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艺术家罗敏的上海首场个展:“罗敏:灯火阑珊处”在上海SGA沪申画廊开幕。展览名称出自该艺术家2022年的最新创作,该作以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诗歌《青玉案·元夕》中最后一句为灵感, 通过运用绘画及拼贴等手法,带领公众走入一段往昔的美丽记忆,为身处快速变化环境中的心灵带来慰藉及期望。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包括罗敏的“女兵”和“花间集”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以及2022年最新创作的“27记”的纸本素描,大幅油画“游春记2”和纸本册页“灯火阑珊处”。
《27记》 纸本铅笔 18.5cmx27cmx27 2022
罗敏《27记》(局部) 纸本铅笔 18.5cmx27cm 2022
2022年,罗敏虽然身在纽约,但是时刻关注国内疫情,其精神受国内不断变动的疫情新闻影响。她认为,社会严格的防护措施再次打击了集体身体,其冲击力可与病毒相提并论。在香港隔离期间,她开始在一叠网格纸上描绘蔷薇,每一朵花献给每位默默在黑夜中逝去的遇难者。在“27记”(2022 年)系列中,每朵蔷薇的线条和深浅都略有不同,齐齐的被监禁在二十七张纸上。除了安慰受伤的心灵外,这二十七朵灰色调的蓓蕾也在默默地鼓励我们,即便在失去话语权、被受压抑乃至连哀悼都无法表达的情境中而导致的集体对信仰的破灭,我们仍需继续用自己的方式释放心声。
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中的首次展出的最新作品“灯火阑珊处”(2022年)是罗敏在纽约住所创作的,时间正值中国疫情封控高峰期。此件作品在画廊中庭展出,长度将近9米的手卷,由十件作品组成。艺术家以精致的笔触绘制了艺术家的个人记忆、流行文化和诗歌等元素。罗敏以南宋朝诗人、书法家辛弃疾的诗歌《青玉案·元夕》中的最后一句话命名。作品有如手工自传式的梦境日记,有着丰富并振奋人心的情感矩阵:流行歌词、古代诗歌(如:明代书法家王宠的《游包山集》)、80 年代的流行歌手(如邓丽君、卡彭特兄妹、山口百惠等)、欢呼的人群、 花丛和调皮的小鸟。这首诗的历史和创作背景也与作品内容相契——美人的形象寄托了理想的化身,写于南宋朝国势日衰之年——作品将梦一样美丽的回忆和青春史来疗愈当下的沮丧和荒诞。
罗敏,灯火阑珊处 Dreams beyond the fences, 67 x 85 cm x10, 纸本、墨、水性颜料、铅笔,2022
罗敏 Luo Min, 灯火阑珊处 (细节 - 2), Dreams beyonds the fences (detail - 2), 2022
罗敏 Luo Min,游春记之二 Spring Tour no.2, 200 x 80cm x 2 + 200 x 300cm, 布面油画,2022
罗敏 Luo Min, 花间集 - no.26 Flower Collection - no.26, 2021
罗敏 Luo Min, 初夏 Early Summer, 2020
展览现场
作为一名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的艺术家,罗敏的“女兵”画作可能是她迄今为止最复杂的题材之一。这可以追溯到她以前在部队的经历。2008年罗敏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在军事艺术团担任了10年的舞美服装设计师。她以过往的经验化解社会对军旅生活的刻板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俏皮、朝气的另一面。但仅仅以“现实主义”或“对军旅生活方式的”来形容它们过于草率。无论是《新军营里的小女孩》(2009年)、《新军营里的一天》(2011年)还是《女兵肖像》(2011年)系列,都深度描绘了每位女孩内在的独特以及她们作为个体的特殊性。她们的肢体动作表明了他们天真无邪的性格,从踮起脚尖观察队友理发、再到和队中的朋友嘻闹露齿大笑看着观众,无一不展现出这些肖像的灵魂闪闪发光的样子。更广泛来看,女兵画作并不是为了凸显她们作为“其他”性别的牺牲和付出,而是要公平地直视她们的力量和作为国家和军队不可或缺的存在。
罗敏 Luo Min, 女兵肖像 - no.25 Female Soldiers - no.25, 2011
“花间集”的名称源于罗敏对她绘画的整体感受,其中花鸟是反复出现的视觉图像。对于艺术家来说,鲜花一直是情感的源泉。无论是盛开时的灿烂,还是衰落时的忧郁,都会为旁观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的艺术家,罗敏既擅长西方绘画的现实主义风格,又精通中国传统工笔和没骨的细腻表现手法,这使她在艺术表达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艺术家的创作呈现了所走过的时代以及丰富经历——军旅艺术家、专职画家及教师。创作灵感来自童年记忆、个人写作和欣赏的诗歌。但她意不在于描摹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输出到画面上,来阐述自己与周围时代环境的关系。它们所流露出的真诚和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创作者的造型能力,更多是因为其独特的观察力。艺术家的画作在主题层面与当代的艺术语境相反相成,散发出浓烈的时代情感。罗敏的画,用大家熟悉的元素缓解了人们的焦虑、给予我们慰藉和期待。
展览现场
伴随着阑珊再次缓缓地开放,罗敏所刻画的那个充满希望的灯火,或许即将成真。那么,我们何不大胆的将曾经微微的烛火点得更兴旺呢?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19日。
图、文/主办方提供
艺术家罗敏
罗敏,(生于1968年,中国四川)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国际一级美术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曾在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举办过个展和联展。现工作于北京。
罗敏的作品是现实、记忆与符号的综合体。她采用传统却又富于创造性的绘画语言,通过文雅的题跋形式留住了时间的痕迹。家庭相册和童年记忆提供了作品的人物对象。在此基础上,以花和鸟作为视觉符号,以兼容中西的独特绘画语言。她善于发现事物特殊价值和意义的禀赋,以写实为基底,使画面中鲜活的形象具有观念的特指性而成为具有当代气息的独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