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2届CAFA毕业季|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第五期:观照内心

时间: 2022.6.18

伴随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度毕业季“加载中Loading…”拉开线上展帷幕,本次艺讯网毕业季专题“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试图为本届毕业生的创作面貌,进行主题维度上的梳理,以图、文、视频的多维方式,为“云”观展的观众们提供更为具体、深度与问题意识的毕业季参与路径。

毕业生们面对不断变动的学习、创作环境与周遭世界之时,于个体创作中展现出了具有内在共同性的几种关切,包括:“女性意识”“回应传统”“疫情之下”“虚拟之境”“时空之间”“观照内心”。六个颇为笼统的主题终究无法完整归纳毕业生的全部创作思考,而是以期在“浪潮”般涌来的作品中,感受新一代毕业生于创作中聚集的能量,以及这些能量试图奔向的方向。

第五期视角:观照内心 

表现主义美学代表人物科林伍德曾在《艺术原理》艺术中系统论证艺术与情感表现的本质联系,他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表现。在今年美院的毕业展上,毕业学生的作品将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倾注在或大或小的画幅之上、亦或是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展示的视频中。而其中,观照内心,聚焦自我和情感表达的作品显得尤为动人。他们用绘画、装置、视频、设计、建筑等多重艺术形式,或描绘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的自我,或执着地探索存在的意义,或遵从内心所感,或搭建情感释放的窗口,亦或是尝试用艺术来治愈……无一不展现出这群青年艺术学子敏锐的触角和丰富的情感。为了进一步观察他们的艺术世界,艺讯网邀请其中12位就他们的创作中的真实所感及作品进行了分享。

1、黄思颖/ 版画系 ×《圈的尽头》

IMG_2233.jpeg黄思颖,出生于1999年10月,福建人,201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本科,2020年进入版画系第三工作室

“对于自我内心的观照是一个不断自愈的过程。”

对于内心世界的探讨,对我来说就跟去深山老林里的山洞挖宝一样——每探寻到一处自己曾经未探寻过的内心缺失都欣喜若狂,一点点地挖一点点地掏出一点点地平静。不沾有泥闪露的那一刻,这一块缺失便被完全治愈。弥补完了这一块,便又开启了下一个宝藏之旅——不断成长不断收获。

艺术是一种精神活动。因此,表现主义作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反对模仿,主张自我的情感表达。也正如罗兰·巴特所说:“一个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正视自己,不逃避不害怕不犹豫。对自我的认知从苏格拉底开始便是个永恒的话题。所以创作的起步阶段对于自己的剖析是尤为重要的。自我进行深度的剖析过后,才能清楚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审视自身,自然从心底最深处的回忆、周遭的事物与时常闪现的想法开始。于是我的毕业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开始了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感叹。我从生活圈又联想运用了“圈”的概念,圈内是自我的认知,圈外是未探寻的世界,现有的便是所有,认知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因此为我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mb.jpg黄思颖,《圈的尽头》,57幅(尺寸不一),黑白木刻

作品阐释:“圈”在理论上没有起点和终点,看不到尽头;而在现实中随意画出的圈,首尾很难重合,也无法画得完全一致。圈产生了界,圈外看不到尽头,圈内行之有限。我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采用漫画式的幽默语言记录了我所知所感的社会生活圈。它涵盖了我现有的全部认知,也无法与任何人产生重合。但与现实相比,它是有限的,我也会在未来满满扩充自己的“认知圈”。

2.jpg黄思颖,《圈的尽头》之“丢了脑袋”

3.jpg黄思颖,《圈的尽头》之”你好呀”

4.jpg黄思颖,《圈的尽头》之”冬天结束“

 

2、王梦涵/设计学院 ×《“突突突” / TU TU TU》

个人照片-王梦涵.jpg王梦涵,时装设计师,策展人。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专业,202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方向。

“艺术创造也是一个不断释放和剥离自我的过程,用每⼀次的创造将⾃身最宝贵部分的提炼。”

