趋势,但囿于场地空间和设备限制,“U字型”屏幕依然是实物载体,这种模式更加倾向于线下展场的多媒体展区或者公教互动,必须配合一定的展场环境、实物、观众等,远远不是还不足以体现“虚拟策展实践”媒介效应和能动机能——即如何实现脱离于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情景。

4“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实验室主任 余丁教授 接受艺讯网采访.jpg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实验室主任 余丁教授 接受艺讯网采访

由此,想要完成更加简洁化、易于操作的实验载体,延伸出两个方面的考量,其一,对于基本目标的走向,”虚拟策展“项目在不同阶段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比如,如何让从事策展教学、学习策展的人,甚至是不擅长复杂电脑操作但是又向往“看到”自己想法的人更加直白地看到自己的作品?其二,可以肯定的是,系统搭建与技术实施占据了关键位置,寻找到合适方法或团队实现落地,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任务。余丁教授在艺讯网的专访中也提到了该项目的“初心”:“其实卡塞尔文献展(2017年)上展出的1.0版本demo,离我们原本的想象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希望真正能够给策展人、学习策展的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系统,相信大部分策展人并没有像专业建模设计的人员那般学过3DMax或者专门的修图等具体操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更为’傻瓜相机式’的系统和平台,让他们感受‘所见即所得’”。

系统开发初期,到各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考察

6 美院美术馆模型制作.1.jpg

美院美术馆模型制作

7 邀请学生进行软件内测.1.jpg

邀请学生进行软件内测

2018年左右,团队主创们大量调研了其他高校相较完善的理工类虚拟实验室,开发中期不断邀请学生测试,在其后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中基本实现了新系统的搭建,由此阶段性地解决了技术问题。2019年出炉的平台样貌基本趋于“虚拟策展”项目的构想——“傻瓜相机”般地为策展人呈现展览初模态的“可视化”,提供最大程度的虚拟“云落地”。

操作方式示意

进入平台网页Vlam(http://vlam.cafa.edu.cn/)后,蓝紫色调页面将人们带入极具未来感的“实验情景”,页面清晰可见“策展资源库”“研究案例”等教学栏目,提供可漫游于国内外虚拟展览空间、各种艺术数据、展具模型,并给用户提供了可自行上传的端口。根据负责人余丁教授的介绍,“策展资源库中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共7个展厅同比例模型,以及两个美术馆馆藏艺术品数据约67000件。”在资源整合上形成了非常强大的融合效应,此外“展具模型类,提供策展常用的画框、照明设施、多媒体设备、观众服务设施等60余件。”在具体的技术层面,该系统使用Web GL2最新标准的实时渲染器辅助云渲染,力求策展高度仿真。

二、新型策展人才:“做中学”的云端实践

不少人好奇的是具体虚拟策展项目课程的实施形式和具体流程,而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将“虚拟策展”运用在教学之中,对于学生感知策展理论、“可视”策展创建、提高实践认知有非常直接的效果。中央美术学院是第一个获批艺术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展览策划是其中重要的专业方向。回到“策展”的定义来解读,能更切实地理解该项目计划的实际价值。在传统语境下,“策展”意味着照看一组收藏的行为,它的拉丁词根“照顾”(curare)反映在名词“副牧师”(curate)中,它意味着协助牧师,关照教堂会众的需求。所以“策展”一词的基础含义是“照看物件”,而当代艺术的策展人的作用是选择艺术品,指导它们在展览中的陈列方式,撰写展签、释义性的材料、展览书册和新闻稿。在这个语境中,策展人基本上担当类似于艺术家、机构和观众三者之间“界面”的角色。「1」

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应用场景

此外,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曾在《策展简史》中提到几个例子也能带来启发,费利克斯·费内翁(Felix Felion)把策展人形容为催化剂——一座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过街天桥,而塞曼的定义则是策展人必需得灵活变通,有时候是仆人,有时候是助手,有时候给艺术家们提议如何展出作品。在联展中,策展人就是协调员,若是主题展,策展人就是发明家。但最关键的还是持有对策展的热情和热爱——甚至带上一点儿的执念。「2」策展人在艺术品、观众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同时又必须协调美术馆、展览机构、主办方、展陈方式、运输方式等。因此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展览策划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实操训练存在教学成本高、艺术品与文物运输风险大、优质实习资源稀缺等局限。因此,这项“虚拟实践项目”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水到渠成”同时也是“集合资源、面向未来”。

