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邵大箴:从宁缺毋滥说开去——浅议当代城雕的几个问题

时间: 2020.12.7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很快,其速度与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全国大小城市树立在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有数千件。应该说,这是我国雕塑大普及的时代。这20年来雕塑艺术发展的情况,需要认真的梳理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雕塑发展当非常有益。本文无意对近20年雕塑的发展作全面的描述,只是想谈谈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目前还影响我国雕塑艺术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以求教同行与读者。

在谈问题以前,必须肯定这20年来雕塑艺术的成绩。这成绩是不可抹煞的。大致上说,有下列几点:

1.普及了好的雕塑艺术

20年前,对普通的人来说,雕塑这行艺术是比较陌生的。现在则不同了,雕塑成为身边看得见的、可以议论的对象。一个行类的艺术要得到充足的发展,除了有组织者、创作者的热情外,还需要有观赏者的热情。一件优秀作品的真正完成,必须要有观赏者的参与(欣赏与接受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这自不用说;艺术创作整体面貌的改观,也必须有观众的积极协助,发表意见,提出批评与建议。尤其是环境雕塑品,置放在大庭广众之中,还需群众的参与。目前,群众对城市雕塑评头论足的情况巳经出现,这是大好事,而倘没有这20年来雕塑迅猛发展的背景,这是难以想象的。

2.涌现出一批好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大型纪念碑、历史人物塑像、纪念性肖像、寓意性形象、纯装饰性作品等等。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的雕塑公园,有些雕塑公园的艺术质量很高,成为群众性的欣赏艺术的场所,在审美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广州雕塑公园)。在20世纪,最近20年是我国雕塑的丰产期,城市雕塑尤其如此。

3.培养和训练出一批优秀的雕塑家

近20年来,一些原在国内外高等学府受过系统教育,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艺术家,有了实践的机会。以前他们只能做些架上雕塑,且展览机会极少。借开放改革之东风,他们在城市雕塑领域大显身手,艺术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在他们的带动和教育下,一批新人脱颖而出。青年人思想敏捷,较少顾忌,大胆吸收外来艺术有益养料,做新的艺术探索。这批青年人从80年代起的“小打小闹”,如今已形成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阵容。他们的努力,对我国雕塑艺术的革新就起着推动作用。培养和训练雕塑家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接受了教育之后要有实践的机会,城市雕塑提供了很重要的实践机会。这是一个“战场”,许多人在实践中学习战斗,提高得很快。

4.艺术观念不断在拓展、更新

艺术观念的变化主要基于生活的环境的改变。变革的社会需要变革的艺术。同时,艺术实践会给艺术家不断提出新问题,迫使他们思考和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实践和学习,逐渐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念,对原来的观念补充、修正,使之符合新形势的需要。不可设想,在50一60年代我能接受或欣赏抽象主义雕塑,现在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艺术欣赏趣味的变化,这种形式的雕塑已经不会在艺术家和人民大众中引起惊奇感。同样,像带有装置性质的雕塑,只要内容健康,人们也不会有异议。艺术创作上的多元观念在美术界已为许多人接受。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前提下,允许有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和手法的探索,允许有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存在,这无疑对我国雕塑艺术的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5.雕塑巳开始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这20年来城市雕塑的实践,对城市的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良好机会。不少人端正了对雕塑的态度,在研究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时,把安置雕塑品考虑了进去。他们注意到了雕塑艺术的审美作用 宣传、教育(包括美感教育)和装饰的作用。

上面写的五点成绩也许不够全面,主要想说明,20年的城市雕塑的成绩是可观的,这些成绩奠定了我国雕塑艺术继续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雕塑艺术要继续健康地发展,还必须克服前进过程中的障碍,正视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本人观察和思考,下面的一些问题,应引起社会尤其是雕塑界的注意。