我们的生长路径,除了向外无限的发散,更重要的是向内探索。时尚的向外是创造美好,向内是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望,因此我们每一次的创造似乎都可以通过是否满足了内心来进行验证。但是关于内在自我的讨论又是一个无休止的话题,在此我提出三个关键词:自我、战斗、和解,这也是一个递进关系:从最初的认知到⽃争过程,最后试图达到理想状态。

在拉康的他者理论中,我们可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他者理论分为⼩他者与⼤他者,⼩他者是内在的主体,⼤他者是外界的秩序,我们所认知的⾃我其实是根据他者构成的,甚⾄只是由语⾔构成的象征性的⼤他者,⽽⼩他者的意识当被认同时则成为主体,不被认同时则成为被隐秘的主体。那么,当作为主体的⼩他者与⼤他者之环分离后,⾃我才真正的显现。艺术创造也是一个不断释放和剥离自我的过程,用每⼀次的创造将⾃身最宝贵部分的提炼,最终我们最好的⼀部分在身体之外,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照内心。就像是照镜子,观察另一个自己,这种镜像体验是将⼀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镜⼦中的影像,是我带有主观想象的⼼像伪我形象。当我认定镜⼦中的成像后,通过牺牲了内在的我,从⽽获得了统⼀性的⾃我形象。这种伪像为“我与我关系”披上了⼀层幻象的外⾐,那么和解其实也只是⼀种理想状态。

王梦涵,《“突突突” / TU TU TU》,750×1206px,2412×1206px,视频1分13秒,h5页面,综合 

作品阐释:如今的世界,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无论是战疫,还是战役,又或是每个人自己的战场,都为这个时代赋予了一个“战斗”的标签。在这种紧张的情形下,时尚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本展览基于tufting这一创造美好并具有一定减压功能的时尚艺术活动,以虚拟策展的方式,通过时尚与当今社会问题的对话来引发思考,透过生活中的普遍之物去发现时尚,寻找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独特之处。

展览海报、模式及特点

展览前言及主题阐释.png展览前言及主题阐释

展览体验流程.png展览体验流程

展览三个章节

3、冀北/研究生院 ×《景观》《无名山》《星空》《烟云》

1冀北生活照片.jpeg

冀北,1987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2019年至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遵照自己内心的愿望,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至少在这一刻你是自由的。”

对于创作者来说表达的愿望是创作的内驱力,这是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作品动人的地方正在此处。无论国籍和民族,人们内心深处总有着潜移默化的连接。

我有两段印象深刻的记忆:一个是20岁那年夏天我和好友坐着夜班火车来北京看在中华世纪坛的《从莫奈到毕加索》展览。我在梵高的一幅画着街边的梧桐树的作品前驻足了很久,画面中的颜色纯净无比,画家的每一个笔触都拨动着我的心弦。我的身子不由地抖动了起来,让我一度认为是场馆的空调开得太冷了。

另一个记忆是2018年冬天我和学校艺讯网的朋友们一起参加了爱丁堡艺博会,展览中我卖掉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是一位希腊艺术家买的,她一年中有半年在爱尔兰工作,另外半年在希腊的工作室创作。购买我的作品或许是一份对于同为创作者的鼓励。虽然由于语言的问题让我们不能顺畅的交流,但是当她在手机上给我展示她的创作时我也同样被触动了,我们竟然有着相似的关注点和创作风格。此时连接我们的是同样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作品。

这两段经历让我深信在创作时需要遵照自己内心的愿望,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至少在这一刻你是自由的,这份自由应该也是其他人需要的。

景观 60X37cm 铜版蚀刻 2022年.jpg无名山 60X37cm 铜版蚀刻 2022年.jpg星空 60X37cm 铜版蚀刻 2022年.jpg烟云 60X37cm 铜版蚀刻 2022年.jpg冀北,《景观》《无名山》《星空》《烟云》, 60X37cm ,铜版蚀刻, 2022年

