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陈淼《桂林山水》
“在沿江而下的旅程中——那天一天都在船上,我们穿过最奇异、最美丽的风景,那些山峰好像是孩子画出来的,我绝对喜欢这个风景。”
——大卫·霍克尼《我的观看之道》
提起桂林,人们总是直觉性地想起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和印刷在20元人民币上的山水风景。而在艺术史上,桂林因其特殊的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与当地自然风物、人文历史交织出的奇异氛围,为前来采风的艺术家、音乐家、电影人带去了无数创作灵感。
如果将1996年开始的桂林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创作营,视作当代雕塑偕同其当代意识介入桂林的初步尝试,那么2021年9月25日开幕,由桂林市文旅局、桂林文联、桂林日报社、信昌集团·桂海晴岚主办,艺文力出品的“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为这座拥有强视觉符号的城市与当代艺术相关的履历之上再添一笔。
名称中的“青绿无边”与“公共”已然点明本次艺术节的两大特点,即在地性与期待大众的参与。20位国内当代具有影响力艺术家的代表作,与7组驻地艺术家/创作团队的在地创作在策展与布展团队的精心安排下,作品在3600亩的开阔空间200座奇峰的围绕中拥有了一次堪称“奢侈”的展示机会。30余位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创作,对这座拥有特殊自然地貌与人文氛围的城市,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回应。
流动风景中的公共艺术——两种“超现实”的叠加
即使在最缺乏感受力和敏感度的人看来,桂林也是一座自带造型感的城市,艺术家更是难以逃脱当地自然风景的感染,这种感受被参展艺术家胡泉纯颇为精准地表述为——“超现实”。“自然”,是本次展览的核心主题。当展览发生在自然之力造就“雕塑”的环绕下,艺术家解决作品与环境的关系的不同思路和策略,成为了理解参展作品的重要途径。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少军的作品《人与蛙》中,艺术家将人与动物作为重要的“视点”,人与自然的交流在一种坦然、直白、接近本能的交流中完成。艺术家在作品自述中表示,“这个命题虽然十分古老,但很难说我们人类的自命不凡真的成就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霸主地位。其实,我认为人类还远没有进化的比其它生命更聪明。”
王少军,《人与蛙》, 铜着色, 290cm × 160cm × 250cm ,2014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董书兵《大地之子》的处理中,由放大的婴儿——“大地之子”这一象征原初与纯洁的形象中得到诠释。写实放大的婴儿卧在山水间空旷的草地上,艺术家在观者、作品与作为背景的自然三者间,预置了某种令人矛盾的心理感受。
董书兵,《大地之子》, 碳钢 , 440cm × 255cm × 135cm ,2013
艺术节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卢征远的驻地作品《谁》采用了桂林当地的老木材——一面为粗粝、抽象如面具般的人脸,另一面为光洁的抛光镜面,三个雕塑面朝不同方向形成群组。观众靠近它们,被镜中扭曲变形的自我反射形象吸引的过程,无形中回应了作品标题中有关“谁”这一问题的潜在思考。参展艺术家牟柏岩则试图在《涯》中讲述“一个胖子在亭子里坐着”的故事,在他看来“故事的背景就是这里的风景。”而为这个故事暂停脚步并与佛像般平静自持的胖子对视的观众,亦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卢征远,《谁?》, 桂林老木材、钢材、抛光镜面不锈钢 ,130cm × 100cm × 200cm ,2021
牟柏岩,《涯》,不锈钢喷漆着色,320cm × 240cm × 300cm(H),2017
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张永见的《离乡》则加入了更多人文性的思考。人形的石头剥离开它原本属于的整体,留下同样形状的空洞,从不同的视角观看,二者的距离、位置和关系也随步移而改变。人与故土,与土地的关系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大,已成为每一个当代人在不断流动的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张永见,《离乡》,270 cm × 270 cm × 120 cm,2016
周思旻,《煦》, 铜, 230 cm(H), 2002
