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2届CAFA毕业季|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第六期:疫情之下

时间: 2022.6.21

1481655095784_.pic_hd.jpg伴随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度毕业季“加载中Loading…”拉开线上展帷幕,本次艺讯网毕业季专题“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试图为本届毕业生的创作面貌,进行主题维度上的梳理,以图、文、视频的多维方式,为“云”观展的观众们提供更为具体、深度与问题意识的毕业季参与路径。

毕业生们面对不断变动的学习、创作环境与周遭世界之时,于个体创作中展现出了具有内在共同性的几种关切,包括:“女性意识”“回应传统”“时空之间”“虚拟之境”“观照内心”“疫情之下”。六个颇为笼统的主题终究无法完整归纳毕业生的全部创作思考,而是以期在“浪潮”般涌来的作品中,感受新一代毕业生于创作中聚集的能量,以及这些能量试图奔向的方向。


第六期视角:疫情之下

编者按:“疫情之下”作为艺讯网毕业季专题“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的最后一期,尝试考察本届毕业生,如何将这一段特殊的求学与人生经历,内化为创造力,并以多元化的方式与面貌,将他们在特别时期之下产生的特别思考体现在毕业创作中。

一方面,疫情带来教学与创作的挑战,让青年学子直面新的生活空间,带来了新的现实经验。对于个人处境的思考,也从根本上激发了他们对于空间问题的视角更新,与随之而来的更为深层次的探讨——隔离、封闭、切割、虚拟空间...类似的关键词,成为触动其创作的直接引线;另一方面,长期的居家生活经验,让许许多多毕业生开始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直接材料,汲取灵感,而与常见的回归日常性不同的是,其中往往又多有一份对于慰藉与疗愈心灵的希翼;而疫情期间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高度依赖,让这些原本大多就是“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学子,在对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中产生了新的创作视角,乃至于新的创作传播方式......这些作品中,包含着毕业生不断寻找个人创作与生活突破口的努力,或许也是对于一段求学生涯的最佳留念。


洪健翔 / 油画系

《工作室》

截屏2022-06-21 下午4.27.56.png

洪健翔

出生于1997年,福建人

201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本科

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

另一个分身是互联网野生up主:

BINGO翔(抖音、小红书、B站)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工作室-1》,布面油画,130CMx220CM,2022.05.jpg《工作室-1》,布面油画,130CMx220CM,2022.05

疫情三年覆盖了研究生的三年,前面迷糊了两年,最后一年跟朋友合租了工作室,有了团队。我们聚集在同一屋檐下。就在这里,干着自己的事儿,憧憬着自己的未来,打造着共同的梦想。

七年的美院生活告一段落了,最后我是幸运的,但我可能不会一直幸运下去,但我定会一直漂流下去,蹉跎中练就一身本领,祝我好运!

《工作室-2》,布面油画,130CMx220CM,2022.05.jpg《工作室-2》,布面油画,130CMx220CM,2022.05

作品局部

我将每个人的情绪、周围的动静、正在发生的某个过程,定格在画面中,记录着我们的开始。


陈旭 / 雕塑系

《假寐》

截屏2022-06-21 下午4.30.43.png

陈旭

1999年5月生于福建福州

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


“我们城市的面貌越完整,这一种阻隔也就越棱角分明。”


水泥墙上的碎镜子升腾起雾气,其中若隐若现着影像;栅栏立柱的缝隙被蛇蜕包裹,黑白图像在腹中蠕动;防盗网之后扑闪的蝴蝶,仔细看的话其实是四张胶片底片的投影;而用于分割人流的玻璃护栏上也攀附着湿热的雾气,雾气之中一双手尝试性地正在书写。

我选取栅栏、墙等城市中的空间阻隔物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影像媒介,并通过对雾气等介质的操控将若干段关于城市的松散叙事藏匿其中。在这件作品中,所有的影像平行共置以塑造一个模糊的非线性叙事,这一种叙事以一种“假寐”的状态寄生于这些“阻隔”之中——半梦半醒而朦胧不清,以尝试去消解它们本身单一冷酷的功用。

