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艺术在场|出门看展,让家里的空调歇一会

时间: 2023.7.26

导览图.png

延续2023年春艺术展览井喷式回归的势头,艺术界正式迎来了国内外大展频出的暑期档,前有伊夫·克莱因个人回顾展刮起一阵蓝色旋风,后有马蒂斯大展千呼万唤始出来——且均是二位大师在中国的首次大展。另有一系列个展、双个展在国内启幕,因其特殊的策划与艺术家作品呈现出的色彩与材料属性,营造出了一个多彩的夏天与不失“清爽消夏”的观展体验。

另一方面,双年展热度依然居高不下,刚刚作别沙迦双年展和光州双年展,海内外双年展纷纷再次刷新,国外有第12届利物浦双年展与芬兰赫尔辛基双年展开启,国内则是成都双年展与大运会的联袂登场。就在不远处,年底即将开始的上海双年展也公布了主题,“宇宙电影”(Cosmos Cinema)”。稍作考察已出现的双年展样本,科技、全球气候、移民、种族、区域历史等议题仍旧是双年展主题观照的重点。然而,借用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人人都是外人”,以及国外知名艺术媒体在本月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质疑了策展和批评界的陈词滥调,即艺术作品帮助我们“想象其他世界”以达到“大概其的乌托邦效果”,换句话说,“艺术自由地想象新的现实可能会减轻对于现实的责任。”【1】

其实没有向公众告别就离开了世界的米兰·昆德拉早在他著名的《生活在别处》中就这样描述别处与此处的关系,“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除了在格外清凉的白盒子空间里讨论全球气候问题,也希望本期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CAFA ART INFO)艺术在场栏目,通过与读者们分享近期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的实时动态拉近到此处,然后思考在此处作为局内人能够做点什么?


01 大师大展

“马蒂斯的马蒂斯”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2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

作为2023年中法文化之春的重头戏,“马蒂斯的马蒂斯”大展在人们持续的期盼中正式亮相。本次展览不仅是现代主义艺术巨匠亨利·马蒂斯于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展览,从展品选择,其中汇集了马蒂斯为家乡建立的美术馆所捐赠的珍贵作品,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藏中精选的280余件,包括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多元媒介的作品与藏品,展览如同以马蒂斯眼中的马蒂斯,向中国观众进行了一次全面、完整、系统性的自我介绍。

展览拥有11个单元,人们将从艺术家晚年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的渊源启程,回溯至马蒂斯真正拿起画笔的学徒时期,这些保存至今的素描练习和油画临摹作品,似乎提醒着人们现代主义艺术与学院派之间的复杂纠葛。观众也因此见识到成为那位著名的马蒂斯之前,心怀热忱的艺术生马蒂斯加入学院训练,在迷失中被人称为“三连败男人”又自发觉醒的早期艺术探索阶段。也许正是强烈的创作自觉与果敢的革新勇气,奠定了马蒂斯的开创性底色。而展览主体在介绍马蒂斯最负盛名的分色主义与野兽主义作品之余富有余力地介绍了一个更为立体、创作才能更为全面、综合的马蒂斯——他为舞台剧设计织物,为书籍设计大量插画,而为旺斯礼拜堂进行的整体内部设计,更是成为了他最后的创作巅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最后章节,特设的“马蒂斯、野兽派与中国现代绘画”篇章,该篇章以徐悲鸿、徐志摩二人由马蒂斯引发的论战为引,通过梳理并呈现出马蒂斯与野兽派(或许替代为“现代派艺术”也无不可)在20世纪初进入中国的一段简要的“接受史”,史海钩沉出“野兽派”与中国1920-40年代现代绘画运动的联系与影响。

展览现场.jpg

展览现场2.jpg展览现场3.jpg“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开幕现场,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亨利·马蒂斯,《第一幅静物橙子》,1899,布面油彩,56.2 × 73 cm,巴黎蓬皮杜,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2002年,Inv. AM 1972-5,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png

亨利·马蒂斯,《第一幅静物橙子》,1899,布面油彩,56.2 × 73 cm,巴黎蓬皮杜,法国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2002年,Inv. AM 1972-5,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亨利·马蒂斯,《戴皮帽的玛格丽特》,1914年于巴黎,布面油彩,82 × 6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玛丽·马蒂斯遗赠,2002年,Inv. 2002-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png

亨利·马蒂斯,《戴皮帽的玛格丽特》,1914年于巴黎,布面油彩,82 × 65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玛丽·马蒂斯遗赠,2002年,Inv. 2002-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菲利普·伯纳德提供,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亨利·马蒂斯,《自画像》,1918年1月1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5.5 × 54.3 cm。玛丽·马蒂斯捐赠国家,奥赛博物馆,巴黎, 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78年,Inv. RF 1978-3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png

