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作品细节披露

时间: 2022.3.22

作为一个国家馆,应该为世界带去的是近两年里一国最前沿的艺术发展。这几年,科技对中国艺术有很大的推动。谈这个时代的中国艺术,如果不提艺术与科技,是很难说清楚中国的艺术发展的。

——张子康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今年二月,威尼斯双年展在其官网公布了第59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题展和国家馆的诸多细节。主题展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莱昂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1917-2011)的同名童话书“梦想之乳”为主题,关注身体及其变形的表现;个人与技术的关系;身体与地球之间的联系。作为回应,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领衔的中国馆团队,以“元境”为主题,着力从个人与技术层面去呈现中国艺术的发展体系,反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象,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为进一步观察中国馆的展览方案及作品细节,继对中国馆策展人张子康进行专访后,艺讯网邀请艺术家刘佳玉、王郁洋、徐累三位艺术家,以及AT小组(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组成的小组,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就其参展感受、作品情况及对展览主题的回应进行了分享。


中国馆展场呈现 

2022年4月23日-11月27日,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将面向公众开放,中国馆的展览将在花园展区和军械库展区呈现。花园区域将呈现王郁洋的雕塑作品《雪人》(2021年),军械库区域将分别呈现央美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联合集体项目《丛林》(2021年)、徐累的《Correspondances》(2021年)、刘佳玉的《虚极静笃》(2021年)以及王郁洋的《王郁洋#:四分之一(节气)》(2021年)。

据展览空间设计团队BUZZ庄子玉工作室发布的消息显示,展览空间设计“将传统山水写意的空间,移步异景的变化,结合艺术家展品,通过空间营造的方式将中国文化的意境再现出来。同时结合中国馆展厅和花园两个区域的室内外场景,建立起空间场所与艺术家作品之间的丰富互动与内在联系”。 

1、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Arsenale).png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 (Arsenale)

2、中国馆展场呈现©BUZZ庄子玉工作室.jpg

中国馆展场呈现©BUZZ庄子玉工作室

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场效果图


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刘佳玉

199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同年组建刘佳玉工作室,致力于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研究。她曾入围 Lumen digital art 艺术奖以及 Aesthetica art 艺术奖,2020年福布斯中国 U30,乐活 GWP100。她的装置和影片在国际上被报道于 CCTV-9,ITN N2K,Inhabitat,Dezeen,VICE,Arduino,Designboom,Fubiz 等。作品多次参展于 V&A,Watersman Art Centre , Helen Hamlyn Centre ,约克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K11艺术中心等,并参加伦敦艺术节,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伦敦动态艺术博览会,伦敦设计节以及伦敦时装周等。

4、艺术家 刘佳玉.jpg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刘佳玉

很荣幸参加本次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出。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也很感谢各位老师前辈的肯定与支持。在过去一年里,我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讨的主题也和本次中国馆的主题有着非常契合的部分。收到这次的参展邀请也让我有机会将过去一年多的创作实践被更多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观众看到。

我的作品创作初期的灵感来自中国最早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它对中国的地理化产生了最早期的想象与思考。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从贺兰山脉出发,使用了styleGAN,pix2pix和MIDAS来训练作品中不同的组成部分并获取不同的信息。系统将人工智能对中国地形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后生成的三维成果与人工智能对中国历代水墨画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后生成二维结果进行同步训练。在超现实维度与虚拟场域之间,作品本身所处空间就像一个让观者置身其中的缓冲地带。“虚拟”不再是无的之矢,因其逼近现实而撼动现实,从而为揭示不可见之“真实”提供了可能,或可谓“知其实而守其虚”。

 5、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年.png

刘佳玉,《虚极静笃》,人工智能、3D打印,3D投影、实时渲染,尺寸可变,2021年

6、 刘佳玉《虚极静笃》效果图.jpg刘佳玉《虚极静笃》效果图

本次将展出的作品《虚极静笃》以人工智能描绘地形的方式重塑了中华地貌,同时为新时代中华文明创建了崭新的地理起源。我希望透过人工智能对地形的转译,展现出不同视角对文明的认知,以及不同人对想象的渴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视⻆和该视⻆背后关联的有关文明的推演路径。

7、刘佳玉《虚极静笃》地形雕塑与表皮机器学习过程.GIF

刘佳玉《虚极静笃》地形雕塑与表皮机器学习过程

8、刘佳玉《虚极静笃》双系统融合模型动态结果.GIF

刘佳玉《虚极静笃》双系统融合模型动态结果

这次我的作品体量比较大,从最早的构思到最终制作完成,差不多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漫长的创作周期中,中国与英国两地的技术团队成员也经历了长时间跨时区远距离的工作过程,希望可以借由这件作品去呈现东方气韵与现代技术交融的平衡点。

本次中国馆的主题“元境”旨在面对当下“人—技术—自然”的人类境况,当21米长的由AI生成而出的地形雕塑放置于此时,也意味着“于此”的空间就已是“元境”的一部分。借由新媒体装置作为一个缓冲地带,由此为输送端口,将现实世界的真实信息不断导入进虚拟世界的同时再将虚拟世界的回音反馈于“元境”,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与运算,引导观者在虚空之境中感知不可见之真实。