作品阐释:周遭的世界与我们内心的联系是怎样的,无论何时都可以仰望天空或者畅游于脑海。纯化的铜版蚀刻语言每一笔都是宇宙的尘埃,里面记录着与时代相连的密码。

冀北毕业创作局部

 

4、张兴义/中国画学院 ×《向左还是向右》

IMG_20201211_113510.jpg张兴义,201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22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徐华翎教授。

“创造精神图像才是艺术的终极目的。”

以精神之眼来审视现实社会的生存空间,体验生命存在深层里遭遇的真实,把留在记忆表层上的生活话语转换出来,通过自我价值的认可来重新看待存在的能指倾向。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神秘的离合关系,捕捉生命中偶然呈现的诗意瞬间,透过视觉的表层,以一种诗化的距离来叙述理想和现实相凝聚的意向世界,一个变异了的真实和现实生活中人的种种复杂心态。当观者置身图像的背后,心灵将与之交换,使得我们与这个荒诞不经的世界保持距离,从而不断唤起人们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

作品的主体是一个身处迷雾肩披斗篷的少年,这源于我内心中诗人、侠客、隐士和苦行僧等形象的集合。左手的枝干象征生命的消逝和虚无,右手蓝色的莲花象征纯洁的理想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两侧的蓝色幕布下隐藏着内心深处的意向世界,石头在中国文化中寄托了文人耿介坚贞的人格和不同流俗的独特情趣,犀牛是极笨拙的野生动物,但在西方的语境中独角兽象征高贵、纯洁和执着。此次的创作没有选取工笔画固有的技法和样式,我认为图式只是创作者内心敏感的情绪在画面上“游荡”而留下来的痕迹而已,它由创作者的心性所决定,作为一种生命符号和隐秘的心理意向而存在,创造精神图像才是艺术的终极目的。

IMG_20220521_194804.jpg张兴义,《向左还是向右》,绢本设色,300×214cm,2022年

作品阐释: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将人的存在抽象成意识,“思”即“用精神去观看”,这种观看使“我”能洞穿物的本质,断定物的存在,也让人体会有“我”在思维,是主体存在。“我思故我在”不仅体现了身体/心灵的对立,也体现了人/世界的二元对立。在荒诞不经的世界中“人”将做出怎样的选择,以确定自我存在的意义?

IMG_20220521_195508.jpg

张兴义《向左还是向右》局部


5、陈扬/雕塑系 ×《墙的店》

个人照.jpg陈扬,1995年出生,2013-2018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 学士 ,2019-2022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硕士。

“简单的述说往往是生活更真实的部分。”

我想,无论是运用何种形式、手段,最终都是服务于创作者去表达个人情感或想法的一种方式。我常常感到无法定义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到底是什么,因此这件作品《墙的店》去除了雕塑固有的呈现形式,是我艺术观的一种体现——潜能及不确定性。 

身边的朋友都叫我“墙”。我从2014年开始经营着一家网店——“墙的店”。店铺中的商品源于“我”作为女大学生生活的琐事。“墙的店”更像是对我本科到研究生这段时光的一个回应。有些“当下”已然成为”过去”,但那些发生过的事、出现过的人、浮现过的想法,不会真的消失。如果说作品是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那我便是通过网店这样一个销售的平台,再现我处在当下生活中的状态。这家网店无论是实体商品还是虚拟概念都是可出售的,目前正在计划搭建一间不定期出现的移动商店。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是一家正经的商店,而是一种我对新形式探索欲望的呈现。

“墙的店”开始让我意识到艺术并非只有评论和抨击现实才能存在,简单的述说往往是生活更真实的部分,而组成我们生活的那些象征性符号、图像、物品、事件以及被人为定义出来的概念,通过转换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陈扬,墙的店导购视频

陈扬,《墙的店》,网络、新媒体、综合材料,不限定

陈扬,《墙的店》“商品”海报

作品阐释:“墙的店”是用网络经济元素,再现我处在当下生活中的状态。组成我们生活的那些象征性符号、图像、物品、事件以及被人为定义出来的概念,转换成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我通过网店,把本属于“我”这个个体的情绪、意识、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大化地传播出去,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交织。

陈扬,《墙的店》


6、谭俊杰/研究生院 ×《森罗万象》

個人照.jpg谭俊杰,出生于澳门,2012-2016澳门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2016-2019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2019-2022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

“通过自然的洗涤把浮躁的心境进行一种消解。” 

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有否曾经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想法,我们会否被大众所能认可的观念和行为所束缚,把不愿意接受的事情装作喜悦和快乐,最终失去叩问內心的动力! 

