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游目骋怀——全景式勾勒旅德中国艺术家群像

时间: 2023.2.27

聚焦旅德中国艺术家群体的“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继2022年在国家大剧院启幕后,又于2023年初春巡展至上海新美术馆(全称上海新美美术馆,New Gallery of Art)。展览通过呈现几十位来自不同视觉艺术领域的旅德中国艺术家的丰硕创作成果,系统性梳理出了一条自改革开放以来旅德中国艺术家的创作谱系。对这一充满特殊性,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有深远影响的艺术群体进行的全景式展示,为沪上观众展现出了一段融汇两国艺术优长,见证两国友好交流历史的艺术探索历程。

01“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jpg

“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02“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巡展在上海新美术馆启动.jpg

“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 巡展在上海新美术馆启动

作为中德建交五十周年的重要文化成果,本次巡展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主办,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作为支持单位,中央美术学院提供学术支持,上海新美术馆承办。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出品人,范迪安同时担任本次展览策展人。

04展览外景.jpg

展览外景

展览现场 

展览题目出自《兰亭集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展览巡展至上海开幕,不仅是对一批艺术现象的梳理与呈现,更是对中国古人春日雅集的美好传承与延续。一如在隆重的巡展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所说,“‘游目骋怀’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创作方式。‘游目’意味着行走的观看与体验,是在‘游’的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生活进行体察和体验的一种艺术状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敞开自己的胸怀,呈现更加宽阔的眺望和更加宽广的表达。旅德中国艺术家跨越文化边界,游走于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上,在观览中德艺术传统和现代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将广阔的视野和细密的感思凝练于自身的艺术与设计创作中。因此,‘游目骋怀’的状态不仅是旅德中国艺术家艺术成长、成熟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中德艺术交流未来的美好憧憬。”

07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诠释展览主题.jpg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诠释展览主题 

从1982年,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展,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令中国艺术家得以第一次较全面地接触到德国表现主义作品的重要展览;2015-2017年间,“中国8”与“德国8”相继举办,则再一次引燃着国内对于战后德国艺术更为广泛的关注;再到2022年,时逢中德建交50周年“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举办不仅是对中国旅德艺术家群体的一系统性的呈现,在一条逐渐清晰的中德艺术交流脉络中,呈现该艺术家群体在中德文化蒙养下的艺术实践方式,对艺术旅德这一现象进行有效梳理,另一方面,更是对于中德友好与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次重要回顾与未来展望。

0c2b5e576a76530f6d7e5b1c7d49db94.jpg许江,《葵园铿锵》,纸面水彩,66 × 48cm × 16,2020

09 谭平,《无题》,布面丙烯,200x300cm,2016.jpg谭平,《无题》,布面丙烯,200 x 300cm,2016

10 缪晓春,《从头再来》(静帧),三维电脑动画,14'22,2008-2010.png缪晓春,《从头再来》(静帧),三维电脑动画,14'22,2008-2010

11 滕菲,《同一个世界》jpg.jpg滕菲,《同一个世界》

12 王兵《春天》29.5x21cm 纸板丙烯 2020年_副本.jpg王兵,《春天》,29.5 x 21cm,纸板丙烯,2020

13 张晓刚,《光3号》.jpg张晓刚,《光3号》,布面油画,160 x 200cm,2021

正如在开幕式上,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所言:“书画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不同文明间架起沟通的桥梁。50年来,中德在文化艺术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希望通过此次中德建交50周年作品展,以文化交流为媒,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民间、地方、青年、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友好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并成为中德两国艺术家开展艺术研讨和文化交流的互动平台,为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造福两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4 张国龙,《极地生花》 材料:亚克力、中国大漆、反谢光体,尺寸:长:400cm x 宽:400cm x 高:200cm,2022年.jpg

张国龙,《极地生花》,亚克力、中国大漆、反谢光体,400 x 400 x 200cm,2022

15 李迪,纵横,布面丙烯 ,250x200cm,2016.jpg李迪,《纵横》,布面丙烯 ,250 x 200cm,2016

16 林存真,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jpg林存真,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