选择“融入”或“跳出”桂林自然环境营造出的强烈的“场”,造成了不同参展艺术家各自的选择倾向。可以看到,部分艺术家选择在作品中与桂林山水进行一场幕天席地式的“对谈”,在这一序列作品中,再造的“自然”与自然的关系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园区入口处,呈现有艺术家展望著名的“假山石”系列《假山石 46#》。通过不锈钢手工制作并抛光成镜面的“假山石”,金属因此拥有了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意味的太湖石的外形。“假山石”中对于真与假、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等概念的讨论,发生在桂林山水营造的特殊场域中,不由引发观者对于脚下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对于其在艺术史上下文中拥有的过去以及当下处境等问题的思考。
展望,《假山石 46#》 ,不锈钢 ,720cm × 180cm × 150cm, 2002
谭勋的作品《自然》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艺术家展现出对于日常化主题和通过艺术转化解构宏大命题的兴趣。《自然》的造型直接来自生活中“屋漏痕、狗尿渍”的痕迹,它具有自然与日常的双重属性。经过雕塑近乎幽默的崇高化处理,日常中的所谓“卑贱”之物,经过审美转化,成为了观众观察、提问和思考的对象。
谭勋,《自然系列1#》,不锈钢、耐候钢,3.7m(H),2021
水的柔和与石的坚硬在沈烈毅的作品《雨》中融为一体,艺术家通过材料、雕塑、公共艺术的特性在错愕的制造中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激起人们对于中国文化中刚与柔、阴与阳等传统命题的二次感受。而张伟《层峦叠嶂》与郑冬梅的《建山·见山》则均与背景的山景发生关联,将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山峰纳入作品的表达。
沈烈毅,《雨》,石,315cm × 140cm × 68cm,2013
张伟,《层峦叠嶂》,不锈钢,600cm × 100cm × 80cm,2015
郑冬梅,《建山·见山》
驻地艺术小组华成、刘畅、马先通、张羽洋、刘桂羽创作的《影也》、驻地艺术家王茂的《幸福在哪里——指北针在海拔170米》、驻地艺术小组黄鑫、陈岸云、宁诗涵的《竹涧》以及王恩来的驻地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等作品对周遭自然环境的反应更显“动态”。其中,在水面上漂浮的《小蝌蚪找妈妈》运用了自然界中的基本形——圆形与三角形和工业社会造就的塑料材质与“三角形”表面带有人工感的漆绿色,与作品背景长卷般的桂林山水碰撞出了带有抽象意味的超现实感。
华成、刘畅、马先通、张羽洋、刘桂羽,《影也》
黄鑫、陈岸云、宁诗涵,《竹涧》
王茂,《幸福在哪里—— 指北针在海拔 170 米》
王恩来,《小蝌蚪找妈妈》
由自然中创造非自然之物,艺术家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行使“造物主”的权力。而这一艺术家“特权”及其散发出的艺术性,在本次公共艺术节中呈现为对“物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于凡的作品《包裹的马》伫立在一片水畔旁,于凡认为,“抛弃光泽感的‘包裹’反而是对过往的‘解放’和呼吸。”被包裹住的马拥有瘦长的形象,伴随背景山水天时不定的光影变幻,马的形象因此具有某种超现实的,艺术家所形容的“幻影”般的观感。
于凡,《包裹的马》 ,铜着色 , 270cm × 60cm × 270cm ,2012
同样出于环境与作品关系考虑将作品置于水边的,还有高孝午的作品《共境-天鹅》。桂海晴岚园方在这片小湖中养有两只行踪不定的黑天鹅,“金属天鹅”因此与周遭环境达成了彼此依存的关系,在“共境”的和谐和作品制造出的异质性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对于观者的独特召唤。这种异质性在焦兴涛的《黄2012》中,则体现为日常生活中包含商业文化符号的物品,在经过艺术转化后与周遭环境所引起的强烈反差。可以说,“超现实”既来自作品,也来自山水环境,这也使得“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呈现出两种超现实的叠加态。
高孝午,《共境 - 天鹅》, 不锈钢 , 130cm × 84cm × 160cm,2021
焦兴涛,《黄 2012》,玻璃钢、漆,130cm × 128cm × 122cm,2012
参展艺术家胡泉纯从材料出发,《封存》由水泥和湖南常德沅水右岸的棚户区拆旧的建筑废渣构成,每一块都包含有一座房屋的独立记忆,并集体构成有关一座城市的记忆。作品的表达处在人与建筑、人与城市、人与环境层层递进式的互动中,种种复杂的情感与记忆要素在作品中得以“封存”。
胡泉纯,《封存》,水泥、旧建筑废渣,75cm × 75cm × 75cm,45cm × 45cm × 45cm,2017
唐勇,《花——生命的欲望 1》,玻璃钢烤漆, 500cm × 500cm × 60cm (直径 210cm) ,2010
夏航,《徘徊者》,不锈钢 ,230cm × 130cm × 70cm,2017
公共艺术节如何参与城市文化建构?
