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于北京势象空间低调开幕的精品六人油画展“依然海上”掀起了一股“上戏现象”「1」。原因很简单,六位参展艺术家陈钧德、张祖英、周长江、俞晓夫、郭润文、曲丰国,均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且大都是舞台美术系毕业。
“为什么上戏的舞美系能出这么多的艺术家?”
追寻策展人吴洪亮在展览前言中提出的问题,我们翻开了几段与之相关的历史。
01 1952年院系调整
时间回到1952年。
这一年,为了改革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国家实施了一场涉及全国四分之三高校的院系调整,其中以华北、东北、华东等三区调整比较彻底。华东地区原有59所高校,没有参加调整的仅8所,停办(或调整后校名取消)及迁移外区的学校达21所「2」。
在这次调整中,成立于1945年的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在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正式建院,定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而1912年由刘海粟在上海乍浦路7号成立的上海图画美术「3」院则被要求外迁至江苏无锡,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系部及音乐、美术两科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4」。
于此,两所培养方向泾渭分明的学校在新的办学环境中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成立之初,先开设一年制的普通科,第二年扩为二年本科,1953年之后改为五年制的本科学习。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1959年,学校重建戏剧文学系,1962年又设置导演系。「5」至此,上海戏剧额学院发展成了拥有表演、导演、戏剧文学、舞台美术四系的完整建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表演、导演、戏剧、舞台美术、美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但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的迁出却显出艰难。先有学校在迁往无锡后,因为校舍无着和学校发展前途等问题,其美术系自合并建校后的五年没有招生「6」。期间,学校又一度面临文化部要求迁址西安和部分教师要求迁回上海,直到1958年1月华东艺专确定迁往南京,定址丁家桥「7」,一系列由迁校引发的问题方告结束。
在学校迁回上海这一问题上,1957年5月刘海粟曾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的发言中,主张美术系留在上海,反对将学校迁往西安。他说:“上海美专有传统、有经验,不应该连根拔掉。”6月,全校教职工与工友代表围绕迁校问题召开会议,会后刘海粟将座谈会意见整理呈报文化部,他提到美术系全体教师迁回上海,成立上海美术学院。惜在两个月后国务院给出的批复中,学校虽停止西迁,却也并没有同意迁回上海的提议。
纵观这一时期上海的美术教育。上海本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先行地,自清同治初年就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美术学校——土山湾画馆,20世纪初又创办有布景画传习所、中西图画函授学堂、上海油画院等。但随着抗战时期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8」的陆续停办,50年代上海美专迁走,上海的美术教育出现了一段历史的空窗期。
从这一视角出发,掸开尘埃,上海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历史的沉浮中向我们展开。
02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重办高等美术院校是院系调整六年后的事情了。
1958年,考虑到上海高等美术教育空白六年的实际问题,上海市文化局决定,利用正在筹备中的“上海国画院”,成立上海中国油画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以此作为一种过渡,为日后正式建立高等美术院校积累经验和力量。1959年,时任北京中国画院院长的陈半丁在得知因为附属学校的设立,画院除了教授中国画外,还设置了素描、水彩画等课程,颇为反对。为此他提出美术教育与画院分离的意见,后得上海市宣传部批复同意。于是,在上海市高教局接受文化局发文后,该附属中学改组为与一般中等专业学校性质相同的上海美术学校。同年夏天,附属中学搬离画院,并于上海市华山路1448号正式挂牌,名为“上海美术学校”。「9」
一所新的高等美术院校尚处筹备之际,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教学却已走过多个年头。在一份1956-1957年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0」的教学情况表中「11」,该系一、二年级均开设了油画、静物、石膏头像等课程;三年级增设了裸体课;四年级设置了人物和外景等课程。绘画系的教学师资则来自于50年代浙江美院、苏州美专、中央美院、上海美专的毕业学生,如闵希文、杨祖述、杨澄、周锡保、莊宝华、王挺琦、连逸卿、高生辉等,他们分配到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油画、静物、风景、素描、绘景等科目。这些教师从颜文樑、徐悲鸿等第一代油画家那继承了优良的绘画传统,又传道授业给自己的学生。可以说,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师力量的投入,为上海戏剧学院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舞台美术和绘画专业人才。
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培养的早期绘画人才中,陈钧德和张祖英赫然在列。1956年陈钧德入学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师从颜文樑、王挺琦、杨祖述、闵希文等教授,自大学时便执着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成了探索现代主义绘画前辈画家。当许多年轻艺术家热衷于现代派艺术之时,他又从黄庭坚、石涛、黄宾虹、王国维等故人的思想中汲取养分,创造独具中国人审美趣味和士大夫精神的艺术。
