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首钢的历史,1919年石景山钢铁厂在北京长安街西段的石景山成立,1967 年更名“首都钢铁公司”。1984年,首钢首创承包制,成为中国国有钢铁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1994年,首钢年产钢800多万吨,位于全国之首……首钢发展最高峰时员工多达26万人,120多家下属单位和分厂,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它的存续及发展无疑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的缩影。进入新时代,首钢响应国家号召从减产、停产到完成钢铁主流程大举搬迁。搬迁后的首钢园区,在京西腾出一片8.7平方公里的大厂区,等待着被重新规划。在首钢生产的冶炼体系中,三高炉作为曾经最典型的一条生产线,在规划中自然地承担起了改造成首钢博物馆的任务,这一改造也是国内首个高炉及附属设施改造再利用项目。
上世纪50年代,作家周立波进入石景山钢铁厂挂职,他以高炉大修为背景创作出了中国最早的钢铁工业题材长篇小说《铁水奔流》。其后,又有一些作家陆续来到首钢,创作出了诸如王宗仁的长篇报告文学《周冠五与首钢》。20世纪80年代,第四套人民币首次增加50元钞票,选用了身穿白帆布工作服、头戴前进帽和防护眼镜的首钢工人形象。今天,在这片首钢园区激发人们创作灵感的景象早已成为过去,工人们也撤离了这片养育了他们的精神家园,独留回忆。
2018年9月22日,一场围绕首钢园区及三高炉博物馆设计与改造过程的展览在威尼斯圣凯特琳娜教堂悄然开幕。展览定名“铸忆”(Steel Home Still),借助来自建筑、电影及舞台置景、平面设计、文学、多媒体、纪录片、摄影等不同领域的媒介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段属于首钢的时光记忆,从宏观上勾勒出以首钢园区为代表的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建构历程,同时也启迪观者思索面对城市的变革与再生,如何在群体认知、话语论述和解决方式上做出应对。
作为展览的总策划、三高炉更新改造项目的总建筑师薄宏涛,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感受到首钢人的可敬与钢铁产业在公共话语中的式微,他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建筑展所能表达的,于是他放弃原本单纯针对建筑改造进行展示的想法,决定在2019年首钢百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从人的角度重新考虑整个展览的呈现。同样,在策展人王子耕看来,“展览的叙事和组织绝对不是中立的,这离不开价值观上的探讨”。他希望将程式化的建筑项目展示转向关于场所与记忆的一次回顾和旅程。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从人本的立场做这次展览成为两人合作的前提和共同价值观。
与策划一场传统的建筑或绘画展览不同的是,作为总策展人,王子耕和薄宏涛面对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是首钢博物馆筹备处收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资和生活、生产工具。如何将这些材料转换成为一次可资参观的展览,是策展团队首先思考的问题。
除了作为一名建筑师,王子耕还熟谙空间叙事及表达。在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任职之前,王子耕曾是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的一名教师,担任过电影中历史建筑与环境设计顾问,也完成过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个人创作和展览。在接受艺讯网专访时,王子耕谈到自己曾在2007年在非常建筑工作期间做过的一个展览——“无间造”,展览采取了多重叙事,用三部默片的形式讲述了三个各执一词的叙事者的故事。叙事线索交叉、复杂,谁都无法还原故事的真相。他认为这次展览是“无间造”的概念的某种延续。在他看来,单一的空间需要不同的解释系统去扩展阅读展览的空间。“要策划一场有阅读层次的展览或许还需要一个好的故事脚本,需要空间、展览物和故事脚本之间建立联系。”