9、刘佳玉《虚极静笃》等比例模型测试实拍 (1).jpg

9、刘佳玉《虚极静笃》等比例模型测试实拍 (2).jpg

9、刘佳玉《虚极静笃》等比例模型测试实拍 (3).jpg

9、刘佳玉《虚极静笃》等比例模型测试实拍 (4).jpg

9、刘佳玉《虚极静笃》等比例模型测试实拍 (5).jpg

刘佳玉《虚极静笃》等比例模型测试实拍

王郁洋

1979年生于哈尔滨,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他曾在广东美术馆、伦敦 Massimo De Carlo 画廊、意大利佛罗伦萨 Novecento 美术馆、龙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机构举办个展,也曾参与2021年成都国际双年展——超融体,2020年UCCA 北京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香港/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仁川国际电子艺术节展、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德国之夜——文化交流展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群展。

9、艺术家王郁洋.jpg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王郁洋

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是很兴奋的,应该说是期待已久了!威尼斯双年展为所有艺术家提供了具有国际高度的艺术学术交流平台,能够向更多艺术从业者展示自己想法和作品。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也说明这么多年的创作探索被认可,作品的创作方向可以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就相关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目前我们的作品还没有集体呈现出来,也只是纸上谈兵的讨论相互的关系。我想等展览开幕时,设身处地的投身在展览空间中、亲眼所见所有艺术家的作品时,感受与思考会更明确和具体。

9、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年.jpg王郁洋,《雪人》,265x190x285cm,黄铜,紫铜,混凝土,不锈钢,2021年

这次中国馆我将展出两个系列的作品,在户外展的是“无题系列”的“雪人”,创作于2021年,虽然这个系列开始于2012年,但这个系列我始终在创作新的作品。“无题系列”是将选取的文本内容转换成0和1的序列,再将这个序列导入三维制作软件3ds Max和绘画软件Paniter,3ds Max和Paniter便会被文本转换的01序列所控制并生成相对的三维模型和图像,并且从词库中选取词语为已经生成的文件命名。生成的模型和图像的尺寸、材质、颜色、结构和生成步骤都为文本转换的01序列所定义。那么这个生成的三维模型和图像便成为了文本。文本无个人主观的被转换成了形象。之后根据模型和图像所有的参数制作成现实空间中的“雕塑”和“绘画”,并将文件名命名为“雕塑”和“绘画”的作品题目。

观众在空间中解读这个生成的“雕塑”和“绘画”时,首先被其形态和题目所控制并猜想其意义,这时便生成了无数个带有个人经验的意义。当得知文本的大致内容时,所产生了对自我理解的否定和对文本的再次猜想与理解。最后观者在悖论中形成了自我无法认知却又合理的矛盾意识。人们不断尝试整合文本和形象的矛盾关系,最终人们在头脑中整合了这个悖论,使其成为了新的认知。 

10、王郁洋,《季》,装置,树脂、黄酮、紫铜、青铜、不锈钢、树,800×260×400cm,2021年.jpg王郁洋,《季》,装置,树脂、黄酮、紫铜、青铜、不锈钢、树,800×260×400cm,2021年

另一件作品是我在2015年开始创作的“王郁洋#”系列,事实上创作这个系列的想法早在2010年就有了,可是由于当时技术的原因和对于编程的不了解,这个系列一直到15年才实现,期间也有了“无题系列”的作品作为阶段的实验。这个系列作品是编写一个可以生成作品的程序,这个程序便是艺术家。当这个程序开始运行时,它不再受控也不再被预知。它随机进行选择随机,随机确定后再次选择随机,随机的内容也是随机组成的,最后随机的时间产生随机的结果并为随机的结果随机的命名。随机是思维方式、是性格特征、是知识背景、是工作方法。随机使其成为了创作者。所以这个系列生成的作品和今天的AI生成作品完全不同,AI是被预知的,是由人设定的和训练的,结果也是基本可被预知的!

当“王郁洋#系列”这个程序以它的逻辑和习惯生成创作出了不同类型的作品时,艺术家随后变成了作品的实施者。依照要求,实施并完成整个作品。

最终,艺术家被还原成为了观众,欣赏阅读并尝试去理解作品的全部。这也是我一直探讨人与人造物关系这个主题中的物的创造的部分。

在这两件作品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由计算主宰的,或者是由另一个空间和事物主宰创造出来的作品。策展人选择这两件作品,也正是因为它们跟“元境”讨论的主题有相关性,是虚拟对于现实的投射的形态与状态,或者现实对于虚拟的解读。

徐累

1963年出生于江苏,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他于198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主习传统中国画。毕业后参与八五美术新潮运动,并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展。此后他的主要方向是以现代观念改造传统绘画,使传统美学在新的图像中得到再生,形成风格并产生影响。他同时也以装置、影像等作为创作媒介,延展其绘画理念,提倡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原理”转化为当代视觉认知,以艺术史知识谱系构建与未来的联系。

