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展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3 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入选项目,回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自八十年代起开展的一系列古代藏品的鉴定修复工作,精选出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山水人物画五十余件,以人与自然的视角为切入点,对古代藏品修复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同时也为观众呈现出古代藏品的全新面貌。“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现场“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开幕直播导览“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现场“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现场
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大科,在整个中国古代美术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浩如烟海的山水画卷中,小小点景人物也时常悄然现身于水岸、石间、瀑前,他们或游走或停留,或悲或喜,在宏阔山水中感悟着天人合一之道。本次展览选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清代山水画尾的画家自题(朱昂之《仿王蒙山水图》)“幽人空翠间,何处寻行迹”中的“何处寻行迹”为名,以问句的形式邀请观众一同进入山水画,通过小型装置、多媒体、置景等丰富的展陈方式,打造多重维度的沉浸式空间,让观众神游于山河美景之中,探究古人的行迹,感悟和合共生的古人智慧,并重新思考如今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仿王蒙山水图,卷 "朱昂之 ",纸本水墨,1797年,28.5x452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本次展览一共分为“四时景物”“意象玲珑”“人境相偕”三个部分,以“人”为主要视点,由外及里地向观众展示了顺应天地时令的百姓生活、蕴含和谐哲思的自然生态,以及寄情于林泉烟霞的文人志趣。其中以大量点景人物为主的“意象玲珑”板块是本次展览的重点板块,也是我们寻觅古人行迹的关键。尽管深山空谷、清溪幽涧、飞瀑流云等自然风光是山水画的主要刻画对象,然而真正的“画眼”往往是那些寥寥几笔的点景人物。文人士大夫们海纳百川,以山水显露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卧游”其中,实现心灵的安顿与精神的逍遥,点景人物正承担着抒发文人画家情感以及重塑其精神世界的重大使命,而观者在辨识画中人物的行迹时,也与数千年前的画家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现场
画者、画中人、观者三者之间的相互连结与映射,消解了作品与观者的维度隔阂,构建起了一个以人为本的自由探索场景,让观者在游走过程中得以思考古今贯通的问题——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践行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这些均是本次展览想要引导人们进一步思考的方向。“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现场
在农耕文化中有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例如民谣谚语、二十四节气等,“四时景物”单元展现的正是古人顺应自然时令的生活智慧,也是古人在个人养生与家国安宁方面的一种修习。不同的人也随四季流转展开不一样的活动,如《摛藻扬华图册》册页中,立春之时在杨柳轻拂下骑驴过桥的笠人;王翬(款)的《仿古山水册》册页之一中,炎炎夏日,一位闲人在草亭中挥扇纳凉,畅意观赏青松翠柏,悠得自然之乐。在张宏的青绿山水中,巨石间的小亭与红叶遥相呼应,仿佛与画中人一同品味秋日之惬意。来到冬天,观众则能觅见寒冬大雪之日樵夫挑柴归家的身影。观众跟随展厅动线的安排,跟随画中人物的脚步,一路细细看来,得以体验古时人们对于四时的感怀。
《摛藻扬华图册》册页之一(共十开),吴榖祥,绢本设色,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仿古山水》册页之一,王翚(款),绢本设色,170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仿古山水》册页之六,张宏,1637年,绢本设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杂画》册页之三(共十二开),德敏,清,纸本设色,11.5x15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意象玲珑”这是本次展览的主要版块。策划人布展时特意打破传统的按照知名度排序的方式,采用点景人物的行为活动为主要依据分类排布作品,如明代书画家陈继儒在《太平清话》中所示,画中人动有支仗云游、观瀑勘方;静有抚花烹茶、对弈鼓琴。在每幅作品旁都有对点景人物行动踪迹的放大处理以及相关行为解读,从人的尺度出发来观察建筑与环境,在自我观照中将人与自然相连接。“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现场
