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虚实相生,韵势成道:王劼音新展,解锁五十年创作密码

时间: 2021.5.6

“一个画家的艺术经历,包括他的人生经历都会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画家的一幅画如同树的一个横断切片,从这年轮切片上,大致可以看出这树的经历。画之所以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就因为其中隐藏着这样的生命密码。”「1」王劼音曾如此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年轮暗藏丰富要素转换成作品,令相通之人享受共鸣。

八十岁的王先生艺术之旅贯通中西,却一直强调拒绝以“洋画”作秀,他如何保持艺术自由的本心?如何不刻意牵扯“国际化”标签,而传递独特的“民族化”精神?虚实相生,作品中究竟隐藏了何种艺术之道?近期北京势象空间新展“虚象:王劼音艺术展”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观和探索的窗口,展览精选了跨越50余年各时期的素描、版画、油画、水墨等重要代表作,组成四个展厅,展览由夏可君担任学术主持,袁睿担任策展人。

1展览现场1.jpg

“虚象:王劼音艺术展” 势象空间 展览现场

王劼音1941年生于上海,他在自传中谈到童年时与绘画建立的机缘,小时候身患哮喘、身体羸弱,学习成绩不佳,在班里稍显弱势,绘画成为了唯一的优势,成为了精神支柱,在哮喘发作的时候,边喘气边手绘涂鸦,以此减轻痛苦,他真挚写道“绘画的确是伴随我一生的挚友”。「2」1950年入哈定画室习画,1956年他与哥哥王凯音共赴杭州,哥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他便进入附中。1977年调到上海市美术学校任教,1980年被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组组长。

展览第一厅陈列了其早年创作的版画等作品,如1963年的水粉画《扬帆》,色彩和质感渲染了拉帆的气势、张弛有力,1973年木刻版画《扬帆》黑白块面和线条对比强调了人物有力的肌肉和健硕的造型。不难发现,此时的王劼音还是深受传统艺术创作手法和感觉熏陶的,20出头的他在求艺之路上的摸索还刚刚起步。

2 王劼音在工作室创作中.jpg

王劼音在工作室创作中

3 扬帆,木刻,36×44cm,1973.jpg

扬帆,木刻,36×44cm,1973

4扬帆(预科毕业创作),水粉画,39×50cm,1963.jpg

扬帆(预科毕业创作)水粉画,39×50cm,1963

一、中西交汇:寻觅自由流淌的民族基因

1986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留学经历完全重塑了王劼音的艺术思考方式,他分别于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M. Melcher教授的版画工作室、维也纳国立应用艺术大学W. Hutter教授的油画工作室学习。初至心情兴奋而充满期待:“Hutter教授的油画工作室令我大开眼界。工作室整体氛围像一个设计事务所,虽然同学都有自己的创作面貌,总体而言都十分细致、精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对于“从小被管到大”的人来说,他感觉到了彻底的自由,他把这次经历比作“像宇航员飞天前的训练一样,我在维也纳也经历了一次失重训练”「3」,这种训练也是对其专业“起飞”起到了最关键的意义。

5 人体,纸本素描,78×54cm,1988.jpeg

人体,纸本素描,78×54cm,1988

6 人体,纸本素描,79×53cm,1988.jpg

人体,纸本素描,79×53cm,1988

后来王劼音徜徉在欧洲各大博物馆,将莫兰迪、巴尔蒂斯、塔皮埃斯、基弗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耳濡目染、深受启发,王劼音在思维和技法两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提升。他真切地认为那些非具体、非技能的收获是最重要的,自述中娓娓道来的感悟,令人动容:一是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二是近距离观察了西方现代艺术状况,受到了当代文化的熏陶;三是对中国文化有个一个远距离的重新认识,认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这三点基本奠定了王劼音此后思考和创作的重要导向。正如Hutter教授曾在给王劼音赠言中写到的:“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极高的天赋成功地把自己祖国传统的艺术和欧洲以及西方世界的风格令人赞叹地结合在一起。”「4」

7 霞光,布面油画,60×80cm,1999.jpg

霞光,布面油画,60×80cm,1999

8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jpg

夏山,布面丙烯,100×135cm,2005

9 红花,布面油画,120×160cm,2005.jpg

红花,布面油画,120×160cm,2005

尤其是第三点,王劼音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远观”所产生的认知转变也成为挖掘其创作的隐藏密码,他穿梭于版画、油画、水墨等多种形式之间,但着力点始终立足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精气神和外化表达的转换交替之上,气韵在身体间流淌、笔触化作生动的语言,由此,对于自然的寄托和抒情,也成为其钟爱的题材。大幅油画《红花》蓝底绿线条衬托大红花朵,三种纯度极高的浓郁色彩交织却丝毫不露俗气;《霞光》(1999年)《青山绿水》(2005年)《夏山》(2005年)《青山绿水》(2006年)《高原湖》(2019年)带领观者感受畅达辽阔的景色和胸怀。王劼音先生颇具古典文人艺术家的自然关怀和澄明心境,也具备当代的灵动和俏丽,作品沉稳、大气,却又不失生机。他谈到,“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可以是一个全球人,无所谓什么民族身份,创作出很’西洋’的画来,亦无可非议。当然,他也可以十分’中国’,一任自己骨子里的民族基因自由流淌出来。我只是比较不赞成为了获得某种效应,故意打全球化或民族化的招牌,这有可能沦为浅薄的作秀。”「5」