一、还是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笔者在1987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城市雕塑:宁缺毋滥》(载《美术》杂志,1987年第6期)。事过十多年,还深感重提这一原则的重要。因为,这一原则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如果问,这20年来城市雕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滥”。所谓“滥”,就是出现了不少次品、劣品、艺术的代用品。艺术品是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的,必须有相应的艺术质量。所以艺术创作首先必须注意质量,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数量,即使带有普及性的艺术品也是如此。因为所谓质量,不在于质材的讲究,不在于精工细作,而在于用较恰当的语言手段,表达思想、感情,予人以审美的满足。所谓次品、劣品和艺术代用品,就是没有艺术构思、技巧,缺乏真情实感的、粗制滥造的东西。这些作品有的选了好题材,而没有相应的表达语言,用“好”题材来掩盖艺术水平的匮乏;有的在形式,上求新、求怪异,用形式的“新颖”掩盖艺术上的不足;有的一味模仿古人、洋人,把前人的创造改头换面,充当自己的创造....由于“滥”,前几年在许多大小城市公共场合建立的一些雕塑,已经引起群众的反感和非议。面对这些情况,一些城市已经考虑如何处理掉这些雕塑。做这些作品经济上的浪费是可以计算的,而在审美上所起的副作用却是无法估量的。对群众来说,大众的、环境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迫接受的。也就是说,放在公共场合的雕塑品(壁画、建筑也是如此),不管观赏者愿意与否,都会在被动的情况下受到感染,即“耳濡目染”。好的公众艺术能够培养和训练群众健康的审美趣味,反之,劣品、次品却从负面影响群众,使一一些群众误把审美格调和趣味不高的作品当作佳作来欣赏。因此,凡是有责任心的机构、组织和艺术家,对在公众场合下树立纪念碑或大型雕塑品,态度都是非常慎重的,决不草率行事,一般要经过许多次论证和研究,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

有人有顾虑,我们强调宁缺毋滥的原则,是否会抑制雕塑艺术的发展。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我们说的“缺”是针对“滥”而言的,与其滥,毋宁缺;只要不“滥”,正常的雕塑创造当然应该得到支持与鼓励。为什么要宁缺毋滥呢?因为“缺”了可以补,可以重做,而“滥”了则既费时费钱,又造成审美的污染。

产生“宁滥毋缺”的原因很多。而主要原因来自领导城市雕塑建设的各地的行政部门,来自于某些长官的意志,这些部门的领导,这些长官,原来不知道雕塑艺术是何物,经过艺术的启蒙之后,懂得了雕塑艺术特别是城市雕塑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出自于“好心”,希望自己所在的城市很快出现雕塑品。他们当中有人出国之后看到欧美一.些城市的雕塑品很多,产生与之攀比的心理,想在短时间内让雕塑家们用许多雕塑作品来美化城市。这些良好的愿望驱使他们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诸如建立雕塑一条街,一两年内在城市的重要场合都要安置雕塑,等等。他们不懂得,雕塑是“慢”艺术,不是“快”艺术。因为它需要精心设计和构思,需要认真制作,快不起来。快了艺术质量就要出问题。历史上著名的城市纪念碑从提出设想到作品完成、安置,一般都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准备。一些欧美城市雕塑林立,不是短时间内做成的,一般都经过百年以上的积累。一个城市的雕塑往往有丰富的时间层次,是几个时代的产物,正因为有时间层.次,它们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刻记着不同时代的印记,从而在艺术上互相补充,互相辉映,造成令人迷醉与玩味的景观。在欧美城市,决无在几年之内在一条街上安置同时代数件以至数十件雕塑的情况,这不是因为他们缺少完成这些作品的雕塑家或缺少相应的物质条件,而是因为他们懂得艺术规律,懂得人为造成的立法推不出好的作品,懂得用逐步的“加”法是用雕刻美化城市的最好的办法。笔者认为,城市多留些空地,让这些地方闲置不放任何雕塑及其他装饰品,可以先绿化,种树与植草,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之后,才安置雕塑。做领导的人要有开阔的心胸,自己在任期间要为人民办好事,能做成一两件像样子的、能传世的作品最好,如果做不成,空下了地方,为将来的雕塑准备了空间,也应该说是做了好事。放弃原则,到处做雕塑,把可贵的空间让一些不成样子的雕塑品占领了,将来也要遭到人们的指责与非议。