传统山水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自然的感悟与理解从而达到物我相融,相望而相化的精神状态,通过自然的洗涤把浮躁的心境进行一种消解,回归平静,最终通过作品呈现这种理想化的精神状态!

近年社会上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确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思绪,心中亦有种种难以排解的心情,如果我所创作的山水画同样要表达一种理想化的精神状态对我而言这是虚伪的!我尝试觉察自己内心的想法,面对和接纳不进行批判与反思,直接呈现最真实的内心感受与情绪。

森墨萬象,紙本水墨,190X192CM .jpg谭俊杰,《森罗万象》,纸本水墨,190×192cm

作品阐释:《森罗万象》是以山水为题材结合自身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密闭空间的效果,就像被困于山林中,同样表达疫情当下的心境。

谭俊杰,《森罗万象》局部

7、姚美彤/城市设计学院 ×《心·境》

个人照.jpg

姚美彤,1997年生于广西桂林,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字三维动画工作室,2022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动画艺术研究方向

“每件艺术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艺术家内心世界。”

方士庶写道:“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每件艺术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艺术家内心世界,每个人生活的外在世界也是自己内心之景的呈现。外在世界是我们每个人潜意识的投射,而我们内心的信念真正决定了我们所看见的世界。放下头脑对一切过去、现在或未来所发生事件的解释,我们将从头脑的框架中解脱出来,用心灵绘制一个全新的世界。

请问你是否有停下来仔细听听内心的声音?我们大多数人迷失在外界的评价、定义和认可中,想要紧紧抓住超越我们承受能力的人事物,最后往往一无所获。其实一切都可以从心中找到答案,只不过我们忽视了它的暗示与提醒。

我的作品是一个可以检测心率的互动装置,视觉部分由山水的抽象形态组成,通过调节自身心率,可以看到不同的山水视觉效果。以此形态让人们正确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调节身心。“山”和“水”是心灵那一片安宁祥和之地的意象,在那里可以释放和疗愈伤痛,看见和感受美好。愿每个人都能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用美好的心灵为世界带来无尽的光明。

姚美彤,《心·境》,影像、装置

海报的副本 2.jpg姚美彤,《心·境》海报

姚美彤《心·境》影像截图

 

8、曹洋/壁画系 ×《雾行》系列

个人照片.jpg曹洋,1994年, 生于河南,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师从王颖生教授

“材料本身的重量感又与自身的心理状况形成了一个对照,在整个绘画过程中逐渐被消解。”

朗格称情感是“我们以任何方式所知觉到的身体变化,比如感官刺激、内心紧张、痛苦、情绪或意图,它是心智过程的标志”。情感是一种基本的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的、单一的元素,这一元素直接源于人类的心智。

本次创作是在不断改动中生成,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因素构成了一个新的没有预设的画面。由于自己的性格在很多情况下无法积极和乐观的去面对,并且会无限放大,沉浸其中,无法隐藏和逃避。因此在绘画中不自觉的进入到了一种情绪状态,多次的否定与怀疑、反复的建立与破坏,生成出碎片化的、无规律的、非符号性的、单一的、绝对主观的感知信息。这与自己的心境和感觉又是相统一的。

在作品中使用了传统壁画中的矿物和现代的金属材料,舍弃了具象的描绘,留下了更多的是非叙事的痕迹和不确定,材料本身的重量感又与自身的心理状况形成了一个对照,在整个绘画过程中逐渐被消解。

