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观察丨“匠心”与“文心”之争:工笔何以当代

时间: 2016.12.29

2016年底,中国美术馆迎来“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这场三年一次的展览时间跨度已长达三十年。顾名思义,展览延续第九届,依旧以“工·在当代”为题,不仅工笔画在当代领域多维度的实践探索,也期望对今后的工笔画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现存最早作品可追溯至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出土的《人物御龙图》,其以单线勾勒与平涂、渲染兼用,已现我国后来绘画技法的雏形。工笔画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宋徽宗建立的皇家画院及大批职业画家的产生,出现了如《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瑞鹤图》等大量杰出之作。此外,工笔画的盛行还体现在寺观洞窟遗址的精美壁画之中。然而,元代文人画的兴起,直至明代董其昌提倡的南北宗画论将工笔画打上“渐识”、“匠气”“板滞”等标签,与南宗“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的文人画对立。

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云:“写画多有因地而分者,不独师法也。如李思训、黄苓便多山峡气象者,生于成都也。宋二水、范中立有秣陵气象者,家于建康也。米海岳曾作宦京口,便多镇江山色。黄公望隐于虞山,落笔便是常熟山色,信高人笔底往往为山川所囿乎?”可见古人山水画讲究师法造化,并追求直抒“胸中逸气”的写意审美趣味,与此同时,崇尚“写真”工整细腻院体画则被评“见与儿童邻”之流。至明末时期文人画家又因其“粗枝大叶、草率而为”的风气受到当时许多文人的批评。有关画院职业画家与文人派画家对于工笔与写意之争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饶有趣味的持续争论的过程”。

著名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将当代绘画形态归纳为三种,并将其用来分析工笔画的三种历史形态:第一是“绘形绘色”,客观再现的绘画——对应的是传统中国工笔画;二是“书写与性情”,表现主义绘画,注重主题情感与经验的表现——对应的是20世纪西方绘画引入后形成的中西融合的学院工笔画;三为“制作与观念”,其重点是采用制作的工艺、材料,形成一种视觉的触觉感和感观的物质感,其观念更多专注于符号、象征与超现实——与此相对的是当下最为兴起的“新工笔画”。本次在中国美术馆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展览的作品之中,可看出这些传承的脉络线索,展览分为三部分:历史回顾展、学术提名展以及全国征集作品展。“历史回顾”板块展示工画笔领域艺术家冯大中、何家英、刘金贵、萧玉田、牛克诚等作品;由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邀请的刘庆和、陈湘波、吴洪亮、杭春晓、何桂彦五人组成的提名委员团,推出的“学术提名”板块,是第十届工笔画作品展最重要的学术环节;此外“全国评选获奖作品”部分则意图呈现在求新求变的社会思潮下,工笔画领域涌现的一些新的力量。

工笔画自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复兴,文革结束后现代艺术思潮再次涌入国门,思想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催生了美术运动的勃发,当代工笔画的兴盛可认为是对上世纪初画坛“改良中国画”理论的一种回应。工笔画家或将素描、造型、用色等形式处理技巧与传统工笔画的材质、画法进行融合,或借鉴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图像与观念,积极探索创新求变之路。本次参展艺术家诸如徐累、张见、杭春晖、高茜等人被认为是“新工笔”代表,他们的作品《如梦令》(徐累,2015年作)、《藏春册•-凝雪》(张见,2015年作)等皆呈现出个体化观念表达的图像精神,在图像形式、色彩语言的运用上呈现出一种虚幻的优雅与华丽,是当代生活状态下“人的精神”的视觉营造,这些作品的背后同时也是艺术家对摆脱传统语言,试图以新语义表达的尝试。

对于工笔与写意,明末清初哲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曾评曰:“世之目匠笔者,以其为法所碍;其目文笔者,则又为无碍所碍。”在其看来,工笔画过于规矩、工整而受限,文人画又往往过于“草率而为”导致毫无章法可言。正因如此,许多艺术家开始逐渐模糊工笔与写意的分界,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工笔中可以有写意,写意中也可以有工笔,其概念与范畴正逐渐被一种新的、更宽层面的感受所取代。而本届工笔画作品展首次引入“水墨”概念,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刘庆和教授作为本届展览提名委员之一,其提名的艺术家多数与水墨相关,在其看来,绘画的界限“不应该用某种技术来规定范围”,我们可在展厅中见到许多水墨艺术家的作品:章燕紫的《集成》、《挂号》系列,后者将代表着现代社会医学文明的医用器械、药丸、胶囊整理为一个视觉谱系,呈现了现代生活物质化的过度耗散与虚空,同时有长达6米的水墨山水长卷《炁》置挂于展厅上方,带有穿越性的感知力;李戈晔四联组画《无界》,将“工笔”与“写意”结合,倾诉当代社会中人们的漂泊不定的生存状态和空泛的精神世界;颜海蓉《山门》是对传统山水“石分三面”体积方式的再诠释……

展览旨在探索中国笔墨语言的开放性,工笔在此“只是一个起点”,正如本次展览艺术家章燕紫表示,无需去讨论其作品是否“工笔”,材料仅是一个媒介,重要的在于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的画家也没有为自己定义要去从事中国画创作,他们仅是利用当时的材料表达自身感受罢了。” 除此之外,展厅中还可看到艺术家马灵丽的《白马非马》,曾健勇《复乐园》,姜吉安的现成品绘画《立影孤单孤立影》,王煜的灯箱装置《合谋关系》、涂少辉绢本影像《析木之津3》等装置、影像因素介入的作品。“从策展的角度来讲,我们也需要一些在边缘线上行走的艺术家,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工笔画,”本次展览提名委员、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表示,“这些作品的纳入,在扩大工笔外延的同时,也会有助于学界厘清什么是工笔画。”我们可观察到,无论这些艺术家用何种材料进行创作,无论他们以墨或以色为主,皆呈现了一种“由技入道”的趋势:从追求巨细无遗的“匠心”转向追求艺术家个体生命感悟与内心清净的“文心”变化。

那么,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工笔画的价值何在?本届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指出工•在当代”的三个维度,第一是创造精神上“工”的价值;第二在于工笔画独有的意境和丰富的形式语言细节,能够让人们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沉下心来品味艺术,蒙养心灵;第三,工笔画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它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表达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景象、社会关切,乃至于美学追求。中国工笔画艺术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有着不竭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是一个开放的视觉思维与艺术表现系统,在媒介、技巧、展示方式上具备了兼融中西、会通古今的可能性,本次大展正是从此宗旨出发,呈现出当代工笔画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意图为当代工笔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林佳斌
图/胡思辰、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