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邵巍×马树青:漫长的沉积

时间: 2023.6.3

展览现场1.jpg

展览现场2.jpg

 2023年JINGART艺览北京,蓝岸画廊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3.jpg

展览现场4.jpg

 邵巍作品在JINGART艺览北京,蓝岸画廊展览现场,2023

邵巍,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专业,随后在2007年前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自由艺术专业学习,2019年之后回到国内,以“镜面颗粒”系列作品和重视场域和环境的观念性创作被中国当代艺术界所注意。混合的经历带给艺术家的创作以东西交融的哲学底色,直觉和经验又赋予她的艺术感性和理性交融的觉知力。

在开始于2007年德国求学阶段的“镜面颗粒”系列作品中,邵巍已经展现出自己对于材料的独特认知。2023年JINGART艺览北京期间,邵巍将在蓝岸画廊的展览现场呈现自己“镜面颗粒”系列的最新创作。艺术家在这个坚持了迄今为止贯穿整个创作周期的系列中,向观者展示出一个以完全个人化的创作路径搭建出的极具个人性的艺术工作台——以视觉逻辑重新构建普遍性材料。

邵巍《2214》,镜面颗粒,100×100cm,2022.jpg

 邵巍《2214》,镜面颗粒,100×100cm,2022

邵巍《2213》,镜面颗粒,100×100cm,2022.png

 邵巍《2213》,镜面颗粒,100×100cm,2022

从表面上看,邵巍的作品从现实的物质世界出发,“艺术”作为承载物,承接着艺术家的认知,然而这里的认知是建立在对认知的打破和重组之上,艺术家寻求更多层面的认知方式,并与概念化的社会保持着审慎的、警惕的距离。

邵巍说:以视觉逻辑重新构建普遍性材料,体现的是我对创作材料选择的普遍性原则。我希望自己使用的材料不只局限在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媒介里。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作品的材料。它应该是随手可得的,可能是工业化的产物。而这些材料越容易得到见到,也就越具有当今时代特性。

邵巍在工作室.jpg

 邵巍在工作室

蓝岸画廊艺览北京展览现场展出的另外一位艺术家马树青,和邵巍有着相似的异国求学经历,两位艺术家如今的创作和那段时期漫长的视觉累积密不可分。唯一不同的是,马树青比邵巍早了20年。1989年,马树青前往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随后又旅居法国,在长达十几年的异国征程中,马树青逐步建构起包含时间、空间、色彩三个构成元素为核心的绘画理解。以个体艺术家所经历的漫长沉积为主题,邵巍和马树青聊了起来。

对谈:邵巍×马树青

霍:首先感谢两位老师今天的时间。想先问问邵巍,您可以介绍一下您的镜面颗粒系列吗?

邵:我本科在央美学习的时候,主要是围绕摄影来实践的。2007年到德国学习之后,开始了更多媒介的尝试,“镜面颗粒”系列是其中之一。颗粒材料是一种德国常见的儿童玩具。但是,我并不是基于玩具的角度来使用它们的,更多的是把它们看成色粉或者颜料。

形式上:有一定的绘画性,但这种绘画性,更倾向于极简主义,它去除复杂的故事情节,去除过多的个人主观性,去除理智和矫饰的特征。在相等大小元素的排列下,产生数学感秩序感的视觉体验。而作品是以一行一行的粘贴方式完成的,这种繁琐,缓慢,线性的创作方式与传统绘画的创作方式有很大差别,它类似于日常工作,模糊了艺术行为与日常生活的原有界限。

空间上:小颗粒自身有一定的高度,让这一系列的作品,不完全停留在二维层面,它更像是一种介于二维到三维之间的一个状态。镜子的使用也与空间有关,它让观者在看到画面本身的同时也看到镜子里面的反射。因为颗粒的立体形状,也让作品的每个观看角度都有不同的呈现,即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视觉效果。

镜面颗粒系列作品(局部).jpg

镜面颗粒系列作品(局部)

