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耿雪个展“天妙”——天文美学与神逸妙能

时间: 2024.12.24

2024年12月14日“天妙”耿雪个展在空间站正式开幕,这也是耿雪在空间站举办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了艺术家的三个新作系列,包括陶瓷《幽明》系列,纸本、绢本的《河图之蜕》系列,以及参与徐冰卫星艺术创作驻地项目的成果《宇宙·聊斋》系列中的部分影像作品,三个系列各有差异又同根同源,展现出耿雪近年来于创作中的最新探索。作为一位不太容易被明确归类的艺术家,耿雪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与推进上具有独特的方式。《幽明》和《河图之蜕》系列作品包括陶瓷、纸、绢等传统材料,其中造型元素与方法

论的解放,意味着审美力量的升格,陶瓷不再只有工艺美术式的能品,次世代的中国陶瓷美学将有神、妙级别的递进。微信图片_20241224172923.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2930.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2935.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2941.jpg▲ “天妙”耿雪个展展览现场

卫星影像《天谶》与折叠《河图之蜕》系列,以随机性的展开生成几何形式,生成一种折叠了时间可能性、计划性、直观性的时间造型-立体几何。她提出无形与显形、虚空与真相、可见与不可见的问题,其中探索的天文美学,是贯穿中国文明始终的一种博大灵通,并不是现代性之后才开启的太空美学;古人如何从天文获得教益,我们今天仍然试图去获得这种教益,并启迪当下时代。

艺术家以古代形制的陶瓷、器物、纸本、绢本对应高科技装置,以其中的孔洞、褶子追寻天地幽明之间的精神轨迹,以古代河图洛书发展的符号系统呼应当代天文物理学,以聊斋故事影射当代神话,打破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直线性时间维度,寻求脱离现实世界各种规则束缚的逃逸路径,显示了一种隐形而又不可削弱的韧性之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1日。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047.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052.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057.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103.pn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108.jpg▲ “天妙”耿雪个展展览现场

天妙 —— 耿雪的天问

文/邵亦杨

哲学家康德曾经说,世界是一个不确定的现实,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思想范畴的投影。艺术家耿雪说,她正是在这样一个介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不确定的空间中探索思想的轨迹,窥测天地间的奥妙。耿雪的创作素材有来源于肉眼可见世界的理性经验,也有来自于不可见世界的感觉经验。这些不同时空经验的相互交叠反映在她的作品中,令人联想到我们有可能生活在相互碰撞、叠加的多元宇宙之中。

怀着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强烈好奇心,耿雪创作了《宇宙·聊斋系列》。她借用聊斋中“画皮”的故事,提出了无形与显形、 虚空与真相、可见与不可见的问题。她问道:如果“鬼”通过画一张皮而显形,那么是谁在勾画我们,使我们这个世界显形呢?我们的可见世界是否是不可见之“鬼”画的一张皮呢?耿雪充满奇思异想地探测宇宙之皮,天地之妙,从堆沙土到人体测量、从折纸、投掷贝壳到映射南半球的星空,试图从非人类、非主观的随机性的角度,去卜算自然万物之规则,探寻宇宙中的时空褶皱,释放其中隐藏的有关时间、记忆、身体和思维的深层密码。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301.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306.jpg▲ 宇宙·画皮(视频截图),影像 + 卫星摄影(双影像),6‘,2024

从现代天文学上看,宇宙由奇点产生,同时也由奇点解体。奇点形成的事件和经历,并没有预定的结果或目的,却构成了可见世界的位移区域。奇点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灵性爆发之源,或者说艺术的创造力。哲学家德勒兹认为:由奇点出发的美学经验是一种可以理解宇宙真相并与之互动的重要手段。耿雪的艺术创作正是这样一种充满灵性的美学经验,她以古代形制的陶瓷、器物、绢本对应高科技装置,以其中的孔洞、褶子追寻天地幽明之间的精神轨迹,以古代周易八卦的符号系统呼应当代天文物理学,以聊斋故事影射当代神话,打破了过去、现在未来的直线性时间维度,寻求脱离现实世界各种规则束缚的逃逸路径,显示了一种隐形而又不可削弱的韧性之力。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340.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345.jpg▲ 火轮,高温瓷,42x42x8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354.jpg▲ 火轮(局部),高温瓷,42x42x8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359.jpg▲ 穿越,高温瓷,60x40x30cm  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404.jpg▲ 穿越(局部),高温瓷,60x40x30cm  2024

天文美学与神逸妙能:耿雪的次世代艺文探索

文/王基宇

天文美学与太空美学有所不同。

太空美学往往意味着进入太空的使命,是人类现代性神话的递进。现代以来,人类空间探索能力获得了爆发性增长,从骑马到远洋航海,再到火车与汽车,飞机与火箭;在很多历史叙事与文化潜意识里,这才是人类历史的唯一正道。文化创新都是安慰剂,制度选择都是“分蛋糕”的细枝末节,唯有用空间探索能力去获得更多资源,才是为人类总体做大蛋糕的优先问题。

正因如此,太空美学总是作为一种古典问题的放大器,甚至有的放大过于刻板,简直是换了太空的汤不换地球的药,被戏称为“太空歌剧”。《流浪地球》是诺亚方舟神话的放大,《沙丘》是中世纪封建斗争的放大,《三体》是后发国家近现代反抗史的放大。

而另一种触碰太空的方式是天文美学。

中国古代要求顶尖人才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最终并不是让这些奇材去当科学家产出科研成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做准备的。地理学在军事战略和资源生产中当然非常重要,那么天文呢?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656.jpg▲  云间,高温瓷,30x50x44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701.jpg▲  云间(局部),高温瓷,30x50x44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707.jpg▲ 星丛,高温瓷,30x40x50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3712.jpg▲  “天妙”耿雪个展展览现场