凡事切忌一窝蜂。做城市雕塑更忌一窝蜂,忌互相攀比。如果一定要攀比,就要比在城市雕塑建设方面态度的严肃性,比在艺术质量把关上的一丝不苟精神。其实,检查一个城市的雕塑艺术取得的成绩,首先应该检查其艺术质量与水平,而不是看其数量的多少。

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也决不会是只追求作品数量而不顾艺术质量的,更不会是为钱创作的。在坚持宁缺毋滥原则上,艺术家不是无所作为的。艺术家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经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之后认为不应该安置雕塑的地方,要劝说有关领导力争不上雕塑;题材与内容与环境不适应的,要说服领导予以改变;自己承担的任务没达到应有水平的,决不拿出来滥竽充数。

要切实改进城市雕塑的征稿、评选和审稿制度。征稿是把好质量的第一关。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投标的雕塑家们的设计方案应该公开展示,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要把投标设计方案的征集,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艺术活动来进行。也就是说,凡是投标的设计方案,人选的和落选的,均是一种艺术设计,是艺术品,它们的展示同时也是对群众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在艺术家之间,则是有益的艺术交流。通过公开招标,反复研究,广泛征求专家与群众意见,最后采纳的方案相对来说是会比较优秀的。现在有的城市也采用招标方式征求设计稿,但往往时间短,不能反复研究、讨论,达不到原定的效果。还有,评选和审稿要保证绝对的公正,防止任何长官意志的干预。事实上,在当前我国城市雕塑的建设中,长官意志普遍存在,对这项工作影响很大。评选和审稿应该是专家的事。按照设计要求,专家们是既能把好艺术关,也能把好政治关的,是会注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任何长官不应以把政治关为借口,干预雕塑品的评选与审稿。

二、提倡研究艺术规律

前面说的城市雕塑应该坚持的“宁缺毋滥”原则,实际上是涉及艺术规律的问题。宁滥毋缺,就是做践踏艺术规律的事,不过下面说的艺术规律,更多地关系到艺术创作方面。

20世纪以来,我们提倡新兴的艺术,提倡艺术为人生、为现实服务,提倡雕塑刻画和塑造现代人的形象,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艺术与生活、与现实的关系,是重要的规律性问题,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艺术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本。所以古人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清·王夫之)。艺术家对自己描写的对象一定要尽可能地有所接触,有所了解,使自己的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即使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创作题材,也要收集素材,严格以史实为基础。鲁迅说过:“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要亲历过,最好是亲历过。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括在里面。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在当前城市雕塑以至整个雕塑创作中,应该重申艺术来自生活、来自现实的规律性原则,提倡艺术家多研究生活、研究现实,杜绝凭空臆造。而凭空臆造的,没有生活和现实依据的作品,目前仍有市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我们一大批艺术家是从50年代走过来的,接受过现实主义的教育和写实主义的训练,他们是重视体验生活、注重研究现实的。在新时期,他们遇到了来自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实践的挑战。他们当中有些人彷徨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写实的造型手法是否过时?经过这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实践已经作了回答。现实主义不会过时,写实手法也不会丧失生命力。可能过时和丧失生命力的是脱离现实、脱离生活的伪现实主义(即文革时期流行的那种),是僵死的、机械模仿客观自然的写实主义。在当今雕塑界起着重要作用的许多骨干艺术家,大多是在50一60年代毕业于艺术院校的,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有执着的追求,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写实的手法,创作了不少受到人们喜爱的好作品。而有少数雕塑家,因为轻信“过时论”,想改弦更辙,朝三暮四,反而新的摸不着,熟悉的又丢掉了,处于尴尬状态。

任何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的创作方法和任何造型手法,都不存在着“过时”的问题。关键看你如何面对新的现实去运作它。旧瓶可以装新酒,但如果旧瓶装的是旧酒,意思就不大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写实的手法,在历史上流传了好长时间,为什么艺术家们对它们仍然乐此不疲,而人民大众又何以对它们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它们描绘的现实是艺术家用眼睛和心灵认识、把握和体验的现实,是他们对周围现实的艺术提炼。用文学术语来说是“诗化了的现实”。从现实中汲取创作的源泉,但不照搬现实,不拘泥于生活原型,善于运用虚构与想象,使艺术作品的内容获得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艺术表现语言获得一定的感染力。所以古人说,“出之贵实,用之贵虚“。(明·王骥德)这里说的是戏剧,实际上这个道理也普遍运用于一切艺术创造,当然也包括雕塑。近20年来,我国涌现出的优秀的雕塑作品,大体上遵循了这个创作原则。