1959年,张祖英顺利通过了浙江美术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招生考试,但由于当时招生体制所限,这个一心想要成为画家的青年学子因为浙江美术学院的原录取通知被取消,就这样他与美术学院失之交臂,最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学习。但这并没有改变张祖英的学艺之路,受上海的艺术环境影响以及上戏舞美系的教学,加之自身的努力,张祖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后,在毕业工作分配时,他有幸去到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北京参加工作,与更多的艺术同仁切磋学艺,精进技艺,成为了一名优秀画家。
03 “上戏现象”
如果说三两个画家的长成是偶然,那么当出现一个群体时,当属一种现象。上海戏剧学院的这群画家们,共同构成了“上戏现象”。
就在张祖英考入上戏的这一年,以培养群众美术干部和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为宗旨,以为高等美术院校(包括国画院)培养后备生作为培养目标之一的上海美术学校,在对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分设科系、课程设置、学制等问题做出研究后,正式将建设一所新的高等美术院校——“上海美术学院”的工作提上日程。这所筹备中的学校初设预科班,学制两年,原拟定的校名“上海美术学院”确定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学制为四年制本科。「12」1960年上半年,学校在紧张的筹备中完成了招生工作,8月校址由原上海市美术学校旧址搬迁到陕西北路500号,并于9月1日正式开学。
好景不长,当学校各项工作逐步完善之时,国家因爆发“三年自然灾害”,经济政策得到调整,不少学校受其影响被强制要求关停并转。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被要求办完为止,即关停“缓期执行”。1962年,学校本科不再招生,预科学生两年期满后也无法继续升读本校,此时的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等待已入学的学生顺利毕业成为这所学校最后的坚守。
美术专科学校办完即关停,无疑是直接中断了上海市的高级美术人才的主要输出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如何逐步关停?学校一方面延长了预科学生的学业年限,另一方面,由本校教师出面积极呼吁,最终经过与上海市文化局、高教局相关领导研究后,学校有了开设“上海市美术训练班”的新办学方案。后学校又根据上海市文化局的要求,以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名义开始招收新中专生。如此,这所原本当是上海新高等美术院校的学校,最后出现了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本科)、上海市美术训练班(大专)、上海市美术学校(新中专)三校并存的境地,再加上新筹建的“上海市油画雕塑创作室”,学校由四个单位联合办公。
1965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唯一一届本科生毕业,学校正式“办完”。而美术培训班的毕业学生一部分分配了工作,另外一部分学生转到其他单位继续深造;美术学校的学生则由上海市轻工业局领导的工艺美术学校接受。就这样,“上海市美术学校”和“上海市工艺美术培训班”由上海市轻工业局接办,这所波折起伏的学校正式停办。而学校的教学力量,一部分由文化局留用,一部分转入轻工局。到了“文革”时期,接办后的学校及师资力量同样历经坎坷,经历了最艰苦的办学期,幸而在70年代得到了调整和恢复。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筹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这年年底,在上海美专和上海美校的基础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所历经沧桑的学校开始正式步入发展正轨,迎向自己的新生。
当我们跳出这段历史来看这一时期上海美术教育的周围环境时,上海戏剧学院的身影自然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中。「13」1975年,因为高等美术人才的紧缺,上海市文化局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创办美术系,招收国画专业一个班,油画专业两个班,学制三年。 「14」师资方面除了本校的教师,还从其他单位借调。美术系办学时间虽短,但在上海高等美术教育力量支离破碎的时期,短时地成为了上海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力量。俞晓夫、周长江等后来活跃在上海画坛的画家均是美术系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显然,美术系的设置及教学成果是顺应和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为高等美术人才短缺的上海提供了补充,同样也见证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美术教育力量。
美术系解散后,大部分师生并入舞台美术系,充实了原舞美系的教学力量,培养了蔡国强、周长江、曲丰国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与舞美系过往毕业的画家一同形成了“上戏现象”。在势象空间开幕的六人展,体量不大,但是展出的作品各具风格,陈钧德的风景油画优雅恬淡又充满奇幻色彩;周长江和曲丰国更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启迪,艺术创作颇具实验性;郭润文源于戏剧小说的写实绘画,色调典雅又极富故事性;张祖英运用油画独特的油性色彩与造型语言,重现他所体验的诗意与感受;俞晓夫带有浪漫气质的抽象艺术,历史与现实交融共生。
结语
为什么上戏舞美系能出这么多的艺术家?除了以上论述所揭示的时代因素外,20世纪的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曾积聚了一大股强大的文化艺术力量,这是上海美术专业学生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在美术教育方面,尽管上海美专的迁走对这个城市的美术教育力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是仍然有一批绘画骨干力量坚守在上海,他们有的以画室、画院、研究所等形式进行美术专业教授活动,有的在轻工业、印刷、舞台美术专业任教,有的从事着出版、电影、美工、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他们在上海的活动成为后来上海美术教育力量重组的重要支持。