王子耕在采访中坦言,策展团队最初想用多个首钢工人的故事来呈现展览,但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转而采用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来表现。而故事的撰写人最后选择了具备类似大院生活经验的青年作家蒋方舟。蒋方舟对首钢的生活并不陌生,在她的印象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诸如钢铁、铁路等国有企业中,一个集团、甚至是一个生产部门就是一个生活圈,他们相互之间认识、熟悉。横向来看,彼此的身份没有明显的阶层差异;纵向来看,下一代的生活常常烙印着上一代人的影子。在她撰写的故事脚本中,讲述了一对有着代际冲突的父子。儿子因为对世界充满好奇违背父亲的意愿,在高考后出国留学并长居国外。通过时空旅行,他又穿行至自己顺从父亲意愿、子承父业成为首钢工程师的时空中。
不同于常规展览中艺术家的各自表达,来自建筑、戏剧、文学、多媒体、电影等多个团队的协同配合使得本次展览呈现出高度的整合性和完成度。王子耕及其团队负责空间装置设计,在圣凯特琳娜教堂搭建起一组蒙太奇空间,内部被划分为呈现镜像关系的新旧制图室、控制室、住房、文艺活动室、工会、书房等典型生产和生活空间。曾经完成《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上海版的制景师赵娜莉受邀担任装置内部空间的置景美术指导。在陈设和空间设计的基础上,中央美术学院费俊领衔的多媒体团队将蒋方舟的文字转译成为视觉呈现去回应文本中的多维度时空。
费俊团队别出心裁地在旧相框、旧电视、旧工作台和旧报纸等上设计一些动态微投影,让人在朦胧中觉察到一些微弱的改变,展开对故事的探寻。戏剧导演出身的尚磊则负责在展品和陈设的基础上,将蒋方舟的文字转译成可被多媒体操作的语言。观众在展览入口处通过扫描对应物的二维码可以聆听到为展览撰写的故事脚本的语音导览。来自父亲角度或儿子角度的语音导览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引导观者走进展览的不同空间并相互对照、补充,为展场内每一件精心布置的展品提供多种解读。不仅如此,除了场景中的环境音,多媒体团队巧妙的将新闻联播、广播体操等声音按工作作息时间定时打断每个房间中的环境音,意在呈现集体主义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在展览中慢慢探索彼时的父子俩的生活……文本中父亲的日记、图纸、父子下棋的牌桌、父子生活的卧室和书房均被细致地一一呈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工业时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如同走进了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我们努力搜寻曾经的记忆,妄图拼凑出过去的故事。观众很自然地融入其中,试着抓住更多线索。每个房间都各不相同,每个房间都暗藏玄机,步入其中仿佛步入了一个特殊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我们成了故事的主角之一。王子耕希望通过一种沉浸式的展品呈现方式,帮助缺乏语境的国际观众有序地了解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典型中国劳动者的集体主义生活。“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一个抽象的工厂是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家庭和个人组成,通过这样一个可触摸的故事,把观者带进去真实的生活和情景中去,让观者产生和那个时代的共情。”
过去几年,沉浸式手段在戏剧、展览中得到应用,并在国内外火热蔓延。沉浸式往往营造一种令感官饱和的环境,辅以声音、音乐、视频投影等手段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从接受角度来讲,正是观众的这种参与使得艺术家真正的完成了作品。有观点曾指出,沉浸式手段在吸引观者感官的同时,有导致“娱乐化”的可能。显然,“铸忆”并不打算取悦观众,它是以一种个体的、微观的方式,用有代入感的、参与式的、能够激发观众探索欲望的展陈形式呈现给全球的观众。同时唤起人们对情感、对集体和个人关系以及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认知和共情。
展览的结尾处,陈列着电影特效陈屹杰团队制作精良的“三高炉”模型。模型呈现出改造前后的新旧对比,借助观者的脚步,以三号高炉为代表的园区景观与诞生其间的记忆却被不断激活。正如建筑师Amnon Rechter所言:“参观者终于理解首钢厂区更新的前提与意义,是让这昔日的工业巨头重现生机,让所有人都参与它的过去,并共享它更美好、更自治的未来。”也诚如展览主标题“铸忆”(steel home still)所示,未来三高炉博物馆将继续以全新的姿态书写未来的首钢和城市记忆。
文/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