亨利·马蒂斯,《自画像》,1918年1月1日-16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5.5 × 54.3 cm。玛丽·马蒂斯捐赠国家,奥赛博物馆,巴黎, 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78年,Inv. RF 1978-3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伊莲·亚当,《马蒂斯在蕾佳娜皇宮酒店,尼斯,1953》,1953,钡地相纸上明胶银盐冲印,15.9 × 17.9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86年吉恩·皮埃尔·恩布登托克捐赠,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jpg

伊莲·亚当,《马蒂斯在蕾佳娜皇宮酒店,尼斯,1953》,1953,钡地相纸上明胶银盐冲印,15.9 × 17.9 cm,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86年吉恩·皮埃尔·恩布登托克捐赠,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图片来源: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丢勒的物质世界”

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斯美术馆

2023年6月30日至2024年3月10日

英国曼彻斯特惠特沃斯美术馆新近正在展出“丢勒的物质世界”大展,据悉,这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惠特沃斯美术馆馆藏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版画的首次大型展览。以“物质世界”为题,展览为丢勒的研究者与爱好者提点出这位版画大师身份之外的全新视角——一个深谙材料之道的技术前沿探索者。

丢勒的故乡纽伦堡在16世纪时就是欧洲的核心城市之一,而匈牙利金匠之子丢勒,不仅是德国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大师,也身处于由能工巧匠、艺术家、人文主义者、企业家、新兴市民和宗教领袖编织而成的纽伦堡文化网的一部分。其创新能力涵盖版画、设计、印刷技术、工艺美术、企业营销、知识版权乃至贸易领域。

为如同丢勒般精准描摹出“丢勒的物质世界”,展览将画家著名的木刻和金属蚀刻版画,与来自丢勒时代的盔甲、餐具、书籍、科学仪器、纺织品与来自异国的文物等展品并置展出,它们和画面中画家几乎事无巨细的孜孜描绘,共同呈现出了一个500年前德国所身处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一个充满惊奇与扩张的贸易世界、物质世界与世界图景。

很少有人注意到代表物质世界的贸易如何影响了丢勒的创作,展览提醒人们,在丢勒的版画世界中,充满了承载着纽伦堡贸易市场、制造生产和工艺设计的大量物品——从盔甲到武器,从书籍到餐具,从沙漏到指南针——画家以近乎幻术的精确,描绘并逼近一个“真实”的物体世界,进一步通过大师敏锐的眼睛呈现在今天的观众面前,凸显出这位欧洲版画大师,在面对物质世界时表现出的技术创新、艺术独创性与高超艺术技巧。展览因此也以新颖的视角,展现出一个基于全球化特征重新思考文艺复兴的物质世界,是如何激发了丢勒的故乡纽伦堡及其他地区的技术、手工艺生产乃至艺术的创造力。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海怪》,1498-1501,© 曼彻斯特大学,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png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海怪》,1498-1501,© 曼彻斯特大学,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阿尔布雷希特·丢勒,《骑士,死亡与魔鬼》,1513,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png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骑士,死亡与魔鬼》,1513,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涅墨西斯》,1501,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png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涅墨西斯》,1501,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书斋里的圣哲罗姆》,1504,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png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书斋里的圣哲罗姆》,1504,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忧郁 Ⅰ》,1514,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png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忧郁 Ⅰ》,1514,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卢卡斯·基利安 (Lucas Kilian) ,《丢勒肖像》,1608,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png

卢卡斯·基利安 (Lucas Kilian) ,《丢勒肖像》,1608,图片来源:惠特沃斯美术馆

02 局内人&局外人

借用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人人都是外人”,提醒出世界越来越倾向于互相指认或自认为他者的情状,他者化的泛化是否将得出一种向下的“平等”暂且不得而知,但近期开幕的部分展览则以另一种介于“局内外”,更具流动性的身份,提供了别样文化视野样本,也提醒我们作进一步思考,究竟怎样才算是局内人&局外人?他们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CUT & RUN”

苏格兰现代艺术画廊

2023年6月18日至8月28日

英国艺术家班克西 14 年来的首次“官方”个展,选择了位于由格拉斯哥议会支持的苏格兰现代艺术画廊(GoMA),他自白选择GoMA的原因,主要是这家官方场地的门口有一件他“在英国最喜欢的艺术品”——一个惠灵顿公爵雕像。四十多年来,格拉斯哥市民一直坚持不懈地在惠灵顿公爵头顶放置各种颜色的交通锥,每年花费掉议会10000英镑预算的拆除费。在“CUT & RUN”现场,班克西首先利用交通锥的形象致敬他最喜爱的惠灵顿公爵像。

