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请介绍一下作品公益广告 《Bye Forever》(永别系列)。
蔡仕伟: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相当危急,南北极冰川融化情况都已比科学家们的预测还来得更为严重。这件名为“永别系列”和之前的“生命时钟”作品,我都希望试图找到既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却又能很好地与创意相结合的载体,我们应该为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向人们提出抗议与警示,原因是他们只能躲却不能说话,还要无言地接受人类的破坏带给它们的威胁不是吗?!关于公益类的题材一直是我热衷的课题,因为身为设计师除了生意之外,也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也提供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类作品。
记者:请谈谈这件公益广告作品的创作过程。
蔡仕伟:这个作品的最初灵感来源很偶然也很有趣,说实话它是在看电视的时候,也就是当我在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时,当时正介绍全球变暖下南北极的生态环境,而刚好手里正拿着冰棍儿边吃边看,就在那一瞬间,看着电视又望着手里的冰棍儿发呆,我在想冰山融化,而冰棍被一口口吃掉…创意就出来了。
当我把想法写下来时,其实已经想好了冰棍儿的木棒就应该是这些因冰川融化将被波及的动物形状,才能真正体现这个危急的生态情况。但光是这样没有文字是不够的,我开始搜索资料,包括对南北极冰川目前的情况了解,再到生存于这里的动物种类,其习性与种种介绍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当它们受到环境威胁后将会怎么样?在归类后决定以象鼻海豹、北极熊与企鹅等这三种熟为人知且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动物来做为系列表现。根据科学家对环境的评估,如果环境无法改善,它们将分别在约二十、五十与八十年后灭绝,这无疑地已为这个作品的标题做出最好的诠释。
记者:请谈谈您的其他个人作品。
蔡仕伟:其实我并不愿意多谈所谓的个人作品,既然是作品它们一定是表达出某种观点,也就是作品是自己会说话,并且引领观者对其思考又或引发更多的解读,这也是作品所发挥的作用之一。
记者:介绍一下蔡仕伟设计顾问公司。
蔡仕伟:我的公司已更名为设计事务所,对于这样的改变,接近于工作室的性质,因此它应该更为灵活与机动。我们的架构非常简单,以我为带头的事务所实际上是一种链接的SOHO形式,也就是助理的几个设计师们都是各自在家上班,随时可根据我的要求见面开会,或者需要与客户讨论时都将一起参与,当案子在进行过程中无论是修改、沟通等等情况,都可以用电话或msn,但一定要符合所要求的时间提出具有质量的设计方案。我是个厌倦了公司体制的设计师,虽然我曾经也同样使用在办公室里一起工作的方式,但它仍然有不少缺点,而我希望探求一种可以发挥设计师作业能力,并且弥补或改变一些设计公司体制所存在的漏洞,以此对设计师在作品,尤其在其个人个性上对自由度方面的体现做出一些尝试,但有一点,这些跟着我的伙伴们不仅是热爱设计而已,毕竟他们都比我年轻许多,我试图在这样的机会里教导他们对这个设计环境所存在一切现实情况做出引导与判断。尝试以来到现在,我觉得这样的机制还不错。
记者:谈谈在北京的设计生活。
蔡仕伟:我想很多人都应知道我并非在内地成长,但在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里,包含了许多我的生活模式、价值取向和社会经验等等的形成,所以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是生活而不是设计生活吧,因为我是个设计师,所存在环境的一切其实是非常个人化的,而它们又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融入到我的记忆里,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的一切,自然也就会影响到我的设计思考。
尤其我深深地觉得生活里我们所看到的不完美太多,可我们设计师却又能改变多少?在这个问题上我仍然坚定的相信,设计师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艰苦,但不一点一滴地去做却永远也改变不了,就像对于全球变暖这件事。。。(笑)
记者:给年轻设计师介绍一下如何长久保持设计灵感。
蔡仕伟:这个问题在很多其它的采访中我不断地强调一个重要的观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创意在生活里”,但这句话的背后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培养“敏感度”,没有敏感度就无法对这句话得到具体的认知,换句话说那将会是句空话,而永别系列的冰棍儿又可以很好的为这句话做出解释。
其实,我并不太知道怎么保持所谓的设计灵感,或者说它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不是一个可以被“教”出来的方法,但身为一个设计师,我们的感应与感知能力经过专业与系统的养成,尤其在视觉方面肯定比一般人来得更为敏感,也因为如此这将激发了所谓灵感的生成。
以我个人来谈,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都一定要抽出时间看书,因为阅读是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养分的,而设计师的阅读门类更应该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止于自己的专业而已。另外一点建议就是养成画草图的习惯,将你的一切想法纪录下来,我一直非常反对设计师接到工作后,什么也不看不研究,直接在电脑前坐下,打开软件就想干,这不仅对作品没有帮助也容易陷入案子的条框中。画草图可以看到自己的思考过程,日后再拿出来翻阅,相信你会从中得到不少的灵感。
记者:锦华