作品主图.JPG《假寐》,材料:多通道录像、胶片、玻璃、栅栏、碎镜子、水热系统等综合材料,尺寸:3m*3m*2m(可变),180cm*180cm*200cm

作品细节

面对疫情这一种始料未及的生活面貌, 不知有多少人做好了准备,抑或是多少人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在这一种巨大的生活迷障之下,我们似乎会怀念原本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是当我们面对“隔离”“禁足"等不得已的处境之时,也不难察觉到这一种“突如其来、无所适从”的限制其实从我们睁眼看世界的那一天,己经显现了雏形。从游牧.迁徙的时代到如今固化的城市结构,空间与道路的权力话语从人因生存而迁徙的主观意志转移到了城市设计、需求的枢纽。人不再能信马凭缰地游荡,而生活在一种“被框选的空间路线与区域”之中。

作品细节

不管是逐渐发展出的"墙”、还是"铁网”“护栏”等等,都先入为主地替所有人分割了城市空间的形态——一个是私有空间的封闭 ,一个则是公共空间的划分。为什么人更愿意使用这种“阻隔物”完整地保护自己,而又为什么城市空问的分割似乎有一种“自动生成”而“习以为常“的合理性?这一种习惯和忽视,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了一种奇异的样貌——当我们发现原本是用于保护的空间阻隔物在此刻成为了一种“对主体的反身限制”时,我们己经浸润在一种被规制好的空间结构之中了。

我们城市的面貌越完整,这一种阻隔也就越棱角分明。这件作品中,我希望借用这种阻隔物本身的内部空问进行再造,并将其身处环境的录像藏匿进去,使其以一种隐晦、朦胧与交织的异状重新被观看, 以重新审视这一种“阻隔”的存在。


王相洁 / 研究生院

《当下我们如何看待隐居?》

截屏2022-06-21 下午4.33.10.png

王相洁

1988年出生,山西河津人、

2007—2011年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系

2015—2018年 硕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系

2019—2022年 博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最终,无论‘大隐’、‘小隐’皆是内心的一种笃定。”


640-2.gif

《当下我们如何看待隐居?》 285X190cm   纸本水墨、设色   2022年

“隐居”作为中国绘画的传统母题,各个时代都会被拿来讨论。正如当下我们的各种状态也可以被看作是对“隐居”的一种解释。对于当下的隐居,或许,主动、被动的居家是一种方式;或许,封闭场域下的狂欢是一种方式;或许,短暂对现实的逃避是一种方式;或许,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隐居”。

《当下我们如何看待隐居?》是基于唐·卢鸿《草堂十志》构建的十景文本作为依托,而进行的自我化解读。作品中有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化工作室,安静、舒适、远离闹市、远离搬迁困扰等因素,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可以安心创作。

局部一,草堂

640-3.jpeg局部二,洞元室

洞元室推演练习(局部)

“洞元室”即“卧室”的概念,同样是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是我创作之外的真实写照,对着电脑写论文的状态,这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二、映射“宅”,是当下人对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信仰”,所以有暗示跪拜用的“蒲团”。

640-5.jpeg局部三,金碧潭

局部2.jpeg金碧潭推演练习(局部)

“金碧潭”对应封闭场域下的“泳池party”,狂欢过后一切都被吸入漩涡,但人们往往又沉溺于此。两把椅子暗示“古”、“今”,倒下的古代椅子是《萧翼赚兰亭图》中的椅子,今天我们更倾向于舒适度高的泳池椅,前人赋予更多意义的椅子被推倒,貌似失去了宠爱。

与内心的自己更好的沟通。画中“樾馆”由古人搭建的临时性茅草屋转化为户外帐篷,功能性、时间性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现阶段而言“户外”、“帐篷”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金碧潭”——繁华之境,世生缠乎利禄,则未暇游之。而如果是封闭场域下的泳池party是否能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呢?

在我看来,基于现实的反思和对于自我剖析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最终,无论“大隐”、“小隐”皆是内心的一种笃定。在此基础之上,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我隐居。


崔群琳 / 设计学院

《 Birthday Live 虚拟仪式设计》

截屏2022-06-22 下午3.54.15.png

崔群琳

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研究生就读于未来生活方式专业


“虚拟仪式既是产品,也是一种方法论。”

Birthday Live 虚拟仪式设计

伴随着社会技术环境的变迁,虚拟和真实可能会发生完全的融合。从2020年初开始的后疫情时代,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未来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交做为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必将发生结构性的改变,而仪式又是社交中的重要节点,虚拟仪式既是产品,也是一种方法论。