展览现场

二、“基础”的永恒性:版画、油画、水墨的语言融合

近二十年来,基于社会与经济的变迁,文化交流的势头大幅加速,进而也导致了相当多的异化现象,人们误以为“洋范儿”就是“新”,王劼音先生对于此类问题的观察很敏锐,他指出“我倒觉得应该试试怎么让作品‘不洋’但是很‘新’”, 也就是说,形式的学习始终是流于表面的,“我们不要流于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把事关我们中国画精神、气质的东西坚持下去。这也是我最近10多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新山水画也可看做是我这种思考的一个成果。”「6」

在他看来,工具、材料始终都是为表达服务的,破除条条框框,可能才是“创新”的开始。“新山水画”可以理解为伴随着艺术创作和现代生活的改变,人们选择用水墨的方式来表达与之相符合的状态,但是又不仅仅局限于水墨,而是自发地渗入版画、油画等语言,不拘泥于惯性,时常突破自我,正是融合的步调。

11 节奏,套色木刻,30×40cm,1984.jpg

节奏,套色木刻,30×40cm,1984

12 林中小屋,版画,60×42cm,1994.jpg

林中小屋,版画,60×42cm,1994

13 贰仟年风景之一,布面丙烯,80×80cm,2000.jpg

贰仟年风景之一,布面丙烯,80×80cm,2000

14 诗意山居图,布面油画,80×80cm,2001.jpg

诗意山居图,布面油画,80×80cm,2001

在油画、版画、水墨等各种形式间的穿梭,提炼了其作品“线条化”的特质,这与中国传统艺术中对于“线”的重视一脉相承,“水墨画”“版画式”线条演化产生“书写性”“印痕性”,充沛了其个人特色,转化为了印痕、痕迹、刻画、“稚拙”笔触等具体语言方式。从1984年的套色木刻《节奏》中印刻风格,1994年《林中小屋》的“锯齿”形式,到2000年作品《贰仟年风景之一》、《诗意山居图》(2001年),这条“线”的脉络愈发清晰可见,又如《古文观止》(2004年)系列里的“涂鸦式”的画法,自由且畅然,他将阅读的书本文字和艺术感觉融合为画面,打通文、画以及古文、今画等二者语言的交汇默契。

15 古文观止之一,纸本素描,40×27cm,2004.jpg

古文观止之一,纸本素描,40×27cm,2004

16 花卉图谱249,布面油画,80×80cm,2005.jpg

花卉图谱249,布面油画,80×80cm,2005

王劼音认为“书写性”来源于精神的自然流露,“通常我们把书写性看做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与西方绘画的塑造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书写性正是在作画过程中通过随意挥洒、无心插柳式地表现出来的,是画家与他的表现形式达到高度一致状态下的产物。因此书写性不是一般的绘画技巧,而是中国画的基础,是与中国画的理念和本性联系在一起的。”「7」

由于线条的加入和“破除”,使原本的大色块凸显了层次,画面具备“呼吸感”,才不觉沉闷,令观众在繁复都市中可觅得一丝通透。正如龚云表对其作品的评述“王劼音的绘画作品,将中国文人画对笔触的感觉、版画的拓制感觉和涂鸦的随意性感觉等等融于一炉,呈现出浓重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并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纠缠交错、交相融合在一起,是在绘画技巧和文化内涵上的一种熔铸和提炼。”「8」

17 矩形一,铜版画,24×30cm,2003.jpg

矩形一,铜版画,24×30cm,2003

18 矩形十八,铜版画,24×30cm,2004.jpg

矩形十八,铜版画,24×30cm,2004

19 伊甸之四,木刻原版,30×40cm,1994.jpg

伊甸之四,木刻原版,30×40cm,1994

20 伊甸之五,木刻原版,30×40cm,1994.jpg

伊甸之五,木刻原版,30×40cm,1994

21展览现场1.jpg

21展览现场2.jpg

展览现场

三、虚实相生,韵势成道

本次展览主题定为“虚象”,夏可君表示:以“虚象”立意,乃是更为自觉地明确王劼音绘画语言的特点与贡献。为什么是“虚象”?虚象与具象和抽象的差异何在?如何从虚化开始,接纳抽象,但又走出抽象,而生成出自由变幻的万象?这既是理论的思考与贡献,也是结合作品的具体讨论,而且是具有深度生命感知的实现。「9」