17 刘野,《竹子的构图4号》,布面丙烯,50 x 70 cm 2011.JPG

刘野,《竹子的构图4号》,布面丙烯,50 x 70cm,2011

18 马树青,《无题》,矿物色粉丙烯媒介剂亚麻布面100(D)cm,2022.jpeg马树青,《无题》,矿物色粉丙烯媒介剂亚麻布面,100(D)cm,2022

19 周春芽 龙眠山庄 纸上丙烯 150x210cm  2022.jpeg周春芽,《龙眠山庄》,纸上丙烯,150 x 210cm,2022 

展览中,观众因此得见这批旅德中国艺术家曾进行的艺术“壮游”所结下的硕果,感受这批旅德艺术家游学经历中的理想主义激情。在开幕式现场,艺术家代表王小松富有情感性地回顾了他三十年前的旅德历程,在他的回忆中,旅德的人生经历同样也是他人生中“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十余年在德生活记忆历历在目,“今天我们这些归来的学子在中国美术、设计、音乐界、特别是在大学里已经成为骨干教授、或是艺术大家。他们承担重任、辛勤耕耘、将德国现当代艺术教育思想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互融合,启发新一代学子的自我意识与批评精神。旅德艺术家的兴起,离不开二十世纪艺术的别开生面及德国艺术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梳理旅德艺术家及其艺术语言与创作观念,特别是这代人所带给中国艺术教育的变革与当代艺术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新的使命与责任,今天具有跨文化身份的旅德艺术家,被置于特定‘历时性”的文化脉络中,其跨文化适应能力造就了对于身份建构的双向性和模糊性,以自觉的方式,共同在全球化视域不断的变化中,寻求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观与话语体系。”

21 王小松,《穿越海滩》,168 x 175  x 30 cm,布面树脂油画,2022.jpg王小松,《穿越海滩》,168 x 175 x 30 cm,布面树脂油画,2022

20朱金石,凋零的时代正在开放,180cm×160cm5联布⾯油画,2019.jpg朱金石,《凋零的时代正在开放》,180 × 160cm,5联布⾯油画,2019

22 王小慧,“艺术之吻”雕塑(正面).jpg王小慧,“艺术之吻”雕塑(正面)

23 王敏作品-北京2008.jpg王敏,《北京2008》

24 陈若冰,《无题(1156)》,布面丙烯,100 x 169cm,2011-2021, Acrylic on canvas, 100x160 cm.jpg陈若冰,《无题(1156)》,布面丙烯,100 x 169cm,2011-2021

25 单凡,《缓慢之作,119小时7分48秒》,布面油画,160x400cm(四联),2021.jpg单凡,《缓慢之作,119小时7分48秒》,布面油画,160 x 400cm(四联),2021

这种特殊的跨文化、历时性与身份意识等艺术特征,同样体现在大多数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并以其不同的艺术面貌呈现而出,可见德国现代艺术尤其是表现主义、抽象艺术流派以及德国闻名世界的现代设计等艺术因素在这批创作者身上留下的深刻影响。展览汇聚有37位旅德中国艺术家,包括许江、杨起、谭平、朱金石、邓国源、周春芽、张晓刚、马路、王小慧、单凡、王小松、任戎、李继伟、缪晓春、王敏、何见平、滕菲、林存真、何崴等艺术家与艺术设计大家的作品,包括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以及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作品达百余件。

26 白蒂,《罗密欧的沉思》,150 x 150 cm,2018.jpg白蒂,《罗密欧的沉思》,150 x 150 cm,2018

27 李继伟,《基因系列》,亚克力、丙烯颜色、木框、灯光,225x151x265cm,2021-2022.jpg李继伟,《基因系列》,亚克力、丙烯颜色、木框、灯光,225 x 151 x 265cm,2021-2022

28 黄拱烘,无题154,两连幅-右,布面油彩,215 x 190 cmjpg.jpg黄拱烘,《无题154》,两连幅-右,布面油彩,215 x 190 cm

29 金贵成,《“面具人生”-金贵成绘画个展招贴设计》,数码喷绘,170 x 120 cm,2019.png金贵成,《“面具人生”-金贵成绘画个展招贴设计》,数码喷绘,170 x 120 cm,2019