项目由今天的社会现象“直播”进行深挖及延展,提出虚拟仪式设计策略与方法的设想,探索生活仪式虚拟化的可能。仪式做为现实生活的重要节点,追求真正的临场,注重激发表演,多感官互动,同事技术归于无形的沉浸体验。虚拟仪式中观众做为参与者是真正的在场,非仅图像层面的在场。同时在尊重原本的仪式基础上,增加激发表演的互动。并且多种交互方式共存,创造沉浸感官的同时,保持技术归于无形,尽可能融合于环境与行为之中。

Birthday Live 虚拟仪式设计

Birthday Live是以“生日”这一最广泛的庆祝活动做为思辨性设计实践的对象,进行虚拟仪式设计,梳理仪式程序,赋予仪式体验,并以一套软件硬件相结合的产品提供远程生日派对的庆祝服务。产品的基础功能板块包含:面孔泡泡、目光倒计时、数字蜡烛、沉浸蛋糕,以及一个邮寄的实体的工具包。利用目光识别、吹气压力麦克风、摄像头结合node.js、opencv、mysql等前后端工具,amsr音频,让虚拟和现实的融合得以实现。

Birthday Live 虚拟仪式设计

该项目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的研究中,将设计更多成为一种行动方法,未来生活视角带来新的研究问题与应对策略。毕业设计于上海静态封控期间完成,项目所有的拍摄素材均是远程完成,所有参与者也都是同期在上海封控的朋友,在有限的行动范围以物质资源中,也很好诠释了项目的主题,未来生活方式正在来临。


田绘楠 / 版画系

《美食图录》

截屏2022-06-22 下午3.56.53.png

田绘楠

201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

2016年进入造型学院版画系

2017年进入版画系一工,正式学习中国水印木刻

2019年考入央美硕士研究生,师从陈琦教授


在疫情反复的当下,原来百姓寻常的食品可能都变成了奢侈,但品味寻常美食仍然是为数不多的能让绝大多数百姓暂时从生活压力中抽离出来的方法之一,休息整备好接着面对生活的挑战。

《美食图录》合集.jpg《美食图录》合集,材料:水印木刻,版数:20,规格:20x30cm x10

《美食图录之闸蟹》.jpg《美食图录之闸蟹》

《美食图录之娇耳》.jpg《美食图录之娇耳》

也许人对美的体验最初主要来源于“味觉”与“触觉”,正所谓”羊大为美“。中国民间素有“民以食为天”的生活哲学。《美食图录》运用中国水印木刻的传统技法,在展示我国饮食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华民族独有的文人审美与观念。希望作品能抚慰观者因压力而紧绷的神经,留意我们日常能抓住的美好瞬间。

《美食图录之浮元子》.jpg《美食图录之浮元子》《美食图录之青团》.jpg《美食图录之青团》


胡贝 / 设计学院

《1.2米 | 1.2 meters》

截屏2022-06-22 下午4.01.41.png

胡贝

1997年生于中国 桂林

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方向,获学士学位

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首饰艺术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导师:滕菲教授


“我想用光点亮生命。”


《1.2米 | 1.2 meters》交互时尚配饰设计 20.3*25.7cm

作品《1.2米》所表达的是在全球疫情之下保持社交距离与人类情感传达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他的《隐匿的维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中提出四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其中社交距离的最小值为1.2米。2020年全球疫情以来, 人与人之间保持社交距离成了生存新常态,但我们渴望超越这不得已的“1.2米”的社交距离,让生活回归原本的自由自在、坦然相对,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此。这是一件智能交互时尚配饰作品,有多种配戴方式,可佩戴在胸前作为项链,或斜挎在腰间,或作为时尚的手包。当配戴者与友人、路人之间小于“1.2米”社交距离时, 交互感应就会由暗渐亮, 伴随着的节奏婉如呼吸, 观者可以理解为一份友善的提醒,但更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律动的温暖, 如生命之光点亮我们的心灵。

《1.2米 | 1.2 meters》交互时尚配饰设计 20.3*25.7cm

作品借助可变“光”这一媒介,赋予人与人之间“1.2米”社交距离以新的意义。当感应被触发时,配饰上的光由暗渐亮的节奏与呼吸同频,仿佛配饰也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 作者希望用光点亮生命,强调的是人与人(而非人与物)之间互动的不可替代性。

