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修班周记丨文化要知情——中央美院第二届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培训实录(一)

时间: 2015.12.3

 一、背景与综述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是文化部发起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的一部分,由中央美术学院承办。

此次“研修班”立足于2015年上半年中央美院首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成功经验之上,邀请了剪纸、建筑营造、木雕、玉雕四个领域共计38名优秀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带着已有的技艺与经验,进入国家最高美术学府,和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助教共同探讨本领域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为不同门类、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研修班”分为教学-创作-展览三个阶段,为期三周的教学阶段以乔晓光教授提出的“知情-知艺-知辩”为主题依次开展,该主题不仅代表了中央美术学院对非遗传人培训模式的探索,也反映出当今社会对非遗传承人自身素养与使命的时代要求。

11月16日至11月20日,“研修班”第一周的课程圆满结束。本周的主题是:“知情-文化要知情”。

二、本周课程宗旨

本周课程主要通过邀请国内在非遗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文化讲座,普及非遗在国家政策和理论方法两方面的基础知识,配以外出参观的实践活动,使传承人一方面充分了解国家在非遗领域的政策导向,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让传人意识到自身非遗门类背后的地域性文化,了解它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其中不仅要知道民俗文化和禁忌,也要知道社区传承的情况,做自身文化的“知情人”。这也是后两周“知艺”与“知辩”的基础和前提。

三、本周课程要点

回归本原,文化持有

所有讲座和参观讨论都在引导传承人作为一个文化社区的内部成员,需要做“文化的持有者”,了解国家政策、了解社区民俗,没有“文化持有”,“创新实践”就会失去生命力。

增强“研修班”的针对性,高校为非遗传承提供优质服务

在课程的具体选择上,仔细斟酌专家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用“研修班”推动学院非遗研究的学术发展

“研修班”是双向的交流,一方面非遗传人进入高校与学院资源进行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学院也将传承人背后的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本周,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对前来学习的38名传承人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简单的口述调查,从传人背景、传统功底、传承谱系、职业情况等多角度进行摸底调查,一方面为下两周的课程做有针对性的准备,也为今后培训模式的探讨提供参照;另一方面将最终的数据分析作为我国中青年传承人的样本数据纳入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中,也为在“研修班”的第二周将启动“课堂上的田野”做前期准备,将在接下来的两周对那些文化知情、传统知情的重点传人予以关注,继续推进深入的访谈和研究。

四、本周课程内容

靳之林:《中国本原文化》

“研修班”第一课——《中国本原文化》由88岁高龄的靳之林先生亲自到场教授。靳之林先生的“本原文化”研究方法代表了上世纪中国民间美术研究方法的重要转折。以“本原文化”作为首场讲座,是试图让传承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同时,通过靳先生的讲述反思传人自身的文化处境,认识文化传承的使命。
在讲座前一天的学员见面会上,靳先生特地不辞劳苦亲临现场,仔细倾听了传人们的自我介绍,与传承人亲切互动,显示出老一辈学者对民间文化的珍视与敬重,令在场的学员与导师们动容。

11月17日上午讲座的具体内容主要围绕靳之林先生的本原文化研究方法,不仅向大家讲解了“绵绵瓜瓞”、“抓髻娃娃”等本原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同时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延安考察陕北剪纸、向民间学习的事迹与经验。

孙建军:《手工技艺传承的意义》

孙建军教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和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是民间手工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研究者,同时,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孙建军老师也长期致力于非遗相关领域的探索。

讲座以中国民间皮影与刺绣技艺为例,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实物材料和手工艺的各类经典作品,而且从理论的角度具体深入,探讨了如何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与认识手工技艺,简要叙述了将手工技艺传承引入高校设计教学的思考和尝试,并在讲座的最后强调了手工技艺的传承,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继承与弘扬。

吕品田:《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

吕品田教授曾任国家非遗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副院长,长期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批评,尤其重视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吕品田教授的研究视野比较宏观、开阔,十分重视学术研究与国家政策的相关性研究。

此次讲座就从国家对非遗保护的具体方法入手,着重探讨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不仅介绍了生产性保护的意义、原则、目的等基本问题,同时在讲课中将国家刚刚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内容融入其中,分析了国家文化政策带给非遗的机遇和挑战。

乔晓光:《遗产考察-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乔晓光教授自1986年开始,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田野考察,长期致力于关注中国乡村社区非物质文化传统的传承现状。负责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主持文化部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在剪纸研究上提出了“活态文化”的概念,以及剪纸传统的村社研究方法。

乔晓光教授的讲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通过展现全世界范围内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遭遇的问题和机遇,同时,针对“研修班”的开展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和提议。此外,从剪纸的案例入手,通过分析各地区代表性剪纸传承人的剪纸作品,将中国乡村社区文化的差异性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启发传承人认知自身的传统与文化。

许平:《手工艺与当代设计》

许平教授师从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史论家、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曾任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处处长。许平老师对日本以及东亚的工业设计领域十分熟悉。民间工艺与设计学的双重背景使得许平教授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有了跨界的视角和包容性。

许平教授的讲座围绕手工艺与当代设计的关系展开,探讨了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和当下的社会发展、和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建设密切相关的内涵挖掘出来,变成一种新的创造力和创新的资源。在讲座中,许平教授例举了很多当代设计中融入自身民族的价值观和文化资源的成功案例,谈到:在未来设计领域的教学和创作中,非遗不是一个静态的、历史的东西,而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灵感和资源。最后,许平教授还表达了对非遗传人将自身手艺和文化带入高校教学的希望和设想。

参观考察: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也是集收藏 、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之所以选择民族服饰博物馆作为参观考察课的内容,是想借助“民族服饰”这一地域特征极其鲜明直观的非遗类别,引导各地的传承人认识到文化社区的差异,同时对自身地域的特性有一个反向的关照和思考,从而在技艺传承的同时不忘“文化记忆”与文化传统的传承,并在后期的创新过程中做到“秉承传统,不失其本”。在参观中,北京服装学院的胡小妹老师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各民族服饰的风格与传统。

讨论课

在第一周的周五,由乔晓光教授主持了“研修班”第一次全体讨论课。讨论课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到场的学员随机分为了三个讨论组,在六名助教的引导下逐一发言,讨论了本周课程学习的收获、对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的认识,以及对非遗传承人培训研修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传承人普遍透露出对传统传承现状的担忧,希望国家能为传承人创造更好的传承环境。云南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人杨克文说:“我的传承理念是原味传承,这包含传统技艺、传统图样、文化意涵以及民风民俗和现代观念等等综合因素,作为传承人应该坚守传统文化底线,创新这个事情有太多的人会做。”江西新干剪纸传承人彭许平说:“这次学习我真的受益匪浅,你们精心安排的课程和活动,让我迷雾顿开,知道了前行的方向,感谢你们给我们提供的平台,让我能博取众长,开阔眼界。”

自由讨论持续了近四十分钟,后由学员代表和助教分别发言总结,最后,由乔晓光教授总结了讨论课,乔教授总结道:传承人要做文化的知情者。非遗的传承是多元的,一方面是国家非遗保护机制内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他们应当是非遗某一文化类型技艺与文化的持有者,是文化传承地社区传承人群的代表。另一方面,是多元的、社会化的非遗传承,如教育传承、群众文化工作传承、儿童美术教育传承等等,这些传承更多是对非遗文化传统的参与和学习实践,是文化的实践者,而不一定是文化的持有者。今天的中青年传承人,不仅要学习老一辈传承人的技艺,而且要把他们的文化传递下来,保持非遗和生活的紧密关联,成为非遗文化传统的知情者。

文/裴诗贇
图/张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