天文运动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古人早已发现的,农耕文明的一切展开都依附于植物学规律,所谓春生秋杀是被时间决定的,而时间的组织规则来自上天周而复始的运动。上天通过日、月、星辰向人类中最灵通者暗示着世界的奥秘。

轩辕黄帝被记载“生而神灵”,张衡的天文学著作名为《灵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鬼故事集。

耿雪创作生涯的代表作,是取材于《聊斋志异》的《海公子》,再创造了令人着迷的中式灵异美学,一种东方视觉外表下直观现代人潜意识的神秘主义。如果仅仅是灵异,那就始终要与鬼怪为伴了;而中国传统通灵感性的发展,将从灵界返回天界。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037.jpg▲ 日,高温瓷,30x34x53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043.jpg▲ 日(局部),高温瓷,30x34x53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048.jpg▲ 坤月,高温瓷 + 玻璃颜料,26x21x68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053.jpg▲ 坤月(局部),高温瓷 + 玻璃颜料,26x21x68cm,2024

灵知灵感的初露端倪,可能是关注到怪谈、志异,而经过充分锻炼而饱满发展,达到张衡、董仲舒甚至黄帝的水平,那就可以与更伟大神秘的上天沟通往来了。

所以这里说的天文美学,是贯穿中国文明始终的一种博大灵通,并不是现代性之后才开启的太空美学;古人如何从天文获得教益,我们今天仍然试图去获得这种教益,并启迪当下时代。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243.jpg

▲ 震,高温瓷+玻璃颜料,52x30x68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255.jpg▲ 泽,高温瓷 + 中温烤金,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300.png

▲ 叠天,高温瓷,11x11x36cm,2024

耿雪这次展览带来《宇宙·画皮》、《天谶》、折纸系列数个作品,都是这种天文美学的探索。

其中参与徐冰卫星驻地计划的《宇宙·画皮》,把聊斋的“画皮”故事扩展为对于宇宙形式的怀疑——我们所观测与理解的知识很可能是宇宙之“鬼”针对我们理性的伪装。

《天谶》与折纸系列,以随机性的展开生成几何形式,生成一种折叠了时间可能性、计划性、直观性的时间造型-立体几何。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449.jpg▲天谶(视频截图),三影像联屏,3' ,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454.jpg▲ 天人,高温瓷,48x45x36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458.jpg▲ 天人(局部),高温瓷,48x45x36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503.png▲ “天妙”耿雪个展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508.jpg▲ 金光洞天,高温瓷,50x70x45cm  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513.jpg▲ 金光洞天(局部),高温瓷,50x70x45cm  2024

此外,耿雪素来以对陶瓷材料与中国美学的深刻理解在青年艺术家中独树一帜,而《海公子》之后,艺术家发现,所谓“神逸妙能”四品,可以用在传统中国画上,也可以用在文学上,甚至可以用在影视戏剧上,但哪怕具有悠久审美历史的陶瓷造器美学,也没有被纳入其中。不被纳入不是因为被忽视,而是因为其创作潜能没有被充分开发。

所以在耿雪《幽明》系列的陶瓷新作中,引入了剧场化的空间意识与多种频率的造型张力。如果与超现实主义对梦境的重现相对比,耿雪的青花陶瓷空间则与达利或玛格丽特的梦境感大相径庭。这是因为“梦境感”是一种似真非真的沉浸状态,而耿雪的青花陶瓷气氛则是一种抽取了现实情感灵髓的“幽异化”;我们不会认为能身临其境于其中,而可能会看出这是事情被剥皮后的本来面目。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710.jpg▲ 骷髅幻戏,高温瓷,64x40x32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715.jpg▲ 骷髅幻戏(局部),高温瓷,64x40x32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720.jpg▲ 巫人器系列,高温瓷,35x35x40cm,2022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727.jpg▲ 脐带葫芦,高温瓷,25x25x33cm,2024

精神与情感的矛盾造成现代形式的内部变形,即是四处附体的现代世界幽异化现象。

造型元素与方法论的解放,意味着审美力量的升格,陶瓷艺术不再只有工艺美术式的能品,次世代的中国陶瓷美学将有神、妙级别的递进。相信耿雪的探索如果达到充分饱满,其陶瓷美学可以与中国画、诗歌、塔可夫斯基在灵性与精神层面分庭抗礼。

“艺术”是汉代精神湮灭后晋人的说法,《晋书》始有“艺术传”,皆为江湖幻术;而汉代精神的饱满强大,是以艺文、明经、对策作为公共领域的三驾马车。“艺-文”即以艺通文,艺的实践志业服务于自然总体的大纲领法则,耿雪如今仍然试图这样想、这样干。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914.jpg▲ “天妙”耿雪个展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919.png▲ 河图之蜕系列之北斗1,皮纸,96x176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924.png▲ 河图之蜕系列之北斗2,皮纸,96x176cm,2024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932.jpg▲ 河图之蜕系列之蜕2(局部)

微信图片_20241224174936.jpg▲ 河图之蜕系列之蜕3,绢,70x150cm,2024

开幕现场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222.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228.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234.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239.jpg

▲ 艺术家耿雪开幕导览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245.jpg▲ (左-右)艺术家耿雪、学术主持: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艺术家:康蕾、策展人,空间站创始人:付晓东

编/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微信图片_20241224175511.jpg“天妙 — 耿雪个展”

展览时间:2024.12.14-2025.3.1

学术顾问:徐冰

学术主持:邵亦杨

策展人:付晓东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