创作者通过作品《1.2米》探索交互配饰设计未来的可能性,带给佩戴者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通过时尚佩饰的交互体验设计来提升人的情感传达。在未来,配饰将不再是静态的,而是赋有生命力的,配饰的设计将根据佩戴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改变,以满足佩戴者在不同社会语境下的佩戴需求,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穿戴乐趣与动态时尚美学。



姜宛君  / 雕塑系

《对·衬》系列

截屏2022-06-22 下午4.24.20.png

姜宛君

1989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2012-201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

2017-2018就职于深圳亚泰飞越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019-2022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对·衬》系列1 

我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研究从无序到有序的创作方法,使用日常材料表达日常生活。把快递盒、包装盒、小商品等收集起来,以中心对称的方式让物品旋转,商品信息无法辨认,视觉上形成柱体。在创作期间,燕郊经历了三次封城,人们只能选择快递购物或者外卖购物,快递时效也一直在变化,《对·衬》系列似乎有了更多的意义。

《对·衬》系列1,  2022,快递箱、包装盒、小商品、电机及其配件

在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后疫情这个时期,艺术从宏大叙事转变到关注日常生活,工业消费主义社会下,深层意义是否丧失?当代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北欧的Lagom、美国的Fire都是类似极简主义的生活哲学。从无序到有序可以更好的讨论当代社会的生活现状。

《对·衬》系列2,2022  椅子、水盆、水、电机及其配件


祁淇  / 实验艺术学院

《春游》

截屏2022-06-22 下午4.28.23.png

祁淇 

1998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

2018-2022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社会性艺术方向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春游》, 10×67×180cm

正是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疫情再次反扑。为配合防疫政策的开展,居家办公和学习成为了日常。而出门远游,欣赏春日风光,则成为了一条条等待执行的计划。我们有时不时在屋内来回踱步,眼睛看着那扇紧闭的家门,这时那扇“门”又是否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呢?

《春游》, 10×67×180cm

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方面也因疫情原因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当时由于所在地区无法收到快递,不得不放弃了最先选定的用于制作门扇部分的亚克力材料,而改为了就地取材。我在小区的绿化带中搜罗了大量的树枝,再用编织的方式用这些树枝对门扇部分进行填充。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也与恰当的与作品的内涵相互呼应,作品的名字—《春游》,也由此而来。

《春游》, 10×67×180cm

平时“门”保护着我们,把我们与复杂的人群相隔,在疫情大背景下,“门”也成为了最坚实的防线,但同时它又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将人们与春光相隔。作品采用了小区绿化带中树枝和鲜花作为主要材料,将它们与“门”结合到一起,表达了在疫情大背景下,对“门”的内涵的思考。


唐潮 / 设计学院

《蓝色记疫》

截屏2022-06-22 下午9.03.50.png

唐潮

2015-2019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2019-2022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视觉设计研究 硕士研究生


蓝色记疫——主海报.jpg蓝色记疫——主海报

疫情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普遍关注起了诸如“人的行动轨迹”这样的过去从未被重视的事。

2022年3月,全国疫情迎来了重大考验。3月12日,杭州快递感染事件使重庆新增3例新冠确诊病例。此时正值国内新一轮疫情开始肆掠之际,远在重庆偏远区县的我开始重新戴上了口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与自身形影不离的口罩,见证着我去过的每一个地点,承载着我的疫情记忆。我的毕业设计由此展开。

蓝色记疫——疫情画像.jpg蓝色记疫——疫情画像

蓝色记疫——轨迹星图.jpg蓝色记疫——轨迹星图

疫情三年,佩戴口罩已成为了全民的集体记忆。口罩本该在使用后便成为遗弃物,但从3月12日开始,我收集了我在一个月中使用过的蓝色口罩,将其分别封印在三十个树脂当中,使日用的口罩成为了具有纪念和展示意义的标本,其使用价值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同时,我强化了个人每日轨迹中的“时空”属性,抽象出三十个模件化图形,形成了个人的轨迹星图。我以记录的方式,将口罩、个人轨迹、记录性摄影、疫情数据、每日新闻等这些看似严肃、重复、无趣的信息汇集成一册关于疫情的日常诗集,从个人视角出发,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呈现疫情期间普通人的防疫生活,引发观者之共鸣。

