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荐展|“火星来客”玛丽亚·拉斯尼格与她的“身体意识”绘画

时间: 2023.9.13

奥地利著名艺术家玛丽亚·拉斯尼格(Maria Lassnig)与伦勃朗、丢勒等画家一样喜爱绘制自画像,但与这些大师不同的是,拉斯尼格只画自己能感受到的部位,这让她既直率、谐谑又充满揭露性勇气的画面中,很少出现她的颅顶乃至后脑勺,绿、红、蓝等等颜色的安排也追随感受而动。而今这位深具个性的艺术家的国内首个展正于UCCA举办。作为20世纪先锋艺术运动的亲历者与参与者,拉斯尼格在她艺术生涯的中后期尤其是2000年后逐渐获得艺术界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和她代表性的“身体意识”绘画,她执著于展现身体情绪和感觉而非人体外在形态的绘画,让她日渐为人们所熟知。而在此之前,她更多是属于画家的画家——以其超脱摄影术与写实主义的绘画创作观念,及其在大型人体肖像画中体现的创新性,为绘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更多思路与可能性。

01.jp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02.jp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本次个展汇集了36幅来自艺术家各时期的创作,串联拉斯尼格的重要艺术主题,而非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呈现作品,跳跃在不同时间线但相似的作品主题中,对艺术家70余载漫长创作生涯中构思的延续与联结,作出一次系统性的归纳与梳理。

拉斯尼格1919年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卡林西亚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就读于维也纳美术学院,之后返回奥地利南部,在家乡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至50年代初获取奖学金前往巴黎,并在1960年移居巴黎。1968年,拉斯尼格迁往纽约,以寻求女性艺术家更好的发展机会。她在这座城市里学习、生活、创作超过10年,期间转向具象表现绘画的创作,并且展开了动画电影实验。1980年,作为德语国家最早获得大学绘画教职的女性之一,拉斯尼格返回维也纳,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尽管艺术家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家乡奥地利,但旅居国外的生活经历,使得艺术家的巴黎和纽约时期,成为其创作发展的重要阶段。

03  Maria Lassnig in her studio, Vienna, early 2000s.jpg2000年代初期,玛丽亚·拉斯尼格在其位于维也纳的工作室。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摄影:海莫· 库奇林。

04.jp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05.jp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UCCA的新展厅和中展厅呈现,新展厅内的作品根据主题分为四个板块:展览由“两种存在的方式”板块开始,展现拉斯尼格结合内心体验与外在表现的自画像到对双人主题的描绘。该部分主题来源于艺术家对让不同形象在画面中相互分离,彼此面对的偏好,即对“二重性”的敏感与表达。拉斯尼格这样回顾她鲜明的“二重性”特征,“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我总在两种可能中作出选择......我更希望同时接触两种可能性,在两张画布间来回跳跃。”与此同时,她也被寻求可整合所有形态的伟大形式的愿望所吸引,自我与非我,外在与内在,自然与超自然——整合是艺术家寻求和解的方式,而分裂才可能是某种意义上的常态。它们体现在《床上的父母/妈妈和爸爸》(1955)中近乎抽象的色块,与表现扭曲身体张力的《悲剧二重唱/夸张二重唱》(1987)等作品中。

06 .jpg玛丽亚·拉斯尼格,《两种存在的方式(双重自画像)》,2000,布面油彩,100.3 × 124.7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在接下来的展厅板块中,展示出拉斯尼格将肖像与动物形态进行并置与混合处理的探索阶段,最为典型的作品为《迎难而上》(2003),展现出艺术家在绘画中对动物形象的运用。受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质疑人与动物边界思考的影响,拉斯尼格在借助动物形态表达自我不同方面的同时,也在为受环境恶化威胁的生物发声。 

07 .jpg玛丽亚·拉斯尼格,《迎难而上》,2003,布面油彩,145 × 200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新展厅内的其余两个板块呈现了拉斯尼格对“身体意识”的广泛研究。其中一个空间汇集了艺术家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纸上绘画作品。囿于成为艺术家的野心与囊中羞涩之间的张力,拉斯尼格曾在不同阶段画下了大量素描作品,这些作品以更为迅捷直接的方式,记录并呈现出艺术家对声音、气味等感官的探索映射,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己头脑内空间的想象。

08 .jpg玛丽亚·拉斯尼格,《区域切分》,约1953,纸板油彩,50 × 37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09.jpg玛丽亚·拉斯尼格,《鼻部过滤器》,1998,纸上粉笔和水彩,50 × 70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奥地利国家银行收藏提供。

而拉斯尼格早期以抽象图形为代表的创作阶段也同样出现在此次个展中。此外,拉斯尼格还采用近乎经验主义,甚至准科学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针对身体研究的绘画作品。藉由描绘呈胚胎状的身体,创造有机与机械的混合体,借助内部器官的错位(如《有头脑的女士》,约1990-1999),拉斯尼格试图为自己的内心体验与可见的外部世界构建联结。