马:在你对某种材料的持续深入中蕴藏着时间性。比方我在我的工作室里,我会发现很多累积的东西,并未被激活。就像你,这么多年围绕一个材料在深入,是因为这里面还有很多潜在的可能。而我在自己已经特别熟悉的工作室里时,一次很偶然的观看就会激活我从来没有过的视觉经验。很多这样的时刻,都会让我去反思我以前对艺术的认定,我对作品完整性的确认,这变成了我思考的方式之一。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样的工作方式,那就是有时候“自由”对艺术家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自由是个概念,真正有意义的是“限定”。被艺术家所选中的材料所带来的限定,正是让艺术家形成最后的风格,让别人无法模仿的原因。

马树青工作室.jpg

 马树青工作室

霍:对二位艺术家来说,“材料”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吗?

马:以颜料作为一种物质材料来说,它拥有太多的意义。颜色本身就有意义。可对我来说,当我需要使用颜料,去创造一件视觉作品,我需要让颜色褪去这些意义。因为这些“意义”是属于阅读系统的意义。那如何让一块颜色拥有视觉的意义呢?西方有一些艺术家让红色充满一个空间,观者进去之后就感受不到“意义”,它成为很强的物理性的存在,个人化的或者感情性的东西就都被去除了。红色因此变成中性的。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也让颜色作为一种材料,进入哲学讨论的层面。

展览现场5.jpg

展览现场6.jpg

马树青个展:平面之上,展览现场,蓝岸画廊,2021

邵:我刚到德国的时候,对于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其实并没有太多意识,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收集一些很小的感觉。包括我最开始选择使用这种小的塑料颗粒,就像是拿起一件手边的玩具,特别随意。但是随着对材料使用的深入,我发现尺幅的变化影响着材料的“属性”,就像您所提及的“意义”,当尺幅变得很大以后,它就丧失了玩具的感觉。

现在回想,会发觉我在德国时,对材料的那种缓慢的发现和使用,是很奢侈、很珍贵的经历和经验,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在欧洲留学过的艺术家所共通的感觉。作为一个外国人,在西方你必须要慢下来。

镜面颗粒系列创作过程.jpg

镜面颗粒系列创作过程

马:对。即使现在很多欧洲的成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还是很小,工作室也不大,包括藏家也不会选择收藏特别大体量的作品。如今每次回到欧洲,都会让我回想起自己留学的经历,为了生存,在特别小的工作室,画特别小的作品,每天去采购最便宜的商品,班里头一年我都没见过一个中国人,内心却反而充满了能量。我能想象每一个在那里生活过的艺术家,他们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

邵:那时候感觉越吃苦越高兴。

马:现在有时候那段经历也经常会浮现出来,特别是当我一个人在画室很安静的时候,我就会回想起普鲁斯特说的,人生最有意义的时间还是曾经经历过的时间。如果这部分时间能够被重新唤醒,我们就会找到过去和现在的联结。

霍:当时为什么两位都会先去的德国?

邵:那时候我选择去德国,首先因为啤酒,足球,音乐,哲学等等,对德国就有很好的印象。其次,当时允许通过只报语言班就可以得到签证,这样对熟悉德国环境来讲,既直接又有效。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虽然不像现在被中国学生熟知,但是我们那时候在央美摄影专业还是久仰古斯基,鲁夫的大名,学校又是免学费,所以准备了很短的时间就直接飞去了杜塞尔多夫。

现在回想,我觉得德国的艺术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点,其实并不在于表面的一些变幻莫测的新材料、新媒介。而是德国的教育教会了我,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基本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一个艺术家到底为什么要做一件作品?如果一个艺术家真的理解了他所要做的事情,不管是他所选用的材料、还是一切都不会偏离最核心的价值。

邵巍与导师德国当代艺术大师罗斯玛丽·托克尔(Rosemarie Trockel)合影 并获其授予的大师生荣誉2014.png

邵巍与导师德国当代艺术大师罗斯玛丽·托克尔(Rosemarie Trockel)合影 并获其授予的大师生荣誉2014

邵巍作品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现场2014.jpg

邵巍作品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现场2014

 

