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难尽’——《基于文字的艺术》”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的社会性艺术工作室举办,本次展览作为一次基于文字的艺术教学展,参展艺术家包括王博、梁雨杉、杨丁懿、郭政、周宇涵、朱春晓、赵轩菲、付吕晔子、叶语、吴思琪、于涵、赵冠杰,指导老师为社会性艺术工作室教授章燕紫。
“基于文字的艺术”课程介绍:
文字是文明的证明。
文字的意义在于记录和传承,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在空间上的传播更加广阔,在时间上的传播更加久远。
文字开辟了语言表达的新维度,也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活水源头。该课程聚焦文字与艺术的关系,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的权力,文字的延展等几个核心点,梳理传统文化中的字体演变、书法流派,以及当代语境下国内外相关创作现状。通过研究文字的社会性、功能性和表达性,并结合艺术史,探索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潜力,以及文字与艺术的融合之道。结合个体经验与现实分析,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验过程中大胆尝试新材料新手段的可能性。
王博,安徽亳州人,北京逐日计划科技有限公司任职。
《nothing》,纸本,261cm×33cm没有什么 英/ˈnʌθɪŋ/美/ˈnʌθɪŋ/
pron.没有什么;一无所有,乌有;<数>零;没有一件,没有一样;没有一件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没有一部分,没有一丁点儿;无关紧要的东西;毫无趣味的事
n.零;空话, 言之无物的话;无关紧要的人 (或事物) , 微不足道的人 (或事物)
adv.并不,毫不;决不是
adj.<口>无关紧要的,微不足道的,平淡无奇的;(衣着等) 不招摇的, 不引入注目的
int.<美口>没这回事
《地问》3-地球重量卷,布艺宣传横幅,60cm×长度不限/18件
追问了2000多年的《天问》,今天读来依然不可思议,难以回答。除了天之外,我们对脚下的土地也有很多的疑问,于是我创作了《地问》,就大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共13卷。本次展示的是《地问》第3部-地球重量卷的一些核心问题。
你知道地球有多重吗?
地球的重量会变化吗?
怎么计算所有空气的重量?
地球重量的变化会影响时间的长短吗?
怎么给地球增重?
怎么给地球减肥?
《2023年11月11日的宣言》,摄影作品,90cm×50cm/11件
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文字展示。有警告,禁止,宣传标语,黄色小广告,手写书等等。有的极具时代特色,有的早已失效,有的产生了歧义,总之这些文字大家早已司空见惯,甚至默许或无视文字的意义。而作为文字本身,这其中蕴含着各种可能性。于是我想尝试做一些改变,与当下有一些互动,让其成为一种时下怪诞的宣言。
周宇涵,作品主要以装置、影像、图像为主,关注身份和权力结构问题。
《陶罐-诗人-大麻》(pot-poet-pot),综合材料,1.5m*0.5m*2m
Pot和Poet只相差一个字母,但都和某种精神的指引关联。这件作品来源于我的戏剧文本片段,文本改编自奈保尔的小说《布莱克·华兹华斯》。在英文中,日常的陶罐(pot)和注重非日常表达的诗人(poet)的书写之间相差一个字母e,但它们可以通过在历史和图像叙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古希腊瓶画联系在一起,这是非日常使用的陶罐,也是最早的诗歌形式之一。在小说中,故事的开始是一个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的人敲开了少年的门,但随着我反复思考文本,我开始怀疑这个诗人是真正存在,还是作者隐去不表明的少年的"幻想朋友"。在文艺届中有许多和幻想相关的作者,甚至主动追求幻象的案例,我把烟头粘在了陶罐口,在罐子内部点起具有特殊香气的白烟,并在陶罐外写满了关于致幻的药物名和替代品,来展现文学艺术以及幻觉之间的隐秘关系。
《Modern Love》,纸本拼贴,546*389mm
《纽约时报》同名专栏"Modern Love"专栏自2004年设立,至今仍在刊载关于"爱"的故事。刊载的故事里,爱情常与永恒等唯美概念绑定,但这种唯美的背后似乎总潜藏着谎言。在爱情类型片里表演经典爱情模式的演员,在现实中奉行的是完全相反的爱情价值观,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呈现了资本主义悖论的侧面。
赵冠杰,就读于社会性艺术工作室,任职于北京逐日计划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3D技术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
《一位真空音乐家的演出工作台》,水墨、油墨、望远镜、镲片、ipad影像,1m*1m* 1.7m
《百年孤独》中的失眠症寓言似乎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由于失眠引发普遍的失忆, 于是居民使用在物品上写字标注的方法来对抗遗忘。我基于这个设定虚构了这个未来景观:在资本主义唯效率论的未来,人们普遍患有由于失眠导致的失忆。失忆的未来人根据物体的结构重新推理工具的作用,并将与之有关的信息记录在物体本身上。将镲片视为星盘,将望远镜视为乐器,将身体的姿势作为铭牌,同时忘记了真空和音乐的相悖属性,并试图在宇宙中进行音乐表演。这一荒谬装置由表面写有《琴操》的望远镜、表面写有《甘石星经》的镲片和身体及身体投影组成的影像铭牌构成。