当然,“上戏现象”也与上海戏剧学院的实际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上戏的绘画专业训练较之美术专业院校要少,但是文化课程却比较充实,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外美术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服装史,中外戏剧史,中国古典诗词,文艺理论等专业内容跨度大的课程,还要掌握大量的话剧、歌剧、戏曲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这无不在知识体系上丰富了画家的表现内容和题材,甚至影响其表现风格。在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就曾安排师生前往上海戏剧学院观摩演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15」
严格说来,上戏的舞台美术是一种为戏剧表演服务的辅助性美术,其服务对象是戏剧、影视、导演等等。当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忙于创作主题性绘画时,舞美系的学生则更关心绘画中的色彩表现,尝试通过综合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说,在艺术创作个性受限的20世纪下半叶,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可谓特例,师生们在创作上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16」当然,这属另话了。
文丨杨钟慧
(图片由势象空间提供)
文本注释:
1. “上戏现象”是上个世纪美术界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意指上戏这个不以专门培养绘画人才为目标的艺术院校,却集中出现了一批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视觉艺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之概述和思考。它的出现是时代和诸多合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在上戏的发展中,“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在其他艺术领域,如导演、电影制作、艺术产业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多上戏校友,不仅在本专业领域内,而且还跨界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人民网刊文“《上戏现象——启示与拓展》展览与研讨在沪举办”,2015年11月29日。
2.引自李琦,“建国初期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述评”,载《党的文献》2002年第6期。
3.1915年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迁址于上海法租界菜市街。
4.1958年学校又迁址南京,更名南京艺术专科学校,成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
5.石昊,《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6.现有文献提及华东艺专建校五年没有招生,但是据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蔡淑娟查阅的南京艺术学院及该校呈交至教育部的档案资料论证,学校音乐科是有招生。——引自蔡淑娟,“历史回望: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组建与发展的六年纪程(1952年—1957年)”,载《艺术学研究》2012年04期。
7.6月更名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6月10日定名为今用命南京艺术学院,学制4年。
8.创办于1926年,发起人为张聿光、潘天寿、俞寄凡、潘伯英、许开甫、俞剑华、谭抒真等。
9.参考王劼音,陈志强主编《二十五年 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纪念文集 1959-1983》(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中的“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历史”。
10.舞台美术系前身系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的舞台技术组,1956年更名为舞台美术系。
11.石昊,《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上海戏剧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0页。
12.参考邱瑞敏主编《世纪空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史(1959-1983)》(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史部分。
13.1971年,上海师范大学创办了美术系,因文章篇幅有限,本文不做讨论。
14.编纂委员会编著,《上海戏剧学院资料汇编 1945-2010》,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第141页。
15.除了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还曾安排师生前往上海市戏剧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等兄弟单位观摩演出。——参考邱瑞敏主编《世纪空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史(1959-1983)》(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校史部分。
16.内容参考范钟鸣“‘上戏现象’浅谈”一文,载雅昌艺术网“新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