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陈文令:我想让大众读懂我的艺术

时间: 2009.12.24

记者:我们在看你的一些专访一些经历,了解你的人都会把您归根其草根艺术家,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陈文令:我开始的很多经验都是来自自学,还有在江湖里面一步一步奋斗走过来的艰辛,这些特征我是承认的,我的确是这样的。我就是非常底层,我的基础很不好,受教育也不是特别高,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一步步,一点点走过来的,这一点是我承认的。后来我到了北京,我这种草根性的东西还是消失了很多,因为我觉得草根有一点像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就是有点像一根土炮,土炮烟很多但是打不死人,草根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草根的好处就是它满怀激情,像个敢死队一样充满激情,充满抗争精神,然后大义凛然的甚至可以舍身救人。这种草根性里面有一点像水浒梁山上的一些好汉,但是我也觉得它缺乏一种方法论,缺乏一种更理性的东西。所以我到北京我变了,因为我觉得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舞台,所以我也不能经常是一个土炮,所以我经常要鸟枪换炮慢慢变。结果我来北京变的很多,变的更理性多了多。但是我在厦门必须要很草根,你弄不草根的方式,你不农民起义的方式,你是不出来的。草根使我我比较客观地的个人评价。

记者:你曾经说您摒弃学院派的一些东西,包括学院派的理性,你在追求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您会不会觉得如果这样追求下去,一会让自己的作品俗?

陈文令:我先回答你前面的问题,就是学院的东西我是有摒弃的意思,但是我也会继承一些的,这个应该是一分为二来说的,就是说学院里面有一些它的自由性,它的开放性,,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制度会有所约束,这也是应该的,我会放弃一些,但我也是继承一些的。比如说我现在的雕塑,有很多雕塑我很强调细节的表现,这种技能性的东西,一种相对高超的技术和相对好的观念的高度统一,我的作品有很多都这样的,我会很强调这种技能性的东西,甚至塑造性,这一点学院对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记者:这些你都在学院里面学到的?

陈文令:我这个人为什么草根,我的前期方式也体现了一个草根的特点,我喜欢四处游学的一种方式,我不一定既定在哪一个特质里面,我才能学。而且我现在基本上能做到,甚至来一个乞丐我都能看到他某些优点。所以我跟很多人接触,经常会看到他们的优点,甚至放大他们的优点。各种文化都能接受应该是草根性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我以前也没有条件一个科研室或者一个导师,因为我是在厦门的。那你就是得实际摸索,那我就会看所有比我强的人,我都会向他们学习,我觉得我应该就是一条绳子,我的很多老师就是一个一个珍珠,我就把他们串起来,我走到那里串到哪里,到今天还都是这样的。

关于俗的问题,就是我觉得俗和雅的这个概念,没有截然对立的,二元对立,这个首先是我对俗和雅的一个认定,那个俗和雅它可以相互的转换,你俗到家了那就是非常的雅,那你装了,一种说你这个人很媚俗,那反过来就有人说你很媚雅;装雅的东西装低了,那我就觉得他就特别俗。而且我觉得现在的艺术品更多是一种深入浅出,那就是那种要浅入深出,那很多就是特别的浅,特别的俗,它会弄一个躯壳装的特别的深奥。因为我这边就是表面弄的非常深,但是可能就是非常的简单。那也有人也深入也深出,比如说像黄永平,,可能它进入也挺难,对一个殖民地的问题他可能读很多的著作,以很深的方式出去,一出来的话那个作品感到还是深,就是深入深出的这种作品还是有的,中国还是有的。尤其是西方的我觉得更多一些。但是我觉得中国现在很多是一种浅入深出,特简单。你要弄一个又让老百姓最后自己看不懂,好像多高深一样,装成现成品,当时我不会说现成品不好,有一些现成品做的很好,但是有很多人就觉得特简单。我试图去体会我们的传播应该体现哪一个,我试图想用一种能够深入浅出,我表现的一个方式可能就是能让人看的比较易懂,但是我觉得我有内在的一种精英性。

记者:精英性?