浙派画家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中,游山者藏匿于朱丹红叶之中,串联起近中远三层景观,在通往山间理想寓所的小路上惬意行走——这幅作品也是冯鹏生先生及团队近年来修复的新作。胡玉林的《山水》(册页之一)展示出在曲松下悠然闲坐,肆意奏乐的修身雅趣,描绘出隐居君子的理想生活场景,以松声和琴鸣为伴,视流水为知音。除了在树下,在水中撑一叶扁舟也是文人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沈周在《云水行窝图》中挥笔绘出奇石一般的云彩,巧妙的留白让画中人徜徉在缥缈天地之间,在云卷云舒间思索虚无。
《白云红树图》轴,蓝瑛,绢本设,1659年,162x86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山水》册页之一(共十六开),胡玉林,纸本设色,清,37.3x64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云水行窝图》卷,沈周,纸本设色,1503年,164×33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在辨识理解点景人物表层的行为活动后,人与景的深层隐喻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深思,这一层人与环境深入互动的关系主要呈现在展览“人境相偕”单元中。画家往往借助如松柏、杨柳、奇石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物象,或是历史人物典故来寄托自身高雅的志趣。米芾对石的痴癫与不落窠臼的率真精神,在任伯年的《米癫拜石图》中呼之欲出,冠巾裹衣的魏晋名士陶渊明持杖远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叹息在梅清的《山水》中回荡。无论是五柳先生隐逸归山还是张骞浮槎畅游天河,都是不同时期的文人精神的外现。
《米癫拜石》扇面,任伯年,绢本设色,189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山水》轴,梅清,纸本水墨,清,51x31c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策展人刘希言在接受艺讯网采访中讲述了本次展览的策展主题与背后的思考。在古代书画馆藏展大量涌现的当下,如何以更为新颖现代视角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与魅力,成为策划“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展览的核心出发点。“人与自然”是一个亘久的话题,挖掘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内涵,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法,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求。在思考“人与自然”二者共生之道时,回望传统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对传统生命观和宇宙观进行重新的诠释。本次展览即是一次古代书画与现代视角联系起来,将现代策展理念与古代藏品融合的成功案例。“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布展现场
在展览现场,还有不少有新意的设置。展览设计师曹群和赵格在采访中表示设计团队希望在展览策展思路基础上,通过做减法的方式营造一个平易近人的轻松观展空间,从而以传统和创新并行的视角诠释本次展览主旨,并在保留基本卷轴式作品的展示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小巧思。例如整个展览未设置隔墙,而是用木框薄纱替代,营造了朦胧的气氛。作品用亚克力罩子装裱方便观者近距离观摩。标题“何处寻行迹”经过艺术处理后,采用立体吊挂的形式,增添了空间通透感。在展厅一角,还有精心设计的三维置景,引发观者拍照留念的冲动,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置景空间
同时,在观众水平视线的展墙上,设计师还安插了一些小型的GIF,以增添展览的趣味性。垂钓行旅支仗舟行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在选品上的多重考虑,以及展览背后文物修复与装裱等工作的种种不易之处,例如展品中有沈周、蓝瑛等名门人物,也有祁豸佳、钱慧安等较少在央美馆展出的画家作品,为相关藏品的有效活化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探索方向与思考角度。整个展览的筹备时间也长达大半年之久,呈现出无数美术工作者的劳动结晶。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
文|金枝
责编|孟希
展览现场与开幕现场图|刘希言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文化和旅游部“2023 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
“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
展览时间:2023 年 9 月 8 日-10 月 20 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 层 A 展厅
主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赞助:北京鑫河艺博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自定义科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学术主持:邱志杰
学术顾问:唐勇力、黄小峰
展览总监:张子康、韩文超
展览统筹:王春辰、高高
策展顾问:郑弌
策展人:刘希言、李垚辰
策展助理:陈冠石
资料整理:陈晨曦、刘盛焱、夏冉
设计总监:纪玉洁
展览设计:曹群、赵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