徐累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南池子美术馆、Marlborough 画廊(纽约/马德里)以及旧金山、伦敦、香港等地的画廊举办个展。还参加了如古根汉博物馆“中华文明艺术五千年大展”、“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等重要展览;其作品为故宫博物院、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苏州博物馆、香港M+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11、艺术家 徐累.jpg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家徐累

因为对我创作理念算是早有了解,策展人曾经在前几年就邀请我参与威双中国馆的整合方案,我提供了一个装置作品的设想,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落实当代日常生活,不过那次未能获选。所以策展人这次又给我机会,力邀我参与,感谢他们的认可。其实过去我便有作品在中国馆展出的经历,那是2010年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很高兴梅开二度,能在中国馆再次面世。

徐累,《Correspondances》,266x350x48.5cm,亚克力, 金属材料,  电动轨道,2022年

如人所知,我的主业是工笔画,但我的兴趣点其实在“观念性”。如果“观念性”是内核,表达的媒介就是外在形式,用不着纠结本位是什么。重要的是,哪种材料恰如其分注解了作品内涵,它就是唯一性的,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说,画家不能简单地转化自己的画面经验,若做装置作品,它就是装置作品,是自己的房子的另一个入口,内在是相通的,“观念”的频道是一致的。我的这件作品仍然是装置,延伸了近期的一些思路,遴选和清点了艺术史的代表性形象(树木),利用图像的“现成品”获取观众的共识源,在移动的状态中相互透视,形成“全球化”的意象投影。

13、徐累《Correspondances》现场展示方案之一(模拟图).jpg徐累《Correspondances》现场展示方案之一(模拟图)

“元境”的主题,颇得中国古意,策展思路似乎也在回应“元宇宙”的热点,很值得揣摩。策展助理孙冬冬恰好新近策划了一个大展,叫做“回到未来”,我以为便是“元境”的最好注解。貌似“复古”回溯,反而别有洞天,见到虚拟世界的新天地,这是一种奇妙的悖论,我的创作经验深以为然。这几年,我力图搜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理”,将之换算成作品的“观念”,越来越感觉到古老思想中的超前意识,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如何具体呈现传统文化中深奥的部分,就需要我们降维再造,简单说就是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继而翻译成外文,这或许是必由之路。我的这件作品,相信普通观众能够一目了然,看得懂其中穿越的时间感,看得懂游戏历史的快乐,看得懂引用的是西方艺术的原型,看得懂《兴会》的英文名Correspondances,乃出自波得莱尔的一首诗,但整体所指,却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和思辨术。

14、艺术家徐累在调试装置作品《兴会》.jpg艺术家徐累在调试装置作品《兴会》

AT小组

AT小组艺术家成员分别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AT小组基于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过程中孕育而生,小组成员们致力于在今天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发展的时代中探索和实践出艺术与科技交汇互融的新道路与可能性,促进艺术发展创新的同时也为科技提供新的想象和实践。AT也是英文艺术与科技的首字母缩写。组合与合作是出于对人类共同世界的思考与态度。集体思考、讨论而后付诸实践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小组成员将根据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不同项目的特性而不断吸纳不同领域志同道合的新成员。

15、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小组: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jpg本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参展艺术小组: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一同参展的艺术家前辈们都具备着很完整的作品创作脉络,其持续关注的问题意识和作品风格被长时间地审视后才有了如今的艺术地位,相比下我们的创作脉络还处于比较前中期的状态,在这样的探索状态中产生的作品获得了组委会的认可,将会给我们更多的创作动力,未来将会尽量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不负众望。

16、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集体项目,《丛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2021年.jpg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集体项目,《丛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镜面打印,尺寸可变,2021年

我们的作品是围绕AI对植物的理解创作的,我们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对中国植物资料库中数万张植物资料进行学习,训练出来了可以生成植物的AI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收集了不同阶段AI生成的植物数据,对其进行一定处理后我们将其UV印刷在对应形状的镜面金属上。

AT小组《森林》等比例渲染图

观众在《森林》面前将看到自己的倒影映射在AI植物上,我们希望去讨论人眼中的生态世界和“数据“处理器眼中的生态世界之间的关系。目前作品实体已经制作完成,在运输途中。 

18、At小组《森林》手绘效果图.pngAT小组《森林》手绘效果图

在我们的理解中,中国馆所提出的“元境”(Meta-Scape),是和Meta-verse有关的,从主题来看,“元境”希望创造一个基于AI、区块链技术、AR、VR与机器自动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互相结合的“景观”,这里的“元”(Meta)包含现实世界与数据世界两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统一。

“元”(Meta)概念与生态艺术的结合也是展览的重点,通过作品与空间形成“景观”的同时,也在讨论观众和艺术家应该如何观看“景观”。而AI与植物与人的关系,正是我们作品所专注的议题,《森林》在展厅中的展现形式,也将如作品题目一样,形成一片“森林”。

编辑、采访/杨钟慧

作品图/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