陈文令:对,精英性就是说我的作品虽然让人感觉很艳俗,相对时髦,很简单的东西,我想说其实大部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它的背后它有很深的一种艺术哲学,他有他的价值体系。但是我不想做个浅入又浅出的艺术家,这个是我摒弃也痛弃的一个艺术方式。我为什么吸收某些民俗的东西进来,因为民俗的东西很有社会性。当代艺术是要对这个社会产生作用。如果搞一个展览,一个艺术品像一个尸体,几个守灵的人,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几个竹林七贤看的懂,大家都是傻子,谁都看不懂,我觉得不太符合这个时代一个传播和一种解读方式。所以我试图要用一种相对的,如果说有深刻的东西,我也得用很朴素的方式尝试一下。这是我对俗的认解。

我不相信艺术可以绝对永恒

记者:你是否担心过自己的艺术品会变为一种快餐式的表现呢?

陈文令:那我觉得我的作品是绝对不会的。

记者:您是否有过这种担心呢?

陈文令:我没有,这一点我很大气,我在这点上我的内心非常强悍,就是我的作品绝不会成为一个快餐性种精神产品,绝对不会。但是有几件作品可能会这样,但是我的艺术主题架构体系肯定不会,这个是我所抗拒的东西,而且应该是我毕生的精力来抗争这个东西。所以这几年每年我都会花相对比较多的时间甚至接近一年堆出两三件作品。这就应该是我对你刚才说的快餐文化,一种很实在的一种精神状态上回击,甚至是一种抗争。我觉得这种快餐性来说,也要相对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叫做快餐也是我们要来认定的,首先我不相信艺术有绝对的永恒性,但是我相信艺术与相对的永恒,相对的长久的价值,我只是追求相对长一点的价值。说我的作品真的永垂不朽我也不信。尤其是在今天接近永恒了我觉得有一点装了,也不太可能。我想试图就是想要实践用自己的一个努力,来让自己的艺术更长久一点,不要那样早夭折。

记者:你这个长寿是指观众接受的时间更长?

陈文令:我觉得一个也许这是一个点,我的作品观众能够时间段拉的更长一点,现在我这代人能够看到感动的地方,我在艺术品倾注的一种情感、思想,甚至我觉得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甚至可以让人看到艺术家心跳的律动。但是我想说我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个高度,但是我可以凭着我用一种痕迹,通过我的艺术的载体留下来的,比方我的女儿那代人,她小30岁30年如果她再看,还能看到他父亲这一点理念的某中感人的艺术作品。

记者:就像我们看85那样?

陈文令:对。她完全对他们接受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肯定是踩着别人的肩膀过去,我也会被别人踩着我的肩膀过去,我也肯定会下课的,我的生命之体也会走向消亡、毁灭。这个是肯定的,所以我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只追求一种相对的长久的,我的艺术是相对长久。在我的艺术更大的高度,更宽的高度上来为更多的人提供一种精神诉求,我只是这样想的。

我希望我的作品也能感动民工

记者:您想让更多的人去读懂您的艺术?

陈文令:这个是我的试图,但是有可能现实我实现不了。我试图我的艺术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一种精神诉求。我觉得还要是有一种高度上。

记者:这个高度是指观众的吗?

陈文令:观众的话能够给文盲人全部看懂我的艺术,这就说明我的艺术还有一定的问题,我不仅仅要为他们的提供的,我要多高多大范围这是一个前提,要为更多人提供一种精神诉求。可能一个文盲,他摸摸我的雕塑,他能有一点感动。然后一个很普通的民工他也能看到某一点东西,让一个学者也能看到某一点看点,我觉得要多大的程度上,多高的程度上,为多少人提供一种精神诉求。我肯定不能只是说为几个精英,精英或者当代艺术小圈子人员,提供一种精神诉求。但是这个是我试图追求的。