线上教学

除了余丁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外,还邀请了众多院系和美术馆的负责人担任团队教师,包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康俐组成核心团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客座教授、知名策展人侯瀚如,中央美院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艺术专业技师权文熙等,参与项目授课及平台建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部主任纪玉洁担任项目设计视觉系统。

11《策展实践》课程作业要求.png

《策展实践》课程作业要求

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疫情影响,在“停课不停学”号召中所有的课程转为线上,艺管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策展实践》,这是运用「虚拟策展实验项目」辅助教学的线上课程之一。康俐、权文熙二位老师也在专访中详细解读了具体的授课流程和操作步骤,课程通过为期四周的时间,从策展理论、事务到策展实践,从展览构思、文本完善、视觉设计、空间构造再到线上布展操作,带领学生体验了展览实施的完整过程。同时,课程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授,以视频授课、方案汇报、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一方面深化学生对于展览实务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做到初步了解和掌握。

12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康俐接受采访.jpg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实验室副主任康俐接受采访

13 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艺术专业技师权文熙接受艺讯网采访.jpg

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艺术专业技师权文熙接受艺讯网采访

学生们对于学习对体悟无疑是最直接的,参与课程的同学表露了自己在“策展理论”和“平台实践”的收获,“策展,制造了一种会面,紧缩了关系的空间,观众可以在此真正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去,通过艺术家、策展人的角度来看清世界,思考世界与人们的关系。”(倪尔璐)“策展实践的课程,使得我人生中第一次的策划展览变得更加有纪念意义。老师们选择了以’永不落幕’的展览形式让我们的策展计划与实施’飞上云端’…此次作为策展人的角度去看整个的作品,不再把焦点停留于艺术作品本身,而是怎样把艺术家个人化的艺术语言转变成可以令更多人理解的语言,为之产生交流,最后在展示的空间里呈现出来,从而去理解这件事。”(宋金朔)「3」

14 学生作品 王姿懿《懒》.png学生作品 王姿懿《懒》

15 学生作品 宋金朔《联因》.png

学生作品 宋金朔《联因》

16 中央美术学院张子康馆长接受艺讯网采访.jpg

中央美术学院张子康馆长接受艺讯网采访

从举办展览的角度来说,美术馆一方面承担了知识生产的聚集作用,另一方面也兼顾社会美育的重要功能。因此,实践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合作伙伴便是与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的虚拟展场,以及他们提供相应的艺术作品版权。张子康馆长在艺讯网的采访中谈到合作模式及意义,在教学上美术馆提供的包括展品权限、展览空间等内容也直接助力实践平台,也开启了更多人加入到艺术的“智识”共享中。谈到针对教学思路考量,他表示针对学生思维和观察方式的引导策略是极为重要的,不同专业学生的思考方式会带来很多惊喜。打通多种部门的合作,才得以让教学任务更加完善和有效,让更多的人接受展览所呈现的知识成果。

17 学生作品 杨微《尘埃与未来——来自世界之外的艺术》.png

学生作品 杨微《尘埃与未来——来自世界之外的艺术》

18 学生作品 王晨皓《及时行乐—可口可乐回溯展》.png

学生作品 王晨皓《及时行乐—可口可乐回溯展》

课程的积极效应也将具备持续影响力,不少学生谈到今后观展的观念改变:“通过课程让我对策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下次看展的时候就不会把注意力都放在参展艺术家和作品上了,会注意到策展人的工作,看展也会有新的角度!”(王姿懿)“同学们良好的互动分享也是我最爱的环节。通过每一位同学的叙述与呈现,能看到策划展览背后所呈现不同个体的思考。30位同学,就是30个各具特色的展览,一路分享下来,无论是作品的构思还是视觉大脑冲击力,真让我直呼过瘾。(何淼兴)。「4」

三、虚拟为媒,策展为线:开放共享社区,助力美育传播

如从事全球数字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家马诺维奇所写,“现代人机交互界面为艺术和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虚拟现实使我们能够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三维空间中旅行。联网的计算机显示器成为一扇窗口,穿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到达千里之外。有了鼠标或摄影机的参与,计算机可以变身智能生物,参与到我们的对话之中。”「5」该平台所能启发的对话方式,既为教学助益,也为更全面的广泛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艺术家、策展人、观众等人提供了参与对话的窗口。