展览展示了班克西从1988年到2023年的作品,并搬来了它们的创作模板与创作过程以及艺术家部分成长经历与个人物品的展示。展览另一大看点,是他在苏富比拍卖行掀起轩然大波的那幅《女孩与气球》的外框,框架被拆开展示,旁边附有文本解释其机械运行原理。艺术家表示,“它们被隐藏了很多年,是因为它们可以作为刑事损害滞空的证物。但时过境迁,现在可以把它们作为艺术品在画廊展出,只不过我也不确定哪一个是更大的犯罪。”

因为现场拒绝观众拍照,仅从现场观众流出的反应、文字报道与记录看来,班克西在本次个展中真诚的个人化的叙述最让人印象深刻,在展览结尾布置艺术家还原了自己童年的卧室,并附言,“当我发现自己没有朋友、失业、心碎之后,我开始了涂鸦生涯”,班克西不仅是一位使用亚文化又成功超越亚文化的天才艺术家,也曾是一个总感到“自己被困在两个世界之间”拿起了喷枪的年轻人。

有趣的是,在画廊不远处的街角一个被怀疑为艺术家班克西留下的老鼠涂鸦在社交网络上疯传,旋即遭到清除,展览工作人员随后出面否认,“无论这只老鼠还是其他在市中心出现然后消失的老鼠都不属于班克西”。

苏格兰现代艺术画廊(GoMA).png

苏格兰现代艺术画廊(GoMA)2021年,《气球女孩》(后更名《爱在垃圾桶》)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185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价格拍出,© 苏富比.png

2021年,《气球女孩》(后更名《爱在垃圾桶》)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185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价格拍出,© 苏富比

展览现场.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

曾出现在街头的老鼠涂鸦.png

曾出现在街头的老鼠涂鸦,图片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


“刘香成 镜头 · 时代 · 人”

浦东美术馆

2023年6月9日至12月7日

《刘香成 镜头·时代·人》中写道:“刘香成既是一个‘融入者’,又是一个‘中间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刘香成是首批端起照相机记录中国的记者之一,正是他几乎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向世界展示的“国家面孔”。年轻时经常认为自己是“局外人”,而这位摄影大师对于文化的敏锐度,恰建立在对中国土地的深刻理解,以及他自身所受到的多元教育与文化背景所培养出的罕见的中西方双重视角之上。

三个戴着太阳镜庆祝春节的女性,为传统装饰注入了现代气息.jpg

三个戴着太阳镜庆祝春节的女性,为传统装饰注入了现代气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2,photo(s):©刘香成北戴河度假区沙滩上摆拍的女子,河北,1982 年,photo(s) ©刘香成.jpg

北戴河度假区沙滩上摆拍的女子,河北,1982 年,photo(s):©刘香成解放军士兵,北京 ,1980,photo(s) ©刘香成.jpg

解放军士兵,北京 ,1980,photo(s):©刘香成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1).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2).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3).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4).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浦东美术馆

蔡国强个展

“宇宙游——从‘原初火球’出发”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NACT)

2023年6月29日至8月21日

1991年,蔡国强在东京举办了题为“原初火球:为计划作的计划”个展,那次展览无论对于他的整个旅日生涯与艺术生涯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展览中的同名装置以爆炸波的形式出现,并题名为“原初火球”,其中综合了艺术家对物理学与老子宇宙观的理解与反思。时隔32年,艺术家再次于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NACT举办个展“宇宙游——从‘原初火球’出发”,回顾以往艺术生涯之余,展览以蔡国强艺术中的最强隐喻“大爆炸”为起点,追溯艺术家艺术实践的演变,追随着他从中国、日本到美国的迁移脚步——是什么引发了“大爆炸”,以及此后发生了什么?

蔡国强,《樱花满天的日子》之“樱花绘卷”,日本磐城四仓海岸,2023,蔡文悠摄, 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gif

蔡国强,《樱花满天的日子》之“樱花绘卷”,日本磐城四仓海岸,2023,蔡文悠摄, 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

蔡国强,《地平线: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四号》,1994年3月,小野一夫摄,磐城团队提供.jpg

蔡国强,《地平线: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十四号》,1994年3月,小野一夫摄,磐城团队提供

蔡国强个展“原初火球——为计划作的计划”于P3艺术与环境研究院展览现场,日本东京, 1991,萩原義弘摄,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jpg

蔡国强个展“原初火球——为计划作的计划”于P3艺术与环境研究院展览现场,日本东京, 1991,萩原義弘摄,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

蔡国强个展“原初火球——为计划作的计划”于P3艺术与环境研究院展览现场,日本东京, 1991,萩原義弘摄,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jpg

《再建柏林墙: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七号》,1991,火药、纸、墨、装裱于木制屏风。200 x 560 cm,André Morin摄,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提供

蔡国强于《胎动二 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九号》创作现场, 1991,图片来源 蔡国强工作室.jpg

蔡国强于《胎动二: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第九号》创作现场, 1991,图片来源:蔡国强工作室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

