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吕越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和时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极具行动力的艺术教育家,2002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筹办时装设计专业,2007年将时装艺术概念引入中国,当年发起并举办了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览(Beijing International Fashion Art Exhibition),成为国内首次举办的时装艺术展览。吕越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时装设计专业创建人和学科主任,兼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服装艺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设计师分协会主席……,曾获中国“金榜”设计师、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称号,以及中国服装服饰色彩大奖、时装之都建设策展贡献奖……,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多年时装艺术设计与教学的心路历程。
时装以人为本
“两极说”和“金字塔说”是吕越强调的时装设计艺术思想,也是她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诞生于上世纪美国的“时装艺术”(Fashion Art)是现代艺术的分支之一,强调时装与艺术的紧密结合。而吕越在她的设计艺术与设计教学中强调的是作品形态中艺术观念的包容性与功能的广泛性,以及时装设计中的时代精神、原创性和品牌魅力。她主张重新寻找传统的价值,内化为一种力量和境界,她说“原创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新锐思想的体现,既有前瞻性文化和艺术特色,又具时尚潮流的引领。”
2016年1月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总工会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太庙艺术馆承办的《文明的回响——第一部•穿越敦煌》大展在太庙艺术馆开幕,开幕式上吕越以一系列参展的旧衣新裳重构了现代版的《唐风系列》,展示了灼灼其华的汉风唐韵、葳蕤华彩,体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魅力。“今天的中国文化要自己发言,我们应以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精神文化产品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做出我们民族自己的贡献。”这是一位有担当精神的艺术家的扪心自问,也是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热切期待。
1、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对中国哲学思想吕越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传统哲学从乾坤阴阳开端对世界条分缕析,阴阳中和促成天人和谐,万物生灵各得其所。吕越在她的时装设计中秉持这样的精神。
作品《昼夜阴阳》中运用黑色灯口与白色灯泡,仿佛在聆听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阴阳两谐》和《对合》中正反使用的子母扣与色彩的对比,《五行之木》和《生生相合》中以镂雕手法,利用汉字与图型镂空的原料与成品的穿插与错落,经过独特创意的解构与改造,在材料、造型、工艺和色彩上呈现出经典的榫卯的关系,印证出阴阳和谐的中国哲学观念,在看似矛盾的组合中寻找平衡与和谐,既包含着循环、周期的含义,也暗示着轮回、交替的意味,更是积累、成长、蜕变的传达。让我们想到沈从文的一段话:“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大巨匠,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小丘。智者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也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光,煜煜照人,如烛如金。”吕越就是要探索和转化中国文化举足轻重的存在意义与手法。
2、吕越有一系列以红色为主基调的时装设计,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合一体。其中《女红》系列是持续了近十年的创作积累,主题借用“红”字的两个读音,以东方古老的绸织锦缎等材质,围合具有西方时尚特征的高胸细腰的紧身胸衣,遍插900朵玫瑰,在展览过程中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范畴纳于一体。整体的红色体现了“近者悦,远者来”的生生不息与美善相乐的中国情怀。材质、造型与线条塑造出的多元形态,加强了视觉上的戏剧张力,丰富了视觉语言,而玫瑰花朵的生老荣枯增添了身体、心灵、服饰与外在空间的对话与多维度的生命情感的体验。整件作品是东西方文化意象的运用与阐释,有静态的色彩节奏与动态的人情冷暖,表达了一个时代对美的想象,具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相关的系列作品还有《吉日佳期》、《中国印》、《生生相合》、《梅花三弄》,都是在红色的映衬中,以俯拾即是的传统符号展示了传统的文化内蕴,以时装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传统水墨意象的偏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墨意新解》和《遗迹》系列作品中。《墨意新解》中棉物质感与墨迹游走而形成风和日丽的自然天趣,达成简约收敛与平和淡远的意境美。白纱与棉布的透明与半透明的质感与层次,在服饰的肩、腰、背、腹、腿等等部位看似随性的皴擦点染,形成一角或半边的构图意象,境由心造而风调详雅,令人联想到文人雅集的温雅闲适和风流蕴藉。作品《遗迹》仿佛邂逅了《诗经》中的白、素、缟、云、荼,淡雅脱俗的白色系衣映衬花纹白锦,呈现出松阔而恣肆的垂感与透明感,“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鹅黄香画袴”,在内外呼应中只见层层叠叠,不胜繁复,通过环境的呼吸、变化和运动,尽显温润柔和的东方情愫和凝神妙机的生命体验。