树脂口罩标本——4月10日.jpg树脂口罩标本——4月10日

树脂口罩标本——展示.jpg树脂口罩标本——展示

透明树脂,由于可以凝固物的瞬间状态以延长物的存在时间,因而经常被用于制作昆虫、植物等易腐蚀物的标本。疫情之下,口罩是最容易被丢弃的物品,但我反其道而行之,用树脂将使用过的口罩封存,就像琥珀一样,我对疫情的记忆得以长久地保存下来。附上经过编排的每日疫情文字信息,口罩从普通的日用物转变为了具有纪念意义和展示价值的收藏品。

疫情日记——展示.jpg疫情日记——展示

疫情日记——内页.jpg疫情日记——内页


王瑞珠/城市设计学院

《情绪服务区》

截屏2022-06-22 下午9.06.58.png

王瑞珠

2018级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工作室本科生


“以引导疫情后的公众积极情绪,提升公共空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研究。”


《情绪服务区》鸟瞰图.jpg《情绪服务区》鸟瞰图

2《情绪服务区》后疫情时代人群情绪研究.jpg《情绪服务区》后疫情时代人群情绪研究

受疫情影响,社会产生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情绪。武汉是全国首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城市重灾区,我们不应仅仅只关注患者身体痊愈问题,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对患者、医护人员、城市居民等各类人群心理层面进行疏导和关怀,关注社会不同人群的心理疗愈以及心灵治疗,使城市与社会的负面情绪有宣泄和释缓之地。围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场所空间,以环境心理学深入个体心理层面从情感出发、情绪认知、心灵治愈三方面进行疗愈功能的医疗公共空间设计。

《情绪服务区》表现图

从设计心理学的视角为探索研究满足疫情时期医院公共人群心理需求与心灵释压的的公共空间设计,尝试建立人与环境之间的情绪释放和缓解压力的空间。在武汉人民医院东院的这个场地去设计一个“情绪服务区”,缓解疫情期间,我们所见的生活和接受的信息,产生的太多负面情绪,但又对消极情绪的包容度太低。“情绪服务区”就是可以存放和消解负面情绪的一个地方,它像是像“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告诉你:“这里允许你停下来难过。”

《情绪服务区》表现图


杨日升 / 雕塑系

《缝隙》

截屏2022-06-22 下午9.09.16.png

杨日升

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

2010-2014年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4-2019年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2019-2022年 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娱乐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设备,而短视频则通过手机成为了当下主流娱乐方式,充斥在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种“缝隙”之中:在洗漱时、在睡前、在课间休息、在工作中空闲时间等等,在所有短暂的时间里都被手机短视频等内容所填满。作品由生活中居家时、办公时等场景构建,同时用手机短视频来填满这些由家具摆放后产生的缝隙,以此来展现当下的生活状态。

《缝隙》330*250*90cm.jpg《缝隙》,手机视频,3D打印,330*250*90cm

在创作开始其实没什么具体想法,也没有什么灵感,但是我有个大概的方向,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其实做的是自己的一些小情绪,就是在做自己,本科毕业作品就是为自己做的,当年还是有点中二的,做完自己心里算是满足了。但是到研三后毕业创作就在想不能再“做”自己了,要思考一些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了。希望做一些能和其他人至少有一点共情的东西。

《缝隙》,手机视频,3D打印,330*250*90cm,局部

要说灵感其实也算不上,只是平时自己老是在刷短视频,一边感叹现在的短视频太占用自己的时间,要戒掉,一边又拿着手机在刷,放不下。随后想着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做个作品,用这些短视频充斥在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缝隙。最开始想着只做“缝隙”,在这个缝隙中是手机,不像现在的作品手机满被家具包围那样,只把缝隙提取出来,找了好多“裂缝”的参考,但怎么都觉得不合适,老师也问到:“你缝隙之外放什么东西?”“怎么展现是生活工作之余的缝隙?生活在哪?”。之后又列举了很多比如:什么样的情况下能产生缝隙?缝隙和裂缝的区别?在列举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想到了家具摆放时可以产生缝隙,而且家具就是生活,同时家具的摆放也能展现生活场景,所以最后就定了用家具来展现缝隙。接下来就考虑放什么家具,家具怎么排列的问题。在回想了一些我平时刷手机的地方:沙发、床、电脑桌前以及厕所......