首先,这项自主研发的虚拟策展实验项目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针对策展实践教学而定制的线上系统。不仅向院内学生开放,也正以多种课程、工作坊、交流活动等形式带动着全国乃至世界其他院校的关注。2019年向对口扶帮的院校包括新疆艺术学院、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开放系统并共享数字资源与教学服务。同时也与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机构展开合作,包括今日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湖南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等。从截止到目前的数据来看,平台学生用户覆盖了63所院校,已注册用户超过4000人,提交上传了1500余件虚拟策展作品。

19.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接受艺讯网采访.jpg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接受艺讯网采访 

由此,平台在带领行业进步、落实美育的社会职能方面有深刻价值。中央美术学院高洪书记在访谈中谈到:“虚拟策展平台不仅可以分享展览资源,还可依靠互联网传播优势,将平台本地展览资源迅速转化为线上公共教育资源。平台得益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极大的拓宽了受众范围,大量线上展览资源的教育转化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平台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美术博物馆资源贫乏、艺术门类教学师资短缺和美育基础建设薄弱等地区输送线上美育资源,为真正实现全民美育提供保障。”

学生通过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复原经典展览案例

再者,作为共享“虚拟策展”项目平台,其价值是超出本身物理环境局限的,它更像一个多重资源交叠的中心,在不受时空约束的虚拟空间中,融合成“云端公共社区”的概念,激活着互联状态下全球的策展行业交流,也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反过来启发当代策展计划、策展方式、团队组建、合作方式等各个组成要素。

21 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接受媒体采访,图片由艺术中国提供.JPG

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接受媒体采访,图片由艺术中国提供

正如范迪安院长在访谈中给出的评价:“该虚拟平台的两方面突出特点,一方面,是可以及时地汇聚全国乃至全球在展览策划上的最新成果和史料,既有图文的同时也能进行数据归类分析,这样便能够建设形成全球的展览数据中心,尤其为助力分析全球展览策划动向提供支持。展览策划是把艺术创作的成果推向社会,在艺术创作与社会传播之间架起一个宽阔的桥梁,因此这方面,我们特别需要运用实验室的方式来汇聚更多的信息资料,有助于我们进行展览策划的教学和研究;另一方面,能够为培养新型的策展人才方面提供激活思维的空间,展览策划就好比导演的工作,既要提出主题,又要遴选艺术家,还要形成展览的一种模态,有了实验室的支持,就可以使各种展览的主意、主旨、主题得以具体地、形象地建构,从而推动我们中国策展学的学科建设。”

22 开启吧,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png

开启吧,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  http://vlam.cafa.edu.cn/ 

在智能技术时代,云端交流极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拓宽了人们的参与程度。就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托马斯·霍文(Thomas Hoving)谈到如何打造怎样的博物馆传奇时表示“博物馆应该是一座一目了然的图书馆,能给人们带来最大可能的兴奋和思辨。”打破旧模式,实施新计划,最重要的是令年轻学子和社会公众所拥有,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精英分子和伪学者的小天地”。「6」“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将时代技术、策展学科、人文艺术、教育美育等要素统筹,其现实意义也将伴随技术发展和学科升级散发更深刻的、饱满的价值。

文/张译之

采访拍摄/胡思辰

资料图文/虚拟策展实验室提供

「1」(英)贝丽尔·格雷厄姆、(英)萨拉·库克著,龙星如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12-13页;

「2」Hans Ulrich Obrist. 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 Zurich : JRP / Ringier, 2009, P.99.

「3」「4」学生课程采访感言,更多详情阅读:艺管“云”课 | 《策展实践》优秀作业推介(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AwNTM1OQ==&mid=2650635082&idx=1&sn=be0c3992a2b8d7d7c99ef05f40ddc4c9&chksm=f0c6e40ac7b16d1cbbdb01d4a2c677ba5393e27265403314cf49b1a48ee19ff9f3b1c743199b&scene=21#wechat_redirect)

「5」 (俄) 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车琳 译,《新媒体的语言(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8,第94页;、

「6」(美)托马斯·霍文,张建新 译,《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第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