3、另有一批作品是对传统色彩的架构。这些色彩采自传统的意念与古代壁画的颜料,仿佛深厚而古远的记忆。《彩虹》的七色套服,《春华秋实》彩色斑斓的织物,《七彩阳光》更以终朝采蓝的青色系,以轻蓝、淡粉、米色、姜黄驻足轻薄取胜的薄罗薄纱,辅以竖领、对襟、阔袖的长衫,仿佛王建《宫词》中“嫌罗不着爱轻容”,又如《簪花仕女图》中纤裳“透肌肤”的动人风姿,更似《花石仕女图》中洗尽炎光“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的宋代女性,在片纱风光旖旎而幕影沉沉,为时装察颜观色、塑造表情,在与自然深切的互动中感悟无言大美。
4、道与技的省思,时尚的反思
上世纪90年代的《小龙》,以素缎、麻布、丙烯、丝,手工染布、丙烯手绘、立体裁剪和缝制对经典的葆爱。《东成西就》以材料的混搭改变人体廓形和肌理,烘托出异域的魔幻色彩和神秘感。无论棉麻丝绸、多彩皮草、实物金属、亮片流苏,还是刺绣编织、镶嵌拼接、手绘扎染……这些作品有着精道的对材料选择、对手工技艺、对图案装饰,对各类传统与现代的制衣术的痴迷,吕越更关注新技术新工艺,乃至虚拟现实产业对于服装设计的促进与影响。
而新世纪以来吕越的作品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正如贝聿铭所说:切不可沉湎于设计,对度的把握,对道器之辨的认知,对物欲与人性的思考,对有机的生命整体的“自然之德”的尊重与感恩,她更敏感于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近年,吕越的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简与减的追求。《节律同构》以同一色系的垂地白锦赋予丰富的肌理变化和多样性,在自然的廓形中穿插交缠出千丝万缕的关联,融合打造极具张力的渐变质感,感受材质的多样性中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痕迹》使用富于垂感的半透明的轻罗灰纱,领袖的阔大与样式的夸张彰显出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下摆与袖口间不规则的波浪纹近似荷叶的变体,华丽而雅致,以薄厚、挺褶的对比与调和尽显极少主义的风度,利用光的扩散性及在面料上产生的凹凸与明暗感,使面料具有了灵气和生命的和畅。《余香》以一次性纸杯的疏密排列、集散组合,制造出一种升腾、发散、飘移、散落的印象,仿佛历经岁月打磨后氤氲的记忆,“飘红堕白堪惆怅”呈现出吕越对服装实用性以外的多样化的创作形式的思考与实践。
吕越常常提到服装业界的“金字塔”:“服装的市场定位可以比作一个金字塔,越往上走越注重精神,越往下走越注重物质,也就是实用性。最底层是面向大众的,近于顶尖则是顶级品牌,最顶尖则是时装艺术之所在。顶尖的设计师一定是双重身份的:既是高水准的艺术家,又是为市场进行创造性设计的设计师,是合二为一的。与此同时,顶点的高低决定了三角形底边的大小。因为顶点越高、设计的艺术性越高,则意味着底层会越大,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规模、加价率空间、价值空间和生存空间;同样,底层越大,金字塔尖才能够顺利发展,实现价值和价格的提升。因此总的来说,想要行业整体好,那么艺术水准一定是要往上提高的。”作为设计师需要面对制约、选择、创造、自由的不同过程,不仅仅是处理视觉形态与感官世界的展开,还要处理人与物、个体与设计组织、购买行为、消费习惯、品牌推广,乃至商业社会与宏观经济的复杂多元的过程与关系。设计师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域,以有机统一的身份,丰富创造力的属性,,从物质形态到精神世界,穿越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进而带出更深层的价值在吕越的时装设计中,她以一种东方的思维观念、审视视角和研究方法,尝试拓展出各种可能性,以个人修养、历史文脉和生态环境,在彼此观照中对现象与本质、理性与经验、物质与精神、文化与自然等等进行对比、研判和融通,以求更宏观系统设计的把握。
三尺讲台容天地之大
吕越一直强调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整体性的,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设计,必势必涉及到对人的境界培养与塑造。从“服装设计专业”到“时装设计专业”,是对专业定位的不同考量。吕越说:“2002年开始创办这个专业也有很多思考,也有跟其他老师讨论,我们当时很清晰的思路是美院的服装专业要有美院的特色。美院是一个全艺术的环境,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深厚浓郁的文化积淀,为时装设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必须极致的用好这一优势和资源。因此,吕越所强调的两极说和金字塔说,对原创的刻意强调,对品牌的认知,对技术成型过程的培养,其实潜藏在背后的话语乃是对人的整体培养。
吕越自己对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训练也感触颇深,“我觉得附中对审美的训练,是对色彩、造型、品位的把握,这是学生们一生都受用的。这个阶段除了专业基础训练外,更重要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和精神境界的培养与塑造。要具备清醒的问题意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正确的工作方法与精湛的技艺,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吕越强调要把这样的理念强加给学生,因为“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有灵魂,有思想,要有革命性的东西,要注重创意和原创的力量,要独树一帜,要做出文化贡献”,吕越所注重的,是学生的未来,是百年树人的教学理想,“在教学当中,我教给学生这样的观念:时尚是时代的精神。能把时代的精神捕捉到你就成功了。”吕越在她的时装设计艺术教学中关注的是中国时装设计发展的前景与贡献。