与“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同日开启的研讨会上,学者、参展艺术家与媒体代表以“有形的雕塑,无形的艺术”为题,就本次艺术节带来的可能性以及国内公共艺术节未来的机制建设进行了讨论。
研讨会现场
学者孙振华认为“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的举办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对于桂林这样一座老牌旅游城市而言,不仅“山水甲天下”,更可期“桂林文化艺术甲天下”。当代艺术公共艺术节的举办对于桂林具有特别意义,实际上,本次艺术节选择当代艺术,本身就已包含了某种姿态,即用当代艺术激发城市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发展多样化的城市文化、增添新文化亮点的愿望。
傅中望,《瓶合 5 #》,不锈钢、铜 ,198.76cm × 62.6cm × 350cm ( H ) ,2019
王伟,《白夜》,不锈钢,28cm × 28cm × 66cm,2008
王伟,《伫》,青铜,30cm × 46cm × 76cm,2009
其二,“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的举办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机制的一次最新的尝试。孙振华以威尼斯为例,从他多年来持续参与中国公共艺术实践的观察与经验出发,认为中国想要打造一个持续性的公共艺术节品牌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积累。而将大型、长期的文化活动镶嵌于城市中,为一座城市带来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景晓雷,《预言》,不锈钢铸造、锻造、激光切割,150cm × 160cm × 140cm,2013-2016
从中国公共艺术展览、艺术节的机制发展看来,最早从1995年威海的国际雕塑邀请展,到1996年桂林出现的愚自乐园,到2000年的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再到之后的芜湖雕塑公园,中国公共艺术节的机制探索已初获成效,而艺术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则是当下从业者需要进一步探索更为良性、可持续的资金的运营机制,探寻出一条将城市诉求、企业诉求与艺术家诉求统一的公共艺术节项目模式,以更好地造福城市,打造出具有持续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公共艺术品牌。
另一方面,对于艺术从业者来讲,公共艺术节模式的逐渐成熟也在改变着艺术家的创作心态以及他们在公共艺术节中的位置。从早期实践中艺术家交付作品获利并得到个人宣传的单一化模式,到现在如“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强调艺术家的深度参与乃至集体创作模式,以及跨界艺术家,如音乐人、摄影团队的加入,使得公共艺术节真正发挥出它对于创作者的促进作用,成为艺术家同台竞技,互相观摩、交流与学习的开放性平台。
田禾,《水》 ,不锈钢铸造 ,100cm × 100cm × 100cm,2015
本次公共艺术节策展人卢征远从展览策划的角度进行了分享。确保艺术节的学术性是卢征远的首要考虑,艺术节因此采取了邀请制,邀请国内雕塑、公共艺术领域具有前沿性、研究性的名家以保证容易流俗的公共艺术节的学术高度。卢征远同时谈到本次艺术节举办的一个重要目标——当代艺术在桂林的发展已略显滞后,因此促进当地艺术生态的多元发展同样是主办方打造本次艺术节的初衷。另外,本次艺术节注重传播与内容的结合,尤其是通过“内容生产”如创作者的跨界、影像创作的介入以及学术性讨论等优质内容的产出,带动当代艺术的大众传播。艺术节的开幕只是一个开始,“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将在接下来的展期中,持续性地生产高质量的内容。
出席展览的桂林市相关领导,参展艺术家合影
20元纸钞上的桂林与“当天上午”的桂林
对比2003年艺术家与学者对于创作营、雕塑公园模式在中国起步阶段“不思与具体环境的有机关系的情况”的反思,到本次2021年的公共艺术节中,三十余位艺术家结合桂林独一无二的在地性,使作品与当地自然环境、文化气质、甚至是历史文脉形成和弦式的共振。“不思与具体环境”的情况,在近些年的公共艺术创作营中已逐步解决。公共艺术节面临的下一个挑战,或许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发展出良性的线上线下运营机制,更好地面向大众,发挥与公众交流对话,乃至重塑社区文化与空间的能力。
艺术节开幕式当天的导览环节
而具体到对于一座城市的影响,“甲天下”“连绵不断的画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等等充满排比、比喻、对比、引用等等优美同时缺乏新意的修辞手法,正成为某种刻板印象,既框定住了大众对于一座城市的观感,也一并限定住了人们对于桂林当下真实、动人与可贵之处的感受和想象空间。
艺术节邀请HAYA进行跨界演出现场
当代艺术此时出现,作为一种新的修辞介入。让当下的艺术家,描述当下的桂林,或许有可能提供给大众桂林这座城市以“当天上午”般即时性的新鲜活力,而非印刷在于大城市流通中逐渐退场的20元纸币上的凝固状态。
借用“青绿无边—桂海公共艺术节”出品人汪莎在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桂林的山水不仅仅是山水,还代表了一种更当代、更超越现实的可能,著名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游遍中国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桂林。‘山水’——这一中国文化的原型,似乎只有在桂林,无论在自然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被抽帧、异化与重组,像是对每个时代人与山水关系的提醒。”城市中举办的文化节日如电影节、艺术节、音乐节等等,都近似某种程度上的“抽帧、异化与重组”,通过打破日常生活的组织形态惯性,激活该地区的文化生活,从而探索出一座城市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
文丨孟希
图片资料致谢主办方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青绿无边
展览开幕时间:2021年9月25日
展览时间:2021年9月25日-12月25日
参加艺术家:傅中望、张永见、王少军 、 展望 、于凡、 张伟、董书兵、王伟、沈烈毅、唐勇 、周思旻 、焦兴涛、谭勋、牟柏岩、高孝午、胡泉纯、田禾、夏航 、景晓雷 、卢征远
驻地艺术家/组:卢征远 、郑冬梅、王茂、王恩来
驻地创作团队:华成/刘畅/马先通/张羽洋/刘桂羽、黄鑫/陈岸云/宁诗涵、尹代波/谭虓/刘沼麟
展览地点:桂林·桂海晴岚
主办方:信昌集团、桂海晴岚
出品方:艺文力
出品人:汪莎
策展人:卢征远
执行策展人:于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