香港M+博物馆

2023年7月29日

香港M+博物馆宣布将举办“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宋怀桂(1937–2006)是1980至2000年代中国艺术、电影、音乐和时尚领域的传奇人物。展览围绕宋怀桂作为艺术先锋、商界精英、时尚教母和文化大使的多重身分与其身处的时代,展出逾320多件展品,透过演绎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包括她与丈夫壁挂艺术家万曼共同推动的前卫艺术家群体发展,改革开放之际将时尚品牌引入中国,通过在文化艺术界的影响力建立以电影制片人、演员、音乐人和时装设计师为中心的国际网络......宋怀桂人生经历串起的轨迹,实质上暗合着一条中国视觉文化面貌在国家改革开放后发生转变的线索。

在第五届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上,宋怀桂与她和万曼共同创作的作品《构成2001》(1969),摄于1971 年,图片 © Marcel Imsand © Photo Elysée, Lausanne,图片来源 M+博物馆.jpg

在第五届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上,宋怀桂与她和万曼共同创作的作品《构成2001》(1969),摄于1971 年,图片:© Marcel Imsand © Photo Elysée, Lausanne,图片来源:M+博物馆

宋怀桂与她的作品《蝴蝶——粉红色的构思》(1983–1985),摄于1980年代中,图片:© 杨凡,图片来源:M+博物馆.jpg

宋怀桂与她的作品《蝴蝶——粉红色的构思》(1983–1985),摄于1980年代中,图片:© 杨凡,图片来源:M+博物馆宋怀桂《蝴蝶——庄子的梦》,1970年代中期,羊毛,130 × 99 厘米,M+馆藏,摄影:郑乐天,图片来源 M+博物馆.jpg

宋怀桂《蝴蝶——庄子的梦》,1970年代中期,羊毛,130 × 99 厘米,M+馆藏,摄影:郑乐天,图片来源:M+博物馆随皮尔.卡丹来华的模特,穿上他所设计、有宝塔状垫肩的外套,摄于1979年,图片 Yoshi Takata © Pierre Pelegry,鸣谢皮尔.卡丹博物馆,图片来源 M+博物馆.jpg

随皮尔.卡丹来华的模特,穿上他所设计、有宝塔状垫肩的外套,摄于1979年,图片:Yoshi Takata © Pierre Pelegry,鸣谢皮尔.卡丹博物馆,图片来源:M+博物馆 


03 色彩与材料 营造“清凉”现场

除了现场人气与天气同样火热的大展现场,另有一部分个展、双个展,因其特殊的策划与艺术家作品呈现出的独特属性,营造出了一个多彩的夏天与不失“清爽消夏”的观展体验。跳入伊夫·克莱因个展带来的一抹克莱因蓝或散发冰冷未来感的“未来之境”展览现场;或是感受陈文骥与马树青在亚洲艺术中心双个展中,通过两种抽象实验呈现出带有不同问题意识的色彩与空间实践,交汇于现场并最终营造出的格外干净、纯粹的视觉与空间体验;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的,也包括在上海玻璃美术馆开幕的双个展:“宋冬:退火不退火”与“尹秀珍:涟漪应力”展现出二位艺术家的新材料研究方向成果;当然也包括用更为沉浸式的装置,期待更新观众的感官体验的比利时艺术家安·维罗尼卡·詹森斯(Ann Veronica Janssens)首个展“粉黄蓝”,美术馆希望邀请观众深刻地理解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也同样期待“艺术家通过对光和色彩的调动制造出感官体验,又适逢北京夏季气温变化,这将给观者留下更持久的印象。”

“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

嘉德艺术中心

2023年7月6日至10月3日

同属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的系列展览之一,《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Yves Klein - Painter of Space)中国首次大型个人回顾展,从进门处的详细年表开始,与分列在个单元的伊夫·克莱因 60多件代表作与大量文献资料,汇集呈现出伊夫·克莱因短暂却充满开创性的艺术生涯的全部轨迹,包括:他的第一批单色画、著名的蓝色系列、浮雕与海绵雕塑、人体测量学系列、单色金以及他最后的艺术实验——使用自然元素(如火焰、空气和水)进行的创作。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表述了三个主要观念:“单色主义、身体的物质性以及艺术的非物质性。”难以想象伊夫·克莱因所有超越时代的作品只发生在其短短的七年艺术生命中,展览现场几乎就像一个发问:如果没有克莱因的艺术实践,今天的艺术会是怎样?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1).jpg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2).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3).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4).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5).jpg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

“THE NEW WORLD未来之境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设计展未来之境”

嘉德艺术中心

2023年7月6日至10月3日

早在1983年,扎哈·哈迪德曾如此说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们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为建筑学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令人振奋的背景,在这个新世界背景下,我觉得我们必须重新研究那些流产和未经检验的现代主义实验——并非使之复活,而是要揭示新理念和创造。”现代主义实验或许已部分成为某种现代主义经验,那么面临当下语境,当城市生活、环境生态等问题变得更为情况复杂之际,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ZHA) 如何回应了来自当下世界和未来新世界的挑战?