理念确立后,相应的教学计划也逐渐完善定型,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置了三大板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创造性思维训练、服装成型技术掌控能力训练和品牌模拟训练。吕越拟定的专业学科全部聘用业内知名人士授课,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和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向,第一时间捕捉到时尚潮流的走向和律动。吕越立足全球的框架、知识体系和看问题的角度,敦促学生在艺术上的修为,并给予生动精彩而鲜活的实践案例。
以品牌模拟课程为例,这是时装设计专业的特色成果,“这个课程是让二年级学生们做自选品牌的模拟创作,就是向大师学习,他们可以模拟香奈尔、迪奥,通过调研的数据进行他们的设计。三年级学生要做限定品牌,老师给指定一个品牌,让他们向生活学习、致敬,实实在在把衣服这件事做明白,当然必须在品牌的概念里面做。四年级的学生要自创品牌。所以时装的学生出去做自己品牌的非常多,从2006年的首届毕业生,短短几年,大概有15%的人都在做自己的品牌,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当然他们的品牌都在成长期,我们会持续关注他们未来的成长与拓展。”吕越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尚信息。第一批学生毕业时,在吕越的创意下,举办了一场“毕业生作品发布会“,主题被定为: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此后,美院时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发布年年举办,充满了原创的力量。2010年在上海世博园零碳馆与来自英国的两大国际著名服装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同台展示。此次参展的优秀作品围绕人与空间的对话、归零的白色、穿插交缠的循环、淳朴的气息、多面的经验和深夜的诉说六大主题展开。吕越确信教育要面向的是未来,“我们正是做未来市场的,我们必须为今后的发展负责任。设计师==附加值竞争力,这才是中国设计的力量和未来。”对此她深信不疑。
吕越先后出版了《时装艺术设计》、《游园》、《日日夜夜》等著述,她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传授,同时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推动中国青年设计师的成长和中国新锐设计力量的发展。
2016年3月25 日,以“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盛大开幕,旨在以设计为核心,广泛联系整个产业链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时尚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在引领和助推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点金石。因此,如何从“庇寒暑”到“垂衣裳而天下治”中汲取经验?如何发展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创新和设计?如何关怀当下的社会现实语境?如何从简单的对时尚的追求转变为更深邃的对人性的关怀、对万物的尊重,使之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又都是吕越对时装设计艺术与教学中不断发掘和要解决的问题。
吕越简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学院时装专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设计师分协会主席。当选第二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先后获得1997年中国“金榜”设计师称号、2005年度中国服装服饰色彩大奖、2013年“时装之都建设策展贡献奖”等。
近五年参加国内外展览、学术活动和出版:
2016年:《小龙》《梅花三弄》,《哈佛大学时装周》,美国哈佛大学;《七彩阳光》《遗迹》《女红》《小龙》《春花秋实》,《文明的回响第一部穿越敦煌展》,北京太庙艺术馆。
2015年:《水—木—金》,《2015时装艺术国际展》,长沙;《阴阳两谐》《昼夜阴阳》《百花深处》《相融》,《吕越和她的学生们艺术展》,北京798艺术区。
2014年:《插件》,《2014首尔国际时装艺术双年展》,首尔;《遗迹》,《垂衣裳艺术作品秀》,北京服装学院。
2013 年:《相融》,《2013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北京;《女红》,《CAFA教师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5月应邀参加成都国际设计教育与时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并做主题演讲;9月应邀参加韩国大邱时装周和KRIFI(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FASHION INDUSTRY)论坛,代表中国做主会场嘉宾演讲;12月在庆祝“时装十年”的活动中,吕越组织毕业生以十个自创品牌组成时装发布会为母校献礼,为设计学院赢得荣誉。
2012年:《留香》,《2012 首尔国际时装艺术双年展》,首尔;《对合》,《2012 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北京;11月30日-12月1日参加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做主题演讲“回眸品牌DNA,再识色彩”。2012年和2013年两次赴米兰出任国际裘皮设计比赛的国际评委,成为此赛事第一位亚洲评委。2011年:《五行之木》,《国际时装艺术展》,荷兰;《一半一半》,《国际首饰艺术展》,香港。
主编:《游园----2012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今日美术馆出版社,2012年;《日日夜夜——2013北京时装艺术国际展》,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
专著《时装艺术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年。
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报《美术研究》副主编、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本文刊于《美术研究》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