30 吕山川,《曜》,布面油画, 180 x 140cm,2020.jpg吕山川,《曜》,布面油画,180 x 140cm,2020 

其中包括许江《葵园铿锵》、谭平“无题”系列、周春芽《龙眠山庄》、朱金石,《凋零的时代正在开放》、王小慧《艺术之吻》、张国龙《极地生花》、王兵《春天》、王敏《北京2008》、杨起《联想》、缪晓春《从头再来》、林存真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徽设计、刘野《竹子的构图4号》等等。参展作品风格与媒介极尽多元,其交叉与共同之处,正在于他们在德国长年学习与生活的特殊经验。

31 孟煌,《水之波-2》,布面油画,180 x 280cm,2017.jpg孟煌,《水之波-2》,布面油画,180 x 280cm,2017

32 任戎,《创世纪》系列、钢板镂空雕塑,280X75 x75cm、2018.jpg任戎,《创世纪》系列、钢板镂空雕塑,280 x 75 x 75cm,2018

33 太平,《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植绒吸光布、丙烯,110 x  110 cm x 14, 2020.jpeg太平,《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植绒吸光布、丙烯,110 x 110 cm x 14, 2020

34 吴哲仁,《8字下的扭曲2》,布面综合材料,120 × 160 cm,2021.jpg吴哲仁,《8字下的扭曲2》,布面综合材料,120 × 160 cm,2021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现场致辞中点出旅德艺术家群体展现出的某种特殊性,“德国艺术在反映大自然的广袤,特别是对于大自然的文化属性、精神属性的追求上形成了独到的表现。中国艺术写意绘画传统亦强调对于自然山川的精神性叩问,和对现实生活从表象到深层的追踪与追怀。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国艺术的文化传统和中国艺术的文化传统也有许多相连、相通之处。他们艺术创作间彰显出的共性是对于表现性语言的运用和精神性内涵的思考,体现出了跨越文化边界进行艺术实践的丰富性”,值此中德建交50周年之际,举办“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旨在呈现这批艺术家在中德文化蒙养下的艺术实践方式,也是对艺术旅德这一现象的梳理。展览作品映射出艺术家在中德艺术交流这座壮阔桥梁上的伫立与眺望、思考与探索,也体现了他们融合中德两国文化艺术传统的创新与创造。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建立为当代中国视觉艺术带来变革与生机,更让人们对中德艺术交流的前景寄予畅想与厚望。”

35 杨恺亮,《樱花》,  布面油画,260 x 280 cm,2004-2022.JPG

杨恺亮,《樱花》,  布面油画,260 x 280cm,2004-2022

36 杨起,《联想》,布面丙烯,200x300cm,2019.jpg杨起,《联想》,布面丙烯,200 x 300cm,2019

37 朱贤巍,《归根之一》,布面丙烯,150 x 250 cm(三联画),2020.jpg朱贤巍,《归根之一》,布面丙烯,150 x 250cm(三联画),2020

经由艺术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正如开幕式现场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对于50年来中德艺术的交流历程的回溯,在他看来,本次展览延续中德两国艺术对话高水平交流的历史,更探索出艺术活动跨越文化边界的可能性,“让我们看到旅德中国艺术家们如何穿行于中德艺术之间,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迸发创造的活力。他们将中德艺术传统和表现方式相融酿化,呈现出蓬勃的创造生机,为中德两国半个世纪的真挚情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德艺术交流将有助于中德双方携手努力,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为推动创造两国人民的福祉做出新的贡献。”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影响深远,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贺德满先生在致辞中,就以桥社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绘画为例,介绍了其对21世纪现代艺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本次展览对搭建两国友好桥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艺术为桥,旅德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成为了中德两国友好往来的重要见证,而“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从北京巡展至上海,构成了又一座展现中德艺术交流硕果的宽阔桥梁。据悉,本次展览将巡展至青岛、常州等地。

03 开幕现场.jpg

38 嘉宾观展.jpg

39 嘉宾观展.jpg

开幕现场

40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致辞.jpg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致辞41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致辞.jpg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致辞42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贺德满致辞.jpg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贺德满致辞43艺术家代表,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致辞.jpg

艺术家代表,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致辞44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总结致辞.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总结致辞

45上海新美术馆王敬元主持开幕.jpg上海新美术馆王敬元主持开幕

艺讯网综合编辑

图文资料致谢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