曹洋,《雾行》系列,360cm×240cm×3.8cm(40cm×30cm×72)尺寸可变,布面综合(水墨,皮纸,活性炭,电气石粉,金属粉,粉煤灰,砂岩,明胶)

作品阐释:用边缘模糊且随机的色面和笔触,对日常图像进行选择与重构,叠加与破坏,试图用碎片化的方式来表现一种非叙事的、纯粹的、偶然的、片段的、去中心化的虚无景象。过程中伴随着自我否定、怀疑和焦虑,因此,将内心中的不确定都顺势而为,通过画面传达自己真实的状态和情绪。

曹洋,《雾行》系列,30×40cm


9、杨礼俊/ 油画系×《白云之白》

491654768253_.pic_hd.jpg

杨礼俊,199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2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导师马晓腾。

“这个‘房间’是我个人的理想乡,是我在现实世界之外的乐园。” 

我尝试表现一种封闭的内心世界或自我者感受,这和我自本科时代以来就确立起来的关于画面是内心的外化的认识息息相关。我的作品呈现的基本框架是一个可以向里窥看的类似于房间的抽象化结构,这种结构在我其他的创作中也经常出现,于个人而言封闭的空间是一种相当具有安全感的形式。至于“房间”中的物件和布置,则直接来自于我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但我无意再现一个客观真实的场景,而是完全按照个人趣味去塑造一个和现实世界有所关联的却又私人化的精神世界里的房间幻象,因为绘画本身一面是面对观众的,这意味着就会有一个“窗口”,这个“窗口”便是现实世界和画面的交界。所以画面制作的过程不仅是外化的过程,也是往“房间”里去的过程。而这个“房间”便是我个人的理想乡,是我在现实世界之外的乐园。

《白云之白》 155x210cmx2 布面丙烯 2022年 .jpg杨礼俊,《白云之白》,155x210cmx2,布面丙烯,2022年 

作品阐释:作品尝试用解构重组后的抽象化的封闭的空间来表现精神世界的特殊性、复杂性,虽然里面夹杂着各种亦真亦假或和谐或矛盾的信息,充满各种情绪化的表达,却最终以一种“伪理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出个人的内在与外在的矛盾性。

《白云之白》局部

 

10、建筑学院/高帅杰 ×《思忆茧 大都市的建筑实验:市民中心+情感容器》

微信图片_20220529143137.jpg高帅杰,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十八工作室 本科毕业生,导师:李琳 史洋 庹航 吕品晶。

“每缕思念都能织成茧。”

人常说,大城市的残酷在于它的冷漠,都市中的建筑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思忆潺潺,绵绵不绝,我们对已逝之人的想念往往在不经意间涌现。在人口众多、生活节奏快速、异乡人密集的大都市,又有多少即刻的悲痛与日常的想念,因为时空距离或疫情爆发等原因而终难以释怀。我们的城市应当关注到思忆情感的释放需要,用恰当的空间安慰寻求治愈的心灵。

每缕思念都能织成茧,我的设计旨在为思忆的情绪提供容器,助人“破茧”,为人的生活注入新的精神能量。选址于杭州西湖区中心地段,场地同时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情感需要提出要求。因而设计积极探了讨此类精神性空间与市民生活空间结合的可能性,通过市民流线和思忆流线的并行和交织,以及内外空间的转化,将供人冥想的思忆空间内藏于市民建筑,成为其精神内核,使纪念逝去能成为日常可能。

高帅杰,《思忆茧 大都市的建筑实验:市民中心+情感容器》作品总览

作品阐释:每一缕思念都能织成茧——生者对逝者的思忆绵长却了无回应,且藏着一段段待解的哀思。城市需要为人的思念提供容器,助人“破茧”,为生活注入新的精神能量。基地选址杭州西湖区,南靠宝石山。设计双线置于建筑之中,一是提供物质文化需求的市民中心流线,另一则是供人冥思的思忆流线,它们并行、交织,且后相拥于山上自然。

《思忆茧 大都市的建筑实验:市民中心+情感容器》效果图

高帅杰,《思忆茧 大都市的建筑实验:市民中心+情感容器》细节图

 