在实与虚的问题上,当然还有许多考究。古人讲,以实而用实也易,以虚而用实也难,很有道理。但今人的实践有时“以毒攻毒”,在“易”处下手,开辟新径,如照相写实、超级写实,把“实”推到极致。看来,不论以实用实,还是以虚用实,都要造出一个与客观的“实”有另外一种趣味和格调的、新的作品来。这种格调的极端的实,也符合诗化了的现实这个大原则。

要把现实诗化,创作者必须要有诗的感情,即诗情。诗情来自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所谓“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有丰富生活积累的人,感情也就会很丰富。感情丰富了,对客观事物就会敏感,容易动心。古人说音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实际上这“人心”乃是受事物感动之心,所以古人反复强调“工夫在诗外”。但是,产生诗的感情和运用诗意的眼睛观察世界,除了生活体验外,还要有其他方面的修养,那就是要读书,要懂一些其他门类的艺术。读一点书,懂得艺术史,对自己的老祖宗和外国的思潮、流派多少有一些了解,不仅会增长知识,还会增长自己的辨别能力。我们的雕塑家应该是实践家,更应该是有艺术修养的实践家。许多老一辈的雕塑家在国学、西学方面都是有相当修养的,所以他们出手不凡,做出来的东西很有味道,很有格调。修养的深厚与否直接决定着作品格调的高低,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些人技巧、技术处理能力不错,做出来的东西不是显得俗就是感到缺少味道,就是因为生活修养和艺术修养单薄。艺术家修养的单薄在创作中是无法掩盖的,愈掩盖愈显拙劣。我们的艺术家既要是一位有技巧、有技术的好匠师,更要是有思想和有造诣的艺术家,不要做缺乏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匠人。

从这里联想到雕塑界的学术空气问题。雕塑艺术是一门科学,这门艺术中有许多学术问题需要大家来认真研究与探讨。但是,由于传统的原因(主要是国内原来从事雕塑创作的人较少),雕塑界的学术气氛相对其他艺术行类(如油画、中国画等)比较薄弱,学术讨论和出版物都比较少。这对艺术家学术思想的拓展不利,对提高创作水平也不利。浓厚的学术空气是繁荣艺术的前提,尤其是要鼓励针对当前雕塑艺术发展的倾向问题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当前,人们对我国雕塑的走向问题,对传统的认识与估价,对如何借鉴西方现代雕塑,对雕塑艺术的本质及其可能拓展的边缘以及雕塑教学制度与方法等等,都有不少议论,但拿到桌面上或形成文字的研讨太少。其实,这都是属于艺术规律或涉及艺术规律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深人展开讨论了,我国雕塑界的学术气氛将会相当浓厚,艺术创作也将会从中受益匪浅。