本次展览呈现多个ZHA在中国的项目,包括ZHA 在中国的第一座建筑,于2010年竣工的广州大剧院 ,以及我们熟悉的北京丽泽SOHO、大兴国际机场等等14个已建成的中国项目以及正在建设中的25个项目,以此展示ZHA对设计最新探索与它所采用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即使并非建筑相关专业的普通观众仍能注意到新的建造方式已然深入身边,在新的设计工具、机器人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助力下,与早期倾向于分离和重复的现代建筑区形成了新的分野。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6).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7).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8).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9).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10).jp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嘉德艺术中心。

“陈文骥·马树青”

亚洲艺术中心

2023年7月1日至9月3日

学有缉熙主办, 王绍强策展的 “抽离的叙述:蔡磊、陈文骥、马树青“三人展仍在持续中,在亚洲艺术中心,陈文骥与马树青通过一次双人展,完成了他们的又一次合作。展览现场不设展签,空白而敞亮的陈列空间中,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交替出现,呈现出他们从21至23年的一系列小幅新作。有趣的是,两位同样生于50年代的艺术家,从不同的学术背景、介入路径、工作方法,体现出不同的色彩架构、空间处理乃至问题意识,两位抽象艺术家分头出发却均以抽象艺术面貌持续对绘画本源进行拓展,以不同的绘画逻辑推演,在画面中呈现出了某种同样的极致,构成了两种别开生面的抽象样本之间的对话。而在极简约、干净的展览现场与作品背后,是有待被人们发现的海量细节。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亚洲艺术中心.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亚洲艺术中心(2).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亚洲艺术中心(3).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亚洲艺术中心(4).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亚洲艺术中心(5).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亚洲艺术中心

“宋冬:退火不退火”

“尹秀珍:涟漪应力”

“宋冬、尹秀珍、宋儿睿:筷道-品光”

上海玻璃博物馆H18当代艺术馆

2023年4月29日至10月8日

上海玻璃博物馆发起的艺术项目“退火”邀请当代艺术家挑战材料的边界,项目本轮邀请到宋冬、尹秀珍的参与,而玻璃材料与二位艺术家以往使用材料的巨大差异,和差异可能带来的突破方向,形成了双个展的吸引力与内在张力。

“退火”系玻璃制作工艺中的关键一环,炙热的熔料,在上千度的温度下被塑型,随后经过加热 - 保温 - 慢冷 - 快冷四个退火步骤最终成型。宋冬个展“退火不退火”带来《无知》《无量》《无要》与户外霓虹灯装置《退火不退火》与户外作品《无痕》,围绕“退火”概念进行延伸,重新思考“退火”/“不退火”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尹秀珍个展《涟漪应力》则以新材料提出新的语汇和表达方更为关注宏大叙事下的个体经验和微妙感受。《大喇叭》与《潜喉》使用了由尹秀珍独创的“修真粉”色彩;《泪器》则以“哭泣装置”的形式让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组,在此静默空间中思考、冥想甚至哭泣;《108口气在上海玻璃博物馆》邀请了108位参与者留下“一口气”与收集来他人衣服相结合安置在原本建筑的通风口中;展览同名作品《涟漪应力》展现了在表面波澜不惊之下不同的力相互作用、角力,与激烈碰撞所形成的全新的生命图景和精神交汇。

《无知》玻璃出版物(局部),铸造玻璃及窗空间,2020-2023,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jpg

《无知》玻璃出版物(局部),铸造玻璃及窗空间,2020-2023,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不退火》,霓虹灯、钢板、控制器,2018-2023,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jpg

《退火不退火》,霓虹灯、钢板、控制器,2018-2023,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 

尹秀珍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jpg

尹秀珍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泪器》(局部),灯工玻璃,2021-2023,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jpg

《泪器》(局部),灯工玻璃,2021-2023,图片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


04 群像呈现

在这个夏天,有几个展览或以群像方式呈现,或以团体研究为切入点,或以较小研究切口群邀众议,总之,他们以其相对更大的体量,更广泛的研究样本以及更为完整的呈现与文献梳理,展示独属于“群像”的重量。

“团体作为方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团体研究与抽样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展厅

2023年7月12日至9月3日

此次展览,以“团体”作为切入点,结合历史文献梳理、口述史等研究方法,循着以中央美术学院为坐标的中国美术史研究线索,梳理和展示出中央美术学院百年发展史中各时期自发组织艺术团体的文献,并抽取其中有历史代表性的若干团体,作为样本进行剖析式的展示,因而称作“研究与抽样展”。

