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数字艺术展”仍在火热展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同时亮相,这也是在数字艺术领域,首次以“亚洲”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展览。本展览是艺术与科技对话的舞台,艺术家们以多种不同的技术、艺术手段为载体和媒介,共同探讨人类、科技与未来的深刻议题。
本次艺讯网特别邀请亚洲数字艺术展总策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教授进行专访,他从个人角度出发,首先对展览的主题进行了解读和分享,为我们理解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一种角度,同时作为教育者也针对“艺术与科技”新学科、对“设计作为构建新生活方式”的议题展开了阐述,极具启示性、前瞻性的观念为我们理解当下及未来的设计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考契机。
受访嘉宾:宋协伟(亚洲数字艺术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采访记者:张译之(艺讯网记者)
艺讯网:首先祝贺本次“亚洲数字艺术展”顺利举办,据我们了解,本次展览立足于呈现一种融合的美,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展人,您对“融合”的关键词有什么样的理解和定位呢?
宋老师:好的,首先通常从物理学角度来理解“融合”,是有关不同类型的材质之间的关系。而我们这里呈现的“融合”指的是亚洲内部各文明,以及亚洲与世界多种文明之间的相生相融;亚洲文化和数字科技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融合。亚洲数字艺术展中关于机器人研究、AI研究、游戏研究、影像研究,这些并非完全来自于数字艺术的软件开发或者技术研发,而是基于对未来人类经济发展、未来人类生存的方式和价值观进行科技手段的介入和研究,这是构建未来社会城市形成的必然的途径。
艺讯网:正如您刚刚提到的,针对“构建未来社会城市形态、研究新的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这一两年非常火热的话题,大量的展览、活动都呈现了新鲜的趋势,从您的角度来看,可否为我们进一步解读此种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
宋老师: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追根结底还原到我们面临的生活,更详细的说是跟生活有关的生活用品。往前看,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我们关注到今天的世界着实发生了变化,比方说中国提出来“一带一路”,“亚洲文明对话”等倡议,以及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近期的中美贸易战,这些都反映了国际格局以及战略的变化。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百年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美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浪潮,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从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折期。从全球发展潜力、能量和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速度、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而我们也要按照中国方式来输出。
那什么是中国方式?西方要强加给中国价值观,而我们并没有强加给西方,我们只是提出经济或者文化的发展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时代变化的核心就是生产力的核心结构发生了变化,产品核心结构发生了变化。举个例子,如果苹果公司造汽车,这并不是要抢原来汽车公司的生意。什么是汽车?汽车是工业革命时期,研发了发动机,燃烧了汽油形成的平行移动物,可以称为汽车产品,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产品。而今天的汽车产品到未来汽车产品已经开始变成无人驾驶了,动力从哪来?是交互系统,交互系统是苹果公司的核心。以手机为例,它不是物理学上的,而是数据化的,工业革命的生产模式转向了数据化时代的模式,那么无人驾驶技术相当于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的重新解读。它的利润回报率,不是靠物理产品来回报,而是靠大数据的回报。未来集团系统的应用形成大数据,大数据形成的价值回报,这是我个人解读。
艺讯网:您作为设计学院的院长,在有关未来设计研究方面也举办了相当丰富多元的活动,譬如“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两届的“媒体双年展”等等,学院里的教学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可以再深入聊聊在这方面做出举措的基本思考路径吗?
宋老师: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世界上发生的这些变化,所以设计学院因应全球技术、社会和产业巨变,近些年在设计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上做出的种种努力。今年本科毕业生创作的命题是通过阅读《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根据三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来进行创作选题,并通过系统的理解、分析、调研,并以发展者的视角进行再设计再创造。虽然从学者的角度对三本简史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三本简史给我们提供了对历史的研究,对未来的畅想。任何一个学科,都能从中找到与其发展相关的主题。因此,从我们举办的活动到今天的亚洲数字艺术展,以及2018年“后生命”和2016年“技术伦理”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主题的选定正是基于我们对全球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敏感反馈。例如,第一届“技术伦理”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思路源自“李世石对阿尔法狗的围棋人机大战”,以及与这个事件有关的背景——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发所涉及到的伦理问题的担忧——未来,是人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来控制人?