陈文令出生于福建安溪。1991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199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职业艺术家。

获奖记录: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2003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雕塑展。

主要展览:2001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雕塑邀请展。2002年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2003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雕塑展,2004年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比利时安特卫普),2004年中国第十届全国美展,2005年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个展:
  2007年 举办“蜕变” -- 陈文令个展 井画廊 日本
  举办陈文令当代雕塑艺术个展 华艺莎画廊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
  参加“能量——精神、身体、物质” 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参加“指鹿为马” 广慈、陈文令、向京、曹晖雕塑四人展 三尚艺术 北京空间 中国
  参加“世事而非” 斗山艺术中心 首尔 韩国
  参加动物凶猛 韩国墨画廊 北京 中国
  参加浮游—中国艺术新一代 韩国国立美术馆 韩国
  参加聚热--今日亚洲 美国休斯敦美术馆 美国
  参加中国-面对现实 维也纳当代艺术博物馆 奥地利
  参加艺术潜流---新亚洲 新浪潮 ZKM艺术与传媒中心,卡尔斯鲁厄 德国
  参加“抽离中心的一代”当代艺术展 798创意广场 北京 中国
  参加媒介和传统的当代道路—中国当代雕塑十人展 亚洲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参加中国细语 当代艺术展 奥沙画廊 香港 中国
  2006年 举办陈文令雕塑个展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 中国
  举办“红色记忆”陈文令雕塑展 新加坡
  举办“地上地下”北京现在画廊 北京 中国
  参加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中华世纪坛 北京 中国
  参加第二届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参加“超设计” 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上海 中国
  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展 Robischon 画廊 丹佛 美国
  参加“人文山水”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 惠州 中国
  参加“开放之路”宋庄第二届艺术节 北京 中国
  参加“新民间运动——公共生活的重建” 宋庄 北京 中国
  参加“超验的中国”当代艺术展,阿拉里奥画廊,北京 中国
  参加37届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
  参加“以物之名”当代雕塑艺术邀请展 海上山艺术中心, 上海 中国
  参加“中国制造” 帕多瓦 意大利
  2005年 参加“着陆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展 首尔 韩国
  参加“海上风云”当代艺术交流展 上海 中国
  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南京 中国
  参加“黄天厚土” 当代中国雕塑展 北京世纪坛 中国
  参加“和平—繁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
  参加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展 上海 中国
  参加“奢时代”中国当代艺术展 天津 中国
  参加“江山如此多娇”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
  参加“无界”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
  参加“江湖”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
  参加“北京当代”艺术文献展 北京 中国
  参加“构筑寓言”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
  参加“四分之一”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中国
  2004年 举办“幸福生活”个展 厦门大学中国欧洲艺术中心 厦门 中国
  参加陶瓷•生活•厦门 福建 中国
  参加“状态的表情” 厦门当代艺术展 福建 中国
  参加“中国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中国
  参加“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 安特卫普 比利时
  2003年 举办“寻找本真”陈文令雕塑展示行动 旭日湾 珠海 中国
  举办“红色记忆”雕塑展 珍珠湾海滩 厦门 中国 
  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雕塑展” 北京王府井大街 中国
  参加“大海—音乐”国际雕塑展 厦门海滨公园 中国
  参加中国东北雕塑艺术年度展 长春雕塑博物馆 中国
  参加中国—荷兰当代艺术展 厦门集美大学 中国
  参加“舶—厦门港”当代艺术邀请展 厦门欧洲艺术中心 中国
  参加中国闽籍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福州画院 中国
  2002年 举办“红色 = 文化 + 消费” 来雅百货 厦门 中国
  参加“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广州博物院 中国
  2001年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雕塑邀请展”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
  1999年 参加“中国第九届全国美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1997年 参加中国首届”槐花杯”环境雕塑大展 中国 
  1991年 参加陈文令木雕艺术展 厦门工艺美院 厦门 中国

记者:徐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