展现“艺术团体”这种工作形式,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中具有特殊作用,尤其在青年艺术中产生着重要意义。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往往有着结构松散,形式自由的特征,因而难以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展览希望通过对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团体的研究,为观者勾勒出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艺术创作的另一种面貌。

展览现场,拍摄:艺讯网.gif

展览现场,拍摄:艺讯网1922年阿博洛学会同仁合影(前排左起依次为郭志云、李毅士、韩子极、钱铸九、夏伯鸣、吴法鼎;后排左起依次为高叔达、王悦之、王子云、陈启民、钱稻孙).png

1922年阿博洛学会同仁合影(前排左起依次为郭志云、李毅士、韩子极、钱铸九、夏伯鸣、吴法鼎;后排左起依次为高叔达、王悦之、王子云、陈启民、钱稻孙)

艺光社成员在展览现场(中山公园中山堂,1926年,刊登在《图画时报》).png

艺光社成员在展览现场(中山公园中山堂,1926年,刊登在《图画时报》)

三人联合工作室第二回展览“女人现场”展览海报,1995.png

三人联合工作室第二回展览“女人现场”展览海报,19952012年N12合影,宣鹏拍摄,版权@艺术银行(左起依次为温凌、宋琨、徐华翎、申亮、仇晓飞、胡晓媛、王颉、马延红、杨静、梁远苇、郝强、王光乐).jpg

2012年N12合影,宣鹏拍摄,版权@艺术银行(左起依次为温凌、宋琨、徐华翎、申亮、仇晓飞、胡晓媛、王颉、马延红、杨静、梁远苇、郝强、王光乐)


“肖像的映像”

西岸美术馆

2023年7月21日至 2024年11月5日

西岸美术馆“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即将进入最终章,从“时间的形态”到“万物的声音”最终将主题聚焦于“人”,此次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将以“肖像”为线索,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通过梳理并呈现不同身份、领域或社会地位的肖像,讲述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讲述“肖像”这一创作手法的历史发展及在艺术史中的转变。

“肖像的映象”集结了1895年至今的300多件蓬皮杜中心珍藏,涵盖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作品,集结20世纪教科书级别艺术家名单,从巴勃罗·毕加索、弗朗西斯·培根、亚历山大·考尔德、乔治·德·基里科、雷内·玛格里特、曼·雷、黛安·阿勃丝、奥古斯特·桑德、让·杜布菲、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布鲁斯·瑙曼、史蒂夫·麦昆、吉尔贝和乔治等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上大师级艺术家,到赵无极、黄永砯,张晓刚、张培力等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家,在为期16个月的展期中淋漓展现 “肖像” 所包罗万象的世纪众生相。

巴勃罗·毕加索 《女人肖像》,1938,布面油画, 98x77.5cm,1947年由艺术家赠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 Succession Picasso 2023 Photo©Centre Pompidou MNAM-CCI   Georges Meguerditchian  Dist. RMN-GP.jpg

巴勃罗·毕加索 《女人肖像》,1938,布面油画, 98x77.5cm,1947年由艺术家赠予,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 © Succession Picasso 2023 Photo©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Georges Meguerditchian / Dist. RMN-GP

让·杜布菲,《体操爸爸》,1972,复合板上乙烯基颜料,227×107cm, ©Adagp, Paris, 2023 Photo©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Jacques Faujour   Dist. RMN-GP.jpg

让·杜布菲,《体操爸爸》,1972,复合板上乙烯基颜料,227×107cm, ©Adagp, Paris, 2023 Photo©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Jacques Faujour / Dist. RMN-GP布鲁斯·瑙曼,《艺术化妆》,1967 – 1968年,四段16mm 胶片转数字录像,彩色,无声,每段时长:10分钟 ©Adagp, Paris, 2023 Photo©Centre Pompidou, MNAM-CCI   Hervé Véronèse   Dist. RMN-GP.jpg

布鲁斯·瑙曼,《艺术化妆》,1967 – 1968年,四段16mm 胶片转数字录像,彩色,无声,每段时长:10分钟 ©Adagp, Paris, 2023 Photo©Centre Pompidou, MNAM-CCI / Hervé Véronèse / Dist. RMN-GP张晓刚,《父女 1号》,1999,布面油画,106×86.7×5cm ©droits réservés Photo©Philippe Migeat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Dist. RMN-GP.jpg

张晓刚,《父女 1号》,1999,布面油画,106×86.7×5cm ©droits réservés Photo©Philippe Migeat - Centre Pompidou, MNAM-CCI /Dist. RMN-GP


“文明的传承:

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

民生现代美术馆

2023年7月8日至10月16日

“百年巨匠艺术大展”同样汇集一个大师的名单,上边列出了几乎大多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名家之名。展览通过两大单元和八个子单元,以宏观兼具微观的时代视角,梳理了中国百年艺术中的风云变幻。这份现代美术大师展览名单涵盖了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半丁、高剑父、于非闇、溥儒、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黄君璧、张大千、李苦禅、钱松喦、林风眠、傅抱石、蒋兆和、赵望云、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何海霞、关山月、董希文、张仃、吴冠中、石鲁、黄胄、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李叔同、郑诵先、高二适、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邓散⽊、柳亚⼦、郭沫若等四十余位在中国二十世纪书画史上富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家。