设计学科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从宏观格局上,从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把它作为当下一个产业基础来思考。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带着责任和理想,带着中国设计教育家的态度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作为教育部一流学科,我们通过设立“设计战略、科技设计、设计思维、产业设计、设计理论”五大模块,拓展全新“大设计”教育格局,引领中国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
在2017-2018年期间,我们启动了“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进行了从第一阶段“激活创新”到第二阶段“青年之为”,第三阶段“校长论坛”等一系列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
第一版块通过网络平台,以影响时代的教育话题为主题,面向全球征集100 个与当下教育动态相关的热点问题,为圆桌对话嘉宾提供现场讨论话题。 参与回应的嘉宾都是影响和改变这个时代的人,如凯文•凯利(Kevin Kell)、布鲁斯•茅(Bruce Mau)等。第二版块通过邀请在「激活创新」中提出相关问题的院校(国美、清华、川美、鲁美等),进行深入研究合作,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研究工作坊为发声主体,通过为期六个月的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与阶段性成果将以文献形式呈现。第三版块“教•育未来”以教育领导者和策略者为主体,邀请全球各地的知名大学的校长、院长、教育专家和学者,通过五个分主题对未来设计教育发展进行持续探讨,分享他们对于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 展现全球教育领导力,共同构建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全新模式。最后,我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院长,共同发起了一个由专家汇集、智慧碰撞、多元发声、合作共赢的全球设计教育共同体。
艺讯网:展览通过30位国际艺术家通过数字媒介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及回应,呈现了看似不同的数字艺术面貌背后繁复错根的亚洲在地性及全球化语境下的交融性。在您看来,亚洲与世界之间保持着一种什么关系?作为发展最迅速的一块区域,保持着什么特色?
宋老师:首先我要阐述一下这个展览的来源,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之一,从“对话”的角度切入,我们要发出一种声音。我们为什么要谈文明对话呢?亚洲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文化传统绵延千年影响至今。与此同时,亚洲作为当下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邀请亚洲艺术家(但不仅限于亚洲艺术家),旨在以更多元的视角介入到亚洲乃至世界对数字、科技与艺术的对话和展望中。与此同时,打造一个艺术与科技对话的舞台,以多种不同的技术、艺术手段为载体和媒介,共同探讨人类、科技与未来的深刻议题。
艺讯网:亚洲数字艺术展是艺术与科技对话的舞台,来自亚洲各个不同文化语境、学术背景的艺术家在这里交汇,彼此观念交融、思想碰撞,从而激活创新。艺术家挑选标准是怎么样的?
宋老师:在作品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首先邀请了数字艺术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作品来构建展览的第一个版块「主题展」。第二个板块「文化科技展」集中呈现多个与文化科技相关的研究项目成果,探索文化、创新与科学相结合的新生景象。包括最新的跨学科实验项目,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项目。展览平台将联合中国领先的科技企业,借助其创新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产业。第三个板块「视听艺术展」通过邀请国内外年轻的视听艺术家,共同打造沉浸式的数字作品和最具未来性的空间概念,在升级观展互动体验的同时,形成对未来艺术形式的实验性讨论。
作为策展人,我相信这个展览将使大家了解数字艺术对未来拓展的空间,以及数字艺术怎么来呈现亚洲的传统文化。例如,德国艺术家托比亚斯•格莱米尔(Tobias Gremmler),他生活和工作于香港,他的作品《书法运动视觉》、《京剧运动视觉》、《功夫运动视觉》围绕中国汉字、京剧和功夫等元素,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全新解读和演绎。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背景下,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对亚洲乃至对世界艺术潮流的影响。
我个人觉得艺术与科技的呈现的不仅限于数字媒介,它还包括了其他全新的高科技技术,不仅涉及计算机生成技术,同时也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虚拟技术。我建议艺术家们在今后的创作中能更多运用新兴科技,与科学家、工程师进行合作。艺术与技术也正如人脑与AI的博弈一般,在强化干预中催生与激发着彼此的发展历程。
艺讯网:好的,感谢您。
图片/展览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