最终作品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状态所展现(其实作品中还应该放地铁上的椅子来再现在地铁中的场景的,但是对于自己而言坐交通工具看手机会晕车所以就没放)。


张天瑾 / 油画系

《ZOETIC》系列

截屏2022-06-22 下午9.11.14.png

张天瑾

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同年推免至中央美术学院

2018-202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2022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


“作品源于疫情之下的生活感受,用色彩的能量表现‘生命力温度’,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jpg

《ZOETIC》,123*58*1cm,透明亚克力,滴胶,玻璃颜料,2022

2.JPEG《ZOETIC》,156*77*1cm,透明亚克力,滴胶,玻璃颜料,2022

3.jpg《ZOETIC》,20*20*1cm,透明亚克力,滴胶,玻璃颜料,2022

作品源于疫情之下的生活感受,用色彩的能量表现“生命力温度”,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自疫情爆发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依靠面容识别和肢体接触,观察护目镜下眼神的变化、仔细辨别口罩内发出的模糊讲话声、跟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以及拥有一个正常的体温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相处模式。在2021年创作的一幅代表人生命力温度的热成像中,我第一次将关注点放在“生命力温度 ”的表现上,记录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正常生活的现象。

同年对其进行了呈现方式上的再创作,制作了可穿戴的《ZOETIC》系列装置。尝试运用流动性与透明性都很强的滴胶,结合代表人体温度冷暖的颜色,并以血液流动效果为肌理参考进行制作。

《ZOETIC》系列装置(单片材料实验),尺寸可变,滴胶,色精,丙烯墨水,2021

7.jpg  8.jpg《ZOETIC》系列装置(阳光下投影),尺寸可变,滴胶,色精,丙烯墨水,2021

《ZOETIC》系列装置(上身效果),尺寸可变 滴胶,色精,丙烯墨水,2021

此次毕业作品是对去年这两次创作思路上的延续,“ZOETIC”一词是指“有生命力的”或“被赋予生命温度的”,作品源于疫情之下的生活感受,用色彩的能量表现“生命力温度”,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通过描绘“结冰的小河融化于人类温度”和“带有温度的人群涌动在繁华商业区”,来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感受不同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周竞先 / 设计学院

《异邦》

截屏2022-06-22 下午9.16.06.png

周竞先

1999年出生于北京

2018-2022中央美术学院


“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

——苏珊·桑塔格


疾病是什么?在生死的终极命题之外,疾病如何重塑了我们的社会认知与形态?

生活在后疫情时代的我们终日被这般迷思浸淫,挥之不去。“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1933—2004)如是说道。在身罹癌症之后,她写下了著名的《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一书。在她的认知中,疾病将非生理层次的人类世界割裂为冲突的两部分。尽管她意在呼吁人们摆脱疾病的隐喻,但这一尝试所基于的事实正是——我们正在被疾病衍生的种种隐喻所统摄。

《异邦》,100cm*100cm,艺术微喷

我把创作放在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试图聚焦于这样的的社会生活——最寻常的,也是最本质的与最富代表性的景象——核酸检测点前排起的长队,空空如也的街道,被搬空的超市货架等。这对我们来说几近司空见惯,这些情景构成了我们长时间内的日常生活,填充了我们的时代记忆。但这正是后疫情时代独具的特殊景观。一场疾病以其隐喻造就了这些情景,在这些语境之中,疾病已经被加以社会意识,成为“恐惧”、“社会性排斥”乃至更富侵略性的意识形态话术的隐喻,它们共同赋予这些非正常的社会景观以荒谬的合理性,让这些景观“登堂入室”,侵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希望可以带来观众对疾病的思索,毕竟,“重要的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所目睹的事物”。如何看待疾病,乃至如何认知生死,是不该被回避的问题。

《异邦》,100cm*100cm,艺术微喷

疫情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导致了不同空间作用、使用频率的变化。我选择了三个在疫情期间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象:进行着消杀的居室、因封控而人满为患的居民楼与停止营业的影院放映厅,以此进行创作。作品以摄影的形式呈现,采用实拍和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来表达这些特殊景观。人和居室被浸泡在水里,水和消毒水的形态相同,表达了不断消毒的生活习惯,以及麻木的状态;用热成像效果表达人们被集中封控在家,原本工作时间人口并不密集的居民楼现在被充满,同时成为了工作、学习的场所;本应该充满观众的电影院只能被人形立牌所替代。

《异邦》,100cm*100cm,艺术微喷

处在这些疾病隐喻之统辖下的我们,该如何审视这个世界?又如何审我们自身?答案也许正在这些司空见惯的情景之中。

编 | 孟希

图文资料感谢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