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版画的宽容度和语言的可能性是其他版种无法比拟的。如果我们能从哲学的层面去理解水印木刻,水印木刻便能够从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版画版种,真正上升到中国文化的一种表达,因为中国思想本身就具有无比宽容性和无限可能性。”[1]
——陈琦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陈琦发起,于2019年末首次启动,旨在通过举办水印木刻版画展览、学术研讨、年鉴编辑及文献库建设等系列学术活动,助力水印版画青年艺术家成长,推广中国水印木刻。该项目以十年为期,力求推动中国水印木刻事业的长期发展。
2021年6月26日,“第四代:图像与媒介——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1年度展”于亚洲艺术中心(北京)开幕,展览由段少锋担任策展人,展出十位艺术家程国亮、顾亦鸣、黄洋、连卓奇、梁业健、石磊、王岩、游宇、庾武锋、张晓锋共计四十余件水印木刻作品。[2]
第四代:图像与媒介——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1年度展 展览现场
同时,围绕本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的三场论坛在6月25日至26日间陆续举办。三场论坛分别以“回流与汇流”、“个案与生态”、“图像与媒介”为主题,聚焦中国水印木刻教学的历史、当下青年水印木刻创作现状以及中国水印木刻的未来三个维度,邀请艺术史学者、评论家、策展人、青年艺术家等展开研讨。
三场论坛简介
(艺讯网将陆续带来三场论坛的详细报道)
历时两年酝酿筹备,经历疫情等挑战,2021年首次展览及研讨会的落地无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的发展,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项目及相关学术成果逐步向学界、公众开放,其也揭示出了一系列亟待探讨与解决的问题。而这些由展览主题、呈现方式、艺术家筛选、作品内涵等衍生而来的种种疑问,也恰恰与中国水印木刻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困境与机遇息息相关。
第四代:图像与媒介——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1年度展 展览现场
回望历史:何以“第四代”?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的首展以“第四代:图像与媒介”命名,提出了“第四代”水印木刻艺术家的群体概念,以“图像”和“媒介”两个关键词指涉当代水印木刻艺术家与学院教师在创作和教学时需要面对及深入思考的两个方面。回顾水印木刻的教学和发展历史,“第四代”的提出无疑是具有争议的,在几场研讨会中,与会嘉宾的一个研讨焦点便是此次“第四代”提出的背景与依据,而对这个提法的探讨,也与木刻、版画、水印木刻版画在我国的发展沿革与教学实践历史密切关联。
首届轮值策展人段少峰在《第四代:生逢其时》一文中,阐明了“第四代”的划分依据与历史沿革:
“水印版画教学在建国后经历了四代人的传承,到今天形成了以70后与80后生人为群体的第四代人。我们回望水印木刻教育等历史之路,第一代李桦先生,黄永玉先生,张漾兮先生等前辈筚路蓝缕,第二代梁栋先生,宋源文先生,广军先生,赵宗藻先生,邬继德先生,李以泰先生,张树云先生,郑爽先生,应天齐先生,成文正先生,周一清先生,杨春华先生等隐忍坚守,第三代陈琦老师,方利民老师,黄启民老师,张放老师,万子亮老师,张烨老师等继承创新,到了本次展览所呈现的艺术家黄洋,张晓峰,程国亮等可以称之为勇猛精进的第四代……” [3]
第四代:图像与媒介——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1年度展 展览现场
在策展人看来,水印木刻传承到今天的“第四代”,恰逢一个图像与媒介无处不在的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媒体的无孔不入都对在这个时代进行水印木刻的艺术家们提出新的挑战。数字媒体时代,当版画已经不再因其“复数性”而具有快速传播与推广的可能性,在特殊历史时期,如新兴木刻般“以图证史”的社会功能也逐渐被其它媒介取代,水印木刻在今天生存的空间在哪里?当水印木刻作为一门单独的艺术门类,被艺术家实践与探索,被青年教师传授给下一代的年轻人时,其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技术与观念,该如何与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产生共鸣?