霍:马老师呢?比邵巍早到了20年左右。

马:对,我是1989年2月份到的德国。我那个年代的选择更少,机会更少。我过去的时候也不会语言,交流都靠作品。

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我去杜塞尔多夫,发现他们有学生在画古希腊题材,和当时国内写实主义完全不同的是,他们的画面上只有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一只手、一个胳膊就是一件作品。当时给我以特别大的冲击。另外一件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我的一位老师,教我认识到,比绘画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去思考,或者说如何将绘画变为思考的载体。在这个时候,“语言”开始重要起来。当我们只是用中文母语去思考的时候,会觉察不到语言作为思考的媒介材料是如何影响一个艺术家工作的。我慢慢的理解到语言和语法的重要性,比方说“介词”,对艺术来说就很重要。很多欧洲展览的名字就是一个介词,“思考”被对语言和语法的重新使用呈现出来,作品不再是简单的作品,而成为思考媒介的产物。今天的一些人会觉得绘画是一个传统的问题,确实,如果我们不发明新的思考方式,绘画存在的意义并不大,它就是一个传统的媒介和传统的形式。因此对我来说,我希望探讨的是绘画的维度:当绘画作为一个二维的载体,接近一个“物”的成为的时候,回归于平面之上的表达,是我艺术的挑战所在。

马树青《无题LA012022》,丙烯综合媒介木板,65 × 75 ×5cm,2022.jpg

马树青《无题LA012022》,丙烯综合媒介木板,65 × 75 ×5cm,2022

 

霍:用哲学的思维和哲学的语言去思考,但是一个艺术家不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可以这样理解吗?

邵:当我在德国待了比较久以后,我发现对德国人来说,哲学并不是一个遥远的一本著作,或者是一些理论。而是每一天的生活,或者是思考的方式。比方德国小朋友都有哲学课本,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已经会去讨论电子设备对今天生活的影响,这些是德国人认为的哲学。他们并不是去看康德的全部著作,或是把那些理论记住,因为那不代表你,而是自己去思考,当你思考的时候,哲学就产生了。而思考是其中的核心。

马:对。我觉得对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用某种语言或者概念来证明自己,当我们不用这些外在的信息去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艺术家的行为会为他或她的艺术作证。

“总有他处 Here is Always Somewhere Else” 展览现场 Forum Triangulare,拉那肯,比利时,2013.png

“总有他处 Here is Always Somewhere Else” 展览现场 Forum Triangulare,拉那肯,比利时,2013

“Newcomer”  邵巍个展 展览现场 杜塞尔多夫,德国,2011.jpg

“Newcomer”  邵巍个展 展览现场 杜塞尔多夫,德国,2011

邵巍在2015年成为世界儿童基金会(UNICEF)支持艺术家,为世界儿童基金会捐赠作品《自然》.jpg

邵巍在2015年成为世界儿童基金会(UNICEF)支持艺术家,为世界儿童基金会捐赠作品《自然》

2023年第四届JINGART艺览北京期间,蓝岸画廊将呈现包括马树青、胡里奥·朗多(Julio Rondo)、马丁·韦默尔(Martin Wehmer)、鲍蓓、韦佳、吴海洲、冯令刚、迟群、邵巍、苏艺、列思(Lyes HAMMADOUCHE)、大卫·莱恩(David Andrew Lane)、杨昊、李森、籍洪达在内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为艺术爱好者们展现具有多元性的绘画表达和包含个人风格的多媒介视觉探索。

蓝岸画廊期望在艺览北京期间借由以苏艺、列思(Lyes HAMMADOUCHE)、大卫·莱恩(David Andrew Lane)、杨昊、李森、籍洪达等新锐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和公众探讨“如何定义艺术的未来性”这一话题:由来自不同思维和教育背景的艺术家们,以基于多元化语境创作的超媒体作品给出极具个人性的回答。同时继续推广包括马树青、胡里奥·朗多(Julio Rondo)、马丁·韦默尔(Martin Wehmer)、鲍蓓、韦佳、吴海洲、冯令刚、迟群、邵巍等在内艺术家的研究型创作,呈现艺术家作为个体站在现代主义艺术的基石之上,突破文化瓶颈的艺术路径。

采访、撰文|霍雨佳

图文资料致谢蓝岸画廊

展览信息

展览海报.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