三、雕塑语言的限制与拓展

雕塑艺术规律中最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是雕塑是什么和什么是雕塑。对这个问题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意大利人的答案会不完全一样。读读他们各自做的作品就明白这一点。当然,今人和古人的答案也不会完全一样。说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有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他们都是创造的三维空间的造型,都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都要服从视觉美的法则。差异恰恰就在对这视觉美法则的理解上。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具体到雕塑的视觉美,涉及到它作为形体语言的凝练性、集中性与在空间的占有性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关注凝练性与集中性的古埃及雕塑、古希腊雕塑和中国古代雕塑,在认识与处理上,又不完全相同。这涉及到各民族的美学观、哲学观等复杂的问题,这里不便细究。这里想说的是,就雕塑艺术的主流形态来说,形体的凝练性、集中性是个很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课题,古今中外的雕塑家莫不重视这个课题。雕塑以其有限的体积与单元来占有空间,而主要不是以多数的体积和单元来占有空间,否则,它容易显得散,容易成为“雕塑画面”。同理,雕塑可以表现生活场面与生活情节,尤其是浮雕。但仍需精练与集中。可是,雕塑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朝一个方向前进而是充满着矛盾的。它主要不断求凝练、求集中、求概括,同时不断探索反凝练、反集中、反概括的表现途径。正是这一“正”一“反”不同方向的探索,造成一种力度,显示出雕塑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及其相当大的包容性。集中性与分散性的关系是如此,具体性与抽象性、象征性的关系是如此。概括性与叙事性、公共性与“私密性”的关系也是如此,还有其他范畴的各自对立因素的相互关系莫不是如此。所以,在艺术思潮与相应的风格追求上,常常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可能由一种思潮和风格持久地占领艺坛。艺术思潮有革新和保守之分,艺术的风格、语言却不能简单地作这样的区别。一种风格铺天盖地的流行,会造成人们在审美需求上的“倒胃口”。这时人们需要换换口味,因为对泛滥成风的东西人们往往有厌倦情绪。刚开放改革之初,人们对写实的英雄化、理想化的雕塑样式,表示反感,并不表明雕塑艺术应该排斥英雄化与理想化,而是文革期间流行的英雄化与理想化的作品带来的反作用。在拨乱反正的情况下,人们又往往把好的东西也否定掉了。淡化英雄主义、淡化理想一旦形成潮流,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人们经过反复思索,会使自己的认识更客观、更接近真理一些。前面说过写实(严格地说是机械地模仿自然)的作品一度统领艺坛,其他风格尤其是抽象风格的作品几乎无一席地位,一旦气侯变化,人们对这种写实的贬抑是在所难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写实艺术应该退出历史舞台。20年来,有些人,有些地方对抽象艺术(包括抽象雕刻)趋之若鹜,出现了不少抽象主义作品,但因为创作这些作品的人缺乏有素的艺术训练(须知抽象艺术创作也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达到一定水平的),多数作品质量不高。这时,人们开始认识到,禁止抽象艺术是不明智的做法,相反,一窝蜂地搞抽象艺术也会使艺坛失衡,造成群众的反感。

一些雕塑家尤其是一些青年雕塑家何以对外国当代的雕塑观念与实践很感兴趣,其原因不能简单地从青年人的猎奇与逐新的心理来解释,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希望从外国人那里接受新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创造,从而使我们的雕塑艺术更绚丽多姿。他们的这种愿望无疑是好的,他们的实践也带来了不少积极的成果。一些青年雕塑家机智地吸收外国当代雕塑的成果,在构思、设计和质材上做创新的尝试,有些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的经验说明,吸收外来养料必须以我为主,即从自身所处的现实出发,关注当代现实问题,服从自己的创作需要,才会有积极的成果;如果不扎根自己生活的现实,不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别人,肯定是要失败的。在吸收外国人的艺术成果这个问题上,也要防止片面性。不要以为外国流行的都好,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更不应该以为西方当今流行的“新潮”代表世界艺术的方向,而去追随它。今天,世界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世界文化也面临“全球规范”的冲击。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因为在世界经济中占优势地位,它们积极向其他国家扩散自己的社会观、文化观与艺术观。它们宣传的一体化或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化,甚至是美国化。这对各民族的文化无疑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头脑必须清醒,要充分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即所谓全球规范,并不意味看世界同质化。全球规范应该是以相互不同质为基础、为前提,只有不同民族文化的“质"存在,所谓全球规范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否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灾难,也是世界文化的灾难。因此,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质,对各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所谓保护,并不是把自己的传统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是要在传承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雕塑的角度说,我们要深人发掘和发扬民族传统,这是维护本民族艺术特质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在借鉴外来艺术时,不生吞活剥地照搬,而是吸收、融会、创造出有新的特质的作品,这也是与维护民族文化特质有关的课题。当然,这个课题的解决不容易,要有个过程。但,这是我们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再把话题转回到雕塑是什么,什么是雕塑的问题。我的意见是,我们习惯了的传统的雕塑本体语言一凝练的、集中的、概括的表达方式,会在新的形式中继续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而其他一切尝试,包括生活化的、观念化的、散点的、扩散的表达手段,也会同样有意义。这是限制与拓展的关系,雕塑会在这两者的矛盾中求取发展。

原文刊载于《美术研究》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