诚然,“第四代”的提出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发起人和策展人对“前三代”的历史沿革的梳理也未必唯一准确,所遴选的十位艺术家是否能够代表“第四代”水印木刻艺术家的整体面貌也还待探讨,但可以确信的是,以“第四代”为基点,这个概念和关注点所引发的争议与探讨为水印木刻的实践者、教育者与传承者提出了回望历史、梳理历史与研究历史的具体要求,这也是水印木刻在今天要寻求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双重身份:既是艺术家,也是青年教师
程国亮,《文化经纬》 ,120x98cm,水印木刻,2019年
顾亦鸣,《临春斜日之一》 ,图心:38x25cm;图纸:48.5x37cm,水印木刻版画 ,2018
黄洋,《万历十六年》,448x714cm(19.3x28cmx592),纸本水印综合技法,2014-2017
纵观2021年度的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所选择的艺术家,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共有的双重属性:既是水印木刻艺术家,也是青年教师。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首届展览正是聚焦于国内的水印木刻艺术相关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他们既是水印木刻的学院派传承人,也将是未来水印木刻的学术中坚力量。[4]
连卓奇《醉花阴·残雪 》,图心:59.5x88.6cm;图纸:69x100.8cm,水印木刻版画,2021
梁业健 ,《一片枯树》, 图心:79.5x109.2cm;图纸:94.2x125.4cm,水印木刻版画 ,2017
石磊,《朝花不夕拾之十二》, 98x98cm,水印木刻版画,2020
从首届展览关注的群体可以看出,水印木刻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个体艺术家的钻研与实践,但其在学院体系内的教育与传承或许更为关键,由此也可以看到发起人陈琦关注的是水印木刻作为一个大的群体如何长远推进的问题。为使参展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路有更为清晰和具体的展示,在26日上午举办的第二场研讨会“个案与生态”中,参展艺术家们各自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思路与脉络,由此试图大致勾勒出中国当下水印木刻教育的一个面貌,并希望借由此次研讨会能够形成一个在中国未来水印木刻教学上的一个共识,挖掘普遍面对的问题和每个地域特有的特色与传统。
从研讨会的分享再到实际展览的作品呈现,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教学经验分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诠释;而结合艺术家所在城市特有的文化与传统,当下整体的水印木刻在国内学院体系下的教学与创作生态亦被关注。
当然,如其余几场研讨会中与会嘉宾提出的疑虑所示,如果此次展览聚焦的是水印木刻的“教学”,但展览最终呈现的是创作的结果,那么创作应当如何体现教学?结合展览之外的研讨会、出版物等综合呈现,是否能够面向专业观众甚至是更广阔的普通观众群体,阐释清楚水印木刻教学在技法和思想上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与变化?
王岩,《宝船 I》,98.3x199.5cm,水印木刻版画,2019
游宇,《界》,图心:117.8x86cm;图纸:129.3x103cm,水印木刻版画,2019
庾武锋,《迢之奔奔》,图心:90x60cm;图纸:115x67.5cm,水印木刻版画,2017
张晓锋,《2020某日的彩虹 I》,230x145cm,水印木刻版画,2020
而从展览中的大多数作品中看,“文人气质”仍旧是十分显著的特点,这或许与水印木刻在我国的传统与历史,以及其创作过程中对“水”这种媒介和“印”这种技术的精微把控与要求相关。而当技术随着时代革新,当代的观念介入自传统而来的印痕与凿刻,当下正急剧变动着的社会图景与思想应当如何映射于这个时代的水印木刻创作之中?这些问题,或许难以在一次的展览和部分作品中就得到回应和解决,但却为此后的数届“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乃至一代代水印木刻的传承、实践与教育者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和践行的方向与思路。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7月18日,艺讯网将随后带来展览研讨会的详细报道。
文|周纬萌
图片及相关资料致谢主办方
注释:
[1]陈琦,《从历史传统到接力更新——我为什么要发起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原载于“Art陈琦“,2021。
[2]、[4]编写自展览资料。
[3]段少峰,《第四代:生逢其时》,2021。
新闻现场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嘉宾观展
展览信息:
第四代:图像与媒介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 2021年度展
展览时间:
2021年6月26日—7月18日
展览地点: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周一休馆)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程国亮、顾亦鸣、黄洋、连卓奇、梁业健、石磊、王岩、游宇、庾武锋、张晓锋
学术顾问:苏新平、曹意强、齐凤阁
学术委员会:方利民、盛葳 、刘礼宾 、魏祥齐、冯石
出品人 : 陈琦、李宜霖
策展人: 段少锋
展览统筹: 王霖、冉云琪
学术秘书: 侯炜国
展览设计: 东陈设计
展览执行:王海迪、祝拓、毛惠祚、田绘楠、张子勰、尚友录
支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
中央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