李可染,《清漓风光图》,298×155cm,青绿山水纸本立轴, 1977,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jpg

李可染,《清漓风光图》,298×155cm,青绿山水纸本立轴, 1977,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吴冠中,《长江万里图》(局部),22.5×509cm,纸本油画长卷,1973-1974,民生银行藏.jpg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局部),22.5×509cm,纸本油画长卷,1973-1974,民生银行藏张大千,《檞树双猿》,275×107cm,纸本设色,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jpg

 张大千,《檞树双猿》,275×107cm,纸本设色,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民生现代美术馆.png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民生现代美术馆

“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

798CUBE

2023年7月1日至10月8日

以甲骨文作为研究范畴,“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邀请了几十位当代艺术家在分为“形”“声”“义”三个部分的展览中,展开甲骨文与当代艺术于视觉艺术范畴中的关联研究。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形声为造字方法)内蕴的占卜的程序,被法国思想家汪德迈(Léon Vandermeersch)视为前现代的、“准科学”的理性公式,也被视为汉字创造和产生机制的基本运作方法,基于此,展览“白洞”希望为该公式赋形,以此展示隐含于该公式中影响和连结中国乃至世界当代艺术中对宇宙图像的重新认识——隐含在秩序中的非秩序性。

展览海报.jpg

展览海报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现场,安阳,河南,2023,图片由杨迪提供.jpg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现场,安阳,河南,2023,图片由杨迪提供

卜镝,《白色青铜》,2022,布面、丙烯、铅笔,180×110 cm  3张,图片版权归卜镝所有,由艺术家惠允.jpg

卜镝,《白色青铜》,2022,布面、丙烯、铅笔,180×110 cm * 3张,图片版权归卜镝所有,由艺术家惠允

05 双年展热潮继续

放眼全球,双年展热潮仍旧持续升温——在6、7月送别第15届沙迦双年展和第14届韩国光州双年展,伴着正在进行中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又几乎在前后两天迎来主题名为“可能出现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May Emerge)”的2023年芬兰赫尔辛基双年展,与第12届利物浦双年展,就在发稿的前几天,2023年成都双年展盛大开幕,与“大运会”一起将成都推向舞台的中心。再考虑到不久前刚刚官宣主题是“人人都是外人”的2024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可见的是,全球气候问题、移民、种族、区域历史依旧在国际语境中被反复讨论,而在国内科技显然是核心艺术生产力,是国内双年展更加关注的热点问题。

“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

成都市美术馆

成都天府艺术公园

2023年7月至11月

“在近代物理学的阐释中,引力是物体延伸到空间中对另一物体产生吸引效应的理论模型。未可见,却可知。”这是来自本届成都双年展,对主题“时间引力”的阐释。也在解释了成双的自我定位,即如何继续延续并深化其学术化、国际化的高规格定位,将艺术作为点燃城市国际文化交流与活跃度的核心。本届成双的国际化策略则体现在建立在24个平行展的巨大声势基础之上,一如风眼般吸纳着更为国际化阵容的艺术家、策展团队以及策展理念。围绕科技与艺术、数据与艺术、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的未来向议题,双年展包括了来自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476件全类别艺术作品,徐冰、周春芽、何多苓、张晓刚、丁乙、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蒂姆·乌尔里希 (Timm Ulrichs)、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等海内外顶尖艺术家参展,而几乎同时在成都即将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无疑将双重激发这座城市的“引力”。后续令人感兴趣的则是,站在舞台中心,成都是如何向远方讲述自己的故事?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jpg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jpg

“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综合媒材互动装置,尺寸可变,1994-1998.jpg

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综合媒材互动装置,尺寸可变,1994-1998

凯蒂 · 帕特森,《整体》,混合媒体,球体直径82cm,2016.jpg

凯蒂 · 帕特森,《整体》,混合媒体,球体直径82cm,2016

缪晓春, 《大地之歌》,尺寸可变,3D打印雕塑光敏树脂,2023,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jpg缪晓春, 《大地之歌》,尺寸可变,3D打印雕塑光敏树脂,2023,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2).jpg

“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第12届利物浦双年展“uMoya:失落之物的神圣回归”(uMoya: the Sacred Return of Lost Things)