11、金贤娥/设计学院 ×《我自己的戏剧 (Play of myself)》

金贤娥.jpg金贤娥,出生于韩国,3d动画师,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

“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观众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寻找自我的多样性。”

2020年至2021年,韩国流行第二角色的概念。第二角色是指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或主要角色之外,拥有其他职业或享受趣味生活、学习等的另一个自己的样子。我认为这种流行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产生的人类内心的多面化。在通过网络快速掌握信息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现代人不是只拥有一种面貌,而是拥有多种面貌,称之为multi persona人格面具。我的毕业作品是利用多种人格面具的概念用视频作品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拥有多种角色和内心世界的样子。

视频中的虚拟人物是24到28岁之间的女性,白天是公司职员,晚上是自由职业艺术家。她的兴趣爱好是参加社交媒体活动。主人公从梦和现实界限之间的空间中醒来。她为了探索自己的内心而去冒险。第一个人格面具是担任社会角色的公司职员的自我。我表现了她对工作的热情。第二个人格面具是一个既有社会层面又有内心层面的一个网红的自我。在与现实不同的网络世界中,她通过手机跟他人沟通。第三个人格面具是作为表现内心的艺术家的自我。因为创作是接近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所以在场景中,我把写书画画的行为表现为类似于设计师在创作作品的一种感觉。 

探索自己各种自我的主人公就像最初场景一样,在现实和假想的某个空间里睡着了。但她发现自己的内心中总是隐藏着多种人格。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通过元认知确立多种人格面具将越来越普遍化。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观众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寻找自我的多样性。

金贤娥《我自己的戏剧 (Play of myself)》视频

作品阐释:21世纪的现代人不仅仅是一个人从事一个职业或一个角色,而是一个人同时从事各种工作和角色。一个人的各种面貌和角色被称为multi persona人格面具。我通过视频表现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拥有多种角色和内心世界的样子。

视频封面.jpg金贤娥《我自己的戏剧 (Play of myself)》封面

金贤娥《我自己的戏剧 (Play of myself)》视频截图

 

12、史儒/设计学院 ×《表里∶气息的追寻》

个人照片.JPG史儒,2000年生于湖南长沙,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我选择使用服装和嗅觉去承担气味、记忆与自我探寻的联觉。”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情绪表达代表不同的个性和人生经历。成长的过程是人们在向外界求索的过程和向内里探寻自我的过程,就像“我是谁”这面哲学之镜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反射出自己不同的样貌,镜子里的“我”陷入的是对“本我”、“自我”、“超我”的无尽思考与探寻。

在越渐发达的社会推动下,人们的情绪表达越发压抑,在压力中精神世界被压缩,真实感官的体验被虚拟产物挤兑,在万华镜般炫目的环境中被扭曲成虚假的自己。我提取出嗅觉和情绪两个真实的要素,分别成为我所理解的自我探寻的输入与输出口。嗅觉在此呈现出两种样貌,记忆与身份。嗅觉的接收需要通过记忆来获取感知,而嗅觉的外放通过塑造身份而巩固。

⽪肤包裹着⼈,就像⼈类⼼底⾥蕴藏着的情感与情绪,我想通过表层⽪肤的⽓ 味去触及⾥层的情绪,我将⽓味贴合到⼈的身上,情绪与记忆相互影响,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我选择使用服装和嗅觉去承担气味、记忆与自我探寻的联觉,我选择酸甜苦辣这四个嗅觉与味觉共通的气味,将其可视化成为了四种具有不同代表色、不同形状的服装。

⽽服装就像⾃我内⾥的表述,是情绪具象化的⾃我表达的铠甲,最终把⼈们在⾃我探寻过程中的崎岖与经历化为舞蹈、挣扎与释放。

毕设设计《表里∶气息的追寻》 思路概念

毕设视频《表里∶气息的追寻》 服装演示

毕设视频《表里∶气息的追寻》 交互

编辑、采访/杨钟慧

图文致谢12位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