《人工智能的天书》,虚拟图像 AI工具,尺寸可变
通过AI训练生成书法。但由于AI模型的图像生成机制,无法生成可识别的文字,产生陌生的视觉体验。
《字如其人》,人物扫描模型、书法贴图,尺寸可变
扫描得到人物模型并将表面替换为其书法作品,用这种方式诠释“字如其人”这一概念。
于涵,一个悉心为被作品误伤的观众准备了创可贴和消毒棉签的好孩子
《自由不在鼻梁之上》,石膏板、钉子、电脑、纳米胶、A4纸, 15*15cm、21*29.7cm、51*60cm
我用盲文来做作品,却让触摸的动作受到阻碍,这使其变得荒谬。在盲文面前你我都是文盲,对此人们却总是视而不见。
赵轩菲,美国加州艺术大学肄业。中央美术学院在读。
《红与黑》,综合材料,尺⼨可变
人们对于“长久”的愿望,推动着文明的进步,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日渐完善的工业化的养殖与屠宰。在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红色和黑色分别代表了神权和君权,也代表着理想与现实。红肉拼成的字被烧焦成黑炭,是带有怜悯的安置,也是一种对暴力的提炼;并置可以食用的猪肉脯,带有挑衅意味,也蕴含了一种残酷的、继承性的意象一-分食得以生存。在展览时,我进行了对称的布置,使其更具宗教祭坛感。
叶语,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本科生。
《岁月失语》,宣纸,毛笔,墨汁,69×138cm/3张
将宣纸裁小后叠层书写长诗,再分层依次拼贴成整首诗。而最后一层,就好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有意无意淡忘的,或是被或多或少曲解的文化。
吴思琪,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社会工作室,本科大三在读。
《神曲》,红花油,植被,绳子,墨水,纸本,4.5m×1.2m
作品主体灵感来自红花油这种药物对身体和心灵能起到一种镇定的作用,繁体字 “楽”和“薬”两个字只差一个“艹”,在五线谱上根据五音疗法中的乐谱种上植被,加上红花油独特的香味扩散,做成一篇安抚身心的独特的“神曲”。 纸本上的乐谱同样是根据五音疗法中乐谱,用墨水红花油画的小草,越到后面,墨水的颜色越爱越淡,红花油的占比越来越高,味道也就越来越浓。
梁雨杉,陕西西安人,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社会工作室。
《吹牛》,气球 墨汁,9cm*4cm
在吹大的气球上用墨汁书写绘画,留下笔迹,墨汁干涸后将气球放气或气球自然放气,墨汁形成的笔迹随着气球萎缩,变成似结晶状。
在气球上写下吹牛的话,墨汁会因为自身浓淡和气球表面的氧化状态聚集成不同的形态,有些话会缩聚成一个一个的水珠,有些话则会清晰的留在气球表面。笔迹干涸之后,有些依旧清晰,有些只可以依稀辨别,有些则已经完全看不出原话。而一些气球会在墨汁干涸期间逐渐缩小成原来大小,吹牛的话也会由原来膨胀的形态萎缩变型。当再往这些气球中注入气体时,气球会因为干涸墨汁的拉力而爆炸。
另一些气球上旋转的图形,似迷宫,似人眼也似漩涡,在吹牛谎言之中穿插,凝视着虚伪的话语也意味着吹牛的人被谎言吸进无尽的漩涡。而这些话语到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瘪掉”,还是被书写者亲自“引爆”是一个未知数,就像写下它们时是留下清晰的痕迹还是聚不成型也是未知的……
朱春晓,共青团员,深水动漫社社长,喜欢音乐与英语。
《人》,麦芽糖 食用色素,3M x 1.5M
作品主体为以各色麦芽糖浆写成的“人”字,悬挂在高处的“人”较为精致且颜色各异,铺在地上的“人”则较为暗淡。观展者可以踩过地面上的“人”字,感受到易碎的糖被踩得咯吱作响。就在不远的过去,糖对一部分人来说象征着尊贵奢靡的享受,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则象征着无休无止的劳作、炎炎的烈日、一望无际的甘蔗田、运转不息的榨糖机器,以及在作为奴隶为产糖而劳作时比糖轻贱易碎得多的命。
杨丁懿,出生于2003年,河南郑州人,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社会工作室河南郑州人。
《我制造了一个虫洞》,毛衣、毛线、花瓶、干花、手织花、信封、衣架、麻线桌布,约150cm x 100cm
基于妈妈一件保留了23年的衣服产生的创作,左边这件衣服是妈妈的初恋所送,在上面虫洞处绣上自己写的一段文本,右边是手织领带,弥补了当年没有机会送出礼物的遗憾。主要想呈现温暖,怀旧的感觉,每个人的衣橱里总有一些有着独特记忆的衣服,每当看到这些衣服,总能带给自己温暖。
付吕晔子,河南郑州人,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三年级,共青团员。擅长写小说,正在探索装置艺术中。
《职业歧视》,电路板、电子元器件,20CM × 30CM/6张
作品由电路板上焊接的电子元器件组成,但是并没有实用性。这句话本来是一种嘲讽,用以讽刺那些通过电子竞技或游戏直播达成或渴望达成阶级跃升的网瘾少年。如果他们的电竞或直播生涯失败,那么进厂打工已经成为了许多低学历年轻人的唯一退路。但同时这句话对工人是一种歧视。他们组装焊接了全世界的电器,却失去话语权,无法保证自己的未来。为什么会这样?
郭政,湖南人,现就读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大三。
《选择》,58mm x 3m小票热敏纸,五卷
文本上,随机选择了年月日,查询黄历上当日的宜忌,以及北方新闻网所记录下来当天对应的新闻事件。基于该天的宜忌,挑选了部分新闻,形成了一组准确预测的文本。被互联网所记录下来的历史,是一小部分可知的可被看见的故事,依据宜忌,再一次重组,选择。形成了小票上的,购买/选择的文本。
图文整理|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