英国利物浦

2023年6月10日至9月17日

第12届利物浦双年展的主题意识指向探讨利物浦、奴隶制和殖民主义之间的罪恶关系。即使人所周知英国漫长的奴隶贸易历史,但绝大多数人也仅仅用宏观历史知识替代微观细节,比如,无意识地遗忘着利物浦作为奴役贸易中心的历史,以及奴隶制决定了它在 18 世纪大部分财政收入的史实。南非策展人哈尼西尔-姆邦瓦(Khanyisile Mbongwa)使用了“uMoya”一词,它在祖鲁语( isiZulu) 语中,意为“精神、呼吸、空气、气候和风,双年展邀请来自六大洲的 35 名艺术家,展览并没有回避痛苦,八个展览场地和五个户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土壤、铃铛、船只、棉花、绳索和鞭子元素,提醒和站在曾被压迫者提供全新视角展现奴隶制和种族压迫的历史片段,也是一个掀开疮疤并期待治愈的过程。正如策展人指出,双年展试图回归的,是那些“被沉默或被遗忘的人所失去和夺走的东西”,换句话说,是被殖民话语边缘化文化的一次旧地重游。

阿尔伯特•伊博克韦•霍扎 (Albert Ibokwe Khoza),《班图共和国的黑色马戏团》(The Black Circus of the Republic of Bantu),2023 ,2023 年利物浦双年展,烟草仓库,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马克·麦克纳尔蒂(Mark McNulty)摄影.png

阿尔伯特•伊博克韦•霍扎 (Albert Ibokwe Khoza),《班图共和国的黑色马戏团》(The Black Circus of the Republic of Bantu),2023 ,2023 年利物浦双年展,烟草仓库,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马克·麦克纳尔蒂(Mark McNulty)摄影安东尼奥•奥巴作品(Antonio Obá),《花园》(Jardim),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马克·麦克纳尔蒂(Mark McNulty)摄影.png

安东尼奥•奥巴作品(Antonio Obá),《花园》(Jardim),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马克·麦克纳尔蒂(Mark McNulty)摄影

琳达•卡泽姆•卡米恩斯基(Belinda Kazeem-Kamiński ),《呼吸》(Respire),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png

琳达•卡泽姆•卡米恩斯基(Belinda Kazeem-Kamiński ),《呼吸》(Respire),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

利物浦双年展现场,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png

利物浦双年展现场,图片来源:利物浦双年展


2023赫尔辛基双年展

“新方向可能出现”

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及其他平行展

2023年6月11日至9月17日

第二届芬兰赫尔辛基双年展,似乎希望将以生态艺术模式进行的双年展成立宗旨进行到底。本届共有 29 名艺术家参与,是否能贯彻主题与形式取得实质上的同一,成为芬兰赫尔辛基双年展发起的一个艰巨的自我挑战。

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一部分在赫尔辛基艺术博物馆和城市的公共空间展出,部分则分散在赫尔辛基海岸瓦利萨利群岛和城市的主要港口,海岸所毗邻的波罗的海,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之一。正如“新方向可能出现”这句话其实借用了美国人类学家罗安清(Anna Tsing)的那句名言,提醒我们正视污染:“随着污染改变了那些能创造世界的项目,新方向和新世界可能会因此浮现”。“污染如何成为积极变革的力量?如何利用双年展实现更广泛的事物再生?‘代理’如何从人类扩展到其他非人类实体和组合,也包括人工智能?如何将这些线索引导到重新思考实践和未来世界的构想方式?”策展人乔西亚·克里萨 (Joasia Krysa) 以以上几个问题,回应双年展寻找新方向的框架,即生态女性主义的接纳方式。

阿尔玛·海吉拉(Alma Heikkilä),《共同适应》(coadapted with),© HAM 赫尔辛基双年展 Kirsi Halkola.jpg

阿尔玛·海吉拉(Alma Heikkilä),《共同适应》(coadapted with),© HAM/赫尔辛基双年展/Kirsi Halkola珍娜·苏特拉(Jenna Sutela),《池塘脑》(Pond Brain),© HAM 赫尔辛基双年展 Sonja Hyytiäinen.jpg

珍娜·苏特拉(Jenna Sutela),《池塘脑》(Pond Brain),© HAM/赫尔辛基双年展/Sonja Hyytiäinen阿德里安·维拉尔·罗哈斯(Adrián Villar Rojas),选自《想象力的终结》系列(From The Series the End of Imagination),2023 年,© HAM 赫尔辛基双年展 Viljami Annanolli.jpg

阿德里安·维拉尔·罗哈斯(Adrián Villar Rojas),选自《想象力的终结》系列(From The Series the End of Imagination),2023 年,© HAM/赫尔辛基双年展/Viljami Annanolli马蒂·爱吉奥(Matti Aikio ),《奥伊科斯》(Oikos )© HAM 赫尔辛基双年展.jpg

马蒂·爱吉奥(Matti Aikio ),《奥伊科斯》(Oikos )© HAM/赫尔辛基双年展注:[1]https://www.e-flux.com/criticism/548790/other-worlds


文|孟希

图片整理|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