10 .jpg玛丽亚·拉斯尼格,《有头脑的女士》,约1990–1999,布面油彩,125 × 100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中展厅的作品呈现并未聚焦特定主题,而是聚焦于拉斯尼格晚年的作品与她几十年前的重要画作并列展出。步入晚年的拉斯尼格逐渐开始审视人类自身的死亡。《三重自画像/新自我》(1971)可追溯到艺术家在纽约的创作时期,从中感受她在美国所采用的更为写实的表现手法,用艺术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为了“向那些怀疑我能力的人证明自己”。

11.jp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12.jpg“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而在拉斯尼格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女性力量》(1979)中,再次出现了气宇轩昂的裸体女人这一主题。在作品中,艺术家像超人一般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上昂首阔步。拉斯尼格对这幅作品获得成功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她与女性意识觉醒的微妙关系——对女性意识的觉醒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却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仅被圈定为“女性艺术”。《触碰来世》(2000)虽然在主题上转向对死亡与失去的思考,但依然采用了其一贯的肖像画风格。画面中描绘的是艺术家与她十年前过世的所爱之人——画家阿尔诺·代达洛斯·旺德。《很快,我将身处云层之上》(1999)也着眼于相同的主题。作品的构图不禁让人联想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的《哀悼死去的基督》(约1483):画面中的色带看起来更像是曼特尼亚画中基督腿上的衣褶,而非标题暗示的堆积的云层,拉斯尼格的眼睛从鲜艳的色带上探出,营造出哀伤宁静的氛围,与艺术家同题材的其他作品相比则少了几分阴郁。

13 .jpg玛丽亚·拉斯尼格,《三国交界/国家的和解》,1985–1986,布面油彩,130.3 × 145.2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14 .jpg玛丽亚·拉斯尼格,《很快,我将身处云层之上》,1999,布面油彩,74.2 × 56.1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15.jpg

“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展览以某种混合态的方式呈现出拉斯尼格艺术风格拥有复杂的形成过程与样貌:早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艺术家在学艺和创作的早期阶段曾经历各种艺术风格与主义的洗礼,受到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行为艺术等等运动的吸引,尤其是她在1951年前往巴黎,在保罗·策兰引荐下与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安德烈·布勒东等人结识之后。

而她的第一幅“身体意识”绘画正式出现于1949年,艺术家认为她所开创的此种创作方式实则更近似于一种内省的体验,专注自我观察,试图从内心出发描绘身体带给自身的感受,而非他人眼中的模样。她解释说,“唯一真实的是我自己的感觉”,“而感觉就发生在我栖息的身体之中”。

15-2 拉斯尼格与阿努尔夫·雷纳(Arnulf Rainer)在她的工作室里,1948:49年 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档案馆.jpeg拉斯尼格与阿努尔夫·雷纳(Arnulf Rainer)在她的工作室里,1948/49年 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档案馆

16 .png

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约1986–1999,布面油彩,100 × 85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摄影:霍里特·奥斯特,2023。私人收藏,维也纳。

通过内省体验觉察自己生命状况的本质,并以绘画传达自我对于身体的感觉,自画像,是这位喜好从身体内部与心灵内部出发的艺术家,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诊断的证据。如同弗洛伊德一样,她喜欢描摹身边的人,拉斯尼格反对把照片作为绘画的直接素材,并认为“摄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在她看来摄影将毁灭绘画行为中来自第一手的感觉。一幅画应尽可能真实,而唯一真实的现实只能来自她的感受,即使是尴尬、不适、反常态等等感受,正如她所说,她一直在寻找的恰恰是令人“不舒服的东西”,即以自我身体为框架形成的所有感受。[1]拉斯尼格艺术的触动人心之处正在于其惊人的坦率与脆弱感,她乐于把自己画成任何形象,无论是怪兽、机器还是一个快乐的“火星来客”,只要她在自我觉察中寻找到某种真实,也因而让她“身体意识”绘画具有了某种前瞻性,惊人地寓言着人们在时代中不断变幻的处境。

17.jpg玛丽亚·拉斯尼格,《戴嘴套的自画像》,1973,布面油彩,96.8 × 127.2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18.jpg

玛丽亚·拉斯尼格,《画布内外IV》,1984–1985,布面油彩,80 × 99.9 cm。©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图片由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提供。 

19.jpeg

1983年6月,拉斯尼格在她位于维也纳的工作室中。©Kurt-Michael Westermann / Maria Lassnig Foundation

编写 | 孟希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参考资料:

[1]“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展览资料

[2]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08/apr/24/art.aust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