22.jpg

无题,纸本水墨,274×69cm,2013

23 无题,纸本水墨,274×69cm,2013.jpg

山水系列-3,纸本水墨,68×68cm,2020

这种“虚”的走势在近两年艺术家以“虚点”为手法的系列作品中直观可见,“虚点”很大程度来自于其直觉感应与视觉体悟。无论是自然界大雪飞舞的散散漫漫、小雨沥沥的滴滴答答、阳光洒落的斑斓光彩;还是肉眼远观的“虚化”视界,抑或是现代世界数码像素的拟像,层次交叠,虚实相生,“点”既是最小的像素,也是最基础的元素。

从2013年纸本水墨《无题》、2020年《山水系列》以黑白的墨色点作为区块划分,到2021年的最新作品以彩点与色块结合,如《林荫》《绿镜之园》《绿荫》,画面里阳光洒落、点点斑驳,空气清新、绿意盎然;《万象》延续块面分割,加入点缀画法,与《大地》一样,画面跳脱的粉点又多了几分装饰性和抽象性。

24 林荫,布面油画,80×60cm,2021.jpg

林荫,布面油画,80×60cm,2021

25 绿荫之一,布面油画,80×60cm,2021.jpg

绿荫之一,布面油画,80×60cm,2021

26 万象系列之三,布面油画,60×80cm,2021.jpg

万象系列之三,布面油画,60×80cm,2021

27 万象系列之一,布面油画,60×80cm,2021.jpg

万象系列之一,布面油画,60×80cm,2021

展览最后尾厅陈列的几组装置艺术作品带来很大惊喜,其一是《再生景观》系列,另一组是《物理》系列。绘画出身的王劼音采用粗麻布、牛仔裤、衬衣作为背景,衣物上残留的污渍成为画面的笔触;废旧纸壳营造的“再生景观”利用喷漆作画,竟与水墨的晕染形成了呼应,也正如他一直提到的,无关材料的选择,艺术乃是情感的外化表达,气韵自身体中流露,装置也好、版画也罢,都是一种艺术的自由表达

28 物理之二,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jpg

物理之二,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

29 物理之四,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jpg

物理之四,布面丙烯,40×30cm,2005-2011

王劼音在《旅途随笔》的自述中提到的最后一段话,感情真挚,值得回味:

我心仪许多“老式”的艺术,甚至我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落伍,和当今花花绿绿的世界距离越来越大。如果说过去渴望外出,现在则是倾向回归,寻找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中失落的精神家园。人生之旅进入了另一种境界。

30 王劼音在工作室创作中.JPG

王劼音在工作室创作中

31 再生景观之七,综合材料,24×32cm,2018.jpg

再生景观之七,综合材料,24×32cm,2018

32 再生景观之八,综合材料,24×32cm,2018.jpg

再生景观之八,综合材料,24×32cm,2018

展览现场

34 学术主持夏可君进行导览.jpg

学术主持夏可君进行导览

据悉,展览期间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和沙龙活动,展览将持续至5月22日。

文/张译之

影像及图片致谢主办方势象空间

注释:

「1」「5」王劼音《绘画琐谈》,参考画册《化境》(2010年);

「2」「3」「10」王劼音《旅途随笔》,参考自本次展览画册《上美·足迹——王劼音》第2页至31页,原载《艺术界》 2004,(02);

「4」维也纳国立应用艺术大学教授伏尔夫冈·胡特(Wolfgang Hutter)赠言,展览小画册《王劼音》第3页;

「6」「7」王劼音、王春杰、夏存:让作品“不洋”但是很“新”——对话王劼音,《上海文化》2018,(04);

「8」龚云表《无何有乡:混茫圆融的精神家园——王劼音绘画作品述评》,参考本次展览画册,原文载《美术》 2010,(07);

「9」本展学术主持夏可君文章《韵势成道:王劼音的虚象绘画》,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34 展览海报.jpg

“虚象:王劼音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2日至5月22日

展览地点:势象空间

艺术家介绍

36 艺术家肖像照.jpg

王劼音,1941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哈定画室习画。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1959年插图刊于《浙江日报》,是作品首次公开发表。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63年入上海市美术训练班学习,1965年毕业,分配到上海火柴厂任美术设计员,被借调到文汇报社、上海市园林管理处、上海市轻工业局工会、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等单位参加美术创作活动。1977年调到上海市美术学校任教。1980年被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组组长。1985年参与筹备的上海版画会正式成立,任副会长。1986年担任首届上海青年美展评委,并到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M. Melcher教授的版画工作室及维也纳国立应用艺术大学W. Hutter教授的油画工作室学习。1990年当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1996年被聘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赴欧洲参加在奥地利、匈牙利举办的艺术活动并赴罗马尼亚参加首届AIUD国际艺术活动。1999年出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副主席。2002年当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版画工作委员会会长。2013年出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